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相距千裡的古生物,生活從未交際,為何會進化得一模一樣?

2021-01-15 奇點使者

在地球生命演化的過程中,困擾科學家們的謎團分別是:第一個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單一的生物如何演化成多個物種?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究竟因何發生?特別是最後一個問題,也是達爾文沒有辦法在進化論中進行解釋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些問題的背後,地球上的生命才經過了數十億年的演化發展,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體長不足7毫米的古老生物,竟是人類遠祖

提到人類的祖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智人,再往上推,則是最早的人類——能人,南方古猿,甚至也會有人想到1億多年前哺乳動物的出現。

不過,事實上如果5.4億年前伴隨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不曾出現,那麼後來的一切,也就都不會發生。

那麼,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誰呢?通過化石研究,古生物學家認為,出現在寒武紀早期的牙形刺,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也是包括人類在內,後來所有脊椎動物的遠祖。

雖然如今地球上脊椎動物遍布,但是古老的牙形刺卻非常不起眼,它們最大的體長也不足7毫米,但是在出現後,卻進化速度驚人,一直到二疊紀早期的時候,地球上由牙形刺演化而來的牙形動物,已經有3000多種。

相應的,它們也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不過,在研究牙形刺化石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使相隔上千公裡,但是同一時期、不同地區進化的牙形刺之間,竟然在發育模式上完全相似。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近日,來自德國和加拿大的聯合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化石數據研究,最終表示,牙形刺的這種「跨區域」相似性,或許與生物的平行進化論有關。

生物竟懂得「平行進化」

19世紀中期,達爾文提出了顛覆「神創論」的進化論,也出版了《物種起源》,在研究進化論的過程中,有科學家提出了平行進化論。

什麼是平行進化論呢?簡單來說就是來自於同一祖先,在親緣關係上非常親近的不同生物之間,即使它們來自不同的地方,而且都是獨立進化,但是進化方式、形態發育方面,也都會保持著極高的相似性,牙形刺就是如此。

近年來,伴隨著研究的深入,平行進化論找到了很多的證據,比方說生活在不同火山口中湖泊的魚類,無論它們是吃浮遊生物或者是小蝦,還是吃小型魚類,它們在身體形態上,無一例外都是「身體粗壯、嘴巴扁平」。

同時,也有觀點認為,人類也是平行進化論最好的證據之一,因為在人類演化的200多萬年時間裡,遠古人類走出非洲後,分布在世界各地,也獨立進化出了多個人科物種,雖然距離甚遠,彼此之間沒有什麼交流,但是生活方式、形態上仍然高度一致。

對此,大家認為平行進化論的觀點是否靠譜?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這種生物相距上千裡,兩者之間從不接觸,為何能進化得一模一樣?
    不過,有一些現象卻無法解釋,比方說為何相隔千裡,來自於同一時期、不同地點的生物,竟然從形態上、發育模式上等方面,都保持驚人的一致?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有科學家提出了「平行進化論」,認為如果它們起源於同一個祖先,那麼,即使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仍然會在相似的環境中,進行著同步進化。
  • 平行進化論再添證據:牙形刺遠隔千裡卻發育模式相同
    平行進化觀點認為,具有共同祖先的有機體即使彼此被分隔在相距千裡的不同地域,也會以同樣的方式進化。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3日報導,德國愛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和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為平行進化提供了新的證據:他們利用在不同地理位置發現的二疊紀早期脊椎動物牙形刺化石發現,儘管生活在不同的地理區域,這些脊椎動物仍以幾乎相同的方式適應各自棲息地。
  • 平行進化論再添證據 牙形刺遠隔千裡卻發育模式相同
    科技日報訊 (記者聶翠蓉)平行進化觀點認為,具有共同祖先的有機體即使彼此被分隔在相距千裡的不同地域,也會以同樣的方式進化。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3日報導,德國愛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和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為平行進化提供了新的證據:他們利用在不同地理位置發現的二疊紀早期脊椎動物牙形刺化石發現,儘管生活在不同的地理區域,這些脊椎動物仍以幾乎相同的方式適應各自棲息地。相關論文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生物科學》。
  • 平行進化論新證據: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牙形刺以幾乎相同的方式適應各自棲息地
    平行進化論新證據:生活在不同地域的牙形刺以幾乎相同的方式適應各自棲息地(Credit: David Terrill, Charles Henderson)(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聶翠蓉):平行進化觀點認為,具有共同祖先的有機體即使彼此被分隔在相距千裡的不同地域,也會以同樣的方式進化。
  • 情感分析:給女人提個醒,別讓「無效交際「,毀了你的生活
    真正的交際,不取決於你所認識的人的數目,而取決於品質。信息高度發達的今日,想要更美麗的生活,交際是一門必讀課。許多人,都忙著參與各種party,忙著認得各界人才翹楚,忙著與全部認識的人打好關係。每日的生活看似充實十分,朋友的圈子也越來越大,但是生活卻越來越累,心越來越空乏。
  • 都是身高八尺豹頭環眼,林衝與張飛一模一樣,為何命運如此不同?
    提起林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豹子頭」,手持丈八蛇矛,戰場上勇不可當,生活中卻總是鬱郁不得志的形象。「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之後,林衝在梁山下朱貴酒店裡,曾在牆壁上題詩一首:仗義是林衝,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
  • 進化最成功的古生物—三葉蟲
    三葉蟲主要生活2.48-5.2億年前,總共有超過15000種的三葉蟲。別看這些小東西不起眼,但是他們可是進化最成功的古生物哦。三葉蟲體型懸殊巨大,最小的僅有幾毫米,而最大的體型可達80-90釐米。它們主要生活的海洋底部,有的善於遊泳、有的善於挖洞、有的渾身帶刺、有的可以像潮溼蟲一樣捲縮著身體。不得不說它們是個奇特的物種。三葉蟲這種小物種主要以食物殘渣和更小的動物為生。
  • 能進化成兩種形態的神奇寶貝,最後一隻強得像開掛一樣!
    神奇寶貝的進化伴隨著無限種可能性,雖然大部分神奇寶貝的進化都是一條直線,但有一小部分神奇寶貝非常獨特,它們能夠分支進化成兩種不同的神奇寶貝,根據訓練家飼養的方式不同、進化渠道不同等等,神奇寶貝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就連噴火龍的超級進化都能根據鑰石的不同,分別能在戰鬥中進化成超級噴火龍
  • 古生物比人類提前8000萬年懂得碳60結構的優勢,並用來裝備自己
    為了研究古生物在自然環境下的適應能力,來自西澳大利亞大學(UWA)和劍橋大學的研究小組利用特殊的繪圖技術,對兩種生活在白堊紀的海洋生物的結構進行了幾何還原。Hunter告訴我們,「它們可能會像雪地靴一樣牢牢抓在海底,或者漂浮起來尋求更安全的住處。」(圖片說明:猶因他海百合化石)而能夠控制沉浮的球狀花萼,正是讓科學家們感興趣的地方。當他們仔細研究這些結構的造型時,竟然發現其表面還可以分為許多五邊形或者六邊形的小版塊。這樣的結構,讓他們想起了著名的足球烯。
  • 每日翻譯:她和她的母親長得一模一樣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翻譯:她和她的母親長得一模一樣 2013-02-18 15:52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5日 09:06 來源:       包括石油馬來鱷、潛龍、劍齒虎頭骨、孔子鳥等730多件珍貴古生物化石隨後被公開展出。這些栩栩如生、隱藏著億萬年生物進化秘密的化石,在逃離了走私者的魔爪後,最終有了令人欣慰的歸宿。  然而,並非所有古生物化石都能享有如此好的命運。  就在一個月前,一枚在我國廣東出土的恐龍蛋窩化石在美國以42萬美元的高價拍出。
  • 怎樣給古生物化石「整容」
    關鍵是讓每一個小裂縫都能夠咬合,就好像小朋友玩的『拼圖遊戲』一樣,可是因為化石具有不可再生性,這項工作對修復人員的細心和毅力是一個考驗。」安徽古生物博物館高級工程師周慄引著記者邊走邊說:「將一塊化石從巖體中分離出來,並展現在世人面前需要花費數周甚至更長的時間,而這僅僅是第一步。」走到一個工作檯前,記者看到一位工作人員正在對一塊古鱷魚化石進行清理。
  • 全村237人長得一模一樣,臉盲症人群的地獄,專家幾個字給出答案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靠長相來分辨人的,因為通常情況下人們所能直觀看到的就是長相,但是其實有很多的臉盲的人,就會很難記住人的臉,基本上是換個衣服就看不出誰是誰了所以她們往往在進入一個新環境的時候,會格外的難受,因為很難記住人,而認不出的話就會讓人覺得你是不是忽視了他。
  • 學「習」典故:交得其道,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
    他在講話中提到,中國古人說:「交得其道,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金磚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關鍵在於找準了合作之道。「交得其道,千裡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的意思是,交友得道,即使千裡之遠也可同心交好,也可友誼堅固如膠似漆,也可情誼堅定堪比金石。
  • 動物界也有「交際花」,很多動物一看到水豚就主動示好,為何?
    在地球上,大自然萬物相生相剋,動物們幾乎都與自己的同類生活在一起,很少會與其它動物成為「好朋友」,畢竟根據自然法則,不是敵人就是對手。可是,水豚卻成為了動物界的「交際花」,很多動物一看到它,就會主動上前去示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中國遼西——世界古生物化石寶庫,填補完善達爾文進化論的寶地
    了解生物考古以及喜歡化石的朋友對遼西古生物一定不陌生。這裡是享譽世界的中生代珍稀生物化石富集地區,是世界自然遺產珍貴的一部分,被譽為「世界古生物化石寶庫」、「中生代古生物化石聚寶盆」。那麼為什麼遼西地區有著如此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呢?還得從這裡獨有的生態環境條件以及化石形成過程說起。
  • 市場價格走高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遭劫
    珍貴古生物化石為何頻頻遭劫  新聞快讀  全國最大宗化石走私案查獲的2700件古生物化石,在逃離了走私者的魔爪後,最終有了令人欣慰的歸宿。然而,更多的古生物化石仍在被瘋狂盜掘、倒賣,流失海外。
  • 曾經地球的霸主恐龍,為何沒有進化成高級生物,反而滅絕了呢?
    曾經地球的霸主恐龍,為何沒有進化成高級生物,反而滅絕了呢?在數億年前,地球上曾經出現過一種體型極為龐大的生物,那就是恐龍。恐龍比我們人類出現的時間要早大約幾十億年。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很多年,為何沒有演變成像人類這樣的生物,反而在地球上消失了呢?
  • 人類的進化到底有何秘密?演變過程中,為何還保留了鬍子?
    人類的進化,到底有什麼秘密呢?為何會有鬍子留了下來?在我們的進化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拋棄了很多原有的身體構造。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可以知道人類的祖先,其實並不是神話中的女媧,而是一種渾身是毛的猿類。
  • 進化論無法解釋人類為何會褪去大部分體毛
    黑猩猩渾身上下布滿了體毛只有局部地區無毛,而人類完全相反,只有局部地區有毛,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的祖先和現在的黑猩猩一樣幾乎全身都長滿了體毛,後來因為某種原因大部分的體毛被退去了,只留下了汗毛,鬍子,頭髮,眉毛,腋毛,陰毛,腿毛,胸毛等,這期文章來聊聊——人類為何會失去大部分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