2021青島開新局系列述評①:雙節點新引力,雙循環新奮鬥

2021-01-14 澎湃新聞

半島全媒體·風口財經記者 崔璞

  一城引力,引領萬千變化。

  雙循環雙節點,新引力新青島。

  徵途漫漫,惟有奮鬥。

  「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新年到,開新局,起好步。

  今天是2021年的元旦,新的一年已經啟程。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開新局,起好步,這就需要青島新的引力,引領新發展,努力實現青島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價值最大化最優化,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本文圖自新華社

戰略連結

  「雙節點」,對於青島來說,可以說是新年新引力的第一熱詞。

  今年,是十四五的第一年。正如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表示,青島既是內外雙循環的「雙節點」,又是國內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要充分發揮青島在新發展格局中的獨特價值。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在剛剛過去的一年,全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青島繼續學深圳趕深圳,學習上海服務,全面推進15個攻勢,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加快建設創業城市,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等活力持續釋放,成為青島對外開放和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載體,一個現代開放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正在全力奔跑著。

  在剛剛過去的十三五時期,青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持續釋放著對外開放的「青島引力」,形成了開放創新改革交流合作的強大磁場,吸引了眾多的海內外客商與青島開展全方位的貿易、投資合作。

  2020年12月31日,《中共青島市委關於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公布,提到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時強調,高水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具,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進世界城市體系前列......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則是,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聚焦聚力提升城市能級,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連結,基本建成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

開放基因

  開放是青島的基因,青島的發展離不開開放。

  今年,是十四五的第一年。青島務必更加努力推進更高水平開放,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

  新的一年,青島將勇挑山東對外「龍頭」,面向更大的機遇和競爭,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強化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平臺、通道功能,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青島站在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一帶一路」節點支點功能顯著提升。「十三五」期間,青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30%。

  南深圳北青島。2019年7月,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強調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青島建設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

  新的一年,青島將繼續乘著建設上合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的「風口」,通過拓展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合作、商旅文化交流、海洋合作等領域合作,發揮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強我國同上合組織國家互聯互通,著力推動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新的一年,青島將建設高能級開放大平臺,構築互聯互通開放大通道,深化與重點區域交流合作,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開放是在更大市場空間中配置資源,國家戰略疊加,上合示範區、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等正是在青島配置全球優質資源的平臺。

  「『國際客廳』就像一個開放的『超級市場』,首要是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經貿的交流。」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說。青島傾力打造國際會客廳,推動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在青島集聚,比如上合國家客廳,德國、日本、韓國、以色列等5個以國家為對象的國際客廳,另外還有央企「國際客廳」和山東城市會客廳,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開放平臺作用,更好服務全省全國開放發展大局。

經略海洋

  海洋是青島的底色。這座海濱之城依海而生,向海而興。

  今年,是十四五的第一年,青島務必奮力經略海洋,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新的一年,青島將全面推進海洋攻勢,圍繞海洋產業轉型跨越、海洋科技創新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海洋港口提質增效、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滋養海洋文化根脈打好六場硬仗,推動青島海洋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青島在海洋旅遊、海洋交通運輸、海水利用、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等具有良好的基礎,具備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的優勢。圍繞山東「海洋強省」戰略,青島將加大做好「海」的文章,搭建更多具有國際資源整合力的高端平臺、專業化雙招雙引、建立市場導向的海洋科研機制等,做大做強海洋經濟。

  新的一年,青島將堅持把海洋作為青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更大力度統籌陸海聯動發展,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支點,鞏固提升青島在新發展格局中的特色優勢。青島海洋資源稟賦獨具優勢,海洋生態環境良好,海洋科技實力雄厚。青島董家口經濟區、青島藍谷等,海洋經濟發展迅速。青島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並著眼於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放大港口輻射帶動功能,推動青島港由門戶港、物流港向樞紐港、貿易港升級,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青島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一直在國內走在前列,擁有全國近30%的涉海院士、一大批「國字號」海洋科研機構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等、近1/3的部級以上涉海高端研發平臺。

  新的一年,逐夢深藍,聚力攻堅,青島搶抓新一輪海洋發展機遇,將創建國際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做優做強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深遠海開發戰略保障基地,打造海洋命運共同體示範區。

  勇立潮頭,勇毅篤行。

相關焦點

  • 2021年,我們用奮鬥開新局,譜華章!
    新年的鐘聲清脆響亮,是嶄新奮鬥的號角;2021年的曙光溫暖和煦,是創新奮鬥的能量。「元」來有你我,偉業共擔當。跨年夜的崗位堅守是生機名片,新年賀詞的熱議是蓬勃的標誌。2021年的太陽已經升起,新的徵程已經全面鋪開。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2021年,我們用奮鬥開新局,譜華章!<br><br>  信心是奮鬥的能量源泉。「每個人都了不起」讓我們有信心!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新氣魄、新目標、新奮鬥 2021年宿遷338...
    宿遷網訊(記者 楊芹/文 楊群/圖)新氣魄、新目標、新奮鬥!1月15日下午,宿遷市召開「政在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1年宿遷市編排的重大產業項目,總數338個,比2020年增加項目65個,計劃總投資4358.7億元,比2020年增長22.8%,年度計劃投資1812.37億元,比2020年增長14.5%。
  • 兩個「雙節點」 青島新機遇!順應時代融入大局 放大國家戰略疊加效應
    1-8月份,全市投資同比增長5%,雖然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相比還不錯,但與上海、深圳等先進城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要想實現年初定下的年度奮鬥目標,差距還很大。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經濟增長。在激烈的城市競爭中,青島想要保住這個位置,進位爭先,必須發力投資,絕不能丟掉青島在投資方面保持的全國領先地位!
  • 「水產品雙循環1+N」模式誕生 - 青島新聞 - 青島頻道 - 魯網
    魯網11月26日訊(記者 宿榮蓉)11月25日,水產品雙循環研討會在中國烹飪協會名菜名吃標準化研發基地召開。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盒馬鮮生青島公司等10家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並圍繞水產品雙循環新模式、新渠道、新產品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程實:雙循環是大變局中開新局必然選擇將鞏固人民幣資產相對優勢
    第一,雙循環是大變局中開新局的必然選擇第二,雙循環將帶來需求側的內需倍增第三,雙循環將帶來供給側價值鏈重塑第四,雙循環將鞏固人民幣資產的相對優勢。「中國為什麼要搞雙循環」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因為世界變了,所以我們中國要變。
  • 聚焦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探索演化經濟學新方向
    他介紹了廣西師範大學的發展現狀、奮鬥目標以及經濟管理學院的基本情況。廣西師範大學建校88年以來,為國家培養40萬各級各類專業人才,已發展成為廣西教師教育的「領頭羊」、人文強桂的「主力軍」、科技興桂的「生力軍」、廣西國際教育的「排頭兵」。
  • 兩會好聲音丨市政協委員李培學:雙循環驅動,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面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青島應找準自己的位置及優勢所在,利用國際國內創新資源雙循環驅動,加快培育更高水平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體系和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體系,做大做強青島市實體經濟。」市政協委員、山東三迪時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培學表示。
  • 解讀①|四方面切入,打造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
    四川新聞網消息(熊強 李永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12月21日舉行的中國共產黨內江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以下簡稱:全會)上,審議通過的《中共內江市委關於制定內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提出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搶抓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把內江打造成為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
  • 新濟南新徵程乘風破浪接續奮鬥全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
    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作為當前重要任務來抓,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對今年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上來,學深悟透新政策新部署新要求,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創新實幹,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奮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局面。
  • 經濟大家談|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
    ,我們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確認識「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既不同於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自力更生為主的內循環發展模式,也不同於改革開放以來「兩頭在外」的「雙循環」發展模式。
  • 全力打造向世界推介青島的新平臺!「IQINGDAO」英文網站上線試運行
    關於青島外宣網站IQINGDAO上線試運行的公告2021年1月1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IQINGDAO"英文網站(http://iqingdao.info/)試運行上線。該網站針對海外受眾的獨特需求,採用國際通行版式,在設計上強化網站服務特色。
  • 青島高校建設新進展:引進高校與本土高校"雙路並進"
    原標題:青島高校建設新進展:引進高校與本土高校"雙路並進"來源:青島日報■中央美術學院青島校區。
  • 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青島集中力量幹好這九件大事
    報告提出,今後五年,青島發展的主要目標是:錨定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聚焦聚力提升城市能級,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連結,基本建成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 系列述評之九|礦產資源「雙循環」需要行穩致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礦業為人類提供基本物質和能源保障,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長期來看,礦業作為基礎性產業的地位並未動搖,礦業發展的基礎動力依然強勁。
  • 我的幸福記① | 蔡爐麒:新「知識青年」下鄉 用「新科技」定義「新...
    我的幸福記① | 蔡爐麒:新「知識青年」下鄉 用「新科技」定義「新農民」 2020-12-02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青島科技大學2021新年音樂會帶著驚喜彩蛋等你來解鎖!
    青島科技大學2021新年音樂會帶著驚喜彩蛋等你來解鎖!體味著深刻的回憶2021年奔迎而來帶來新的期望就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走進青科大2021新年音樂會伴著悠揚的歌聲寫下新的祈願
  • 奮鬥「十四五」 奮進新徵程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強調:「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新年伊始,本報記者採訪了部分科技工作者、人民子弟兵、建設者、志願者,記錄他們的奮鬥故事和奉獻精神,以饗讀者。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雙循環背景下 民營經濟發展新機遇
    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不僅僅是"十四五"規劃,到2035年前,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也就意味著,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成為我國發展的新風向標。這就要求我們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推動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效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無論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都意味中國經濟新發展格局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均將蘊含雙維度的動態演進。其中,內部循環的變動指向了"行穩"目標。
  • 機場建設進入新一輪加速期,青島亟需由區域樞紐轉向國際樞紐!
    在新發展格局下,每個城市都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融入、服務國家戰略的新路徑。青島既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是黃河流域九省區的經濟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內外循環的「雙節點」城市,又是國內東西、南北大循環的「雙節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