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讀大三的他說,他的的口吃是以前數學老師「嚇」出來的……

2020-12-06 李輝說口吃

親愛的讀者朋友,大家好!我是李輝。專注於口吃矯正、社交恐懼症的突破訓練。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一位正在讀大三的一位學員講述他的口吃經歷和通過我們系統訓練改變好後的故事。希望能夠給讀者朋友帶來一些感觸。

嗯,好的。我們這就開始我們今天的分享:

大家好,我叫梁參。今年22歲。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我李輝老師去年3月16號參加老師訓練的學員,時間過得好快,轉眼間,快一年了,去年此刻,我還在忐忑的口吃中,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就改掉了口吃,我心裡非常的開心!我非常感謝李輝老師,今天我也來講述一下我的口吃和跟老師之間的師生故事吧。

我的口吃是以前上學的時候被數學老師嚇的,那時候我很調皮,在班裡很調皮,數學老師每次總是在我回答不出問題時總會打我手或者讓我在教室裡站上一節課,時間久了,我對數學老師變得害怕了起來。

上她的課我就很緊張,每次都希望早點結束她的課,總之,上她的課我的心一直是在緊繃著,非常難受!有一次,她提問我「內錯角」,這個問題很簡單,我是知道答案。

誰知我張開嘴巴竟然不能像心中所想的那般流暢的講出來,卡殼了好幾次,當時就被老師責怪了,感覺當時很丟臉,這麼簡單的問題就講不出來,我心中很難受!

後面的幾次回答問題還是說話卡了,我才開始意識到不是因為我不會回答,而是心裡太緊張了!我努力克制自己,千萬不要緊張,不要緊張,可是一聽到數學老師提到我的名字,我就慌了!心中只有害怕!其他的都忘記了!

慢慢地,我發現我說話口吃的情況越來越多了,在跟同學玩的時候說話也出現了口吃,被同學譏笑,甚至別人給我開玩笑還模仿我說話。

從那之後,我越來越在意說話了,心裡對說話的恐懼越來越大了,不敢跟同學出去玩了,怕他們笑話我說話,性格也變得內向了,回家也很少跟父母說話,到了高中,說話更少了,幾乎每天都是在學習,寫試卷,寫作業等。我倒是很喜歡那樣的狀態。

但是,我依舊很害怕上數學老師的課,那種陰影已經固定在心裡了,雖然高中數學老師很和藹,但是,我心中依舊很擔心。平常在課堂上也變得乖了很多,不愛說話不愛在課堂上搗亂了,老師問我問題,能說的我就說,說不出來的,我就不說。

可是後來到了大學之後,我發現這種方法是不行的同學問我,我如果不回答,他們就在背後議論我,這個是我受不了的,我太敏感了,也可能是我好面子吧,現在我在讀大三,大一的那一年是我最魔鬼最灰暗最難受的一年。

大一的時候,要經常去說話,去報導,去回答問題,去參加班裡活動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說話,我不想讓別人發現我口吃的樣子,所以幾乎我都不說話,因為跟同學說話我心中總是感覺突突的,很緊張。好幾次我默默地流淚難過,我是多麼想正常的說話!

所以我就在網上搜索了很多的方法,有一次,我在豆瓣上看電影網評時看到了李輝老師的文章,就是從那時我開始關注老師,因為我心中對「老師」很敏感,很害怕。加了老師之後,我就在潛水關注老師。

每天看到老師給學員訓練的情況和他們的變化,我心中也越來越激動,一直到去年的3月份我才報名。現在想起來,幸虧我當時選擇了李輝老師,如果沒有老師,我的去年和現在乃至以後可想而知是多麼糟糕。

老師很親切,每天訓練開始都會給我閒聊,問我的心情如何,學校生活如何等等,我感覺老師很貼心。他是很嚴肅,是在諮詢中嚴肅,但是在訓練中,老師就像一個大哥哥一樣那麼理解我懂我。

其實我的改變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我做錯了很多,老師也沒有責罵我,而是非常理解我,我感覺我當時的選擇非常對!現在已經在老師那裡畢業快一年了,但是我依舊非常希望再上老師的課,每當我看到老師給我後面的學弟學妹們訓練我就很羨慕他們!

認識老師就好像開了一扇窗,他不但給我改掉了多年的口吃,讓我重獲說話的自由,而且還讓我的性格變得樂觀活潑自信了,現在我對未來更加有信心了!老師,謝謝您,我一定會繼續加油!不會讓您失望!老師,您也一定要多保重身體!

嗯,好的。親愛的讀者朋友,以上就是我們的小參講述他曾經的口吃和通過我們系統訓練改變好後這一年的說話狀態,每次看到學員們講述他們的故事,我都非常的感動!因為,這一切都是他們一定「要」改變的心和「絕對的」「執行力」付出的結果!我很欣慰!

矯正好口吃,恢復到了常人的說話,我相信,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我們肯定會越來越好!在此,我也祝福我們的小參的以後越來越好!祝福他!

好了,親愛的朋友們,寫到這也是今天的文章要結尾的時候了。今天的這篇文章,我主要分享的是我們一位22歲的大三的學員講述他曾經的口吃和通過我們系統訓練改變好後的故事。希望能夠給讀者朋友帶來一些思考和幫助。

在此,我再次說一下,我們一定要永遠相信說話就是我們的本能,說話本來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口吃也好,社交恐懼症也好,它們都是可以徹底改變好的!只要你真的是向「要」改變!只要你是真的真的受夠了!那麼!就站起來改變吧!

李輝說口吃

好的,親愛的朋友,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我是李輝,專注於口吃矯正及社交恐懼症的突破,如果,你有口吃或者社交障礙的問題,並且,它們給你的生活、學業、事業、都帶來了深深地影響的話,你可以隨時找我聊聊。

好了,朋友們,今天先寫到這,明天我們繼續。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中國現代數學教育先驅:他是錢學森老師,創辦中國第1屆數學競賽
    如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傅率先將數學邏輯和數學基礎引入中國,為中國的數學教育和普及貢獻了畢生的智慧和心血。孫,光緒二十四年生,江西高安人。他的父親傅是清末的一位學者,他教兒子讀古籍。當傅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突然去世,成了他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使得這個貧窮的家庭生活更加艱難。在他父親去世之前,他留下了這樣一份遺囑:"不要讓孫兒輟學,他能做到的。"
  • 重慶南開數學老師楊飛:他把測字、魔術全部用「數學」做解答
    我只是很喜歡數學而已。」南開中學高三年級組數學老師楊飛用這樣的話開啟了我們的採訪。能把數學上成生活,能把術學、周易八卦、街頭測字小把戲這些所有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統統用數學解釋出來,楊老師的課不但上成了「傳奇」,還把很多數學不太開竅的孩子打通了「任督二脈」。因為他有獨門絕技,尤其酷愛不等式,江湖人稱「楊不等」(奧數競賽中四大板塊之一,難!真的很難!)。
  • 清華學霸畢業後當老師,巧妙思路教數學,小學生:很快就做出來了
    他教出來的學生們都說不到15秒就能做出來一道數學題。數學真的是很巧妙,數學題的解法也不止一種,不過我們都更喜歡這種省時容易又準確的方法。但是只學會這些快速解題法就可以了嗎?曾經有一位家長時常抱怨:「我家孩子腦子裡也不知道想什麼,整天的天馬行空,有一次他隨便的畫了幾條線,然後跑過來讓我看,非說這是彩虹的顏色,真能胡思亂想!」
  • 他初中未畢業,卻自薦中科大數學研究生成功,讀教科書如同讀小說
    於是這封自薦信就輾轉到了中科大代數專家曾肯成和其它幾位老師手中,而當曾肯成等幾位老師看到這封自薦信以及肖剛對於數學學習的一些東西時,立刻認為肖剛雖然初中沒有畢業,但是寫的東西很有分量,並且覺得肖剛的數學水平已經遠超當時一般大學的數學系畢業生。不過,曾肯成認為還是要考一考這位叫肖剛的小夥子。
  • 別人家的老師!教你像追星一樣學數學,快來看看他推薦的這些書
    小杜告訴徐老師,他看到這些函數存在構造的美,「老師,你說數學竟然也和美學有那麼大的關係嗎?」此後,徐老師開始為學生們整理適合他們閱讀的書,到目前為止,一共整理出15本(套)數學相關書籍,「這些書旨在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從整體或全局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把數學競賽的學習作為整個數學學習的一部分來完成。」
  • 他是我國數學天才,大三就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破格成985教授
    導語:他是我國數學天才,大三就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就破格成985教授在很多人眼中,世界級難題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能解出世界級難題的人,一般都是從小天賦異稟,是眾人眼中的佼佼者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才子,他從小跟同齡人一樣,並沒有展現出超同齡人的智慧,但是他卻是我國的數學天才,大三就能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就破格成985教授,他就是劉路。聽到劉路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他。
  • 數學需要閱讀?教育家說的,你別不信——讀《給教師的建議》之五
    這一節,蘇霍姆林斯基仍然強調的是閱讀的重要性,這在前面三節中都已經提到,只不過這裡所說的是它另一個重要方面。所有的學科都離不開閱讀,這是我對這一節總的理解。在我們的普遍認識裡,閱讀是學習語文的事,再高一些年級,可以說是學習文科的事。而學習數學或者說理科的知識,就要以寫算為主,誰要是在哪裡讀呀、背呀的,肯定會被人指指點點、被人笑話的。
  • 華羅庚:他只有初中文憑,23歲成清華老師,最後成為現代數學之父
    別看家庭條件不好,華羅庚的父親十分重視對華羅庚的教育,把他送進了金壇縣第一所新式中學——金壇中學讀書。其實華羅庚並不是從小就這麼聰明,他小的時候說話都說不清楚,呆頭呆腦的,同學們都給他起外號"羅呆子"。誰也想不到,"羅呆子"會變成當今舉世聞名的數學家。進入初中後,華羅庚在數學上的天賦開始顯露出來,幸運的是,華羅庚遇到了自己的"伯樂"——他的班主任王維克。
  • 煙臺口吃小夥圓夢「中國夢想秀」180天苦練終流利演講
    水母網4月28日訊(YMG記者 楊健)「大……大家……好,我……我……叫……潘正愛。」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舞臺,曾迎來一位來自煙臺的小夥子,與本期其他三位追夢選手不同,他合計8個字的開場白,用了將近1分鐘。然而,最初自我介紹都格外困難的潘正愛,上周再度站上夢想秀舞臺之前通過180天的刻苦練習糾正口吃,終於登臺發表一出流利的演講,一圓當年的英語教師之夢。
  • 讀讀歐拉,他是所有人的老師
    法國大數學家拉普拉斯曾說過一句話——讀讀歐拉,他是所有人的老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文林表示:「歐拉其實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在數學和物理的很多分支中到處都是以歐拉命名的常數、公式、方程和定理,他的探索使得科學更接近我們現在的形態。」
  • 小學生都愛讀的數學科普經典,數學三書——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
    以便讓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數學的世界,這樣的讀物在當時根本找不到,後來一個很偶然的機緣我看到了漫畫家豐子愷說過的一段話:我一直沒有嘗過數學的興味,一直沒有遊覽過數學的世界,到底是損失!最近我稍微彌補了這一損失,便是《數學趣味》這冊書裡的文章。我與燻宇相識後,他便做這些文章。他每次發表後,我都讀,而誘我讀的是書裡富有趣味的題材。我常不知不覺地被誘進了數學的世界裡去。
  • 沒讀過學前班的一年級孩子有多難?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由於零起點入學,孩子們在幼兒園不允許學任何東西,幼兒園的老師也不允許教任何東西。結果一到一年級,老師和孩子,全都「傻」掉了!孩子難以適應快節奏的一年級生活,沒上過學前班,沒接受過幼小銜接教育,啥也不會,拼音沒基礎,生字沒基礎,寫字沒姿勢,習慣沒養好……再加上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數學教材,不斷在變難!以前的小學三、四年級課文,都給放到一年級的教材當中了。
  • 他是數學王子,也是物理天才,且看全能王子高斯一生如何開掛!
    好在這種情況在高斯三歲的時候有所改變,因為這個時候的高斯居然無師自通,準確告訴父親工人應該發放多少工資,讓父親大吃一驚。長大後的高斯對此也是非常驕傲,常對別人說自己「在學會說話以前,已經學會計算」。 所以說呀,這數學三分靠努力,七分靠天賦呀。不過這只是高斯開掛人生的第一步,到了上學年紀的他,在7歲的時候是直接又控制不住自己開了掛。
  • 姜立夫:他是數學家更是數學教育家
    由於長期從事中國數學教育與研究事業的開創和領導工作,姜立夫先生長期擱置了自己的學術研究。早在1926年在廈門大學執教時,他就曾對當時在身邊做助教的江澤涵說:「前此數年,我把全部精力用來教書、教學生,此後我也要繼續研究,教自己了。」但是,在以後漫長的半個世紀中,他始終是教人先於「教己」。
  • 他,大三破解世界數學難題,獲100萬獎金,22歲成985高校正教授!
    曾經一度被認為是數學天才,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2008級本科生。在大學三年級時獨立解決了英國數理邏輯學者西塔潘提出的一個猜想,在國內引起關注。2011年10月,中國科學院李邦河等3名院士分別向教育部寫信推薦,請予破格錄取他為研究生,並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立即採取特殊措施,加強對其學術方面的培養。
  • 科普向:牛頓和他的老師巴魯
    臨終時,他很謙遜地說:「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怎樣看法,我只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海濱遊戲的孩子,有時為找到一個光滑的石子或比較美麗的貝殼而高興,而真理的海洋仍然在我的前面未被發現。」他還說:「如果我所見的比笛卡兒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肩上的緣故。」牛頓三歲的時候,母親再嫁,他由外祖母撫養。
  • 這種數學老師真的贊,誇他一萬遍!
    (讀下面請自帶東北味兒 從上課起第一天這個東北味就很明顯再加上他呢個小語氣)「考試呢幾套題我都看過了 呢些老師出完題之後呢 讓我做答案 我就都看zhao了」(他這裡說真的很搞笑)「有啥問題可以問我」「問吧」「是你們問的啊」
  • 他是數學天才,曾證明世界性數學難題,如今卻是國外名校教授!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在數學屆名聲極大、自小對數字敏感的數學大咖。不知你是否聽過他,張壽武,一個來自安徽鄉下卻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的數學大咖,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他的事跡。張壽武出生於安徽和縣,一個普通的地方,但從這樣一個普通小地方走出來的他卻有著許多人羨慕不已的成就。
  • 最會講故事的老師開公號分享數學故事,把函數和拋物線定理改成歌
    4月9日上午,慢新聞記者在南開(融僑)中學見到了這位被學生們稱為「最會講故事的數學老師」——楊飛,他正在研究下一個要給學生們講的故事——「函數問題」,很多人說數學冰冷枯燥,楊老師利用文化故事將她梳妝打扮,從此數學溫情美麗。據了解,目前楊飛老師開的公眾號「文化數學」涉及的都是中學數學,受眾也主要以本校高中學生為主。
  • 李詠6歲時還口吃,他都經歷了什麼,最後逆行成一代「名嘴」?
    家喻戶曉的主持人李詠在小時候竟是口吃?六歲之前甚至說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他是如何考上北京廣播學院的?又為何在事業巔峰期隱退,一家三口奔赴米國?李詠小時候說話有障礙,六歲之前甚至連一句「奶奶」都無法叫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