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核心變量 儘量規避宏觀層面的風險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從美股熔斷到原油價格下跌,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黑天鵝」不斷,不少投資者感嘆「頻繁見證歷史」。

在投資中,風險不可避免,如果要完全杜絕風險,除非不參與資本市場。其實,拉長時間看,股票和債券趨勢向上,這是因為貨幣供應量長期向上,但是這個「向上」過程中伴隨著波動和回撤。如果在這個市場中呆得足夠久,大概率能獲得相應的收益;如果能夠較好地控制風險,那投資的複合收益率將大幅提升。

通過資產配置降低回撤風險

資本市場偶爾會呈現極高波動的狀態,而這些極個別的高波動和回撤會把投資者積攢了很久的收益迅速抹去,比如:近期的美股熔斷,再往前的次貸危機。成功的投資者之所以成功,不僅僅擁有創造收益的能力,還擁有優秀的風險控制能力。回顧巴菲特的投資生涯,雖然也有表現不佳的年份,但沒有出現過無法翻身的大虧,使得巴菲特能享受到較高的「複利」增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科維茨曾經說過,資產配置多元化是投資唯一的免費午餐。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資產配置,將相關性比較低的資產組合在一起,當某一資產出現極高波動和回撤時,對整體組合影響比較可控,從而平滑組合波動率,降低市場高波動帶來的回撤風險。

利用資產配置獲取絕對收益

大類資產配置是投資全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資產配置主要解決兩個問題。首先,市場主基調是什麼,中性、樂觀還是面臨下行壓力?其次,是否存在系統性風險。所以,資產配置有兩大主要目標,一是解決市場下行環境以及系統性風險發生時的控制回撤問題;二是解決一個如何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的問題。因此,正確的資產配置,是成功道路上的第一步。

首先,需要對於宏觀經濟所處位置進行判斷,然後去看不同資產之間的性價比如何。比如:不同的時間點,到底是風險資產性價比高,還是避險資產性價比更高。

其次,判斷不同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的投資價值。比如:在A股和港股、境內債券和境外的中資美元債之間作權衡,核心在於風險收益比是否合適。

最後,底層資產的選擇,選擇與投資理念相匹配的標的。堅持價值投資理念,重點在於挑選好公司,選擇長期基本面比較紮實的公司並持續跟蹤。

 風控本身就是收益來源

雖然風險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過控制風險降低對收益的傷害。如何做好風險控制?可以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層面。

首先,在進行投資之前,投資者需要做好股債配置研究,把握核心變量,儘量規避宏觀層面的風險。比如:需要明確可以承受的回撤,可以接受的收益,以及是否有必要為實現收益承擔額外的風險,這些都是事前需要想清楚的問題。

另外,在事前的資產配置流程中,還需注意當前面對的是一個正常的市場環境,還是極端市場環境。雖然90%以上面對的都是正常市場環境,但個別時候的確有極端市場環境存在,這在事前是可以部分感知的。

其次,事中風控,持續跟蹤所選標的的市場表現、業績情況,並動態調整資產配置比例,平滑淨值的波動,降低風險。在事中風控過程中,需要格外謹慎,對於有爭議的投資標的要非常慎重。另外,市場是否處於極端環境,在這個階段可以感知得愈發強烈,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

最後,事後風控是在不幸踩到雷的情況下,及時處理。

長信基金投研團隊非常強調風險控制,這與長期以來秉承的價值投資理念有關。選出來的公司從質地和價值上提供了額外的安全邊際。質地好的公司,出現經營風險就比較小;在低估或者合理的價格買入,價格出現大幅回撤的風險比較小。總之,價值投資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收益比較好的投資方法。

相關焦點

  • 宏觀變量微觀度量:2020年銅消費可能大超預期!
    因為今年可能是近年來消費預期變化最大的一年,微觀上難以琢磨,短期宏觀邏輯佔優。因此我們引入模型來刻畫急劇變化宏觀形勢映射的微觀度量。我們建立起宏觀變量與微觀消費直接的對應關係,從結果上來看,對於我們的基本面分析具有一定的領先和啟示意義。2、 這些非線性的規律我們都可以從發達中國家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得到印證。
  • 全球宏觀政策重回寬鬆環境蘊育新風險 2019年下半年如何投資?
    展望下半年,全球市場的波動性和風險可能會有明顯的上升。全球宏觀政策重回寬鬆環境蘊育新的風險。如果全球債務擴張快於經濟產出增長,必將進一步推升槓桿水平,這將帶來新的債務泡沫風險。內外不確定性明顯上升的背景下,下半年資產市場將何去何從?首先,想請連首席結合對當前宏觀經濟及政策的判斷來給我們展望一下今年下半年的資產配置,謝謝。
  • 商品市場宏觀風險因子模型初探
    篩選出風險因子最基礎最核心的條件是風險因子的有效性以及風險因子的共線性,因為風險因子是定價因子,既要有一定對收益的解釋度,又要存在很低的共線性。不同於一般風格類的風險因子,宏觀因子的變化在在商品上體現出的敏感度之差異導致產生了風險溢價,所以因子暴露度的獲取應由時間序列的回歸獲得的敏感度來確定。
  • 極端天氣怎樣規避風險?
    暴雨當前,極端天氣當中潛藏著不少安全隱患,普通群眾該怎樣規避風險,保護好自身安全呢?記者胡玉潔報導:每逢強降雨來襲,不少城市都會出現短時內澇,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肖坤桃提醒,無論是車輛,還是行人,遇到積水路段,都要儘量繞開。肖坤桃:駕車不要去涉水,水稍微深一點,水進了排氣管就會熄火,如果再漲的話,可能就會打不開門。
  • 從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認識協同創新
    協同創新應從三個層面考慮:在宏觀層面,要考慮體制層面的頂層設計;要考慮與科技創新有關的相關管理部門能不能協調的問題;還要考慮如果這些部門不能協調的話,下面的相關部門和地方應當怎麼去協同的問題。在中觀層面,要考慮企業、大學、科研院所各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在微觀層面,要考慮企業內部的協同創新。
  • 從宏觀和微觀層面衡量AI在零售業的投資回報率
    這一切都是從宏觀層面來看的。那麼,在微觀層面呢?讓我們先看一個荒謬的例子,比如,預測今天你會收到多少封電子郵件——這件事是否值得預測?有人可能會說,對收到電子郵件數量的預測結果,可以讓自己更好地評估一天的工作量,或者明確沒有完成對工作,並據此做好工作計劃。
  • 國壽安保基金李康:識別創業板中小盤股投資風險把握三個關鍵點
    第二,要在不錯的賽道,就是公司所處的行業,是符合當今科技發展方向的,在未來無論是從市場需求層面還是從產業政策支持層面,都有一定的支撐,所以這些公司我們覺得未來也是有很好的前景。第三,我們覺得要儘量避免投資做併購比較多或者是商譽佔比比較高的公司,主要是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出發在投資過程中關注和避免這類公司。
  • 工業經濟在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都面臨著一定的下行壓力
    一個是從宏觀層面來講,有效需求不足,對工業發展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制約。首先,消費增勢有所放緩。今年一季度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扣除價格因素之後,同比增長10.8%,增速同比回落了0.1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下降了1.3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回落。再一個,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力仍然不強。
  • 構建現代化的城市建築形態 要宏觀中觀微觀分層把握
    構建現代化的城市建築形態 要宏觀中觀微觀分層把握 2011-12-09 11:23:27   來源: 成都日報   編輯: 餘葉   跟帖條
  • 抗擊疫情的宏觀經濟政策要關注微觀層面的「獲得感」
    可以說,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第一層面的戰略部署,擴張態勢初顯。  運用宏觀經濟政策抗擊疫情,一定要關注微觀層面的「獲得感」。就像過去兩年累計超過3.6萬億的減稅降費,還有不低於GDP增速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前者的意義在於為企業和個人減輕負擔,後者的作用是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資金周轉。
  • 「宏觀能把握 中觀能謀略 微觀能操作」
    「宏觀能把握 中觀能謀略 微觀能操作」 2013-03-25 14:58:05   來源:拂曉報
  • 碩士開題發現有相似研究,嚴格查重,兩個方法讓你規避抄襲風險!
    其次同一個研究領域,研究越深入,方向越細分,即使在大體方向上是相似的,著力點不同,核心內容往往也是不同的。所以研究領域相似是很正常的情況,只要你的實驗是自己做的,方法是自己想的,那麼就不能算作抄襲。研究相似會產生什麼影響雖然研究相似是合理存在的客觀事實,但我們卻不能忽視這個問題對你的研究會產生的負面影響。
  • 宏觀調控要有跨周期的考量
    跨周期的宏觀調控除了要考慮當下外,還要考慮影響未來發展的更多變量,比如,在經濟下行期就不能只一門心思穩增長而不顧及由此可能引起的未來風險。應對各方面挑戰,熨平經濟波動,保持經濟發展行穩致遠,宏觀調控的作用十分重要。
  • 從單變量到多變量、向量分析,從法律思維到連續函數,卸任行長兩月的周小川首度現身開講……
    2008年四季度開始討論引入逆周期措施,最終形成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進一步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增加了逆周期調節要求。2014年引入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增強系統逆周期性。引入負反饋環節作為糾正經濟、金融系統中正反饋特性的重要措施得到共識。逆周期便建立在減少正反饋、增加負反饋基礎上。
  • 【招商宏觀】《政府工作報告》核心指標解析——2020年5月宏觀政策...
    第二,防風險在在三大攻堅戰中的排序降至最末,同時省略了宏觀槓桿率約束。但BIS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9.1個百分點,其中政府、居民、非金融企業3個部門分別上升5.2、3.7、0.2個百分點。第三,貨物進口與出口、實際使用外資增速自2017年以來連續下行。  2.重點關注4處對當前形勢的判斷,分別涉及新冠疫情、國際形勢、國內發展以及未來風險。
  • A股市場系統性影響因子:宏觀經濟基本面與政策面
    第二,股票證券作為一個大類資產,它的配置吸引力到底有多強;當央行的貨幣政策寬鬆,流動性一般都會流向資本市場,流向房地產市場,推升資產價格的上漲;流動性所衡量的是市場投資者多強的能力,也就是有多少錢去投資;第三個風險偏好,我們策劃的核心變量隨著風險偏好,它體現的是市場有多大意願去參與市場的投資,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股票市場的盈利保持高速的增長。
  • M1拆分框架:一個連結經濟與市場的核心指標(思維導圖收藏版)
    我們認為M1作為有效連接經濟運行和資本市場的宏觀指標,或是把握當前市場變化的核心所在。   為何是M1? 同步於股市,領先企業庫存周期與工業品價格   M1領先觀測企業庫存周期變化。M1增速領先上市公司流動資產/總資產比重近2-3個季度,領先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9-12個月。
  • 【「六大辯證關係」系列評論之四】宏觀微觀結合 做好審慎監管
    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是保險監管的重要內容。兩者的共同目標是切實防範化解保險風險。保險是幫助各行各業化解風險的事業,而自身風險的防範與化解就顯得尤為關鍵。辯證看待並處理好宏觀審慎監管與微觀審慎監管的關係,才是完整的、有效的監管。「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建設現代金融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