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自動駕駛的「電車難題」是一個錯誤的提問

2021-01-15 騰訊網

導讀

3月22日,由中國政府和歐盟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歐法律事務對話在北京亞洲大酒店舉行,22日上午對話會的議題是人工智慧倫理與法律責任,與會嘉賓就歐盟人工智慧法律責任規定,中國法律和政策相關規定,歐盟人工智慧倫理指南等話題進行發言。在聽過與會發言之後,賽迪智庫政法所的專家介紹了對自動駕駛面臨的「電車難題」的幾點看法:

自動駕駛的「電車難題」通常是這樣一類問題:如果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的前面兩個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人,比如一個方向是老人另一個方向是婦女,一個方向有1個人另一個方向有5個人等等,這輛自動駕駛汽車如果無法躲避,應當做出何種選擇,依靠何種算法規則做選擇,以及如果造成損害應當承擔何種責任。這一問題隱含了,汽車只能選擇撞一個方向的人,或者最多加上撞向其它地方自傷這個選項。這一問題無論怎樣選擇都會面臨倫理道德困境,因此常被學者認為是自動駕駛必須回答的倫理問題。

但其實這個提問並不正確,並不應該要求算法設計者考慮這種情形下的選擇判斷問題,這種極端情形應作為意外事件處理,原因如下:

01

在人工駕駛狀態下,是依靠本能反應處理這種情況。就筆者所知,這一問題所描述的場景並未在真實世界出現過,這只是倫理學者討論理論問題時的一種假設。在真實世界裡駕駛者很少會僅僅有這樣的兩種選擇,即使真的出現這種情形,駕駛者無法躲開又無法提醒前方的人避讓,那麼他只能依靠本能的反應,並沒有時間做出理性的思考。因此這本就不是一道應該用理性解決的問題,這樣的情形下,理性思考是沒有用武之地的。

02

自動駕駛真正應該考量的問題是,如何在市場可以接受的成本下,做出最安全的車。對安全要求越高,則車輛的成本也會越高。現實中車輛的成本是受到市場約束的,因此不可能追求極致的安全。需要通過嚴格的車輛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為自動駕駛汽車設定一個符合公眾預期的安全標準,使自動駕駛的事故率可以大大低於人工駕駛,確保自動駕駛汽車比人類更有能力去應對極端交通風險場景。

03

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自動駕駛汽車,在沒有人類幹預的情況下,如果出現了「電車難題」中假設的極端情形,應被認定為意外事件。安全性再高的車也無法將意外事件的發生概率降為0,如果在「電車難題」設定的場景下,車況正常的自動駕駛汽車無法做出安全應對,則說明這種情況超出了車輛安全能力的邊界。安全能力的邊界是在標準制定過程中,通過協商妥協確定好的,超出邊界的意外事件既不應苛責機器也不應苛責人類。因此即使出現「電車難題」這種場景,也沒有人應當為此承擔過錯責任,就如同車行上方剛好落下一塊巨石的場景一樣。

04

「必須有犧牲時,該犧牲哪一個」的提問是錯誤的,正確的問法是「可以減少犧牲時,應當如何選擇」。要求機器或者設計者選擇犧牲哪一個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只能通過技術的進步,標準的提升,不斷地減少犧牲和損害。但有一個問題是有意義的,就是當車輛可以決定造成一方犧牲或者一方受傷時,車輛應當如何選擇。傳統車輛的駕駛決策都出自於人類,車輛只有被動安全措施,因此車輛設計天然傾向於保護車內人的安全。但自動駕駛汽車有了主動安全措施,有能力為車外人提供一定的保護,因此這時優先保護車內人並非具有絕對正當性。在車輛可以選擇一個受傷或者一個犧牲的結果時,算法應當指向那個更有利於保護生命的選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當自動駕駛遇上「電車難題」
    汽車自主行為是一系列複雜的評估和決策過程的自然結果,無法為我們作出正確的道德選擇,人們也無法對自動駕駛汽車完全信任。 讓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擔責,鼓勵人們了解其運行機制,才能慢慢找到解決自動駕駛汽車式「電車難題」的方案。
  •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原標題: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不可逾越的鴻溝:「電車難題」)
  • 現在自動駕駛出車禍 更像是「酒駕」,無關「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除了作為一個哲學實驗外,還被用作心理學實驗中的一種工具——最近,人們已經把它當作衡量自動駕駛汽車的道德標準了。自動駕駛汽車應該優先保護行人還是先保護乘客?那老人與小孩相比呢?如果汽車可以獲得與車禍發生相關的信息,它是否應該使用這些數據來做出決定?電車難題已經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流行起來了。
  • 電車難題:自動駕駛汽車的道德難題
    那就是電車難題的升級版——自動駕駛汽車的選擇難題。具體的場景比如這樣,一輛自動駕駛的汽車在路上行駛,這時候突然冒出來一個人橫穿馬路,這時候人工智慧檢測到了這個意外,但是剎車已經來不及了,這時候它就面臨了一個選擇。如果不轉向,那麼會撞死行人,如果轉向,那麼乘客會死於翻車。
  • 倫理學家靠邊站 ,律師才是解決自動駕駛「電車難題」的定海神針
    雷鋒網按:說到自動駕駛汽車,就不得不提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這個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其大致內容為: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 「電車難題」不應成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緊箍咒
    說起自動駕駛,許多人就會不自覺的聯想到上世紀 70 年代誕生的經典電車難題,這個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正在成為整個行業不斷前進的絆腳石。因此,現在我們是不是該向前看,把這個問題徹底翻篇,不要再用這一道德問題來拷問自動駕駛汽車了?所謂的電車難題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 現代社會的「電車難題」:自動駕駛系統在意外來臨時會撞向誰?
    聞名於哲學界的「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在自動駕駛汽車時代」將不再只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每一個自動駕駛系統需要面對的真實問題,系統將決定在發生事故時撞向誰、保全誰。
  • 自動駕駛「電車難題」如何解?不同的文化給出不同的答案
    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不可阻擋,自動駕駛成為現實的一天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但在那之前,除了還有技術上的障礙需要克服,我們在享受自動駕駛帶來的便利前,可能還須先解決一個也許比技術問題更難解決的倫理問題:自動駕駛領域的「電車難題」。交通事故的發生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概率事件。
  • 自動駕駛汽車的「電車難題」:缺少通用道德準則
    自動駕駛的支持者和批評者,都喜歡拋出一個問題 —— 當碰撞不可避免的時候,誰應該接管車輛的駕駛操作、誰又該被撞死?為了解公眾對此事的態度,麻省理工學院決定對來自不同國家、地區、文化、社會團隊的 230 萬人進行採訪。結果發現,他們對回答不盡相同。
  • 自動駕駛的道德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但未必就是「電車難題」
    目前來看,人工智慧的實際應用中一個非常宏偉也非常有前景的領域就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有望將人類從駕駛汽車,這個最不安全也是最浪費時間精力和各種資源的領域解放出來,將帶來整個汽車行業乃至整個社會形態的革命。然而自動駕駛的安全性疑慮和呼聲一直不小:總有很多人不放心將自己的性命寄託於一臺機器上。
  • 「電車難題」的「道德物化」解法
    近些年來,「電車難題」引發了學術界的各種討論。作為一個思想實驗,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很快就要碾壓到他們,但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杆(扳道岔),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問題在於,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無辜的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應該怎樣做?
  • 撞一個人還是撞五個人,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選擇?
    原標題:撞一個人還是撞五個人,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選擇? 電車難題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倫理難題,它設置了一個這樣的場景: 你駕駛著一輛電車行駛在軌道上。在它的前方,有五個人被綁在軌道上不能逃脫。如果電車繼續行駛,就會碾壓到他們。
  • 陳景輝:自動駕駛與乘客優先|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006
    關鍵詞:自動駕駛;乘客優先;市場論證;損害;電車難題 隨著各個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允許自動駕駛汽車的路測,自動駕駛已經成為我們真實生活場景中的一部分,這離「大規模設計、製造、銷售和使用」僅一步之遙。
  • 重讀電車難題:當無人車不得不殺人 誰決定誰生死
    【網易智能訊 9月24日消息】最近,「電車難題」這個一個廣為人知的道德倫理思想實驗,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當未來由汽車來決定我們的生死時,這個難題將成為噩夢般的存在。然而,在許多研究自動駕駛汽車的專家眼中,關於電車難題的討論是過於偏激的。他們認為電車難題是譁眾取寵,而且也無關緊要的。但這種態度是不對的。由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電車難題將得到解決。
  • 當AI面對「電車難題」時會如何選擇?
    AI面對「電車難題」會如何選擇 「電車難題」是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其內容大致是: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而此時你可以選擇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然而問題在於,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考慮以上狀況,你是否應拉杆?
  • 「電車難題」,公平到底該怎麼做?一個法理上的難題
    他在這門課程的第一堂中提到當代思想史上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一輛剎車失靈的有軌電車的司機,應該選擇讓電車繼續前行、撞死軌道上的五個人,還是選擇轉動方向盤、撞死岔道上的一個人。桑德爾教授所追問的,就是半個世紀之前英國哲學家菲利帕·富特(Philippa Foot)提出的電車難題,它以極為生動的形式,對西方倫理學的基本立場進行了解讀和批判。
  • [視頻]兩歲男孩為「電車難題」提供了一個創意解決方案
    電車難題
  • 「電車難題」的自然主義視角
    「有軌電車難題」是道德心理學研究中被反覆討論的思想實驗。它假設了這樣一種情形:你正駕駛一輛失去剎車的有軌電車,在軌道前方有五個正在施工的工人,如果電車繼續直行必然會致其死亡,而旁邊的軌道上只有一名工人,你選擇變換軌道撞向一個人,還是繼續直行撞向五個人?
  • 一直備受爭議的電車難題!
    假設你正看著一輛失控的電車,沿著軌道急速前行,徑直駛向五名無法逃脫的工人,這時你碰巧站在一個轉轍器旁邊,只要啟動轉轍器,電車就會轉到第二條軌道上。那麼問題來了,那條軌道上也有一名工人,不過只有一名,你會怎麼做?你會不會為了救五個人而犧牲一個人呢?
  • 從法律角度解「電車難題」,原來如此簡單
    「電車難題」是倫理學領域內最為著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大致內容可概括為:一輛有軌電車駛來,前方的軌道上有5個人,片刻之後這5個人就會被電車碾壓致死;此時你手邊有一個拉杆,拉動之後電車會變道,這5個人可以倖免於難,但變道後的軌道上也有1個人,這個人將被電車碾壓致死。考慮以上情形,你是否應該拉動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