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比較所有科幻作品中的宇宙飛船

2020-11-26 雷鋒網

如果對科幻比較資深,也許聽說過Dirk Loechel製作的宇宙飛船比較圖,它比較了所有科幻作品(包括遊戲,電影,電視)中飛船的尺寸。此圖此前出現過幾個早期版,現在終於完成了。

在圖中甚至還有現實中存在的宇宙空間站,不過由於空間站只有328英尺長,要找出來的話,可得費點心了。另外,像星戰中死星(Death Star)那樣月球一樣大的飛船也沒有列出來,不然的話這圖還真不好弄。

圖片很大,請移步原網站:deviantart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在科幻作品中,為何外星人的宇宙飛船都是飛碟?原來還有這講究
    在科幻作品中,為何外星人的宇宙飛船都是飛碟?原來還有這講究出於對宇宙的一種好奇,甚至對宇宙生命的另一種期盼,很多時候只要提起到外星人和宇宙,我們都會內心有一種潛在的躁動。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我們都看著那些奇形怪狀的外星人,他們作為天外來客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很多的奇蹟。有火星人入侵的戰爭威脅,也有泡泡新人帶給我們兒童回憶的歡笑,這些外星人老是奇奇怪怪的讓我們充滿幻想。但不管這些外星人是有著多麼大的差異,他們的航行工具卻是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圓形的飛碟。
  • 科幻作品中的飛行器將出現在現實中,我們未來的飛船就是那樣
    科學家們表示,人類科技的發展過程中,有一部分的靈感來自於科幻作品,雖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只是作家們的幻想,但是也不乏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的合理情節,未來的飛行器將會越來越接近科幻作品中的形象。與其說科幻作品成就了人類科技,不如說人類科技為實現科幻夢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宇宙飛船對人類文明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科學家們也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靈感。比如,科幻作品中的重力鏈星際飛船通過特殊重力裝置不斷旋轉,可以為飛船的運行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還能夠有效保障太空人們在漫長的飛行過程中的安全,最大程度減少宇宙輻射。
  • 科幻作家星河:科幻作品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
    ,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將逐漸從神秘走向寫實,在藝術作品中展望未來移居其他星體的夢想也更加具體和合理。」就科幻作品的未來方向,科幻作家星河作出上述表示。由中華文學基金會和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公益活動「愛不孤『讀』,青少年文學素養提升計劃」日前邀請科幻作家星河做客中國作家網文學直播間,通過經典的科幻電影和文學作品講述人類與流行病的抗爭和對外太空的探索故事。
  • 《科幻世界·譯文版》與她帶來的作品、作者與譯者
    出現最多的日本作家則是小林泰三,從2005年10月日本恐怖小說專輯中刊載的《玩具修理者》到2018年6月日本幻想文學專輯中刊載的短篇小說《幽靈》,小林泰三在《譯文版》刊載作品共計10篇。從這兩位作家在《譯文版》刊載作品的時間,或許可略見國內讀者對他們的認識軌跡。
  • 蘋果Apple Car概念車曝光:猶如科幻片中的宇宙飛船
    更振奮人心的是,近日一款蘋果Apple Car概念車遭到了曝光,從曝光的照片中可以看出,Apple Car的設計充滿了未來元素,有點像科幻電影中那些反派所駕駛的宇宙飛船,不但絲毫看不出現代車的影子,而且設計感爆棚,一看就知道是來自於未來。
  • 閱讀科幻作品,經典和流行孰輕孰重?
    2018年,全國高考二卷首次將科幻作品作為語文現代文閱讀材料;在春節前教育部公布的31項高中生國家級賽事名單中,科幻文學大賽也佔有一席;最新的人教版初一(下)語文教材中,還能找到「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帶上她的眼睛》。然而,記者採訪發現,在當前不少中小學開出的書單中,科幻作品的種類和數量卻十分有限。
  • 宇宙為疆 飛船為家——科幻電影宇宙飛船大盤點
    宇宙為疆 飛船為家——科幻電影宇宙飛船大盤點 時間:2016.09.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AilsonAir
  • 馬斯克的宇宙飛船試飛成功,太空旅遊或觸手可得
    文/吳毓楨8月3日,外媒報導稱,馬斯克手下的SpaceX公司的宇宙飛船以及NASA太空人成功返回地球,馬斯克在觀摩返程過程中不斷為其祈禱。8月5日早晨8點,Starship飛船測試原型進行了首次高度150米的懸停測試,再度實現一次歷史跨越,宇宙飛船的裡程碑又前移了一大截。
  • 從《寄生獸》到《毒液》細數科幻作品中的液態角色!
    這個就很難求證了,但我今天可以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科幻故事裡那些絲絲滑滑的液態角色。毒液君初次登場漫畫封面圖而創作毒液的靈感來源也版本甚多:浪漫主義的說法是——在某個悶熱的夏日,漫威公司大樓,一位漫畫編輯將自己沒喝完的牛奶遺忘在了角落。
  • 馬斯克的宇宙飛船試飛成功,太空旅遊或觸手可得
    按照SpaceX官方宣稱計劃,在2020年公司還將在宇宙飛船方面進行更有挑戰性的測試,核心目標是飛入飛機的極限高度,2萬米的高空。屆時將會在SN5飛船底部加裝兩臺猛禽發動機,以此增添飛船推進力。當前的標準尺寸SN5飛船直徑達9米,高度為約30米,在後續測試中倘若加裝用於減少阻力的頭部錐狀物,那麼整體高度將達到約40米,這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飛船。
  • 科幻小說《高鐵》:韓松科幻小說中的速度悖論
    中新網1月24日電 題:韓松科幻小說中的速度悖論  ——評科幻小說《高鐵》  吳巖  韓松不是速度的崇拜者,他是速度的敏感探測器。 2006年,他又用一本《紅色海洋》討論中國崛起中的新的世界秩序,這也在兩年之後被西方學者的學術專著所深入闡述。我相信這位學者沒有讀過韓松的作品。而韓松也沒有聽說過這位作者的想法。那麼,他們是怎麼不謀而合的?  2010年,韓松再度用小說《地鐵》震撼讀者。在作品中,中國地鐵發展過快,速度過快,發生了嚴重事故。這一次,僅僅過了幾個月,高鐵事故就驗證了他的想法。
  • 韓松:科幻作品是如何構建世界觀的?
    什麼是科幻作品中的世界觀? 科幻作品中的世界觀是約定俗成的,不僅是表達觀點,更是在打造一個完整的、陌生的新世界,包括世界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凡爾納的「月球世界」、威爾斯的「未來世界」、劉慈欣的「三體世界」、郝景芳的「摺疊世界」。 與現實世界不同,科幻世界需要瘋狂的想像力和強大的科學邏輯。
  • 科幻作品中的星際穿越方式,每一個都挑戰思維,未來我們或能實現
    科幻作品中的星際穿越方式,每一個都挑戰思維,未來我們或能實現以前看科幻電影中最喜歡看的就是星際穿越系列,那裡面雖然沒有精彩絕倫的星際大戰場面,但是它卻充分表達了人類對於外太空的好奇感。人類自始至終對於宇宙都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我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斷的走出去,想要飛出更大的舞臺。
  • 從雜誌時代到產業時代 科幻作品因何越來越受關注
    的確,如今科幻文學以及科幻影視劇逐漸成為熱門話題,包括其周邊產品在內,圈粉不少……很多人也在思考一個問題:科幻作品如此受關注,未來,中國科幻產業會迎來大爆發嗎?資料圖:11月1日,2020中國科幻大會「科幻之夜」活動在北京首鋼園三高爐舉行,酷炫的燈光秀等內容為市民的周末生活增添樂趣。圖為機器人模仿秀的表演者與市民互動。
  • 懷舊感十足的手繪圖稿:上世界英國太空科幻故事封面作品欣賞
    精心繪製的太空幻想藝術海報來自英國藝術家羅恩·特納 Ron Turner的科幻藝術手繪海報作品。,這些作品中的插圖和海報都有很不錯的表現力,傳達著故事中的各種內容細節很是細膩,有時甚至產生不可磨滅的驚奇感。
  • 從弗蘭肯斯坦到阿凡達,最早的科幻作品是怎樣的?
    撰文丨[英]蓋伊·哈雷摘編丨何安安何為科幻?科幻是一種虛構類型。它的敘述動力在於那些不可能的、不真實的,或是發生在未來、過去或是二度創造的世界中的事件、科技或社會。科幻與其他奇幻恐怖類的「荒誕派」作品最本質的區別在於科幻作品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礎之上。關於科幻,一直存在著某種偏見。
  • 人工重力——從科幻到現實
    失重是太空帶給所有人的第一直觀印象,因此在諸多太空科幻作品中都能看到人工重力這個概念的存在,但由於藝術正確和拍攝方便優先而非科學正確優先的本質,
  • 「全球票房前十的電影中,有6部是科幻片,大量科幻影視作品都來源於...
    科幻迷們都知道,在中國科幻圈,科幻銀河獎可謂是最高獎。自「銀河獎」創立以來,已經推選出1200多篇優秀中短篇科幻小說,先後有100多位作者登上領獎臺,不僅有劉慈欣、王晉康、何夕、韓松等中國首屈一指的實力派科幻作家,也有江波、夏笳、陳楸帆、張冉、索何夫等一大批年輕的科幻新生代作家。「銀河獎」逐漸成為中國科幻創作的「孵化器」和「發動機」。
  • 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作品被譽為科幻聖經,他這十句格言引人深思
    提起科幻小說巨頭,艾薩克·阿西莫夫一定榜上有名,阿西莫夫是著名的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稱為科幻小說三巨頭。
  • 科幻作品入編語文教材 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圖註:來源於網絡就連高考也經常出現「科幻的身影」。圖註:來源於網絡讀到這裡,大家都知道科幻不光進教材了,還進入了最關鍵的高考,想像力正成為教育的熱點,既然教育部都提倡廣大青少年廣泛閱讀科幻作品不同特質的文學作品,帶給孩子心理的影響以及思維的培養都是不一樣的。科幻作品中豐富的科學想像以及強大的邏輯性對青少年的眼界和思維寬度與深度乃至對世界的理解與認識都會大大拓寬。由此,科幻在當今青少年基礎教育中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和重視,國家對於想像力和科學素養的重視與培養,可以貫穿兒童學習整個學習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