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
近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舉行肺結節多學科會診(MDT)門診揭牌,門診通過多學科專家會診,綜合給出指導性治療意見。那麼,MDT門診主要做些什麼?肺結節與肺癌有何區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對醫院肺病科主任、肺結節MDT門診首席專家張偉進行了專訪。
山東省中醫院肺病科主任、肺結節MDT門診首席專家張偉(左)。
MDT門診主要面向哪些病人?
張偉介紹,肺結節多學科會診門診主要面向的就是肺結節患者,這裡的肺結節是一個相對比較寬泛的概念,主要是以影像學表現為基礎。定義就是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cm的局灶性、類圓形、不透明的且周圍被含氣肺組織包繞的肺部陰影,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
門診面向的就是在現有呼吸系統或是其它疾病就診中,或是在日常的健康查體中被「診斷」出有肺結節的人群。「我這裡要說的是人群,而不是患者群,是因為有一定比例的肺結節人群是健康的。但也有一定機率被診斷為其它疾病,甚至是肺惡性腫瘤。」
MDT門診帶來哪些便利?
張偉表示,設立MDT門診,從醫院發展層面帶來積極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對患者更加的方便的就診和與醫生之間更加緊密的聯繫。
不少患者到醫院看病,結果掛錯了科室或是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再掛別的號,反覆檢查排隊,兜兜轉轉、耗時費力。不僅如此,不同科室,甚至相同科室不同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都會不完全一致,外科傾向手術,內科主張吃藥,病人經常無所適從。這就是傳統的就醫模式,老百姓圍繞著科室之間、醫生之間、甚至是醫院之間來回遊走。而MDT模式,也就是多學科聯合會診,真正的實現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各個學科組、專家組圍繞著患者進行個體化診療,這就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精準治療的閉環。
什麼情況下可以到MDT門診就診?
張偉表示,肺結節的診斷標準為: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cm的局灶性、類圓形、不透明的且周圍被含氣肺組織包繞的肺部陰影,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作為患者而言對這些複雜的醫學專業描述是辨識不清的,所以只要在就醫過程中發現肺結節,或者在診療過程中對診斷和治療存有疑慮,這時就可以來省中醫肺結節MDT門診,讓多位專家來聯合會診。
目前我國肺結節發病情況?
在健康中國戰略全面實施的大環境下,伴隨著老百姓體檢意識的普遍增強,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比例的提高,臨床發現的肺部小結節的人群越來越多,在肺病科門診中約每5人就能遇到1人肺部結節。從統計學上來說,2018年我國肺結節發病率約為10—20%,全國範圍內有1億多人被診斷為肺結節,這是一個極期龐大的群體。
肺結節與肺癌的區別?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但是有一定的相關性。肺結節人群中有10%左右的患者可能是早期肺癌,通過及時手術切除,其術後5年生存率接近100%。要客觀正確看待肺結節,不可忽視但又不必過分恐慌。按病灶大小分,小於5毫米的微小結節可以在基層醫院管理;5-10毫米的小結節可以在有診治經驗的醫院,比如省中醫肺結節MDT門診管理,超過10毫米的肺結節則應該儘早診斷,及時治療。
張偉強調,針對肺結節盲目、過度體檢是沒有必要的,但肺癌高危人群需要每年做低劑量螺旋CT檢查。所謂的「肺癌高危人群」,即45歲以上、有肺癌家族史,吸菸20包年(400支年),以及無肺炎、慢阻肺、慢性咽炎、慢性鼻竇炎或消化道相關疾病的慢性咳嗽人群。
肺結節臨床診療常見問題?
肺結節臨床診療中,患者常常會問到以下幾個問題:什麼是肺結節?肺結節是肺癌嗎?小結節會發展為肺癌嗎?該如何治療?多久複查?是繼續複查CT還是手術?
張偉表示,針對這些問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類型肺部結節篩查和隨訪策略是不同的,所以一旦您正被肺結節所困擾,不妨來這裡,選擇山東省中醫肺結節MDT門診,聽聽專家團隊的意見。
專家介紹:
張偉,主任醫師、二級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指導老師
科室:肺病科
擅長: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動脈高壓、支氣管擴張症、不明原因發熱、反覆感冒等呼吸系統常見病、難治性疾病的中西醫治療。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