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報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48(3): 317~322; 4 March 2008
基金項目: 國家「973 項目」(2004CB7196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70386)
*通訊作者。Tel: +86-531-88362928; E-mail: yulgshen@sdu.edu.cn
作者簡介: 盛多紅(1972.), 男, 山東陽穀人, 博士, 主要從事微生物分子生物學研究。E-mail: dhsheng@sdu.edu.cn
收稿日期: 2007-07-11; 修回日期: 2007-08-24
ISSN 0001-6209; CN11-1995/Q
http://journals.im.ac.cn
盛多紅, 朱珊珊, 李銘峰, 焦建東, 倪金鳳, 申玉龍*
(山東大學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濟南 250100)
摘要: RecA/Rad51/RadA 家族蛋白是細胞內重要的重組修復蛋白, 在功能上非常保守。研究發現在細菌、真核生物、甲烷古菌和嗜鹽古菌細胞內RecA/Rad51/RadA 均可以受紫外線輻射誘導轉錄。而對極端嗜熱古菌中的RadA 輻射可誘導性仍存在爭議。通過體外表達極端嗜熱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的RadA 蛋白, 製備抗體, 利用免疫學方法並結合RT-PCR 分析, 對嗜熱古菌S. tokodaii 中RadA 的輻射誘導進行了研究。經過100J/m2 和200J/m2 UV 輻照處理, radA 基因的轉錄分別上調了2 倍和3倍, 同時RadA 蛋白的表達分別上升了1.5 倍和1 倍。實驗結果表明S. tokodaii 中RadA 可以被紫外線輻射誘導表達, 證實了極端嗜熱古菌S. tokodaii 細胞中存在DNA 損傷誘導反應的觀點。
關鍵詞: 嗜熱古菌; RadA; 輻射可誘導性; DNA 修復
中圖分類號: Q9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001-6209 (2008) 03-0317-06
紫外線(UV)可以造成DNA 損傷, 包括鹼基損傷、單鏈與雙鏈斷裂、鏈間交聯及DNA 蛋白質交聯等輻射損傷形式, 如得不到及時而有效的修復, 或發生錯誤修復, 就會危害細胞的生存, 並可能導致人類嚴重疾病。對DNA 輻射損傷的修復涉及到多種修復蛋白, 其中同源重組修復蛋白RecA/Rad51 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2]。RecA/Rad51 分別是細菌和真核生物重組修復的關鍵酶。當DNA 受到損傷時, RecA/Rad51 的表達受到誘導, 因此, RecA/Rad51 的表達水平常被用作檢測UV 輻射的指標之一[3~5]。RadA 是古菌中RecA/Rad51蛋白同系物, 同樣具有DNA 重組活性, 在DNA 重組修復中起重要作用[6,7]。研究發現, 和真核生物或細菌的RecA/Rad51 一樣, 甲烷古菌和嗜鹽古菌中的RadA同樣具有UV 輻射損傷誘導活性[8,9]。極端嗜熱古菌主要生活在熱泉和深海火山噴口附近等高溫環境中,分屬於廣古菌和泉古菌。早在1996 年, Sandler 等[7]
報導生活於高溫環境下泉古菌Sulfolobus solfataricus中的RadA 不受UV 損傷誘導表達。Komori 等[10]發現廣古菌Pyrococcus furiosus 的RadA 在細胞內組成型表達, 不受UV 輻射的誘導, 他們對此的一種解釋是高溫誘導了RadA 的持續表達。然而我們在研究另一個嗜熱泉古菌S. tokodaii 的損傷修復系統時發現其具有DNA 損傷誘導反應。為了進一步探明S. tokodaii 細胞中RadA 的UV 損傷誘導情況, 本文利用大腸桿菌異源表達S. tokodaii 中的RadA 蛋白, 製備了RadA 抗體。通過免疫學分析及RT-PCR 分析證實了S. tokodaii 中的RadA 可以被UV損傷誘導表達。
全文下載:超嗜熱古菌Sulfolobus tokodaii RadA 蛋白的克隆表達及其輻射可誘導性
更多全文請查看連結:http://journals.im.ac.cn
聲明:本文由《微生物學報》授權生物谷 www.bioon.com 網站發布,如需轉載請直接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期刊聯合編輯部聯繫並支付相應費用,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若轉載將付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