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階段,解決問題的分量非常大,可以說解決問題做不好的孩子,就別想考高分!那麼,做解決問題時有沒有什麼技巧呢?在平時做題訓練時,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做解決問題的能力呢?
一、認真讀題審題
讀題就是為了審題,弄清楚題目所講的意思,明確要求的問題,以及題目中所含的條件。平時就發現,很多孩子題目草草看一下就馬上筆做題,或者就說不會做,這時你只要叫他把題目再讀一遍,他就豁然開朗了。讀題一般讀三遍,第一遍知道大概講什麼,第二遍明確要求的問題,帶著問題要讀一遍,這時要讀慢一點,邊讀邊想,把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圈出來,想想要求題目中的問題要用到哪些條件,第三遍邊讀邊分析它們之間的數量關係。
二、分析數量關係
很多孩子看完題目,就開始動筆,根本沒有分析一下題目中的數量關係,還有的孩子分析題目時只是在那裡想,對於那些簡單的題目你還能應付,難點複雜點的,你就無從下手了。分析題目最好要利用好稿紙,要在稿紙上寫寫畫畫,可以摘錄關鍵詞,可以畫畫線段圖,有的題目還可以用實物演示一下,自己表演一下,這樣直觀形象,想起來就容易多了。
三、列出算式計算
分析好數量關係後就可以列式計算了,這裡就不重點講了,如果是平時做題,還可以想想還可以怎麼解答,讓一道題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解答,達到一題多解的訓練,拓展解題的思路。
四、檢驗是否正確
題目做完,要回顧一下解題思路,看看每一步是否合理,解題時一般有兩種分析思路,一種從問題入手,再去找哪些條件可以求出來,另一種是從條件入手,看哪些條件可以求出哪些問題,直到解答出來。回顧思路時,可以換一種思路來檢驗一下自己做對了沒有,從問題入手的,可以從條件入手來檢驗。
下面分享一下經典的50道解決問題的解題思路與答案,建議收藏,平時可讓孩子練習一下。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解題思路與解答方法,再遇到類似的問題,你再也不用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