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生命演化的過程中,困擾科學家們的謎團分別是:第一個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單一的生物如何演化成多個物種?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究竟因何發生?特別是最後一個問題,也是達爾文沒有辦法在進化論中進行解釋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些問題的背後,地球上的生命才經過了數十億年的演化發展,變成了今天的模樣。
體長不足7毫米的古老生物,竟是人類遠祖
提到人類的祖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智人,再往上推,則是最早的人類——能人,南方古猿,甚至也會有人想到1億多年前哺乳動物的出現。
不過,事實上如果5.4億年前伴隨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不曾出現,那麼後來的一切,也就都不會發生。
那麼,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誰呢?通過化石研究,古生物學家認為,出現在寒武紀早期的牙形刺,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也是包括人類在內,後來所有脊椎動物的遠祖。
雖然如今地球上脊椎動物遍布,但是古老的牙形刺卻非常不起眼,它們最大的體長也不足7毫米,但是在出現後,卻進化速度驚人,一直到二疊紀早期的時候,地球上由牙形刺演化而來的牙形動物,已經有3000多種。
相應的,它們也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不過,在研究牙形刺化石的過程中,科學家們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使相隔上千公裡,但是同一時期、不同地區進化的牙形刺之間,竟然在發育模式上完全相似。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近日,來自德國和加拿大的聯合科學家團隊,通過大量化石數據研究,最終表示,牙形刺的這種「跨區域」相似性,或許與生物的平行進化論有關。
生物竟懂得「平行進化」
19世紀中期,達爾文提出了顛覆「神創論」的進化論,也出版了《物種起源》,在研究進化論的過程中,有科學家提出了平行進化論。
什麼是平行進化論呢?簡單來說就是來自於同一祖先,在親緣關係上非常親近的不同生物之間,即使它們來自不同的地方,而且都是獨立進化,但是進化方式、形態發育方面,也都會保持著極高的相似性,牙形刺就是如此。
近年來,伴隨著研究的深入,平行進化論找到了很多的證據,比方說生活在不同火山口中湖泊的魚類,無論它們是吃浮遊生物或者是小蝦,還是吃小型魚類,它們在身體形態上,無一例外都是「身體粗壯、嘴巴扁平」。
同時,也有觀點認為,人類也是平行進化論最好的證據之一,因為在人類演化的200多萬年時間裡,遠古人類走出非洲後,分布在世界各地,也獨立進化出了多個人科物種,雖然距離甚遠,彼此之間沒有什麼交流,但是生活方式、形態上仍然高度一致。
對此,大家認為平行進化論的觀點是否靠譜?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