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既能表現得像金屬又有超導體屬性 超高效電子設備不遠了?

2020-11-25 前瞻網

半導體既能表現得像金屬又有超導體屬性 超高效電子設備不遠了?

 Emma Chou • 2020-03-18 19:08:02 來源:前瞻網 E3570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斯旺西/羅斯託克聯合研究小組發現,半導體材料表面的晶體結構可以使它們表現得像金屬,甚至像超導體。這一發現可能為更節能的電子設備等先進技術打開大門。

半導體是電晶體、集成電路、傳感器和LED的有效組成部分。這些材料大多以矽為基礎,是當今電子工業的核心。

我們幾乎一直在使用離不開它們的產品,在現代的電視機上,在電腦上,作為照明元件,當然也作為行動電話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金屬連接著有源電子元件,是器件的骨架。

由斯旺西大學化學系和德國羅斯託克大學的克裡斯蒂安•克林克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了半導體材料表面的晶體。

將膠體合成法應用於硫化鉛納米線,研究小組發現,組成晶體的鉛原子和硫原子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排列。至關重要的是,他們發現這影響了材料的性能。

在大多數配置中,這兩種類型的原子混合在一起,整個結構表現出半導體特性。

然而,研究小組發現,一個特殊的「切割」晶體,表面有所謂的{111}切面,只包含鉛原子,顯示出金屬特性。

這意味著納米線攜帶更大的電流,它們的電晶體行為被抑制,它們不像半導體那樣對光照做出反應,而且它們表現出與溫度相反的依賴性,這是金屬的典型特徵。

Mehdi Ramin博士是斯旺西/羅斯託克小組的研究人員之一,他說:「當我們發現我們可以合成具有不同切面的硫化鉛納米線,使它們看起來像直的或鋸齒形的導線之後,我們認為這對其電子特性一定會產生有趣的影響。」

「但是這兩種行為讓我們很吃驚。因此,我們開始更詳細地研究這種形狀的會帶來什麼結果。」

研究小組隨後又有了另一個發現:在低溫下,納米結構的表皮甚至表現得像超導體。這意味著電子通過低電阻的結構傳輸。

領導這項研究的斯旺西大學和羅斯託克大學的克裡斯蒂安•克林克教授說:

「這種行為令人震驚,當然需要更詳細的研究。

但它已經提供了新的令人興奮的洞見,同樣的材料如何根據其結構擁有不同的基本物理特性,以及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一個潛在的應用是無損能量傳輸,這意味著沒有能量被浪費。

通過進一步的優化和將原理轉移到其他材料上,可以取得重大進展,這可能會導致新的高效電子設備的出現。

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結果僅僅是邁向令人興奮的材料化學和物理的漫長而富有成果的新旅程的第一步。」

原文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3/200317103838.htm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半導體可以表現得像金屬,甚至像超導體一樣
    斯旺西/羅斯託克聯合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半導體材料表面的晶體結構可以使其表現得像金屬,甚至像超導體一樣。這一發現潛在地為更節能的電子設備之類的發展打開了大門。半導體是電晶體、集成電路、傳感器和LED的有源部件,半導體材料主要基於矽,是當今電子工業的核心。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電視機、計算機、照明元件以及行動電話中都使用了半導體產品。另一方面,金屬材料將有源電子組件連接起來,是各種設備器件的框架。
  • 石墨烯超晶格:既成為絕緣體,也可成為超導體!
    石墨烯享有「黑金」、「新材料之王」等美譽,甚至有科學家預測石墨烯極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的新技術新產業革命。目前,石墨烯的已經廣泛應用於許多科技領域,例如:柔性電子、高效電晶體、傳感器、新材料、電池、超級電容、半導體製造、新能源、通信、太赫茲技術、醫療等。作為一項融合到許多科技領域中、極具影響力的前沿創新技術,筆者在以往的多篇文章中都介紹過石墨烯的相關科研成果。
  • 「魔力角度」:讓石墨烯超晶格既可成為絕緣體,也可成為超導體!
    石墨烯享有「黑金」、「新材料之王」等美譽,甚至有科學家預測石墨烯極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的新技術新產業革命。目前,石墨烯的已經廣泛應用於許多科技領域,例如:柔性電子、高效電晶體、傳感器、新材料、電池、超級電容、半導體製造、新能源、通信、太赫茲技術、醫療等。
  • 美研製奇特拓撲超導材料 表面金屬內部超導體
    :在極低溫度下,晶體內 部表現與普通超導體類似,能以零電阻導電;同時,它的表面是仍有電阻的金屬,能傳輸電流。實 驗中,為了評價新晶體材料的性能,研究人員利用X光譜進行分析,通過研究X射線轟擊出來的單個電子來確定晶體的真實屬性,測試發現生成的是一種拓撲超導 體。研究人員進一步在晶體的表面發現了不同尋常的電子,其表現得像輕子。
  • 美研製出奇特的拓撲超導體材料
    3年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三維拓撲絕緣體,這是一種金屬表面的奇怪絕緣體,雖然它獨特的屬性具有很大應用潛力,但用於量子計算機卻並非理想材料。兩年來,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完全扭轉其性質,使之成為表面是金屬、內部卻具有超導性的拓撲超導體。這種新材料的發現有望發展出新一代電子學,使當前的信息存儲與處理方式完全改觀。
  • 探索「奇怪的金屬」與高溫超導體之間的關係
    SLAC和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使用了蒙特卡洛模擬,在描述相關材料的模型中對稱為「奇怪的金屬性」的現象進行了第一個無偏觀察,其中電子共同作用以產生意想不到的現象,例如超導性。圖片來源:Greg Stewart / 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
  • 研究人員發現了新型的超導體
    在最近發表的論文題目為「熱力學證據雙組分超導序參量在Sr2RuO4 」,由布拉德Ramshaw帶領一組研究人員勾畫自己的g波超導體的發現,一種新型的,帶來全新的屬性表。現在,新的研究首次確定了g波超導體,這一發現背後的科學家說,這可能會打開「超導體可能是什麼以及它如何表現出來的可能性空間」。
  • 超導體:電阻抵抗是徒勞的!室溫超導體將成為固態物理學的聖杯!
    博科園-科學科普:本文材料科學類每一根標準電纜,每一根電線,每一個電子設備都有一定的電阻。然而有一種超導材料能夠在電阻為零的情況下傳導電流——至少在非常低的溫度下。找到一種在室溫下表現得像超導體的材料,將是一項具有難以置信的概念和技術重要性的科學突破。它可能會帶來廣泛的新應用,從懸浮列車到醫學的新成像技術。尋找高溫超導體極其困難,因為許多與超導有關的量子效應還沒有被很好地理解。固體物理學教授Bariic用銅酸鹽進行實驗,一個類材料的行為作為一個超導體在記錄溫度高達140 k在環境壓力。
  • 室溫超導問世 常溫常壓的超導體還會遠嗎?
    導體中自由的電子 | 圖片來源在絕緣體中,電子則被束縛在原子周圍,不能自由移動。半導體則介於二者之間。,超導體中的電子對就可以越過絕緣層,產生超導電流。超導體分為常規超導體和高溫超導體,其中常規超導體中電子-聲子相互作用較弱,可以用BCS理論解釋;高溫超導體(主要包括銅氧化物超導體和鐵基超導體),則不能用BCS理論解釋。BCS理論認為,超導態物質之所以有完全導電性,是因為低溫下,電子中自旋、動量都相反的可以兩兩結合成對,稱為Cooper(庫珀)對。Cooper對在晶格中的運動是無損耗的。
  • 室溫超導問世,常溫常壓的超導體還會遠嗎?
    列車和軌道上分別裝備有超導磁體。當存在外磁場時,由於完全抗磁性,超導體內部會產生一個相反的磁場,使超導體內部的總磁感應強度為零。由此產生的斥力可以使沉重的列車懸浮在空中。通過改變軌道上磁場的取向,可以使列車保持向前運動。
  •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2018年的表現盤點:材料和設備篇
    本文轉自半導體行業觀察 2018年可能是過去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最壞的一年,中美貿易戰這個最大的不確定因素讓中國半導體廠商對外併購,以及產業鏈布局都受到了遏制。尤其是到了2018年下半年,雖然有大基金二期的支撐,但是資本寒冬還是不可阻擋地到來了。
  • 重磅發現:完美的量子門,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
    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量子特性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20日出版的《自然》(Nature)上,並上了本期封面,可能會讓工程師們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器和其他設備設計出更多統一的組件。
  • 發現完美的量子門,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
    馬裡蘭大學科學家獲得了迄今為止最直接的證據,證明量子特性能使粒子像不存在一樣穿過屏障。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20日出版的《自然》(Nature)封面上,可能會讓工程師們為未來的量子計算機、量子傳感器和其他設備設計出更多統一的組件。新實驗是對克萊因隧穿現象的觀察,這是一種更為普通的量子現象特例。在量子世界中,隧穿能使像電子這樣的粒子穿過屏障,即使它們沒有足夠的能量穿過屏障。
  • 一種新型超導體:g波超導體,不是s波、d波、或p波超導體
    s波超導體具有在各個方向上各向同性的超導間隙,而d波超導體具有各向異性的超導間隙,並且在布裡淵區對角線上的四個線節點處的間隙均為零。超導體中的電子一起以所謂的庫珀對移動。這種「成對」賦予超導體最著名的特性——無電阻,因為要產生電阻,必須將庫珀對斷開,這會消耗能量。
  • 室溫超導體即將問世,人類可能不再需要使用到電池?
    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報導,這是幾十年以來物理學家們的最想達到的目標,也一直被大家認為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但現在卻有一種超濃縮材料能夠在華氏58度也就是攝氏15℃下作為超導體的材料。,這表示著我們離擁有能源網、高速懸浮列車和量子計算機的世界已經不遠了。
  • 將鑽石轉化為金屬——用於改進太陽能電池、led燈和電力電子設備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用可控的方式調整微小的鑽石針,以改變它們的電子特性,使它們從絕緣變為半導體,一直變為高導電或金屬。這可以被動態誘導和任意逆轉,而不退化的金剛石材料。 研究人員說,儘管這項研究仍處於概念驗證的早期階段,但它可能會開啟一系列廣泛的潛在應用,包括新型寬帶太陽能電池、高效led和電力電子設備,以及新的光學設備或量子傳感器。 他們的發現是基於模擬、計算和先前的實驗結果,並於2020年10月5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2020年度物理學十大新聞:從太陽中微子到室溫超導體
    事實證明,相比傳統向列相液晶,鐵電向列相RM734對電場要敏感得多。雖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認證能在室溫環境下表現出這種現象的物質,但鐵電向列相物質無疑能應用於從新型顯示屏到重構計算機內存的各個領域。他們還證明,這種新型固態X射線探測器要比傳統的矽探測器靈敏100倍,且只需用極低劑量的輻射就能生成醫學圖像和牙科圖像,也就是可以用少得多的X射線生成和現在同等質量的圖像,這就讓針對病患的X射線掃描成像過程變得更加安全了。聶婉怡還特別指出,建造此類探測器大規模陣列的成本應該遠小於相同規模的半導體探測器陣列。
  • 趙忠賢:液氮溫區超導體的發現
    在當時發現液氮溫區超導體的世界性研究熱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做了出色的工作,受到世人矚目,主要研究者趙忠賢因此榮獲第三世界科學獎。喜慶之時,人們也期待著中國的超導研究繼續保持先進水平。液氮溫區超導體的發現,是國際超導界一致努力的結果。長期來,各國的科學家都在尋找高溫超導體,從理論和實驗上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 美國利用超材料設計法讓LED光線像雷射 可實現更高效汽車照明
    (圖片來源: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UCSB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教授Jonathan Schuller及其合作者描述了該種新方法,能夠讓虛擬實境(VR)頭顯、汽車照明等各種LED設備變得既更加精緻又更加時尚。Schuller表示:「我們展示的是一種新型光子結構,不僅能夠提取到更多光子,還能夠將光子引向理想的地方。」
  • 中考物理知識點:半導體和超導體
    中考物理知識點:半導體和超導體   ①半導體定義:導電性能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應用:二極體。三極體,晶片等典型的半導體材料有鍺和矽。   ②超導體定義:電阻為零的導體(金屬導體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電阻為零)應用:線圈,輸電導線(電褥子的電阻絲不可以是超導體) 相關推薦:中考物理知識點: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點擊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