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大悟!無後座力炮和火箭筒究竟有何區別,專家給出這樣的結論

2020-12-06 億奇點
資料圖

如果說世界上有兩種外貌和性能無比接近,卻擁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的名稱的話,火箭筒與無後坐力炮這兩位肯定是其中之一沒跑了,而關於這兩者的辯論也自然是從他們誕生初始便有了,而這兩種看上去一致卻實際上截然不同的武器裝備究竟差別在什麼地方呢?專家給出了一個中肯卻又驚人的答案。

這個答案就是根據兩者出膛時的工作原理,來判斷這個款裝備究竟應該劃分給火箭筒還是無後座力炮這兩大家族,究其原因,實際上是因為兩者實在是太過於類似了,而真要細究的話太過複雜化,而如果是根據發射/拋射時的工作原理的話,即可簡單有效的對兩者進行區分,這也是各國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

資料圖

首先就是無後座力炮,無後座力炮的本質就是一款類似於迫擊炮原理的武器裝備,彈頭本身並不直接為自己的發射提供動力,需要一截推進藥或者是任意類似的裝備進行輔助,而且需要炮管/發射筒進行輔助,在推進藥點燃的一刻,火藥燃氣為彈頭提供一個向前的動力,而剩餘的發射後座力從管後排除,達到一個理論上無後座力的效果。

然後就是火箭筒,區別於無後坐力炮,火箭筒發射的彈藥,就是火箭彈,火箭彈本身就自帶火箭推進器,即使是沒有發射器/發射筒,火箭彈本身依舊可以進行發射,甚至可以如同二戰中美軍的做法一般,將巴祖卡的彈頭半埋入地下作為詭雷使用,這是無後座力炮彈頭做辦不到的事情。

資料圖

假如在沒有發射筒的地方進行激發,無後坐力炮的彈頭或許直接就會引爆,而不會挪動自身哪怕一米。而大家爭論的熱點,估計就是RPG7了,RPG這種明顯彈頭飛出去帶尾煙的武器裝備,究竟應該如何對它進行分類呢?

其實很簡單,RPG7其實本質就是一款無後座力炮,因為它的彈頭是在火藥燃氣的推進下拋射出去的,而並不是火箭推進器,雖然確實攜帶有火箭推進器,但是是在離開發射器/發射筒之後數米後才開機進行工作的,以達到穩定轉速以及增加射程的目的。所以說這麼一分類,是不是就很清楚了呢。

相關焦點

  • 中國無後坐力炮發展簡史:美國師傅領進門 蘇聯師傅搬石頭砸了腳
    一名士兵就可以攜帶和使用相對輕便的無後坐力炮,因此步兵部隊很重視這種重火力。考慮到美國及其盟友為這種火炮配備了殺傷榴彈、燃燒煙霧彈和榴霰彈,因此可以使用這種57mm無後坐力炮打擊野戰工事、機槍火力點和暴露的單兵。而朝鮮和中國士兵在繳獲這種武器之後,大多數是選擇在山坡或路邊設伏,這樣可以有效打擊敵方坦克的側面裝甲。
  • 泰山腳下這家軍工企業,曾生產無後座力炮瞄準鏡,現在依然神秘
    蒙陰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境內有大大小小數百個山崮,又是革命老區,成為山東省「小三線」建設的絕佳地。那時的5808廠,主要生產無後座力炮瞄準鏡、紅外線瞄準儀、紅外變相管、紅外線機槍瞄準鏡等。早在1977年,5808廠就開始生產照相機鏡頭、照相座機、教學投影儀、實驗室顯微鏡等民用產品,泰山牌鏡頭就是該廠的產品。
  • 1萬千瓦級雷射炮有後坐力嗎?
    而後坐力更大的身管火炮甚至需要專門的炮口制退器和後坐復進系統。後坐力產生的物理原理也非常簡單,就是一個牛頓力學上的動量守恆原理。有彈丸向一個方向的矢量飛出,那麼發射體本身就必須有一個相反的矢量,而且總動量平衡。正因為這個原理的存在,不單單是火藥發射的身管武器有很強的後坐力,就是電磁炮這種新概念武器也是有後座力的。不過電磁炮不像普通火藥武器,在極短瞬間完成加速過程。
  • 「紫色」和「綠色」無花果有什麼區別?今天才恍然大悟,別買錯了
    說到無花果,許多認都會誤以為是無花而果,其實不然,你被騙了,無花果開的花很小,而且長在果子的內部,被稱作「隱頭花序」,不剝開果實是看不到花的,所以一直被誤會無花而果,故名無花果。無花果又被稱作「生命之果」,肉質香甜軟糯,味道甜如蜜,而且富含糖類、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還含有蘋果酸、檸檬酸、蛋白酶等多種成分,具有很好的食療功效,因此深受人們青睞。
  • 戲說二戰:火箭筒的異化體是什麼?重一百公斤的火箭筒見過沒得?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二戰歷史中也一樣,總有那麼幾個你看不懂的操作。火箭筒是一種輕便的反坦克武器,這個大家都知道,玩遊戲的時候,誰都喜歡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一個對準敵人就打,痛快無比。但是長得和反坦克炮差不離的火箭筒,大家聽說過嗎?
  • 說電磁炮無煙無焰,試驗中炮口卻有,為什麼?
    網友大愚若智 等:電磁軌道炮的優點之一是射擊時無聲響、無煙霧、無炮口焰,但在很多電磁軌道炮的試驗照片中,炮口卻有非常明顯的火焰,這是怎麼回事
  • 德國的「鐵拳」火箭筒,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之一
    ,在軍方的迫切要求下,德國軍工部門加緊研製,終於在1943年3月生產出一款名為「鐵拳」的反坦克武器裝備部隊。鐵拳為筒式結構,因其彈頭形似拳頭而得名,口徑為44毫米,筒長1050毫米,配用的彈種為破甲彈,初速每秒90米,直射距離120米,鐵拳構造並不是火箭筒,其構造類似於無後坐力炮,發射藥與彈頭是分開的,發射藥裝在發射筒裡面,使用時引燃發射藥推動彈頭飛向目標,彈頭在飛行時沒有火箭發動機推動,所以早期的鐵拳射程很近,只有30米,到了二戰後期,它的射程增加到了150米,有效攻擊距離還是不遠,在100
  • 詳解美國核火箭筒,採用無後坐力炮發射,堪稱最小核彈
    -核武器的小型版本用以在邊境每隔數公裡部署一個來防衛蘇聯入侵,這款武器就是戴維·克羅克特核火箭無後坐力炮。 這兩個系統都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無後坐力發射器、腳架基座和戰鬥部彈頭,無後坐力發射器的基礎原型型號為
  • 二戰蘇軍的秘密武器:裝備「鐵拳」反坦克火箭筒證明「真香定律」
    蘇聯時代,有一本描述蘇軍士兵英勇作戰的小說。這本小說與眾不同的是主人公瓦西裡·瓦塔曼使用的武器,那是繳獲的德國「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小說內容並非虛構,而是來源於真實的人物和事件,這就是瓦西裡·瓦塔曼和他使用的「鐵拳」。
  • 二戰的玩笑:火箭筒的變形是什麼?見過重達一百公斤的火箭筒嗎?
    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恆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522字,閱讀約6分鐘世界上千奇百怪的事情,也是在二戰的歷史上,總有那麼幾個操作是你不懂得。火箭筒是一種可攜式的反坦克武器,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在玩遊戲的時候,大家都喜歡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來就對著敵人打,非常的痛快。
  • 這個能發射核彈的火箭筒,為何被稱為冷戰最愚蠢的發明呢?
    核武器等作為二戰至今為之,是殺傷力和破壞力最大的武器,不乏有原子彈、氫彈這種末日級別的核武器,也有像核水雷、核背包等這樣的輕型戰術核武器,而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核武器,絕對是戰術核武器最愚蠢的最奇葩的武器——核火箭筒。
  • 雙面鏡究竟是什麼原理? 普通鏡子和雙面鏡有何區別?
    雙面鏡究竟是什麼原理? 普通鏡子和雙面鏡有何區別?時間:2016-11-25 12:40   來源:囧知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雙面鏡究竟是什麼原理? 普通鏡子和雙面鏡有何區別? 在新聞和電影中,經常會出現一種雙面鏡,一邊看來是鏡子,另一邊看來卻是透明的玻璃。 這是什麼原理呢?
  • 《堡壘前線》火箭筒怎麼用 火箭筒使用技巧分享
    在這款手遊堡壘前線中不僅有各種槍械,還有一種特殊的武器叫火箭筒,這種武器的威力非常大,在遊戲中比較適用於近距離攻擊,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詳細的了解一下RPG7火箭筒的介紹吧... 堡壘前線火箭筒使用技巧是什麼?
  • 曾經強大的羅馬帝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專家們終於給出了結論
    曾經強大的羅馬帝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專家們終於給出了結論一說到歐洲歷史,就離不開一個非常強大的帝國——羅馬帝國,其是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超級帝國,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多年,羅馬帝國不僅僅是軍事力量強大,其他方面諸如藝術、建築等方面也是非常的優秀,可以說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國家。
  • 一般有多少人,什麼樣的連才叫加強連?
    比如有工程師、防化、反坦克火箭的,一般加強連的大副應為直屬營的副職,或者團的專職參謀。加強連是一個概念性的稱謂,主要看可能的加強。步兵連單獨執行任務的,不叫增援連。如果一個步兵連在執行任務時加強了一門82無後座力炮,那就叫加強。不同的任務可能導致不同的強化。一個步兵連加強一個工程班,一個噴火槍班,一個無後坐力炮班,一個重機槍班,一個無線通訊班等等。
  • 導氣結構,槍管後座,槍機後座,扯扯常見的那些槍械自動原理
    槍管後座:這也是最早的槍械自動原理,1884年,美國人馬克沁創造了槍管後座原理,並且造出了第一挺正兒八經意義上的重機槍——馬克沁機槍。從此之後,打仗抱團衝鋒成了找死的最佳途徑。這種原理的特點是槍管和槍機通過子彈發射的後坐力一起往後退,退到一定程度之後槍管復位,槍機繼續往後,完成退彈,然後又通過後面的復進簧復位,完成進彈,閉鎖。
  • 屏蔽室和電波暗室究竟有何區別?
    屏蔽室和電波暗室究竟有何區別? 結構形式分為: ①電磁屏蔽半波暗室Electromagnetic Shielded Semi-anechoic Chamber) ,模擬開闊試驗場 ② 微波電波暗室(全電波暗室)Microwave Anechoic Chamber 屏蔽室只是一個大鐵箱子,起到阻斷室內外的無線電信號,通俗的講,就是裡面的出不去,外面的進不來,但是裡面的電磁波會在內壁反射疊加
  • 考古與盜墓究竟有何區別?聽這位專家這麼說
    當考古人員打開這件外形上並無獨特之處的銅鼎時,驚奇地發現銅鼎內竟然還有半鼎骨頭湯,湯內浸有幾根小骨頭,湯色渾濁,湯的表面漂還浮著油質和銅鼎脫落的綠斑鏽,由於長期浸漬,湯內骨頭已變為綠色。考古專家驚訝地說,以前只知道鼎是古代禮器中的食器,是用來煮肉盛肉的,這次通過考古發現證實了這一點。在戰國秦墓中發現距今2400多年的骨頭湯,在考古界尚屬首次。那麼,骨頭湯裡到底燉的是什麼呢?
  • 「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有何區別?專家詳解
    「咽拭子陽性」與新冠確診病例有何區別?專家詳解 科技日報6月15日消息,6月13日,北京召開疫情防控第114場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針對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的新疫情,北京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2日對這個市場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40件環境陽性樣本;從業人員中有45人咽拭子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