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大王廟,專祀「川主」李冰的道教宮觀,與都江堰二王廟齊名

2021-01-15 90後女行者

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專家李冰,在任秦國蜀郡太守期間,在岷江流域興辦了許多水利程,其中以他與其子李二郎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最為著名,晚年的李冰在距都江堰60公裡外的德陽什邡治理洛水,後病逝於此,葬於洛水章山。

在參觀完李冰陵後,從章山離開來到了距此幾公裡外的洛水鎮朱家橋村大王廟。

千年以來,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和對蜀郡的建設惠澤川西平原,使蜀地百姓世代受益,蜀人尊崇李冰,尊其為川主,並在蜀地建有多處紀念、祭祀李冰的川主廟。因什邡是李冰晚年重要活動地區和歸葬之所,所以什邡境內的數量最多,達10餘處。

而大王廟,是什邡眾多川主廟中最核心的一座,它與李冰陵相鄰,與都江堰二王廟遙相協應,是都江堰二王廟之外祭祀李冰的重要場所,與二王廟齊名。

在塵土飛揚的廣青公路旁,一座古刻「大王廟」額鐫的高大石牌坊十分顯眼。大王廟依山而建,它背靠大鵬山,面臨石亭江,與它隔江相望的還有一座廣濟二郎廟。

石牌坊後是李冰文化廣場。廣場背山面水,北有「雲笈」,南有「禹步」,雙亭錯落;「群真」廊饒於道觀之前,太極魚遊列剛洛之畔。經廣場,步林蔭,可進入大王廟參真謁聖。

據資料介紹,大王廟原名大安王廟,因李冰功績顯著,歷代王朝對其給予封號,在五代後蜀時被封為「大安王」由此得名。大王廟始建於隋唐,代有毀興,原是紀念李冰之神祠,後發展為道教宮觀。

廟門右側,有一面高大的照壁牆,牆上正中有四個「道法自然」的大字,為原中國道教協會會長傅圓天大師親筆題書。

與大多數道觀一樣,大王廟內有靈祖殿、財神殿、慈航殿、三清大殿等諸殿錯落其間,廟貌森嚴。

不同的是,道觀內多了一尊白色高大的李冰塑像,塑像前的香爐裡香火繚繞不絕,這裡的香火不供道教諸神仙真,只供川主。

除此之外,大王廟道觀還背枕道教二十四治之一的後城治。李冰修建了都江堰後,晚年又到了什邡治理洛水,後勞苦成疾病逝於洛水河畔,民間傳說李冰完成治水偉業後功德圓滿,於後城治升仙,葬衣冠於章山冢中,據說後城治山上還有李冰參星禮鬥禱天賙恤之「禮鬥峰」及羽化仙遊之「升仙臺」。

後城古治與「禮鬥峰」、「升仙臺」神跡為大王廟平添了幾分神秘,引人發思古之幽,也引人尋覓。

在大王廟內並無路可通後山,但在其旁邊發現了一座李冰紀念館,看建築應是新修不久。

不過館內空蕩蕭條,荒草叢生,杳無人跡,貌似已經廢棄了。

穿過紀念館,發現外側圍牆開了一扇後門。

門外,竟是一條鐵路。這條鐵路應該是什邡廣嶽線貨運鐵路,此處應該是雪門寺到靈傑之間的路段。

鐵路對面有一條通往山上的石梯小道,青苔黃葉滿地,似乎很久沒有人走過了,不知通向何處,也許通往山上的後城古治,也許沿著此路就能到達李冰的「禮鬥峰」和「升仙臺」,但也許這條路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

穿過鐵路,沿階而上,踩著枯葉前行了一段路程,山中荒涼寂靜,前方道路幽深,山頂似乎遙不可及。

最終在行至一座「問道亭」的地方折返。

民間關於李冰升仙的傳說儘管只是神話故事,但也是老百姓一種美好願望的寄託,是歷代百姓對李冰感恩戴德的體現。這裡的川主信信仰濃厚,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及九月二十六日,相傳為李冰誕辰及成道之日,大王廟、川主廟各宮觀都要舉辦大型祭祀活動以為紀念,千百年來已成川西重要民俗。

相關焦點

  • 李冰父子率眾建成世界「三遺產」都江堰,十分科學,值得永久紀念
    筆者看到這12位治水名人的名字,其中大禹、李冰、蘇軾、林則徐是相當熟悉的,對西門豹,初中課本上學過《西門豹治鄴》,還有印象,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科學家,初中歷史課本上有介紹,對孫叔敖也還有點印象,其他的則不太熟悉。說說李冰吧。
  • 都江堰你只知道青城山?請保留這個小組防禦策略
    ,在西街南橋停留,感受城市的味道,如果你真的對道教寺廟感興趣,可以去前山,成都的人一般選擇在後山去看山谷的自然風光禪茶,最好找個家住,完全世外桃源喜歡幸福感。李冰刺穿玉壘山,山口是寶瓶的口,分開的石堆是「離堆」,修寶瓶口的原因是岷江水可以順利流過玉壘山,內江通過瓶口流入成都平原,包括各種需要學習和理解的水利原理。都江堰的三個主要部分解決了江水自動引水、自動排沙、進水流量控制等問題。因此餘秋雨先生說:「中國歷史上最令人興奮的項目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 他是上海道教的領袖,和陳攖寧道長齊名,他的一生原來是這樣的
    陳蓮笙,原名吳良敘,法名鼎昌,生於1917年10月25日,上海市人,他自小便生長在一個世代信奉道教的家庭,深受薰陶,虔誠奉道,17歲時,便已成為上海道教界知名的法師。當時雖然時局動蕩,但並沒有影響陳蓮笙的向道之心,由於他對道教的齋醮科儀和道樂的造詣都非常深,所以他並沒有受到迫害。
  • 「識齊水脈」:戰國時,川主李冰是如何開鑿了我國第一口鹽井?
    為此,鹽,百味之主,食餚之將,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於食鹽的珍貴和重要,所以封建國家把食鹽作為專控商品,使之成為取之不盡的財源,以充實國庫。《漢書食貨志》曰:「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新唐書食貨志》云:「天下之賦,鹽利居半。」
  • 天府之國成都,具有聞名世界的大熊貓基地,和千年文化的都江堰
    四川除了知名的大熊貓之外還有2000多年歷史的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這裡也是讓小編最為喜歡的一處景點。如今2000多年過去了,都江堰仍然在發揮著它的功能,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代工匠智慧的結晶。來到這裡我們還能夠欣賞到它周邊的秀麗風景,還有許多的歷史文物古蹟。尤其是伏龍觀帶給你的就是又緊張,又震撼的魅力。
  • 都江堰:取之不盡的文化寶藏
    都江堰無壩引水工程的建造思想、科技含量和水文化的內生力量,給現代社會及科學研究帶來無盡的思考與啟示。  把握自然規律 堅持人水和諧  都江堰工程之所以經久不衰,源於建設者的先進治水理念:一是尊重自然、追求和諧的治水理念;二是尊重群眾、依靠群眾的治水理念;三是尊重科學、因時制宜的治水理念。
  • 詳解都江堰及成都平原的地理結構
    在距綿陽20公裡處的「綿竹關」,諸葛贍率領蜀軍與魏軍進行了最後的決戰,並兵敗身亡,身在成都的後主劉禪旋即出城投降。事實上,綿竹距離成都還有將近100公裡的路程。姜維所率領的蜀軍主力,也還在鄧艾之北與鍾會鏖戰。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擊潰了劉禪的心理防線,讓這位後主還沒有到無牌可打時就主動投降呢。想要搞清件事情,必須先了解一下四川盆地的基本結構和成都平原的地形。
  • 揭秘道教:盤點道教那些被別人誤解二三事
    道教是中華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是張道陵祖天師沿襲,老子道家理秘所創。主張無為逍遙、清心寡欲。道教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寄託,是漢民族文化繁榮的見證。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於道教會有一些誤解,下面就來盤點一些容易誤解的道教常識。
  • 飽含寓意的水文化:都江堰該如何傳承和發展豐富的水文化資源?
    都江堰也在2000年被聯合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水利工程至今造福於當地百姓;如今在都江堰這座城市中仍然矗立著李冰父子的雕像,每年清明時人們都會舉行放水節來祭祀他們的豐功偉績;水文化中體現的以人為本的哲學思想至今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觀念。
  • 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從歷史邁向未來,獻給世界的旅遊目的地
    如今,「拜水、問道、熊貓、康養」已經成為進入都江堰這座「三遺」名城的城市密碼。而在以中國歷史文化名人李冰命名的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這些城市密碼都將找到答案。時光回溯至2019年2月,為全面貫徹落實成都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都江堰市現場辦公會、成都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和都江堰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通過對原大青城休閒旅遊產業園區和原濱江新區文化娛樂集聚區的優化調整,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應運而生。
  • 川產中藥材盤點第二期:黃柏杜仲等莖皮類
    川產莖皮類中藥材資源豐富,目前多值產新,本期盤點厚樸、杜仲、黃柏、桑白皮、合歡皮幾味。一  黃柏    黃柏除關黃柏外,其他均稱川黃柏。圖1:全國黃柏大致分布地圖    川黃柏主產於四川成都(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
  • 24字人文精神濃縮川人品格品質品性 這是四川人的靈魂和旗幟
    他認為「開放包容,崇德尚實」是川人品格,「吃苦耐勞、敢為人先」是川人品質,「達觀友善、巴適安逸」是川人品性,「這24字人文精神的提出意義深遠,可以讓外界更清晰認識川人的性格,扛起四川人的精神旗幟」。  每一句四川人文精神的提煉,都是對歷史和現實的準確概括。
  • 武當山南巖宮與新北市八裡區紫皇天乙真慶宮結為友好宮觀
    沈學強向紫皇天乙真慶宮主委林宇嶽了解與武當山文化交流情況    隨後,參訪團一行在該宮會議室與宮廟主委、代表舉行了友好座談,臺灣北部地區宮廟代表、臺灣玄天上帝研究會、臺南下營上帝廟等參與座談。沈學強在座談會上致答謝詞    座談時,該宮主委林宇嶽更是真誠的向參訪團及與會代表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尤其是今天與武當山要籤訂的「宮觀友好合作協議」真是來之不易!
  • 從地圖看2276歲的都江堰工程!盤點它的防洪原理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華陽國志中記載成都「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其中離不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勞。這座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成就了成都兩千多年來的繁榮與興旺。一.都江堰的建造原理是什麼?都江堰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組成。
  • 道教三清道祖指哪三清?
    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為道教用語。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都是道的化身。
  • 都江堰水文化廣場
    >來源:景觀中國網 都江堰水文化廣場   都江堰水文化廣場位於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原灌縣)。
  • 道教中祭拜的三清道祖指的都是誰?
    大多數的宗教都有它們的神,基督教信耶穌,伊斯蘭教信奉真主—安拉,佛教信奉佛陀,而道教則信奉「三清道祖」。"三清"之稱始於六朝,開始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為道教尊神,是伴隨著道教三洞經書說逐步形成的。
  • 詳解紫薇的來歷,紫薇樹為什麼在道教宮觀廣為栽種
    開始以為是巧合,但是後來想到道教文化的方方面面是非常講究精確的象徵意義的,那麼紫薇樹栽種在宮觀前面是象徵什麼意義呢?原來這紫薇二字說起來頗有來歷。在道教神仙譜系中,最高的神為「三清」。「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處勝境:玉清聖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稱三清境;又指分別居住三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靈寶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