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學能夠戰勝神學?因為科學方法更可信

2020-10-09 秋葉翁

人類來到這個世界上,剛剛開始學會思考的時候,是不用講什麼邏輯及證據的,只要一種說法被大多數人接受,就會被認為是「真理」,因為不用講邏輯和證據,所以很容易滑入神學。什麼樣的「道理」才會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呢?那就是很「引人入勝」的故事,在人類的早期,人類的理解力並不高,與他們的思維相差不大的說法才會被他們所理解,於是在早期的遠古人類世界上到處流傳著像童話一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並不通用,只局限於一個小的範圍內,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因為在上古時期,人與人的交流並不頻繁,使得神話傳說不能很好地競爭、融合,而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在幾年前存在的古希臘神話故事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歐洲和亞洲產生了統一的宗教,隨著各民族交往的增加,宗教也開始融合成大的宗教。

最早的人類思維是宗教的思維,這樣的思維用不到任何的邏輯和證明,因而宗教思維是人類最低等的思維,但因為它的傳播範圍廣,而具有很大的影響。

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產生於公元前8世紀,它在古希臘原住民長期口頭相傳並借鑑了流傳到希臘和其它各國的神話的基礎上形成基本規模,後來在荷馬的《荷馬史詩》和赫西俄德的《神譜》及古希臘的詩歌、戲劇、歷史、哲學等著作中記錄下來,後人將它們整理成現在的古希臘神話故事,分為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部分。

看看這個古希臘故事:傳說古希臘仙女克麗琪亞愛上了太陽神阿波羅,所以她總是喜歡張望天空,期盼有一天能看到阿波羅駕著火焰戰車駛過天際。仙女的身子田野中佇立不動,朝著天空每天追尋著太陽神的蹤跡。

她的身體逐漸變得僵硬了,然後化為纖細又堅韌的植物軀幹,她的雙腳慢慢插進泥土中,美麗迷人的秀髮變成了明亮的黃色花冠,仙女克麗琪亞變成了一朵美麗的向日葵,面朝天空,追尋它的摯愛——太陽神。後來向日葵的花語廣為流傳,象徵著沉默的愛。

這是多麼唯美的愛情故事?因此古希臘深化能為大都數人「接受」就不奇怪了。隨著古希臘的對外擴張,古希臘文化也傳遍了歐亞非大陸,成為了歐洲文化的源泉。

當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國教」之後,基督教的神學就開始取代了古希臘神話,到了歐洲中世紀,歐洲大陸上的統一的思維是宗教思維,中世紀的歐洲人的「知識」獲得的唯一來源是「教堂」牧師們的講壇成為了他們的啟蒙學校,因為「知識」獲得的唯一性,中世紀的人向被洗腦了一樣,都是一樣的想法,而沒有哪怕一點的思想火花。

《聖經》同樣有吸引人的故事,這也是基督教得以廣泛流傳的原因之一,在舊約全書裡,亞當和夏娃的故事很引人入勝,在《聖經》中解釋了人類的起源,這是人類自我意識覺醒,希望探究自己的歷史的表現,《聖經》給出了答案,滿足了人類的好奇心,也使得《聖經》更加深入人心。與古希臘神話故事不同的是,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各種不同的種族都是人神結合的後代,人類不過是神與人愛情的意外,而在《聖經》中突出的是上帝愛人,給人以希望,有更高的到的標準,上帝愛所有的人,而不是單獨愛某一種族,這也加速了民主大融合,信徒越來越多,基督教成為越來越多的人的信仰之後,信仰就轉化為宗教,而基督教對人的思想的控制也就強大起來,反過來限制了其他思想的產生於發展。

本來,在古希臘神話產生之後另一種思考方式在古希臘也產生了,那就是哲學的思考,起初出現的哲學思考都是自然哲學,到了蘇格拉底之後的哲學思考的是社會問題,與人類更近了,哲學開始解決世界問題了。哲學優於神學的一點是,哲學的思考要符合邏輯,邏輯是哲學的基礎,而神話故事不需要任何的邏輯。

為什麼更有道理的哲學沒有發展起來?反而被毫無道理的宗教在中世紀佔了上風?那是因為哲學的邏輯思維限制了它的發展,要想搞懂哲學,是需要具備一定邏輯思考能力的,在古希臘時期,受過教育的、經過邏輯訓練的人並不多,哲學只能在他們之間傳播,而不懂得任何邏輯的人是懶得邏輯思考的,由於當時理解不用邏輯思考的人數佔優勢,基督教就就戰勝了更有道理的哲學,這是一個反常的現象,都是教育沒能夠普及的錯。

11世紀以後,歐洲爆發了文藝復興,文藝復興之後是教會學校開始吸收平民,教育不再是教會的專利,大量的平民進入教會學院學習,一開始學習拼寫和運算,發展到後來教會學校也發生了轉變,當時的義大利商業有了發展,行會在義大利流行,學生行會也形成了,行會制改變了學校的構成,為了適應這些學生和學者,以前的教會學校增加了語言、幾何等課程,古希臘的文明重新回到了歐洲。

又經過了幾百年的演變,大學開始獨立於教會之外,現代大學的雛形出現了,倫敦成了歐洲教育的中心,隨著現代大學的建立,新式大學培養出來的學者、學生更願意採用新的方式思考,那就是實證的方法,也是科學的方法,任何的事物只要是可以證明的,就稱得上是科學,其它的不過是空想,之前的哲學思考方法,雖然有了邏輯思維,由於空想是思考,缺少了實證,而很容易流入空想。

亞裡斯多德描述自由落體出於自己的空想,而到了十六世紀伽利略的一個比薩斜塔的試驗就被揭穿了。伽利略能夠勝利的原因無他,只是科學的方法——實證,在鐵的事實面前,任何的空想都現了原形。連哲學家亞裡斯多德都不能倖免。

科學的方法與哲學的方法不同之處在於它不用經過邏輯思考和訓練,人們眼見為實,實證勝於雄辯,任何的理論在實證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圍觀伽利略自由落體試驗的並不都是學者,平民百姓同樣可以理解。

對於神學,科學的回擊更有力。中國人相信龍的存在幾千年了,龍被中國人神話為無所不能,但是當科學進入中國之後,龍的信仰就消失了。科學的方法——實證一下子就錯穿了龍的謊言。如果你說龍是存在的,那麼你拿出證據來來證明龍的存在,考古發現了幾千萬年至兩億多年前的恐龍化石,所以說恐龍存在過,化石證明了恐龍的存在。而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任何的中國龍的化石,那麼中國龍只能是空想,說恐龍存在過是科學,而說中國龍存在只能是神話。

達爾文19世紀發發表物種起源的時候還有反對的聲音,1860年6月30日,英國科學促進會在牛津大學圖書館召開的年會卻推翻了這個「真理」,700多聽眾見證了這一時刻,這就是人類科學史、哲學史上的著名的一件大事,史稱「 牛津大辯論」。到了現在沒有誰相信神創論了。科學的方法是反擊神學最有利的武器。

相關焦點

  • 錢學森晚年支持氣功,牛頓沉迷神學40年,科學不能戰勝神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抄襲必究)關於科學和神學之間的爭論廣泛而深刻!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話題是不適合用來討論的,比如,科學和神學這兩個看上去似乎完全站在對立面上的不同理論。
  • 布魯諾被燒死、伽利略被軟禁,宗教神學在當時已經戰勝科學?
    布魯諾被燒死、伽利略被軟禁,宗教神學在當時已經戰勝科學?宗教可以戰勝科學嗎?在某一個時間段,確實是有可能的。別說是在古代,在21世紀,戰勝科學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在一些亞洲中部國家,是不允許教授進化論的,因為這種科學理論違背了教義。
  • 愛因斯坦:科學的盡頭就是神學
    我們一直都以為是我們發明了科學,但其實對於科學我們一直都是發現,是我們發現了科學而不是發明任何科學的誕生都是經過我們無數次的實驗,最終才換來結果,但這無數次的實驗無疑都是在證明這樣操作是否正確,所以最後我們在無數次的操作後,終於發現了正確的方法與調配,所以是我們發現了科學
  • 科學盡頭是神學?牛頓這樣的大科學家,為什麼晚年去研究了神學?
    有人說生活裡處處充滿了科學,只是我們缺少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事實上,世界上還有很多現象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就比如人為什麼會打哈欠,科學家到現在都沒有合理的解釋。然而一些在科學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在神學看來卻不是什麼大事,很多科學不能解釋的問題用神學卻能輕易的解釋。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科學的源頭才是神學
    科學,本身就是一種信仰,而不是「真理」的代稱。先來看何為「科學的盡頭」。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總是經常看到。其大致的意思大概是科學經過無限推演,實證,最終卻可能抵達神學。比如我們認為三維空間是由長寬高構成的,也就是面構成的,可是,零維度的點和一維的線,在理論上都是人類不可見和無法感知的,可為什麼人類無法感知的點和線構成了人類可見的面,繼而構成可以感知的三維立體空間呢?所以這依然是基於一種先驗的抽象的理論,或者說思想突驗。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別鬧,科學的盡頭只能是科學
    類似的言論還有多個版本,比如:「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哪那麼多盡頭……科學有盡頭嗎?,因為沒有人能再對它添磚加瓦了。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人類只能無限接近宇宙的真相,但永遠不可能獲得真相。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無法確定物理規律是亙古不變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為什麼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晚年相信神學?
    神,是一個迷信的產物,世界怎麼可能擁有神靈,如果真的有神靈,為什麼我們卻從未有發現過神靈呢?在古代,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無不相信神靈,後來科學的崛起,一件件未解之謎逐漸的揭開了他神秘的面紗,他們就是科學家!
  • 愛因斯坦為什麼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大家其實都誤解了他的意思
    換而言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樣的言論從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口中說出來,你肯定跟我一樣非常的疑惑。科學家們不應該是無神論者嗎?科學不就是用來推翻神學的嗎?他們不是站在對立面的嗎?當你了解他們的生平之後,你就會知道這樣的事情是確實存在的,存在即合理,他總歸有他的合理之處。首先很多科學家其實是有宗教信仰的,包括愛因斯坦,牛頓,連提出日心說哥白尼都是神父。
  • 量子力學會證明神學的存在?
    量子力學世界中的混亂源於整體西方科技的發展時使用的方法,在我們現有科學理論中,所有的理論都在科學發展的知識譜上,西方科學的發展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規律,那就是對事物的標準化和量化,事物的標準化是起源於概念的產生的方式之中的,沒有標準化絕無概念的產生,更沒有語言的產生。
  • 神學本質是科學的一部分
    科學的盡頭是不是神學?!其實,這問題源於科學與宗教的分歧,但是其實智慧、思想沒分歧,所以,本質上沒分歧!神學就是人類希望有一種能力能大到自己想像的地步,並且最好保佑著自己以及全人類,同時懲治罪孽、淨化心靈!
  • 有些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有道理嗎?
    最近在網上經常能看到一個觀點,很多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今天咱們就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其實我想說出這個觀點的人應該也不太了解什麼是科學吧,至於神學,我想他指的應該是宗教信仰裡的神明吧,因為神學,並沒有這門學問。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的依據是什麼?
  • 牛頓晚年為何研究神學,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
    牛頓是誰,為什麼他會那麼牛,這裡小編就不介紹啦,讀過書的人都知道。牛頓作為一個科學界泰鬥級的人物,早年在科學領域碩果纍纍,理應是對科學非常尊重和虔誠,但是為什麼晚年卻放棄科學,轉向神學,在神學領域一事無成呢?世間萬物運動的能量從哪裡來?
  • 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
    科學家之所以會把神學和科學建立起來聯繫,就是因為牛頓和愛因斯坦這兩個人。愛因斯坦和牛頓在物理學領域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且現在有很多的科學理論,用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相關理論也能解釋得通,但是這兩位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竟然都開始研究起來了神學,其中牛頓對於神學已經到了一個痴迷的狀態,牛頓在晚年研究領域的時候遇到了瓶頸,於是把很多的現象都歸結為上帝的力量,為什麼這兩個科學家會在晚年的時候研究神學呢?難不成科學的鏡頭真的是神學嗎?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什麼意思?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一聽,哎!挺酷炫的啊,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說到科學與哲學的區別,首先在早年物理學在蓬勃發展到定量時代以前,哲科是不分家的,科學基本上就是哲學的小弟,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上都基於兩個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什麼是歸納法呢?比如有一個歐洲古代學者觀察發現,他見過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凡天鵝都是白色的。
  • 哲學、神學、科學和偽科學
    「我好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麗的貝殼而歡欣鼓舞,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艾薩克·牛頓人類對於未知的探索,從來沒有停下過腳步。最初,我們的祖先把解釋不了的現象,都歸為是眾神的行為。
  • 牛頓為什麼晚年不再相信科學,而是選擇相信神學?
    但是,後來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日會竟成為了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並且還活到了85歲的高齡!第二部分@科學疑惑篇:牛頓為什麼在相信科學以後,又轉為相信神學?難道是晚期糊塗了嗎?還是另有原因呢?第三部分@科學解疑篇:要知道科學和神學幾乎是兩個對立的學科領域,而牛頓也是科學巨匠,晚年為什麼會選擇相信神學呢?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科學的盡頭是什麼?是神學嗎?我們知道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眾多的事物,但是他在生命的盡頭之時卻開始研究起神學。按道理來說,作為一個秉持著客觀主義的科研人員,不應當去相信神。因為在科學的領域,並沒有神的生存之地,所謂的神不過是人們意識形態上的東西,並不真實存在。
  • 為什麼牛頓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卻深信神學?他發現什麼了?
    為什麼牛頓前半生研究科學,後半生卻深信神學?他發現什麼了?牛頓提出的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物理學現在必須遵循引力規則,牛頓的生命充滿了傳說,一個蘋果帶他進入到科學探索世界裡,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發表了許多科學概念並促進了人類的進步,不過他後來不再研究科學,而是轉到證明神的存在,難道他發現了什麼?科學的出現是為了解釋人類未知的秘密,了解自然發生的規律將利用這些原理來實現方便世人的目標。
  • 科學,哲學,神學之間有什麼關係?
    文章重要通過實證主義(哲學的一個流派)創始人—— 孔德的「思想發展三階段論」來看待一下神學,哲學,科學這三者的關係!思想發展三階段論孔德認為 可以把人類思想發展史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神學,形上學,科學! 通俗起見,直接舉個列子!孔德有一天,科學家,哲學家,神學家 三哥們 在一起看見汽車在運動!
  • 21世紀,科學與神學的統一
    科學與神學在火星男孩前世記憶裡被統一。一、科學與神學關係的兩種猜想1、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一些哲學家認為,科學屬於低級的神學知識。神學解釋了世界存在的本質問題,科學停留在自然表象研究層面,科學探索最終會走向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