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期臨床試驗一覽

2020-12-05 騰訊網

由於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採取線上年會的形式。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4月27~28日,AACR在線年會隆重召開。

本文為您整合了畫報中國內臨床一期試驗的研究背景和結論。

CT120-AK104,PD-1 / CTLA-4雙特異性抗體結合化療作為晚期胃癌(G)或胃食管連接癌(GEJ)患者Ib期試驗的一線治療

背景:以鉑/氟嘧啶為基礎的聯合治療作為晚期G / GEJ癌症患者的一線方案,其臨床獲益有限(ORR為35%; OS為≈1 y)。PD-1/CTLA-4(nivolumab/ipilimumab)聯合應用可提高晚期G/GEJ癌患者的應答率和長期OS(Janjigian Y,ASCO 2016),但毒性更高。早期數據表明,與PD-1 / CTLA-4的組合相比,AK104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並且可能具有更高的耐受性(Markman B,SITC 2019)。這是PD-1 / CTLA-4雙特異性藥物與化學療法聯合的在一線治療中的首次臨床試驗。我們報告了AK104(NCT03852251)的Ib / II期,多中心,開放標籤研究的G / GEJ癌症隊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結論: AK104與mXELOX聯合使用具有可控的安全性,並且無論PD-L1狀態如何,對於晚期G / GEJ腺癌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目前正在進行以6 mg / kg的擴展隊列進行招募,並且在逐步升級階段以10 mg / kg的隊列進行招募將於2020年2月上旬開始。

CT127-cMET抑制劑bozitinib在患有cMET改變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I期研究

背景: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已經描述了細胞間質-上皮轉換(cMET)失調,並預示其為陰性預後因素。它可能以擴增,過度表達或突變而導致外顯子14跳躍。Bozitinib(PLB-1001,CBT-101)是一種有高效的高選擇性cMET抑制劑,在體外和體內 NSCLC模型中均顯示出良好的活性。

結論:根據安全性,PK和功效分析,確定200mg BID為RP2D。當以RP2D給藥時,Bozitinib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可控的安全性。在外顯子14跳躍和/或擴增的患者中觀察到初步的抗腫瘤活性,尤其是在NGS鑑定的外顯子14跳躍的患者中

CT132-Orelabrutinib,一種高效、選擇性的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具有良好的的安全性和出色的PK / PD性能

背景: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作為B細胞惡性腫瘤的治療靶標,包括套細胞淋巴瘤(MCL),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 / SLL)和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已經過臨床驗證。Orelabrutinib(ICP-022)是一種新型,有效且高度選擇性的BTK抑制劑,具有不同於其他BTK抑制劑的出色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PK / PD)特性。在這裡,我們報告臨床前研究的結果,以及人類健康受試者的安全性和PK / PD數據。

結論:總之,在臨床前和臨床I期研究中,奧來魯替尼具有優越的選擇性,良好的PK,延長的PD以及較大的安全期。因此,對於依魯替尼和其他BTK抑制劑觀察到的高頻率的不良事件(腹瀉,房顫,出血等)發生率高,奧來魯替尼可能是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的極佳選擇。Orelabrutinib目前正接受B細胞惡性腫瘤患者的多項II期臨床試驗研究。

CT142-Surufatinib聯合toripalimab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I期試驗

背景:Surufatinib是靶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1、2和3,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劑。Toripalimab(JS001)是人源化IgG4 PD-1單克隆抗體。surufatinib和抗PD-L1聯合方案的潛在協同抗腫瘤活性已在臨床前研究中得到證實(在2017年AACR上發表),我們報告了surufatinib聯合託利帕單抗治療晚期實體瘤(NCT03879057)的I期試驗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結果。

結論: Surufatinib加toripalimab耐受性良好,特別是NENs患者,未觀察到意外的安全信號,對晚期實體瘤患者,特別是NENs患者,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II期試驗(NCT04169672)已啟動。

CT144-PD-1-CD28增強受體和抗CD19 CAR修飾的腫瘤浸潤T淋巴細胞在實體瘤中產生潛在的抗腫瘤能力

背景:有限的擴增能力和細胞毒性功能是體內使用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的主要問題。 我們試圖確定自體修飾的TIL的過繼轉移是否介導晚期腫瘤的消退。

結果:CD19+B細胞刺激的抗CD19 CAR-TCR-T細胞在體內外均有較強的增殖和抗腫瘤能力。3例難治性實體瘤患者行S-TIL灌注。沒有與治療相關的死亡率,也沒有患者出現嚴重的副作用。1例黑色素瘤患者在S-TIL治療後獲得部分緩解,2例結腸癌或腎癌患者在S-TIL治療後獲得長期穩定的疾病。

結論: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份描述自體S-TIL過繼轉移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報告,這表明S-TILs可能是有前途的癌症治療替代方法。

相關焦點

  • 已上市的仿製藥,為什麼要重做一期BE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的項目接連不斷,其中一些名字如:阿莫西林、頭孢克肟、阿司匹林屬於家庭常用藥,有志願者問,這些藥品都是經過一、二、三、四期臨床試驗測試過關才批准上市,為啥要花錢重做一期BE試驗呢?2007年以前大量藥品生產批文泛濫市場,仿製藥質量普遍得不到保證,從而導致了醫院開處方優先進口原研藥的現象,而國內仿製藥無序競爭,劣幣驅逐良幣。在過去兩年中,中國的藥品監管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逐漸符合國際標準。持續開展藥物全生命周期檢查,並將數據核查作為一種重要的監督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南非首款新冠疫苗開始一期臨床試驗
    南非首款新冠疫苗開始一期臨床試驗; ① 南非金山大學近日宣布首個新冠病毒疫苗ChAdOx1 COVID-19開始第一期臨床試驗; ② 該試驗的目的是研究ChAdOx1-Cov19疫苗是否可以預防新冠肺炎,是否會引起不可接受的副作用,以及是否能誘導令人滿意的免疫反應; ③ 這項研究預計耗資1.5億蘭特,將在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很高
  • Cellenkos啟動用於骨髓衰竭症候群治療的CK0801一期臨床試驗
    今天宣布開始對CK0801進行一期臨床試驗,這是一種一流的異基因臍帶血源調節性T細胞產品,用於治療骨髓衰竭症候群患者,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發育不良和原發性骨髓纖維化。這些症候群的特點是疾病致細胞毒性T細胞的不受控制的攻擊,導致炎症微環境並且抑制骨髓中正常血細胞的產生。CK0801為骨髓炎症部位提供健康的調節性T細胞,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從而使血細胞生成恢復正常。
  • 國家衛健委:5項新冠疫苗獲批開展一期二期合併臨床試驗
    中新網5月15日電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15日就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的有關情況做介紹,他表示目前已經有一項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四項滅活疫苗,相繼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開展一期和二期合併臨床試驗。在這些項目的臨床試驗過程中目前沒有收到有重大不良反應的報告,按照計劃,如果一切順利,這些項目在今年7月份陸續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資料圖:科研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實驗。 湯彥俊 攝國新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 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啟動,「108好漢」來了!
    日前,我國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多名志願者已參與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為何報名?他們給出的答案令人感動!重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疫苗據武漢晚報報導,截至3月22日發稿時,已有4667名志願者通過網絡報名,參與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
  • ...方共同合作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目前處於一期臨床試驗階段
    摘要 【沃森生物:與合作方共同合作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目前處於一期臨床試驗階段】沃森生物在互動平臺上稱,公司與合作方共同合作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目前處於一期臨床試驗階段,相關工作在正常推進中。
  • 2019年國內臨床試驗年中報告,一致性評價BE試驗佔19%
    2019年國內臨床試驗年中報告,一致性評價BE試驗佔19%來源:藥智網/譚九零 隨著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的出臺,臨床試驗的關注度不斷提高。1.藥物類別2019年上半年,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平臺總共公示961個臨床試驗。
  • :反轉錄療法治療ALS已通過一期臨床試驗
    2013年4月25日訊 /生物谷BIOON/--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和麻薩諸塞州總院的科學家完成了治療遺傳性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一期臨床安全性試驗。科學家顯示了該療法對ALS病人無嚴重副作用。一期臨床實驗的結果顯示了該療法有望治療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病人。相關報導發表在近期Lancet Neurology上。
  • 表觀遺傳學臨床試驗和標誌物研究一覽
    ,Gary Oosta, Ph.D.的一份有關表觀遺傳標誌物和臨床試驗的最新報告,報告重點是介紹近期表觀遺傳學臨床試驗和表觀遺傳學生物標誌物研究情況。為何表觀遺傳學標誌物如此有吸引力?表觀遺傳學臨床實驗分布情況表觀遺傳學有關的臨床試驗50%集中在癌症領域,當前FDA批准的表觀遺傳學為基礎的藥物靶向多種腫瘤。
  • CLINICAL TRIALS《臨床試驗》中文版啟動會順利召開
    為推動中國臨床研究的持續和高水平發展, 2018年12月9日,CLINICAL TRIALS《臨床試驗》中文版啟動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 【CDE】細胞治療產品申報臨床試驗藥學研究問題與解答(第一期)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細胞治療產品申報臨床試驗藥學研究問題與解答(第一期)》,結合近期細胞治療產品IND申報資料審評和溝通交流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提出建議供申請人參考。共性問題:1、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用樣品的生產環境是什麼要求?如何進行過程控制?
  • 女子患癌20年,參與3次臨床試驗皆受益:患者不是「小白鼠」
    患癌的近20年間,瑪麗參與了3次臨床試驗,並幸運地成為受益者,現在,瑪麗幾乎逢人便說,如果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應該考慮加入。 參與臨床試驗就是當「小白鼠」嗎? 很多人尤其是癌症患者總是把參與臨床試驗看成是當「小白鼠」,而後會產生一種天然畏懼的情緒進而牴觸。
  • 諾瓦瓦克斯醫藥(NVAX.US):已開始對候選疫苗進行一期臨床試驗
    智通財經APP獲悉,諾瓦瓦克斯醫藥(NVAX.US)近日表示,已開始對代號為NVX-CoV2373的候選疫苗進行一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於7月發布初步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結果。
  • 安科生物:car-t臨床試驗受理,處於國內第一梯隊
    事件:參股公司博生吉安科申報的「靶向CD19 自體嵌合抗原受體T 細胞輸注劑」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CFDA受理,受理號為CXSL1700216國。CAR-T細胞治療政策放開,行業迎來新紀元。試驗要求與美國FDA類似但兼具中國現階段特點,極大利好在研項目:1)細胞治療臨床試驗可分為早期臨床試驗階段和確證性臨床試驗階段,有助於極大減少臨床試驗所需時間;2)可以有條件地免除非臨床試驗、接受非註冊臨床試驗數據。中國很多在研細胞治療項目為已開展人體實驗的非註冊臨床試驗,如果臨床數據可以被有條件採納,並豁免部分非臨床試驗,有助於提前國內在研細胞治療產品的上市日程。
  • 復星醫藥與BioNTech合研的mRNA疫苗 在中國啟動二期臨床試驗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復星醫藥與BioNTech合研的mRNA疫苗在中國啟動二期臨床試驗作者:盧杉 離BioNTech研發的新冠疫苗在國內上市又進了一步。此前復星醫藥在國內進行了BNT162b1的I期試驗。8月5日,復星醫藥和BioNTech SE宣布,在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准後,已有72名受試者接種BNT162b1疫苗。在第三屆進博會期間,11月6日,復星醫藥與BioNTech也連線並對外發布了該疫苗引入國內的情況。
  • 中國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結果令人鼓舞——歐美專家熱議中國新冠...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日前發表論文,介紹了中國團隊開發的一種新冠病毒候選疫苗一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這項關於新冠疫苗研發的階段性成果引發美英等國科學家好評。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免疫學教授丹尼爾·奧爾特曼表示,這是報告新冠病毒疫苗臨床試驗結果的第一篇論文,疫苗誘導產生了與接種劑量相關的中和抗體應答,志願者也沒有嚴重不良反應,所以「開端很好」,試驗結果「相當令人欣慰」。
  • 72名受試者已接種,復星新冠疫苗國內一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
    (健康時報記者 尹薇)8月5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國BioNTech 聯合宣布,在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准後,截至目前,已有72名受試者接種BNT162b1疫苗。據悉,在中國進行的臨床I期試驗計劃總共招募兩個年齡階段(18至55歲及55歲以上)144名健康受試者,以評估該候選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並確定劑量選擇。受試者將注射10微克(g)或30微克BNT162候選疫苗或安慰劑,臨床試驗產品由BioNTech位於歐洲的通過GMP認證的mRNA生產工廠供應。
  • 一藥治四蛇:「精製凍幹多聯抗蛇毒血清」進入臨床一期試驗
    「一藥治四蛇」急救官兵性命■高 源 歐陽治民筆者日前從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他們研製的「精製凍幹多聯抗蛇毒血清」已進入臨床一期試驗
  • ...進入臨床三期試驗,強生宣布進入最後階段臨床試驗,各國進展如何?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世衛組織正與中國就「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合作展開討論,中國是重要的新冠疫苗潛在供應方,目前中國已有四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三期試驗。美國媒體報導稱,雖比其他公司晚了些時間,但強生疫苗同其他競爭產品相比具有潛在的巨大優勢:其臨床試驗規模、使用的疫苗技術安全記錄、所需劑量及疫苗保存運輸條件均有優點,值得期待。
  • 福建首家BE/I期臨床試驗研究平臺落戶廈門
    文/本報記者 吳君寧 通訊員 莊如真 方舒玫圖/萊必宜科技 提供昨日,全省首家生物等效性(BE)I期臨床試驗研究平臺在廈門正式啟動。這對於全市乃至全省的藥企來說無異於一場「及時雨」:目前國內的BE臨床研究資源極其短缺,我省至今仍無能夠開展BE/I期臨床試驗的機構,這不僅將填補福建省空白,豐富和完善生物醫藥產業鏈,還預計將幫助廈門藥企產生80億元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