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 Toxins | 肉毒神經毒素只是毒素嗎?

2021-01-21 MDPI 開放獲取出版

臨床常規經驗已經表明,與BoNT相關的肌肉衰弱可能不僅是BoNT在神經肌肉接頭處作用的結果,而且還可能是在脊髓和脊髓上水平的作用。儘管乙醯膽鹼的釋放在神經肌肉接頭處被阻滯了約12周,但一些患者經歷了不成比例的肌肉無力或臨床獲益長達數月之久,超過了外周化學去神經的平均持續時間。因此,外圍麻痺作用不是BoNT的唯一作用。


此外,在我們的臨床實踐中,儘管使用了相對較小甚至「順勢療法」的劑量,但某些患者,特別是肌張力障礙以及痙攣症候群的患者,仍從BoNT治療中受益匪淺。一些患者也被稱為「黃金反應者」,在一次或僅幾次注射後具有長期的臨床益處,這只能用BoNT的間接中樞作用來解釋。


另一臨床觀察結果是,BoNT注射可改善未經治療的身體部位的肌肉張力和功能,特別是對肌肉張力障礙和痙攣的改善,大量的電生理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在痙攣綜合症中,BoNT具有中樞作用的證據來自以下事實:在一條肌肉中注射BoNT,也可能影響相應的拮抗肌或其他未注射的肌肉,並具有連續的臨床益處。有趣的是,BoNT注射後,疼痛緩解的時間歷程與頸肌張力障礙(CD)的肌肉鬆弛時間歷程不同。疼痛在肌肉運動能力緩解之前得到了改善,且疼痛緩解的持續時間甚至長於肌肉運動能力的環節。這些事實進一步表明,疼痛緩解可能歸因於BoNT對感覺神經纖維的附加作用。


BoNT中樞作用的進一步證據來自一項行為研究,該研究調查了BoNT治療前後CD患者的空間歧視閾值。在這裡,BoNT注射可恢復異常增加的空間辨別閾值,這是肌張力障礙中感覺皮層軀體無序的臨床標誌。這表明BoNT調製了從肌肉紡錘體到感覺皮層的傳入輸入。


相關焦點

  • MDPI 會議信息 | 第一屆毒素學電子會議 (IECT 2021) 正在進行中,邀您一起探討毒素學前沿進展
    IECT 2021由Toxins 期刊主編Prof. Dr. Jay W. Fox擔任主席,會議主題圍繞毒素對科學和人類的潛在用途展開,以對比毒素在不同領域的作用。來自世界各地的毒素科學領域研究人員和行業專家通過論文、演示文稿、視頻及海報等多種形式來介紹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時,在會議期間,您也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們通過在線問答的方式來分享和交流領域內最前沿的學術報告。
  • 領福利 | 肉毒毒素近2年文獻原文36篇
    目前,杭州清吟醫療美容診所的陳永醫生所摘譯的《A型肉毒毒素應用新知》一文,在醫美圈網站 + APP + 公眾號內的閱讀量已達25000+,你想超越他嗎,你能超越他嗎?一、肉毒毒素麵部注射:先左臉 or 右臉?
  • 認證用戶領福利 | 肉毒毒素近2年文獻原文36篇
    目前,杭州清吟醫療美容診所的陳永醫生所摘譯的《A型肉毒毒素應用新知》一文,在醫美圈網站 + APP + 公眾號內的閱讀量已達25000+,你想超越他嗎,你能超越他嗎?一、肉毒毒素麵部注射:先左臉 or 右臉?
  • 肉毒神經毒素只是毒素嗎?
    三十多年來,肉毒桿菌神經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BoNT)已被廣泛用於治療各種臨床狀況,例如痙攣或肌張力障礙,通過注射肌肉引起暫時性麻痺來達到理想的臨床效果
  • 【頭條】神經毒素治療慢性疼痛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神經毒素治療慢性疼痛,而且對於具有治療作用神經毒素的研究也越來越廣泛。Wallace介紹,目前研究最為全面的神經毒素是辣椒鹼(capsaicin),它是從紅辣椒(red chill pepper)中提取出的活性成份。辣椒鹼通過作用於VR1受體起效,整個過程開始於起初的受體激活到長時間的脫敏反應。
  • 「瘦臉針」 的前世今生 --- 肉毒毒素的故事
    ;4.肌肉細胞接收不到神經遞質;進而會產生兩種效果:第一「除皺」,因為肌肉張力下降或癱瘓麻痺,皺紋也隨之而逐漸消失,從而達到面部年輕化的效果;第二「瘦臉」,因為阻斷神經與肌肉的神經衝動,過度收縮的肌肉鬆弛,麻痺過於發達的肌肉,造成「失能性的萎縮」的目的,使原本肥厚增生的肌肉縮小,達到瘦臉的功效。
  • 馴服肉毒桿菌毒素來遞送藥物,有望治療一系列神經系統...
    2021年1月15日訊/生物谷BIOON/---肉毒中毒(botulism,指的是肉毒桿菌毒素中毒)雖然罕見,但可導致癱瘓,並有可能致命。它是由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產生的破壞神經的毒素引起的--這是已知最強的毒素。這些毒素通常存在於被汙染的食物中(家用罐頭是主要罪魁禍首)。
  • 注射及外用神經毒素在皮膚科的應用-適應症、副作用和爭議
    關鍵詞:可溶性肉毒桿菌 不良事件; 肉毒桿菌毒素;爭議; 化妝品應用; incobotulinum;神經調節介質;神經毒素; onabotulinum; 治療用途治療適應症關鍵點肉毒素的治療使用已跨越多個專業。
  • 區分肉毒毒素和肉毒桿菌
    中毒症狀:以對稱性顱神經損害症狀為特徵。如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瞳孔散大、語言障礙、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繼續發展可由於呼吸肌麻痺引起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肉毒桿菌致病性是其產生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對酸的抵抗力特別強,胃酸溶液24小時內不能將其破壞,故可被胃腸道吸收。
  • 韓國非法肉毒桿菌毒素流入中國 代理商與廠商起內訌
    撰文/藍科技兩個韓國企業內訌,揭開了韓國肉毒桿菌毒素產品「Medytoxin」在中國非法流通的內幕。事情起源於韓國內部的一起訴訟案件。事件的兩個主角分別是韓國肉毒桿菌毒素產品「Medytoxin」製造商Medytox公司,另一個則是韓國藥品代理商C公司。他們彼此訴訟的案由是分別以欺詐罪起訴了對方。這件事情的背後,暴露出韓國肉毒桿菌毒素產品「Medytoxin」在中國可能非法流通多年、產生了數百億韓元的經濟價值。如果不是雙方對簿公堂,或許還有更多非法肉毒桿菌毒素產品「Medytoxin」流入中國市場。
  • 復星醫藥「長效肉毒桿菌毒素」啟動III期臨床
    1 月 5 日,Insight 資料庫顯示,復星醫藥獲美國 Revance Therapeutics 公司授權的 DaxibotulinumtoxinA 在國內啟動第二項 III 期臨床,用於孤立性頸部肌張力障礙。此前,於 12 月 15 日,其用於中重度眉間紋的適應症已啟動臨床。
  • 西院區神經內科開設「肉毒毒素注射專病門診」,除了瘦臉和除皺,它...
    您還在為「眼皮跳」、「嘴巴抽」、「脖子歪」而發愁嗎?您還在為「三叉神經痛」或者「帶狀皰疹疼痛」困擾嗎?您還在為「肢體痙攣」影響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影響形象而自卑嗎?快來市立醫院集團西院區神經內科「肉毒毒素注射專病門診」解決您的上述煩惱!
  • 地球上最致命的五種毒素!中英雙語,需要學英語的點進來看啦!
    它們的毒素是怎樣以致命的效果攻擊人體的?How do their toxins attack the human body with such deadly efficiency?以及為什麼我的大腿突然間感到刺痛?And why does my thigh suddenly feel all tingly?那是一把雨傘嗎!?
  • 漫話用藥丨肉毒桿菌毒素這樣用才正確
    漫話用藥丨肉毒桿菌毒素這樣用才正確 2020-12-04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研究設計「特洛伊」對抗最強毒素肉毒桿菌,通過首次動物實驗
    兩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中性形態的肉毒桿菌毒素,能將其致命部分驅入神經並解除「武裝」。相關論文近日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如果這種療法對人體有效,它將是第一個逆轉細胞內毒素麻痺作用的療法,可能使病人無需長時間使用呼吸機。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毒素微生物學家Brenda Anne Wilson表示,「在危及生命的情況下,這將非常有幫助」。
  • 又有兩種肉毒素上市!真假肉毒素如何鑑別?(圖鑑)
    一、批准上市的肉毒素:截止目前,國家藥監總局僅批准上市四種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分別為:1、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生產的國產產品(商品名:衡力):國產衡力50單位A型肉毒毒素均為假肉毒素,常見如下圖:1A型肉毒毒素(Botulax 白毒 100U)9
  • 【媒體報導】「極客」醫生靳令經:「精確制導」玩轉最強神經毒素
    首獲德國肉毒毒素行醫資格 靳令經回憶說,在神經專科醫生輪轉培訓那段時間,他最感興趣的就是跟德國醫生一起實施肉毒毒素治療:「一開始帶我的老師不敢讓我操作,我就在自己身上練習,導師看見我能夠準確分辨出目標肌肉,終於同意讓我參與。
  • 極具潛力的肉毒素市場
    肉毒素也被稱為「肉毒毒素」或者「肉毒桿菌毒素」,國內女性習慣稱之為「瘦臉針」,雖然並不能瘦臉,但聽起來簡單易懂,直奔主題。2017年1月16日肉毒素登上《時代周刊》封面,封面文章「How Botox became the drug that's treating everything」對「Botox」(肉毒素品牌)及其臨床適應症進行了深入報導。
  • 肉毒素是一種瘋狂的東西嗎?
    人們意識到肉毒素的存在,已有上千年了。無論在歐亞大陸還是美洲,文字記載或口口相傳的故事裡,總有因吃了腐爛肉食導致中毒的情節。 在受漢字影響較深的整個東亞,我們將其稱之為「肉毒」,在歐洲,它的名稱botulinum toxin源自於拉丁文botulunus,即「香腸」之意。
  • 新研究設計「特洛伊」對抗最強毒素
    日前,一種對抗世界「最強毒素」的新策略通過了首次動物實驗。兩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中性形態的肉毒桿菌毒素,能將其致命部分驅入神經並解除「武裝」。相關論文近日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如果這種療法對人體有效,它將是第一個逆轉細胞內毒素麻痺作用的療法,可能使病人無需長時間使用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