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的形成、氣流、板塊移動,源自於地球的地軸轉移

2020-09-03 明仔列夫


板塊漂移


很多人設想,假如地球由自西向東改為自東向西轉,或者南亞次大陸並沒有撞上歐亞大陸的時候。

有科學家還聲稱,地球的地球的地軸是會轉移,但需要上千萬年時間。



如果說亞洲的地貌受到了南亞大陸的幹擾,美洲就沒有這個顧慮了,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美洲的地形。


北美洲地形圖

假如說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是由於地軸旋轉,那阿巴拉契亞山脈的形成就解釋不通了,唯一的可能就是,這塊大陸經歷過一次地軸的轉移!


板塊運動


大家不妨想像一下,以大陸漂移為依據,那為何大陸漂移會順著一個方向動的呢?

仔細看一下這板塊運動圖,其實就可以看出,這些大陸大體都是想著一個方向,作運動的。

怎麼說呢,不妨做一個實驗幫助理解。

端出一盤豆腐腦(豆腐花)作為實驗,碗當做是地球,豆腐腦(豆腐花)則是大陸板塊。而你晃動的器皿的時候,豆腐腦(豆腐花)是否跟著晃動?而為了讓豆腐腦(豆腐花)有規律地晃動,唯一可能就是,必須器皿也是有規律地動才行啊!


豆腐腦

歷史記載

如果上述的還不足以證明這一點話,我們可以參考一些歷史傳說和記載。

共工怒觸不周山,事實上,其實就是一次對地軸轉移的證據。


共工怒觸不周山

實際上,黃河和長江曾自東向西流,這一現象根據地質研究資料表明,現今的青藏高原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在1.5億年前,才從汪洋大海中隆起,漸漸成為陸地。

《聖經》以賽亞書也有記載,「地要東倒西歪,好像喝醉酒的人;又搖來搖去,好像吊床。罪過在其上沉重,必然塌陷,不能復起。」

類似這樣的記載,其實眾多中外古文明歷史證明地軸轉移曾經發生:

· 巴西的印第安人的典故通常被歷史學家稱為「神話」。典故指出,他們的祖先聽到咆哮的聲音,然後便發覺黑暗升上天空,接著滂沱大雨落在地上,洪水一直淹上來,日間竟變成了黑夜。這就是地軸轉移時,太陽突然落山,或者月亮好像掉在水中的情景。


· 美洲古印第安人也指出,他們的祖先曾經遇到災難,要面對突然而來的極寒冷天氣,並且海洋也結了冰。熱帶亞馬孫河有一些土著也指出,遠古時亞馬孫河曾經有一段非常長的時間是嚴冬,使很多人凍死。


· 瑪雅文獻記載,曾經有一個很龐大的災難,使地球震動,連太陽的軌跡也改變了。日出日落的現象是來自地球的旋轉。但如果地球的軌跡改變或地軸轉移的話,人們就會見到太陽的軌跡亦彷佛改變了。瑪雅人看到,太陽的軌跡改變後,河流會變血,接著很多陸地沉沒於海底中。


· 澳洲對開的群島:土阿蘭土群島、麥克羅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這些群島的神話和傳說都有提及,古人曾經經歷了一次很大的洪水,洪水是從太平洋方向撲過來的。


· 美國古印第安人的形容,一些地方有新的山谷形成,一有些山谷會被撕開,一些則會被夷平,太陽也在那段時間突然消失了。


· 在火地島群島的印第安人,在非常遠古之前,他們的祖先清楚看見月亮墜海後,有洪水從海洋撲過來。


· 兩位古希臘的觀星家:阿歷西門斯(Greek Astronomer anaximenes) 和帝歐根尼拉珥修(Diognese Laertius) 皆指出,原本在天頂的北極星,曾有一段時間降下來了。不僅是在希臘,甚至有中國和日本的古觀星家也提及,在天頂的北極星曾經下降。


· 居住於格陵蘭的愛斯基摩人,不單在近年指出太陽和星宿的位置開始改變,他們的古老文獻亦記載,地球曾經傾斜,導致所有住在海邊的人全被淹死。由於愛斯基摩人既不能耕種,也不能牧養動物,只靠捕魚維生,他們必須居住於海邊。所以,他們一直非常害怕這樣的災難會再次發生。


· 挪威有一則被稱為神話的記載,提到地球的天氣曾經變動,在遠古時代,太陽是從南方升起的,但在變動發生後,東邊的地方突然變得非常寒冷。這個神話讓我們知道,地軸曾轉動了 90 度。古時東邊是現在的北極,而當時的南方才是現在的東方。從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冰封的地方也證明,地軸是旋轉了 90 度,使以往是屬於赤道的地方移到了今天北極的位置。


· 瑪雅文明唯一留下來的特諾亞斯文獻記載,歷史中曾經發生了一個很龐大的災難,海水全湧上了陸地。同時,非常劇烈的颶風橫掃地面,破壞了房屋和城鎮,並捲走所有森林。對他們來說,這就像世界末日一樣。


· 秘魯的傳說提到,古時人們曾經有一段時間看不到太陽。當時海洋也離開了海岸線,海水衝上了陸地。


· 俄克拉何馬州的印第安人歷史記載,地球曾經出現一段長時間的黑暗。當時海水如高牆般衝向內陸,令很多人遭殃,並且捲走了很多屍體。


· 墨西哥的高特馬克人古文也記載,在遠古以前,太陽竟然消失了四天之久。


· 西班牙學者薩哈岡,他在哥倫布發現美國新大陸後的一個世紀,曾經到美國搜集當地一些數據,他發現數據記載,美國土著曾經看到,在山後的太陽升起了一小部分便停下來,而另一邊的月亮也停頓了。


· 西班牙中部的阿維拉和莫裡納的印第安人文獻都記載,曾有一段時間,太陽停頓了,五天也沒有出現。當時,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地區的土著全都逃掉了,因為太平洋的海水衝上了陸地。在這五天裡,海嘯將沿岸所有的房屋都衝走了。


· 摩西出埃及後,地球一年的時間由原本的 360 日變為了 365 日,原因是地球的軌跡改變了。


· 摩西出埃及的同時期,正是中國的「神話時間」,堯帝的時期。由於堯帝發現當時的日曆並不準確,甚至年、月和每一天時間的長短也不準確,於是,他重新計算出新的日曆。


· 道家的文獻中也提及,四季皆曾經在不對應的時間出現,天的柱子變動,地的搖動使星向北方墜落,太陽、月亮和星都改變方向,全宇宙也在變動。


· 司馬遷在《史記》記載,堯帝曾差遣欽天監觀察太陽和月亮的新軌跡和四季的秩序,並且觀察月亮、星宿與黃道十二宮之間的關係。


· 有瑪雅文獻記載,當這日子出現時,他們無法看見太陽,於是他們望著東、南、西、北方,猜測太陽會從哪方再次升起。有人猜太陽會由北方升起,也有人猜是東方。


· 猶太人的猶太法典《塔木德》記載,大洪水出現的七天前,神改變了太陽的軌跡,使太陽不從東方升起,而是從西方升起,然後在東方落下。


· 根據希臘的記載,在愛琴海的海邊,太陽在一天之久完全沒有出現。


· 希臘的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第二本歷史書提及,當他與埃及的祭司,講述埃及的建國歷史時,他們談論到原來在整個埃及歷史裡,全埃及曾經歷過四次太陽改變移動方向的現象。太陽原來是從東方升起轉為從西方升起,不久,太陽又再次從東方升起。

大海嘯

如果說亞特蘭蒂斯的沉沒多少有點神話的成分,但紐西蘭的那塊卻是證據確鑿的!


新西裡亞大陸

地球磁場的改變現實證據

1.地球的磁場是受到地球內部的巖漿不斷翻動而不斷在改變,但是,過去的改變非常緩慢,現在卻在加速。

2.磁場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地軸的方向。

3.由於地軸的改變,本來不在地震線上的地方可能會有地震——紐西蘭的基督城就是如此,過去,科學家公認基督城並不在地震線上,但是現在就在地震線正上方。

4.科學家的發現是,鳥類很可能是「感應」到了地球的磁場,而它們的季節遷徙就是靠它們所看到的磁場導航的。

相關焦點

  • 地軸為什麼是傾斜的?
    地軸是地球自轉的假想軸,現實中它並不存在,但是人類卻必須依靠它來區分地球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如地軸的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北極,南端與地表的交點是南極,我們的地球也始終不停地繞著這個假想的軸運轉。相對於太陽的黃道而言,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極星的方向,和太陽的黃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動,造成&34;。
  • 地軸為什麼是傾斜的?和月亮的形成有關,你知道這樣有什麼好處嗎
    相對於太陽的黃道而言,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極星的方向,和太陽的黃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動,造成"極移"。地軸的這個傾斜度實際上在地球上的生態圈造就了很多的好處。
  • 隕石撞擊形成了地球的板塊構造嗎?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表明,隕石撞擊可能形成了地球的板塊構造,並且增強了地球的磁場強度。該大學行星研究中心的 Craig O』Neil 對隕石撞擊開展了研究,並將成果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他解釋了地球形成的前 5 億年裡發生了什麼——這一時期被稱為「冥古代」,更詩意的比喻是「地質黑暗時代」。圖丨藝術家對隕石撞擊地球的想像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否具有移動的板塊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主要是因為早期的地殼幾乎沒有保留下來。
  • 地軸在漂移
    地軸在漂移地球自轉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自轉軸就是地軸。
  • 歷經30億年,一直在移動,至今不停歇!地球板塊是怎麼形成的?
    大陸漂移說是板塊構造說的理論基礎,後者被稱為當代三大科學的進步之一。在大陸漂移理論提出之前,「收縮理論」(theory of contraction)是學術界的主流,人們相信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溫度高,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表面冷卻收縮,形成了山脈、海盆和大陸。但在20世紀初,收縮理論就受到了質疑,人們開始尋找其他促使地殼移動的驅動力。
  • 地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地球自轉並非如想像中的那麼完美球體,其自轉軸有偏移現象,在科學上被稱為「極移」。
  • 什麼是地軸轉移?挪亞方舟的時候,地球曾發生過南北極倒置現象
    地球裡面過去的歷史當中,存在這麼多歷史當中,南北極是不斷的轉換,則地軸轉移現象。NSNA說南北極會轉是說謊,其實說謊的一定是他們。因為地球的熔巖是一層接一層,南極北極不斷地交替轉換,其實地球已無數次轉動了南北極。
  • 板塊一直在移動,到一億年後,地球的板塊或將融為一個地球村
    除了海洋之外,對人類來說,地球中的板塊是很重要的。地球的地圖告訴我們中國居住在亞歐板塊,每一個國家都會居住在一個特定的板塊構造中。如果不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每一個板塊中居住的人類或許就不知道地球的另一端也有人類居住,這種隔著板塊和海洋,讓人類不僅在生活方式、外貌特徵、甚至是許多思想都不一致的人最終融合在一起,這種融合只是一種相識的過程,也就是說,中國人知道美國人的存在,而並沒有在地理位置上實現融合。
  • 沙漠裡那些隨風移動的沙丘,形成的地貌叫什麼地貌?
    地球表面的形態變化,主要是受到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力作用的能量來自地球的內部,主要表現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來自地球外部的太陽輻射能,主要的表現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
  • 孕育出絢麗多彩的人類文明,淺談地球上多元化氣候類型形成的原因
    下面就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地球上不同氣壓帶的成因、板塊地貌的形成以及由此導致的氣候分布差異。不過由於地表存在明顯的弧度,並且地球大氣層的高度有限(大約1000千米以上),因此氣流在氣壓的作用下也僅能延續一段距離。其中赤道低氣壓帶上升的氣流氣溫會隨著高度而降低,並逐漸變重,向南北兩個方向進行擴散,最終達到南北緯30°附近時沉降到地面從而形成高氣壓帶,這便是副極地低氣壓帶。至於副極地低氣壓帶(南北緯60°附近)的形成於此類似,同樣是因為動力成因,只不過氣流循環的方向相反而已。
  • 米蘭科維奇學說死而復生地軸移動引起冷暖變化的過時理論受到重視
    米蘭科維奇學說死而復生地軸移動引起冷暖變化的過時理論受到重視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1994-02-28   據《日本經濟新聞》1994年1月9日報導 早在八十年前,塞爾維亞的著名天體物理學家米蘭科維奇經過大量的計算,提出日射量的周期變化帶來冰河期和間冰期,地球的冷暖變化起因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天文學位置的變化、地軸偏轉招致地球冷暖變化。
  • 科普一下,假如地軸傾斜度變為90度,世界會發生什麼事情?
    因為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轉,因此人們假想出地軸的存在,地軸並不是垂直於地球公轉軌道面的,和垂直線之間有23度26分的傾斜。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的自轉軸傾斜90度,我們的世界會怎樣?地軸的傾斜是產生四季交替的主要原因,有一種假說就是,在月球還沒有形成之前,地軸的傾斜角度是非常不穩定的,擺動幅度在0到85度之間,月球形成以後地軸就變平穩了。假如那個時候月球沒有形成,地軸變成90度傾斜,世界又會是另外一種景象。
  • 地質學家發現地球遺失的構造板塊,「第五大洋」或形成中
    這個新發現的Yukon Slab板塊在大約4000萬年前復活板塊首次下沉的,隨後朝著東北方向移動。由於這個板塊埋藏在數百公裡的地下,所以我們直接從太空中是看不到它的,需要對地下進行斷層掃描,才可能會發現它的存在。
  • 《地理提高》地軸是什麼意思
    地軸是什麼意思地軸就是地球斜軸,也被稱為地球自轉軸。
  • 答題模板據說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愛了,然後就有了喜馬拉雅
    Part 27  Focus on-板塊運動&地球面貌答題模板系列 本模板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在此為大家做一個整合
  • 日本地震致地球地軸發生偏移 自轉加快1.6微秒
    影響強震造成地移軸移時移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科學家發現,日本11日的強震使日本本州島東移2.4米,同時令地球地軸發生偏移,自轉加快1.6微秒(百萬分之一秒)。地移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陳勝照的話報導,強震致使海底地殼出現長約400公裡、寬約160公裡的裂縫。另外,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肯尼思·赫德納特說,日本本州島可能因地震而向東移動2.4米。「一個全球定位系統基站移動了2.4米。」赫德納特說,「而且,我們看過日本國土地理院的一張地圖,發現一大片區域的位移與整塊陸地的位移相符。」
  • 「躁動的地球」地球板塊移動似乎幾十億年以來就沒有停止過!
    海溝是板塊鑽入地球深部而形成的。例如太平洋的情形,南美海面過來的太平洋板塊與載著歐亞大陸的歐亞板塊發生碰撞後潛入其下面。這個潛入的板塊被稱為板片,很多情形是它會積存在上地幔與下地幔的交界處而變成「巨石」(意指停滯的「不流動板塊」)。
  • NASA確定地軸飄移三大原因 人類活動改變了規律
    過去,科學家認為極移現象起因於冰期後反彈(glacial rebound):想像地球是一顆球,當地球經歷冰河期時,大量冰川壓在地殼上導致球體變形,而隨著冰河期退卻、冰川開始融化,地球開始恢復原本形狀(即地殼重新擴張),導致地球質量重新分布,進而使地軸飄移,這過程自 1 萬 6,000 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便持續至今。
  • 原來地軸在不停的運動,北極星不是固定的一顆星星
    地球會因為太陽的引力進行公轉,地球自身也會進行自轉,月亮對於地球的引力也會讓地球在公轉的軌道上擺動。地球的運動可不止這三種,還有第四種運動的存在,這個運動也是月亮對於地球的引力引起的。我們一直認為地球的自轉軸的傾斜角度是固定的,地軸永遠指向天空中的北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