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其實是鳥類?「始祖暴龍」已長出羽毛,只差不會飛

2021-02-10 世界未解之謎

鳥類和恐龍的歷史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成的--這已經是無可動搖的定論。而證明這點的,就是屬於「獸腳亞目」的「虛骨龍類」族群的中華龍鳥,在1995年挖掘出它的全身化石時,已經認定它從背部到尾巴都有羽毛的痕跡。

一般認為中華龍鳥全身(至少背部)都有羽毛覆蓋,這就成了恐龍和鳥類是近親之說法的有力證據。

另外,學者也有發現過,生存在8000萬年前的偷蛋龍在巢穴中產卵,看似正在孵蛋的化石。而在虛骨龍類之中,屬於最接近鳥類的「馳龍科」的顧氏小盜龍,不只是前肢,連後肢也長有翅膀,能夠在空中飛行。

這些虛骨龍類的體型較小,骨骼也變輕,是一群身輕如燕的恐龍。但另一方面,全長12m,體重達6噸的暴龍也屬於這個族群。其實在暴龍最原始的同類中,也有身體嬌小並長有羽毛的物種,有人指出,暴龍的孩子身上可能也有羽毛。

雖然我們在白堊紀的地層中發現了許多長有羽毛的恐龍化石,不過從恐龍進化而成的最古老的鳥類「始祖鳥」,其實是在1億5000萬年前的侏儸紀後期出現的。

它們和現在的鳥類很像,不過頷部長有牙齒,翅膀上有長著鉤爪的3根趾頭,尾巴很長,有著和恐龍很像的特徵。

在這之後,鳥類雖然隨著恐龍一起繁盛起來,不過在白堊紀末期出現的大滅絕時期,恐龍滅絕了,只有在環境變化下也能透過飛行移動的鳥類存活下來。隨後它們為了尋找繁殖的對象而不斷拓展分布的地區,直到現在都一直繁榮著。

相關焦點

  • 最大型的有羽毛恐龍-羽暴龍
    羽暴龍的羽毛相當長,長約20釐米,呈絲狀。由於羽毛痕跡的保存狀態差,目前無法確定這些羽毛的結構簡單、或是複雜,也無法確定羽毛的粗細程度。目前已在身體的不同部位發現羽毛痕跡。正模標本的臀部、腳掌已發現羽毛痕跡。編號ZCDM V5000標本的尾巴也有發現羽毛,羽毛與尾巴之間的角度約為30°。編號ELDM V1001標本的頸部、上臂有發現羽毛,頸部羽毛長20釐米,上臂羽毛長16釐米。
  •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為何恐龍都沒羽毛?來看看羽毛是怎麼出現的
    要是這麼想的話,很顯然是先入之見影響了判斷,因為恐龍也並非都是龐然大物,有些恐龍的體型並不大,而鳥類也並非都會飛翔,如鴕鳥、企鵝等都不會飛翔,但是從已有的古生物證據方面來看,鳥類確實是從恐龍進化過來的。那麼鳥類是由會飛翔的翼龍進化過來的嗎?
  • 中國發現長羽毛巨型恐龍化石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4月9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近日在中國遼寧省境內發現了一種新的長有羽毛的巨型恐龍。這一恐龍新物種是暴龍的遠親,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大型長有羽毛的動物。  古生物學家已經知道,恐龍家族的某些成員是長有羽毛的。但是,此前已知的有羽恐龍大多體形相對較小。
  • 【恐龍】身披羽毛的掠食者——華麗羽王龍
    碩大的頭部,恐怖的利齒,蜥蜴般的皮膚烘託出霸王龍一個讓人無比恐懼的形象。但假如那頭霸王龍渾身披滿小雞一般的絨羽呢?會不會使原來兇殘的形象變得稍稍「萌」一些呢?其實,在距今約1.3億年的早白堊世,地球上還真的生活著一些渾身長滿羽毛的暴龍,它們就是華麗羽王龍。
  • 鳥類祖先:小型食肉恐龍(組圖)
    近年來,古生物學家們發掘了更多的始祖鳥化石,已部分證明始祖鳥和食肉的獸腳類恐龍有最近的親緣關係,支持了鳥類起源於恐龍的理論。根據對始祖鳥化石的分析,科學家們認為始祖鳥也長有與恐龍腳類似的足部。現代鳥類的足部都長有一個向後的腳趾。從始祖鳥化石上可以看到,其第一個腳趾從其足部的一側長出。出土的化石顯示,始祖鳥的腳與現代鳥類大不相同,更接近於獸腳類恐龍。
  • 暴龍超科代表恐龍,霸王龍,特暴龍,帝龍等
    四肢:霸王龍有兩個強大的右腿,後肢強壯,每隻腳各承受約半隻大象的重量。腳掌只有三個腳趾接觸地面,蹠骨離地,腳後另有一上爪。與身體相比,霸王龍的前肢卻非常小,其實只是相對小,但實際展開也有1米長。2,目前為止所發現的大型獸腳類足跡化石几乎都採行走方式,沒有一個是奔跑中的,這也許顯示大型獸腳類恐龍無法奔跑。目前只找到了一張霸王龍的足跡化石,可惜圖片只有一個腳印,但可以肯定2個腳印應該相差很近,不然科學家不會說是行走的腳印,見下圖。
  • 雷克斯暴龍究竟有無羽毛?
    這種巨獸是像短吻鱷一樣覆蓋著一層堅硬的鎧甲,還是像鴕鳥一樣披著一身光滑的羽毛呢?又或者是居於二者之間呢?阿爾伯塔大學的古生物學者Scott Persons從小時候起就開始探索這類問題。儘管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雷克斯暴龍長有羽毛,但從過去20多年全球各地出土的有羽恐龍來看,恐龍並非都是單一的、長有鱗片的怪獸。
  • 遼寧發現體型最大帶羽毛恐龍 不為能飛為保溫
    「華麗羽王龍」頭骨及羽毛化石照片。「華麗羽王龍」(大個)和其他帶羽毛恐龍復原圖。 本組圖片由徐星提供  科學家在遼西發現了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華麗羽王龍,是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帶羽毛恐龍。「這次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它徹底推翻了過去大家一貫認為的大型動物不能長羽毛的觀點。 」研究小組的主要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激動地表示,以往科學家普遍認為,巨型動物為了更有效地散熱,其體表都是由鱗片或短小的體毛覆蓋,羽毛只能出現在小型恐龍身上。
  • 「華麗羽王龍」:帶羽毛的超級恐龍
    「華麗羽王龍」的發現,使得帶羽毛恐龍的體積上限達到了過去沒有想到的程度,這顛覆了恐龍在大型化過程中羽毛會逐步退化的觀點。化石來自三隻恐龍,一隻成年的和兩隻幼年的。「每隻的具體年齡目前沒有確定,體形最大的成年恐龍與體形最小的幼年恐龍相差8歲。」研究團隊成員王爍告訴本刊記者,「最大的這隻體長大約9米,體重1.4噸。
  • 始祖鳥真的是鳥類祖先嗎?研究發現,它或許不會飛
    不過,古生物學家通過檢測發現,始祖鳥的化石的確至今約有1.5億年的歷史,它們生活在侏羅紀時期,外形有一點像野雞,尾巴很長,身上長有鳥類的羽毛。讓我們將時間撥回到1.5億年之前,當時地球上的主人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遠古生物——恐龍。
  • 霸王龍長毛後瞬間變萌,恐龍都有羽毛嗎?
    )、惡霸龍(達斯布雷龍)、特暴龍等。雖然我們只能根據許多恐龍骨骼化石,復原出該恐龍的大概體型,但無法知道它們的皮膚是什麼樣子的,可能具有異常華麗的色彩,或者如人們想像中的那樣。根據確鑿的化石證據,已被確認長有羽毛的恐龍有:迅猛龍(伶盜龍)、華麗羽暴龍、千禧中國鳥龍、擬鳥龍、小盜龍、天青石龍等。大多數有羽毛的恐龍化石是在中國發現的。
  • 毛茸茸的恐龍--中國數字科技館
    尤其是近20多年來,在中國遼寧西部挖掘出了一系列帶羽毛的恐龍化石,逐漸勾勒出恐龍與鳥類的演化故事。  在今天的科學家眼中,以霸王龍為代表的恐龍,和以小麻雀為代表的鳥類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呢?這些化石累積起來,足以讓科學家認定,身上同樣長有羽毛的馳龍科恐龍就是現代鳥類的祖先。從那時起,羽毛不再是鳥類的「專利」,許多小型獸腳類恐龍都長有羽毛。  而之前發現的中華龍鳥,最終也被科學家證實為一種小型食肉恐龍,而不是鳥類。
  • 恐龍迷們,長羽毛的霸王龍,你能接受嗎?
    徐星、邢立達等中國古生物學者在遼寧西部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具有完好羽毛痕跡的恐龍化石,並將這種新恐龍命名為華麗羽暴龍。華麗羽暴龍屬於暴龍超科,即暴龍類,我們平常說的霸王龍,指的就是暴龍類恐龍。化石上羽毛痕跡清晰可見,這是一種類似小雞絨毛的原始羽毛華麗羽暴龍的發現,第一次證實在大型恐龍特別是暴龍類恐龍身上也存在羽毛。古生物學家推測,這種羽毛的作用主要是保暖。
  • 8種有著鳥類特徵的史前生物,圖6被認為是鳥類始祖,卻最不像鳥
    ,是翼龍的祖先,這種史前生物非常滑稽,自己明明不會飛,還非常喜歡爬到樹上,然後從樹上滑翔下來,體驗空氣動力帶來的快感,也正是這一特性,才誕生了翼龍類恐龍。小盜龍 這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恐龍,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完整化石只有10個,這種恐龍絕對是一種奇葩,體型只有鴿子那麼大,它們卻是食肉動物,主要以魚類和昆蟲為食,它們有兩對翼,前爪一對翼,後爪一對翼,這種特殊奇葩的生理構造,至今是個謎,科學家也搞不懂它們這樣進化有什麼特殊作用,可能是為了平衡飛行用的。
  • 科學家首次發現植食性恐龍長有羽毛
    可能所有的恐龍都長著羽毛。圖片來源:Andrey Atuchin  研究人員贊同鳥類來自恐龍,但恐龍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變成鳥兒的呢?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新發現的化石表明,鳥類的特徵——羽毛的存在——已經深深地烙進了恐龍的進化樹中。
  • 恐龍不僅有長羽毛、長鱗片的,還有長毛髮的?
    怎麼樣,這個視頻有沒有刷新你對恐龍的認識?那我們繼續掰扯掰扯恐龍有羽毛這事兒吧。 猜猜誰和恐龍是親戚?科學家現在普遍認可現代鳥類是由獸腳類恐龍進化而來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鳥類稱為長著羽毛的恐龍,畢竟你沒看過不長毛的鳥吧(被薅掉的不算)。要是你家養了小鳥,你完全可以說「我家養的是長羽毛的小恐龍!」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恐龍都能有羽毛,有些確實像我們想像的那樣,身上長著鱗片。那我們來看看到底都有那些恐龍長毛吧。
  • 化石印記,羽毛的秘密
    今天,當我們看到鳥類長有羽毛,可以在天空自由飛翔時,並不會覺得驚異。19世紀的專家們很快確定它是一種古代鳥類。畢竟在那個時候,鳥類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有羽毛的動物,而這隻鳥肯定有羽毛。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羽毛,可能是恐龍的,它究竟長什麼樣子?對恐龍形象的定義,人類有一些先入為主了,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當中,給我們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恐龍形象,這也深深地烙印在了我們的心中,認為恐龍就是長這個樣子的,如果在電影裡面所刻畫的恐龍形象,是像鳥類一樣又有翅膀或者像魚類一樣擁有鱗片的生物,我們會認為恐龍是長這個樣子的。
  • 大型恐龍羽毛華麗或與白堊紀早期氣候相關
    中國氣象報記者郭起豪報導  科學家在我國遼寧省西部早白堊紀地層中發現一種新的暴龍類恐龍——華麗羽王龍,是我國迄今發現的體型最大的恐龍之一。這種恐龍之所以有華麗的羽毛,很可能與白堊紀早期的氣候有關。
  • 《侏羅紀世界》關於恐龍的不科學:暴龍怒吼還是低鳴
    1993年,第一部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上映,將早已滅絕的非鳥類恐龍活生生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然而,經過25年之後,許多事情已經發生了改變。首先,電腦動畫的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使電影製作者能製作出比以往更加逼真,細節更加豐富的CGI(電腦成像)恐龍。大約在1.3億年前,小盜龍生活在今天中國東北的遼寧地區,它們具有亮黑色的羽毛,還有彩虹色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