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最前線:可穿戴皮膚幫助肌肉萎縮患者

2020-11-07 雲伺服器專家


MIT的一個研究團隊現在已經設計了一種可拉伸的,類似皮膚的裝備,該裝備可以連接到ALS患者的面部(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的人控制肌肉的能力逐漸下降,他們經常失去說話的能力),並且可以測量抽搐或微笑等之類的小動作。使用這種方法,患者可以通過設備測量和解釋的小動作傳達各種情緒,例如「我愛你」或「我餓了」。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類似於皮膚的設備,可以測量失去說話能力的患者的面部小動作,他們希望新設備能夠使患者以更自然的方式進行交流,而不必依靠笨重的設備。可穿戴式傳感器很薄,可以偽裝成化妝品以匹配任何膚色,因此不顯眼。

該研究團隊的負責人(MIT-LG電子職業發展媒體藝術與科學方向助理教授)Canan Dagdeviren表示:「該設備不僅具有延展性,柔軟性,輕便性和一次可拋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視覺偽裝,讓人覺得皮膚上沒有東西。」並且傳感器設備中的所有組件都易於批量生產,因此研究人員估計每個設備的成本約為10美元

研究人員在兩名ALS患者(一名女性和一名男性,以確保性別平衡)中測試了該設備的初始版本,並表明該設備可以準確地區分三種不同的面部表情:微笑,張嘴和抿嘴。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法裡塔·塔斯尼姆(Farita Tasnim)和該所科學家孫濤是該研究課題的主要作者,該研究發表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MIT本科生Rachel McIntosh,博士後Dana Solav,科學家張林和實驗室高級經理David Sadat。文章作者還包括新加坡A * STAR微電子研究所的顧媛媛,Nikta Amiri,Mostafa Tavakkoli Anbarani和布法羅大學的M. AminKarami。

皮膚般的傳感器設計:

Dagdeviren的實驗室的「適形解碼」研究小組,專門從事開發可粘附於身體的適形(柔性和可拉伸)電子設備,用於各種醫療應用。在2016年與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會面後,她對研究如何幫助神經肌肉疾病患者進行交流產生了興趣,當時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拜訪了哈佛大學,而達格德維倫(Dagdeviren)是哈佛研究員協會的初級研究員。

霍金於2018年去世,患有一種進展緩慢的ALS。他能夠使用紅外線傳感器進行通訊,該傳感器可以檢測到臉頰的抽搐,從而使光標在字母的行和列之間移動。雖然有效,但此過程可能很耗時且需要龐大的設備。

其他ALS患者使用類似的設備來測量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經的電活動。但是,這種方法也需要笨重的設備,並且並不總是準確的。

他們創建的設備由嵌入在矽樹脂薄膜中的四個壓電傳感器組成。傳感器由氮化鋁製成,可以檢測皮膚的機械變形並將其轉換為易於測量的電壓。所有這些組件都易於批量生產,因此研究人員估計每臺設備的成本約為10美元。

研究人員對健康志願者使用了一種稱為數字成像相關性的過程,以幫助他們選擇最有用的位置來放置傳感器。他們在臉上隨機畫出黑白斑點圖案,然後在對象進行面部動作(例如笑臉,抽動臉頰或吐出某些字母的形狀)時,使用多個攝像頭在該區域拍攝了許多圖像。圖像由軟體處理,該軟體分析小點如何相對於彼此移動,以確定單個區域中經受的應變量。

McIntosh說:「我們讓受試者進行不同的動作,並創建了臉部各個部位的應變圖。」 「然後,我們查看了應變圖,確定了在臉上的哪個位置看到了該設備的正確應變水平,並確定了該設備是我們進行試驗的合適位置。」

研究人員還使用皮膚變形的測量結果來訓練機器學習算法,以區分微笑,張嘴和抿嘴。他們使用此算法對兩名ALS患者進行了設備測試,並能夠在區分這些不同動作方面獲得大約75%的準確性。健康受試者的準確率是87%。

連續監測面部運動在神經肌肉疾病患者的非語言交流中起著關鍵作用。目前,主流方法是攝像頭跟蹤,這對連續,可攜式的使用提出了挑戰,MIT團研發的這種可穿戴的輕薄型壓電傳感器,能夠可靠地解碼面部變化並預測面部運動學,提升了識別的準確率。

「人工智慧+可穿戴」增強溝通

基於這些可檢測到的面部動作,可以創建一個短語或單詞庫來對應不同的動作組合。也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動作創建定製化的消息,決定因素是整個詞庫配置,可以針對特定患者或一組患者設計該庫。」

來自傳感器的信息被發送到手持式處理單元,手持式處理單元使用研究人員訓練以區分面部動作的算法對其進行分析。研究人員說,在當前的原型機中,該裝置已連接至傳感器,但也可以通過無線方式實現連接。

目前該技術已經申請了這項技術的專利,他們現在計劃對其他患者進行測試。除了幫助患者交流之外,該設備還可以用於追蹤患者疾病的進展,或衡量他們所接受的治療是否有效。有許多臨床試驗正在測試某種特定療法對逆轉ALS是否有效。」該設備不僅可以依靠患者報告自己感覺好些,還是感覺自己更強壯,而可以提供定量的方法來追蹤療效。」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可穿戴傳感器幫助漸凍人患者交流
    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ALS) 的人,他們控制肌肉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因此,他們會失去說話的能力,很難與他人交流。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可伸縮的、類似皮膚的裝置,它可以貼在病人的臉上,並可以測量諸如肌肉微顫或微笑這樣的小動作。
  • 可穿戴式傳感器幫助不能說話的ALS患者交流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人創造了一種新的可穿戴傳感器。許多患病的人逐漸失去了控制肌肉的能力,經常失去說話的能力。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可拉伸的、類似皮膚的裝置,可以附著在患者的臉上,可以測量抽搐或微笑等小動作。使用這樣的傳感器,患者將能夠傳達各種情感,包括 "我愛你 "或 "我餓了"。他們可以通過設備測量和解釋的小動作來傳達這樣的情感。麻省理工學院的傳感器很薄,可以用化妝品隱藏起來,與任何膚色相匹配,使其謹慎。
  • 肌肉萎縮的檢查診斷
    2、肌力和肌張力 肌肉萎縮多伴有肌力低下,所以應注意肌容積與肌力的比較,注意肌肉萎縮部位的肌力,肌張力、檢查時應在溫暖的環境和舒適的體位下進行、應讓患者儘量放鬆、可通過觸摸肌肉的硬度及被動伸屈患者的肢體時所感知的阻力來判斷、肌張力減低時,肌肉鬆弛,被動運動時阻力減低或消失,關節的運動範圍擴大、多見於下運動神經元病變。某些肌病如廢用性肌肉萎縮。
  • 非抗肌萎縮蛋白的基因治療可能被用於治療肌肉萎縮患者
    研究者開發了一種新的基因治療肌肉萎縮的方法。在一個新建立的生物技術風險投資的資助下,研究者正在努力工作,希望能夠用於對人類患者的臨床實驗。研究報告題目為《Smad7基因遞送阻止了癌症實驗鼠的肌肉萎縮》,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 文章詳細的描述了,科學家在這次試驗中怎樣設法抑制限制肌肉生長的荷爾蒙myostatin在心臟和骨骼肌中的表達,有效地阻止了癌症實驗鼠的肌肉萎縮,沒有產生任何嚴重的副作用。
  • 壓電薄膜可穿戴式傳感器,非語言通信,解碼你的面部微表情
    壓電薄膜可穿戴式傳感器,解碼你的面部微表情,甚至非語言通信密碼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的人控制肌肉的能力逐漸下降。結果,他們經常失去說話的能力,使其難以與他人交流。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人員團隊現在已經設計了一種可拉伸的,類似皮膚的設備,該設備可以連接到患者的面部,並且可以測量諸如抽搐或微笑之類的小動作。使用這種方法,患者可以通過設備測量和解釋的微小動作傳達各種情緒,例如"我愛你"或"我餓了"。
  • 馬尾神經損傷肌肉萎縮是什麼原因?
    而馬尾神經損傷患者導致的肌肉萎縮屬於神經源性肌萎縮。通俗地講,就是由於神經系統出了問題,或者受到損傷,而造成受損部位之下的,神經支配的相應區域的肌肉萎縮。 神經損傷在中醫當中,並沒有此病。中醫把神經損傷稱為經絡。神經損傷出現肌肉萎縮呢是因為氣血無法供養,精血津液運行受阻,肌肉長期得不到營養的滋補,所以會逐漸的萎縮。
  • 肌肉萎縮德勝門劉泉鵬:肌肉萎縮疾病的病因都有哪些?都有什麼表現呢?
    肌肉萎縮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聽說過,肌肉萎縮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主要表現是肌肉有明顯的萎縮,很多人對於肌肉萎縮的真實病因不了解,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肌肉萎縮常見的病因。
  • 「表情」穿戴裝置助漸凍人找回話語權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為協助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症的患者與外界溝通,研發了一款有延展性且不顯眼的穿戴式裝置。患者只要將裝置貼在臉部,傳感器就能根據肌肉動作檢測微笑、張嘴等表情。許多漸凍症患者會逐漸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並漸漸不能說話。為協助患者與外界溝通,MIT科學家開發出一款有延展性、輕巧且不容易被肉眼察覺的面部肌肉感測裝置,患者只要稍微上點妝,就可將臉上的裝置隱藏起來。
  • 可穿戴手勢識別系統 助截肢患者控制假肢
    記者近日獲悉,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電測技術及智能控制研究所孫金瑋教授團隊完成了「用於仿生機械手的可穿戴可攜式實時控制手勢識別系統」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最新一期《物理學雜誌》上。
  • 小腦萎縮的症狀 小腦萎縮患者吃什麼好
    小腦是我們身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腦萎縮的症狀有哪些呢?患上小腦萎縮的人還有辦法康復嗎?那麼小腦萎縮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樣預防腦萎縮?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小腦萎縮的症狀1.共濟失調共濟失調是小腦萎縮的首要臨床表現。患者不能獨自站立,會出現搖晃、站不穩的現象。
  • 面肌痙攣會引起肌肉萎縮嗎
    面肌痙攣表現為一側面部不自主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抽搐呈陣發性且不規則,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緊張及自主運動等而加重。有患友諮詢:「眼輪匝肌痙攣3個多月了,目前痙攣一面臉開始凹陷,太痛苦了,吃藥並沒有達到康復的效果,想問一下如果時間長了面肌痙攣會引起肌肉萎縮嗎?」
  • 腦科學日報:可穿戴設備幫助ALS患者交流;「走進」身體看細胞
    實驗記錄了52名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52名對照組、25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的兄弟姐妹、以及56名健康同卵雙生子與56名健康異卵雙生子在完成感覺統合任務時的腦激活模式。結果提示,小腦激活減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譜系群體感覺統合異常的重要神經機制,並且該異常在一定程度上受遺傳因素影響。
  • 2020澳大利亞成功發明出新的可提供觸摸感的可穿戴設備
    發表日期:2020年研究機構: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概要:工程師們發明了一種柔軟的可穿戴設備,該設備可模擬觸摸感,並在醫療,工業和娛樂應用中具有廣闊的潛力。他說:&34;&34;在許多情況下,觸覺會有用但不可能:例如,在遠程醫療諮詢中,醫生無法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因此,我們旨在解決這個問題。&34;我們的三向定向皮膚拉伸裝置(SSD)內置在我們還創建的可穿戴觸覺手套的指尖中,就像穿第二層皮膚一樣-它柔軟,可拉伸並模仿觸覺-並將使增強日常活動的觸覺交流形式。
  • 肌肉萎縮了還能恢復嗎?醫生提醒:想要病情好轉,4類原因要知道
    夠引起肌肉萎縮的原因很多,像血液循環不好以及神經損傷、肌肉營養狀況不佳,都會導致肌肉萎縮,肌肉萎縮了需要去醫院明確診斷,如果患者得的是漸凍症,那麼肌肉萎縮是不能恢復的。我們需要用藥控制萎縮的發展,並多增加肌肉群的運動,多按摩萎縮肌肉,幫助延緩病情的發展。所以不同原因引起的肌肉萎縮恢復情況是不一樣的。我們總結的4類原因,希望能了解,我們一起來看看!
  • 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人創造了一種新的可穿戴傳感器
    打開APP 為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的人創造了一種新的可穿戴傳感器 微流控 發表於 2020-11-16 17:50:23
  • 不能忽視的老年病,肌肉萎縮可能讓老人無法正常生活
    其中肌肉萎縮是一種老年人常見但經常被忽視的病,也有一些人在中年時期就會發病。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導致終身殘疾,但是儘早治療就可以有效控制,並且還可以促進肌肉恢復。在美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大約有40%患不同程度的老年性肌肉萎縮症。 有一些在家就可以判斷肌肉狀態等方法,在判斷下肢肌肉的肌力時,可採用單腳站立試驗。具體的測試辦法:雙手自然下垂緊貼大腿兩側,閉眼單腳站立。請人看表,記下腳不移動持續站立時間。
  • 智能織物傳感器可幫助運動員和理療患者減少傷害並加速康復
    智能織物傳感器可幫助運動員和理療患者減少傷害並加速康復關鍵詞:智能織物,傳感器,可穿戴,理療康復監控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的運動感應織物,運動員和理療患者可以將其戴在手臂上,以優化性能,減少傷害並加速康復。
  • 恐怖的「消瘦」,連肌肉都瘦沒了 |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原創 武玉軍 章悅 常笑健康有人說,神經內科,是最容易收到疑難雜病和奇葩病人的科室。於我而言,科室所遇之人、之事往往不僅如此,這裡也是最容易看清,疾病的本源的地方。《小竹醫記》,聚焦神經內科眾多病例,從病例透析事件,追溯病因,探索病例背後的故事。
  • 那些能救命的可穿戴設備,都長什麼樣?
    從治未病到治已病:可穿戴設備的新機會眾所周知,澆滅上一波可穿戴星星之火的,是產品實用性功能的集體缺位。不過,最近有一波可穿戴設備開始走紅,它們直接作用於治療環節,幫助患者調節生理功能。硬核玩家的出場能為可穿戴設備正名嗎?
  • 神奇的紅外線LED燈能幫助奧運選手減輕皮膚傷痛
    體操訓練和比賽中,皮膚擦傷、肌肉拉傷等是常有的事情,如何能夠儘快減輕疼痛,讓自己以最好的狀態上戰場呢?  據了解,今年的裡約奧運會上,美國體操團就帶來了一款高科技產品——紅外線可穿戴治療儀,這款設備還被稱為「體操團的寶貝」,它能夠幫助自家奧運選手隨時減輕傷痛、舒緩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