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神經腫瘤精準醫學,廣東組建多學科協作平臺

2020-12-05 澎湃新聞

劍指神經腫瘤精準醫學,廣東組建多學科協作平臺

2020-12-0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28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神經腫瘤分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共同承辦的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神經腫瘤分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華南神經腫瘤高峰論壇在廣州順利召開。

本次大會聚集國內從事精準醫學相關的神經腫瘤、神經病理、神經影像、護理、放化療、基礎研究等領域共300餘位專家學者,秉承「整合▪創新▪發展」的理念,交流、探討神經腫瘤精準醫學前沿技術與臨床應用,共享學術盛宴、共尋抗癌真知,共商精準之道。

本次會議由分會牽頭髮起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張弩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夏之柏教授擔任主持。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炳剛出席大會,宣讀分會批覆文件和神經腫瘤分會委員會人員名單,並對學會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他表示,分會搭建跨專科、多領域的交流、共享、合作平臺,將有力推進我省神經腫瘤精準醫學領域研究和應用。

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炳剛為張弩教授頒發分會主任委員證書

 

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孫炳剛、張弩教授共同為副主任委員頒發證書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黃正松教授在開篇致辭中表示,神經腫瘤分會改變既往單一學科發展模式,是多學科合作的學術團體。「此次分會成立,必然對省內神經腫瘤病人精準治療、推動神經腫瘤精準醫學技術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黃正松教授致辭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海軍教授則通過視頻方式對神經腫瘤分會成立表示祝賀,並表達了對分會促進中國神經腫瘤事業的期許、造福廣大患者的美好願望。

王海軍教授視頻連線

張弩教授在作分會籌建及工作規劃介紹時指出,神經腫瘤分會充分有機整合了相關領域的技術力量,目前已匯聚一大批神經外科、腫瘤學、影像、病理、分子診斷、護理、細胞免疫治療,以及基礎研究、基因檢測、生物醫藥等領域專家學者。

張弩教授講話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希望能充分發揮學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基層醫院做好技術諮詢,不定期召開疑難複雜病例的多學科討論;通過整合資源,推進神經腫瘤精準醫學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新產品產學研用合作;成立神經腫瘤病人資料庫,整合併充分發揮各學科的優勢,對病人進行規範化的治療;組織開展神經腫瘤精準醫學聯合攻關研究,組織科研項目申報,指南編寫與行業標準制定;舉辦國際、全國、全省神經腫瘤精準醫療領域學術交流會議,分享相關學科的最新學術進展,創造多領域的醫學交流和合作平臺。」

成立大會同期舉辦首屆華南神經腫瘤高峰論壇,論壇集結了國內從事神經腫瘤、神經病理、神經影像、護理、放化療、基礎研究等領域共300餘位專家學者,一同深入探討神經腫瘤精準醫學前沿技術與臨床應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2019第二屆領星精準醫療神經腫瘤MDT案例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
    上海2019年12月25日 /美通社/ -- 2019年12月21日,由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腦膠質瘤專業委員會MDT學組、中國腦膠質瘤協作組(CGCG)主辦,領星醫學聯合《NEJM醫學前沿》承辦的2019領星精準醫療神經腫瘤MDT案例大賽總決賽在上海圓滿落幕。
  • 實施精準醫學國家戰略,廣東3天組19個分會,決心這麼幹!
    實施精準醫學國家戰略,廣東3天組19個分會,決心這麼幹!11月27-29日在廣州召開,主辦方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在為期3天的會議裡,面對專業人士舉辦了30餘場專業論壇、面對行業舉辦2020廣州精準醫學博覽會、面對公眾舉辦6場次科普大講堂。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潔:有力推動肺癌精準診療
    「我們共同見證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MDT)專業委員會成立,腫瘤治療已進入精準診治和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時代,新進展、新理念和新方法日新月異,催生了腫瘤診治領域革命性進展,在各學科越發細化的今天,更需要多學科團隊之間支持、協作和交融。」
  • 多學科協作診療可獲長期生存
    來自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婦產醫院的腫瘤內科、放療科、神經外科專家匯聚一堂,就腦轉移癌的臨床治療及最新進展作深入討論。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主任張明山主持了會議。
  • 【精準醫學】開闢病理新領域,廣東率先成立首個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
    2020年12月13日,全國首個融合了多領域資源、具有前沿引領地位的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並同期舉辦首屆華南分子病理高峰論壇。
  •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核心合作平臺 2020-12-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腫瘤綜合治療中心
    並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等各大學附屬醫院及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診治協作關係,是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腫瘤科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秉承「一體化,差異化,精準化、規範化、個體化」診治理念。
  • 知名專家「雲」聚 共同探討神經醫學學科發展
    此次論壇,我們特邀了國內外眾多神經科學知名專家蒞臨線上,期望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以促進學科的合作和交流,提升基層神經外科醫師的理論水平,共推神經科學的發展。 拓視野 神經學科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線上 本次論壇為期3天,這是一次多學科相互交流、深度融合的盛會,除了主會場外,本次論壇將圍繞神經科學臨床及科研實際進行學術交流,以疾病、臨床需求為中心設置了21個分會場,主要涉及腦腫瘤、癲癇、運動障礙病、腦血管病、脊髓脊柱、神經介入、腦健康篩查與管理、顱腦解剖
  • 3D直播神經外科手術 專家議多學科協作促神經科學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神經學科事業的發展與學術交流,11月8日至11日,第十二屆三博神經科學論壇在京舉行。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李亞南)神經系統疾病複雜程度高,需要多學科協作式綜合處理。神經系統疾病複雜程度高,治療風險大,需要多學科協作式綜合處理,建立一整套針對神經系統疾病的快速有效處理原則及協作模式,既是神經學科發展的需要,也是疾病診療的迫切需要。
  • 第三屆中國—東協國際腫瘤精準醫學大會在南寧舉行
    專家學者圍繞「精準規範 協作發展」主題,聚焦腫瘤精準診療和預防幹預,從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多層面探討腫瘤標誌、大數據應用與臨床轉化研究,傳播新理念,分享新成果,吸引了包括來自越南、緬甸等東協國家留學生以及國內外腫瘤屆醫學同道共15000多人參與這場一年一度的學術盛宴。詹啟敏院士、腫瘤學資深專家高楓教授、廣西醫科大學校長趙勁民教授任大會主席。
  • 聚焦精準醫學 致力規範診療
    原標題:聚焦精準醫學 致力規範診療   為進一步促進國內臨床腫瘤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提高腫瘤診治規範化水平,推動國內對食管癌診治的系統化、規範化,由日照市癌症中心
  • 精準醫學時代,血液腫瘤如何實現個體化診療?
    多學科會診、新技術助力精準診斷2020年12月12日,以「精準診斷與治療」為主題的高博醫學論壇匯聚了我國血液病領域近百位專家,對血液腫瘤的精準診斷與治療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圖1 高博醫學(血液病)北京研究中心北京博仁醫院醫療院長吳彤教授作為病理科首席顧問,高博醫學診斷中心病理學科帶頭人高子芬教授特別指出,我國血液腫瘤很多的檢測相關技術分散在不同的科室,病理科相對來說就是組織學加免疫組學的方法
  • ...2020年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召開
    2020年12月25-27日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成功舉辦。大會由中國醫院協會、中國癌症基金會、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主辦,中國醫院協會精準醫療分會、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廣東標杆會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同期舉行「2020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博覽會及2020中國生命科學博覽會」由廣東標杆會展有限公司承辦。
  •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分會在京成立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寧迪)近日,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籌備的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分會在京成立。    精準醫療是通過基因組、 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對於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進行生物標記物的分析與鑑定、驗證與應用,從而最終實現對於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性化精準治療的目的,提高疾病診治與預防的效益。
  • 洪專當選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分會主任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分會成立如皋籍醫學專家洪專當選為主任委員16日,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分會主辦的「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精準醫療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精準醫療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召開。
  • 邁向精準醫學,服務惠州百姓!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中心實驗室精準...
    柯尊富教授指出,精準醫學是當今醫療模式的革命性變革,惠州三院中心實驗室率先在惠州成立第一家精準醫學檢測中心,該中心的成立將為區域老百姓帶來疾病診療的新模式,廣大民眾讓市民不出惠州就能享受前沿基因組學技術帶來的精準醫學健康管理服務,為助力地區醫療衛生健康服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平臺支撐。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動態(2020年11月)
    11月9日~19日,由學會、中國及亞太地區微創婦科腫瘤協會(CA-AMIGO)、廣東省醫師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婦產科微創治療珠江論壇(MIGO)、暨第二十一屆中國及亞太地區微創婦科腫瘤協會(CA-AMIGO)高峰論壇、暨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婦科腫瘤分會2020年會在廣州舉行。
  • 突破學科壁壘 腫瘤防治理念創新發展
    日前,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舉辦的2020年腫瘤防治策略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圍繞「如何發揮多學科優勢,建立符合人體運行規律的腫瘤防治策略」的主題,對突破學科壁壘、創新腫瘤防治理念進行了深入研討。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指出,腫瘤防治是系統工程,需要基因組學、蛋白組學、免疫學、病理學、代謝組學、功能醫學、現代影像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以及生物醫學與計算科學等多學科深度交叉,實現腫瘤的精準預防、精準診斷,精準病因分析,為患者提供符合人體運行規律的防治策略。完善建立多維腫瘤風險評估和系統康復是一個重要課題,完善精準評估和個性化治療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務。
  • 精準放療 直擊腫瘤 康靜波教授詳談哪些腫瘤對放療敏感
    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國際腫瘤醫療中心引入全球頂尖的醫療人才、技術、資源,採用國際先進的MDT多學科腫瘤診療方法和規範化的就診流程、質量標準、護理品質及全病程管理,打造了一艘起航於廣州、揚帆於世界的「國際級」醫療服務巨艦,以先進的設備、精湛的技術、科學的流程全方位狙擊各類惡性腫瘤疾病,讓患者不出國門,即享世界先進腫瘤醫療技術。
  • 多學科協作,MDT精準治療肺結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焦守廣近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舉行肺結節多學科會診(MDT)門診揭牌,門診通過多學科專家會診,綜合給出指導性治療意見。那麼,MDT門診主要做些什麼?肺結節與肺癌有何區別?張偉介紹,肺結節多學科會診門診主要面向的就是肺結節患者,這裡的肺結節是一個相對比較寬泛的概念,主要是以影像學表現為基礎。定義就是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cm的局灶性、類圓形、不透明的且周圍被含氣肺組織包繞的肺部陰影,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