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人工合成草藥生物鹼

2020-11-28 生物谷

石松植物千層塔(Lycopodium serratum)是一種匍匐的不開花植物,它被順勢療法用於治療許多疾病。它含有一些強大的生物鹼,已經讓很多科學家對它們產生了科學和醫學上的興趣。然而,這種植物製造的許多這些化合物含量極低,阻礙了檢驗它們的治療價值的努力。

對於一種稱為Serratezomine A的化合物——它可以說是這些生物鹼中最複雜的一種——含量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這種生物鹼可能具有抗癌屬性,而且可能治療記憶喪失。來自範德比爾特大學的一組合成化學家在3月18日出版的《美國化學會雜誌》上報告說,他們提出了一種從零開始製造這種分子的有效方式。

這組科學家用了6年時間才開發出這一過程,這是由於他們需要發明一些全新的化學方法從而完成這一合成。這些方法可以讓合成其他石松生物鹼以及具有治療潛力的其他天然化合物變得更容易。

除了它們用於治療的可能性,這些化合物引起了範德比爾特大學的這組化學家的興趣還因為它們是生物生產的所有小分子中結構最複雜而且功能最密集的一些。這些化合物是由碳原子和氮原子組成了獨特的環結構。

「這是一個挑戰性的問題,」領導這項研究的化學教授Jeffrey Johnston說。「開發一種新的化學反應然後把它應用於天然產品的目標需要數年時間。因此,一旦我們開始,我們就不能停下來。」

在全合成化學領域,僅僅發現合成一種天然分子的方法是不夠的。這個過程必須產生足夠多的分子用於測試其生物活性。這意味著這個過程中的順序步驟數量——化學家稱之為過程的最長線性序列——應該儘可能地少,從而讓產量最大化。例如,如果一個序列有30步,而每步有80%的產率,這個序列的總產率大約是0.1%。但是,一個低產率的步驟就能讓這個過程變得無用。

Johnston 說,Serratezomine A合成的最長線性序列是15步,它的總產率是1.7%。那相當於平均每步的產率是77%。這組化學家利用一種名為會集法的策略讓這一序列保持這麼短。他們在主序列進行的同時製備了關鍵成分之一。

Johnston已經把他的研究組製備的Serratezomine A交給了範德比爾特大學的藥物發現項目,後者的任務是鑑定適合進行前臨床試驗的新型藥劑,從而評估它的治療價值。(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0), pp 3470–3471 DOI: 10.1021/ja900536d

Total Synthesis of the Lycopodium Alkaloid (+)-Serratezomine A

Aroop Chandra, Julie A. Pigza, Jeong-Seok Han, Daniel Mutnick and Jeffrey N. Johnsto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Vanderbilt Institute of Chemical Biology, Vanderbilt University, Nashville, Tennessee 37235-1822

The first total synthesis of (+)-serratezomine A is described. Key aspects of the synthesis include (a) the first deployment of free-radical-mediated vinyl amination (an intramolecular alkyne aminostannation) in a complex target synthesis, (b) the use of a β-stannyl enamine as the lynchpin for convergent assembly of the natural product backbone, (c) the use of an oxidative allylation promoted by cerium(IV) (CAN) to establish the all-carbon quaternary chiral center with the proper configuration, and (d) an intramolecular substitution reaction to form the sensitive bridging lactone. Overall, 15 steps (longest linear sequence) are required to prepare the natural product from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ldehyde, and assembly of the contiguous array of six stereocenters is accomplished with high stereocontrol.

相關焦點

  • 虎皮楠生物鹼家族 longeracinphyllin A 實現首次全合成
    來源 | 上海有機所                  編輯 | 化學加虎皮楠生物鹼 (Daphniphyllum alkaloids) 具有抗腫瘤、抗病毒和調控神經生長因子等多種生物活性,在過去三十年中受到了合成化學家的密切關注
  • 從雙環到多環——複雜虎皮楠生物鹼的多樣性全合成
    虎皮楠生物鹼的多樣性全合成。圖片來源:徐晶課題組國內外幾十個科研小組先後對虎皮楠生物鹼家族成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合成研究,並先後有十餘個小組完成了二十多個分子的全合成(圖2)。但是,其絕大多數家族成員目前仍然是有機化學合成中的巨大挑戰。儘管這些生物鹼生源上高度相關,但它們的骨架結構極為多變。
  • 北京大學羅佗平課題組JACS:箭毒蛙毒素類似物的不對稱全合成
    導讀 箭毒蛙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毒的生物鹼之一。同時,它也在研究一些疾病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因此,它的合成引起了無數化學家的興趣。最近,北京大學化學院的羅佗平課題組在JACS上報導了有關箭毒蛙毒素類似物( )-Batrachotoxinin A的不對稱全合成,文章DOI:10.1021/jacs.9b12882。
  • 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此類生物鹼結構類型多樣,生物活性廣泛,例如(+)-WIN 64821和(-)-ditryptophenaline是人類 NK1 受體上 P 物質(substance P)的競爭性拮抗劑,(+)-11,11-dideoxyverticillin A 對人結腸癌 HCT-116 細胞具有顯著的細胞毒活性,(+)-chaetocin 具有抑制組蛋白賴氨酸特異性甲基轉移酶的作用,而 verticillin
  • Angew Chem:虎皮楠生物鹼Himalensine A的14步不對稱全合成
    A的不對稱全合成工作。該類生物鹼從虎皮楠科植物中分離而來,具有高度複雜的環系骨架結構。中醫學說認為,虎皮楠科植物如交讓木、牛耳楓、虎皮楠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痛、治療瘡癤腫毒等功效。同時,現代研究還發現,部分虎皮楠生物鹼具有良好的抗癌、抗HIV和神經營養活性等功效。因此,虎皮楠生物鹼複雜、多樣性的化學骨架結構和良好的生物活性一直以來吸引著無數合成化學家的關注。
  • 中國科學家主導破譯鴉片基因密碼,揭示嗎啡類生物鹼合成奧秘
    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公布鴉片罌粟的高質量全基因組序列,揭示其進化歷史上主要加倍和重排事件,同時闡明嗎啡類生物鹼、合成基因簇的進化歷史,為進一步開發鴉片罌粟藥用價值和揭示罌粟科乃至早期雙子葉植物進化歷史奠定了重要基礎。罌粟已知的良效究竟有哪些?
  • 福州大學JACS室溫可控合成球形COFs材料
    近日,福州大學化學學院林子俺研究員課題組在室溫合成球形共價有機框架材料(COFs)方面取得新進展。Soc., DOI: 10.1021/jacs.9b09189」。 共價有機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是一類結晶性有機多孔聚合物。其主要特徵是內部存在均勻分布的特定大小的孔結構,這些孔賦予了共價有機框架一些獨特的性質,使得它們在氣體存儲與分離、催化以及光電材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應用。
  • 昆明植物所在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合成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獨特的化學結構和顯著的生物活性引起化學界的高度研究興趣,其合成的難點是立體選擇性地構建相鄰的季碳中心,因此高效構建 3a,3a'-二聚吡咯吲哚骨架一直是合成化學家研究熱點。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夏成峰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吲哚類生物鹼的全合成和相關方法學的研究與開發。
  • 這篇JACS,玩轉催化選擇性!
    金雞納生物鹼催化2-環己烯酮、庚三烯酮、庚富烯(heptafulvene)的環加成反應中,當庚富烯的取代基有所區別,該催化反應分別能夠進行[8+2]、[4+2]環加成反應。發現質子化的金雞納生物鹼一級胺催化劑和2-環己烯酮反應,形成線性二烯胺中間體,隨後緊接著進行[8+2]、[4+2]環加成反應。當反應物為環庚三烯酮或者其他庚富烯,該反應開始時都進行[8+2]環加成反應,隨後由於和[4+2]環加成產物的相對穩定性有所區別,導致決定產物的結構。要點2.
  • 中科院在虎皮楠生物鹼全合成中獲進展,具抗腫瘤、抗病毒活性
    中科院在虎皮楠生物鹼全合成中獲進展,具抗腫瘤、抗病毒活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017-10-20 16:25
  • Tohru Oishi 團隊 JACS:分子量1328的兩性醇Amphidinol3的全合成
    但是,通過全合成確定該分子的結構是最可靠的方法。自從AM3發現20年後,該分子通過5個步驟快速組裝3個結構片段完成了首次全合成,確證了修改後的結構。Tohru Oishi 團隊通過對AM3的全合成,建立了合成兩性醇同源物的一般策略,設計併合成了一種人工簡化的與AM3
  • 深研院化生學院翟宏斌課題組在虎皮楠生物鹼不對稱全合成方面取得...
    科學家們迄今已從虎皮楠屬植物中分離得到了約320種虎皮楠生物鹼,它們通常具有抗腫瘤、抗氧化、促使神經增長因子增加、抗HIV等生物活性。虎皮楠生物鹼根據骨架連接特點可分為20種結構類型,其中Calyciphylline A類生物鹼是一個具有兩個連續全碳季碳的六環籠狀分子。
  • Angew:雲南大學夏成峰教授課題組在蕊木屬吲哚生物鹼全合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雲南大學自然資源藥物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夏成峰研究員課題組在蕊木屬吲哚生物鹼全合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以題「Enantioselective
  • Stoltz 團隊JACS: (–)-Scabrolide A的全合成
    Stoltz團隊的一篇全合成:The Total Synthesis of (–)-Scabrolide A。該文章報導了第一次全合成的去甲二萜類scabrolide A。首先合成兩個手性衍生片段,通過聚合偶聯方便地引入天然產物的全部19個碳原子。
  • JACS:人工生命取得突破!科學家用人工細菌合成非天然蛋白質!
    儘管科學家們離製造出完全人工的生命形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們已經製造出了半合成的生物體,它們擁有擴展的遺傳密碼,使它們能夠製造出以前從未見過的蛋白質。在一項近日發表在《JACS》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已經優化了一種半合成細菌,可以有效地生產含有非天然胺基酸的蛋白質。
  • 微生物所高書山研究組破解過氧化氫酶參與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機制
    研究表明,麥角生物鹼結構中的Ergoline四元環是該類化合物的藥效團,它與神經遞質的結構比較類似,可以特異性結合人腦中的各種神經遞質受體。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藥效團Ergoline環中的C環生物合成機制一直是各國科學家的研究重點,在該領域發表了大量論文,前輩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了EasC和EasE兩個蛋白參與了C環的生物合成(圖1B),但是具體的分子生物學與酶學機制仍然沒有解析清楚。
  • 「山慈菇,一味常見的草藥」
    山慈菇雖然是一味草藥,但是配製成草藥需專業人士和經驗豐富的草醫,因為這山慈菇含有一些生物鹼和秋水仙鹼,所以它還是有毒的!「是藥三分毒」……
  • 烏頭類草藥:處處帶毒,防不勝防
    烏頭類中藥引發的中毒全中國到處都是,草烏大省雲南每個城市的醫院每年至少收治20例以上,香港或其他內地城市每年也有至少十例 中醫藥的堅定擁躉替烏頭類草藥辯護的最常用說辭,是「各地那麼多人吃有草烏/附子的藥
  • 南平建甌人工試種草藥牛奶根獲得成功
    在建甌,因為氣味清香,而且具有祛風溼補氣、健胃消食等功效,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用草藥牛奶根燉煲湯的習慣。但是,多數人只識得根的模樣,牛奶根的植株長什麼樣卻鮮有人知曉。陳仕興說,這些年隨著山場的開發和人們對牛奶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野生的牛奶根越來越少,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另闢蹊徑,或許就是最大的商機。2004年,經常上山挖野生牛奶根的陳仕興萌生了人工培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