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陶世安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於今天上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溫家寶總理與美、英、日、法、德等國政府首腦聯名發表的《六國政府首腦關於完成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的聯合聲明》,對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表示祝賀。
轉自搜狐
人類基因組計劃於1990年10月在美國正式啟動,其核心內容是構建DNA序列圖,即分析人類基因組DNA分子的基本成分鹼基的排列順序,繪製成序列圖。英、日、德、法等國隨後積極響應,使人類基因組計劃逐步演變成為一項大型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轉自搜狐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於1999年起開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重大科學工程。我國承擔的工作區域位於人類3號染色體短臂上。該區域約佔人類整個基因組的1 %,因此簡稱「1 % 項目」。這一項目主要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與資助,並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具體實施單位為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研究中心和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
轉自搜狐
2000年6月,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工作框架圖」,2002年2月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精細圖」,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有關國家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完成圖」現也已經完成。
轉自搜狐
人類基因組學是生物技術產業和健康產業的知識核心,蘊涵著無比巨大的產業化潛能和商業利益。基於基因組研究成果的基因工程藥物、基因治療、生物晶片診斷技術等,有著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基於基因組知識為基礎的藥物設計,尤其是基於藥物基因組學的個體化藥物治療等,將會在大大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藥物毒性。這些成果和進展已經顯示出基因組的研究將會從根本上改變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傳統健康產業模式,提高其質量,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轉自搜狐
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充分顯示了我國領導人對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重大課題的高度重視與戰略眼光,顯示了中國科學家在科學探索、科研體制方面的創新精神。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參與改變了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國際格局,顯示了中國的科技實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國際同行,特別是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各個中心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歡迎與稱頌。
轉自搜狐
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我國「十五」期間將人類基因組的後續研究與開發工作列為十二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功能基因組與生物晶片」的重要內容。國家投入6億元,主要開展重大疾病、重要生理功能相關功能基因、中華民族單核苷酸多態性的開發應用、與人類重大疾病及重要生理功能相關的蛋白質、重要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組等的研究與開發,進一步完善我國生物技術創新體系,力爭使我國在人類後基因組研究方面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獲得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功能基因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為我國的"基因產業"提供持續的源泉和動力,並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的國際競爭能力提供源頭技術和創新產品。
轉自搜狐
附:《六國政府首腦關於完成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的聯合聲明》
轉自搜狐
我們作為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和中國的政府首腦自豪地宣布,來自我們六個國家的科學家已經完成了人類基因組30億對鹼基,即人類生命的分子密碼書的基本測序。 1953年4月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標誌著一個裡程碑。此後50年間,遺傳科學和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在適逢沃森和克裡克這一重大發現50周年的今天,國際人類基因組測序協作組已經解讀了人類生命密碼書中所有章節的秘密。現在,全世界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上的公共資料庫不受限制地免費獲取這些信息。
轉自搜狐
基因序列為我們提供了了解人類自身的基礎平臺。據此,生物醫學和人類健康和福祉將取得革命性的進步。因此,今天我們朝著為世界各國人民創造一個更加健康的未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人類基因組是他們的共同遺產。 我們對這項計劃所有參與人員的創造性和奉獻精神致以敬意。他們非凡的工作成就將作為裡程碑載入科學技術和人類發展的史冊。我們鼓勵全世界共同慶祝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科學工程的完成。我們鼓勵科學和醫學界繼續致力於應用這些新發現以減少人類的痛苦。
轉自搜狐
中國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有關情況
轉自搜狐
人類基因組計劃於1990年10月在美國正式啟動,其核心內容是構建DNA序列圖,即分析人類基因組DNA分子的基本成分鹼基的排列順序,繪製成序列圖。英、日、德、法等國隨後積極響應,使人類基因組計劃逐步演變成為一項大型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轉自搜狐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於1999年起開始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重大科學工程。我國承擔的工作區域位於人類3號染色體短臂上。該區域約佔人類整個基因組的1 %,因此簡稱「1 % 項目」。這一項目主要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與資助,並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具體實施單位為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研究中心和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
轉自搜狐
2000年6月,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了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工作框架圖」,2002年2月又公布了人類基因組「精細圖」。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有關國家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人類基因組計劃現已基本完成。各國在該計劃中所承擔的工作比例大致為美國54%、英國33%、日本7%、法國2.8%、德國2.2%、中國1%。我國是唯一參與人類基因組測序的發展中國家。
轉自搜狐
人類基因組學是生物技術產業和健康產業的知識核心,蘊涵著無比巨大的產業化潛能和商業利益。基於基因組研究成果的基因工程藥物、基因治療、生物晶片診斷技術等,有著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基於基因組知識為基礎的藥物設計,尤其是基於藥物基因組學的個體化藥物治療等,將會在大大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藥物毒性。這些成果和進展已經顯示出基因組的研究將會從根本上改變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傳統健康產業模式,提高其質量,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轉自搜狐
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充分顯示了我國領導人對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重大課題的高度重視與戰略眼光,顯示了中國科學家在科學探索方面的創新精神。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參與改變了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國際格局,顯示了中國的科技實力,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受到了國際同行,特別是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各個中心以及發展中國家的歡迎與稱頌。
轉自搜狐
中國將繼續重視和加強人類基因組研究,使該項研究造福於人類。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我國「十五」期間將人類基因組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列為十二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功能基因組與生物晶片」的重要內容。國家投入6億元,主要開展重大疾病、重要生理功能相關功能基因、中華民族單核苷酸多態性的開發應用、與人類重大疾病及重要生理功能相關的蛋白質、重要病原真菌功能基因組等方面的研究與開發,進一步完善我國生物技術創新體系,力爭使我國在人類後基因組研究方面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獲得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功能基因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為我國的「基因產業」提供持續的源泉和動力,並為進一步提高我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及產業化的國際競爭能力提供源頭技術和創新產品。我們相信,經過中國科學家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