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發布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最遠天體」居然形似雪人
NASA 於本周三(1 月 2 日)公布了新視野號探測器於距地球約 64 億英裡遠的位置傳回的首批照片,向世界展示了人類目前勘探過的最遠天體 Ultima Thule 的外貌。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於美國東部時間的 1 月 1 日凌晨以飛掠的方式「訪問了」這一位於太陽系邊緣,比冥王星離太陽還要遠約 16 億公裡的古老天體,並在距該天體最近的一個半小時內,在距其約 2 萬 8 千公裡的位置上對其進行了拍攝。
-
NASA新視野號發回新數據:「太空雪人」更像巧克力豆 隕石坑很少且...
NASA新視野號發回新數據:「太空雪人」更像巧克力豆 隕石坑很少且沒有水 Emma Chou • 2020-02-14 09:58:16 來源:前瞻網 E1145G0
-
在太陽系邊緣遊蕩的「雪人」:新視野號揭開「天涯海角」真面目
「新視野號」探測器傳送回了第一批「天涯海角」的特寫圖。這個星體就像一個「雪人」,被宇宙輻射烤成了淡淡的紅色。更多的數據還在傳輸處理中。而通過太空飛行器所拍攝傳回的圖像,天文學家們開始慢慢了解該天體的形貌。「新視野」號以每秒 14.5 千米的速度飛掠這顆 30 千米長、15 千米寬的天體。在美國東部時間 1 月 1 日上午 12:33,「新視野」號與「天涯海角」的距離達到最小值,只有 3500 千米。飛掠過程中「新視野」號一直在收集數據。
-
NASA新視野號飛掠「終極遠境」,65億公裡外的新年祝福!
「新視野號」於北京時間1日下午飛掠古柏帶的小行星「終極遠境」(又稱天涯海角),因為距離遠達65億公裡,首批照片預計最快要晚上10點才能傳到地球。
-
新視野號飛船訪問過的最遙遠物體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又譯新地平線號,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旨在探索矮行星冥王星(在發射時間仍然被認為是一顆行星)和柯伊伯帶的行星際機器人太空船任務,它是第一艘飛越和研究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凱倫、尼克斯和許德拉的太空探測器。NASA可能還會批准它飛越一個或兩個古柏帶天體。
-
NASA「新視野」號飛掠迄今最遠天體
圖/視覺中國 據NASA官網,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將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2014MU69,這將是太空飛行器探索史上的最遠天體。科學家對這個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知之甚少,屆時「新視野」號將近距離飛掠此天體,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選擇「天涯海角」?
-
新視野號終於傳回一張照片,然而科學家見了之後,直呼前所未聞
文/行走天涯新視野號終於傳回一張照片,然而科學家見了之後,直呼前所未聞新視野號太空探測器是美國在多年之前向冥王星發射的,當時這艘探測器的最主要的目的和工作就是研究冥王星,雖說這顆星球距離地球和太陽非常的遙遠
-
NASA公布太陽系邊緣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狀似「雪人」
「新視野」號所拍攝的首批「天涯海角」圖片。(圖片來源:NASA)中新網1月3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日前飛越一個暱稱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太陽系邊緣天體。
-
NASA發布了一張40億英裡外的「太空雪人」的新照片
新視野號拍攝了迄今為止解析度最高的「太空雪人」照片。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線」(new Horizons)探測器飛越了太陽系中最遠的天體。Ultima Thule距離地球40億英裡(60億公裡),令人難以置信。
-
NASA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到達真正的天涯海角 準備在那裡呆10年
新視野號探測器(也叫新地平線號)是人類迄今為止派出探測任務最遠的飛行器,現在已經完成了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到達柯伊伯帶考察小行星。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外一個薄薄的圓盤狀區域,這個區域厚度約有黃道面上下10度,但寬度卻有幾十個天文單位之多,在距離太陽約40~100個天文單位之間。這裡聚集著密集的小天體,已經發現的有數千顆,據估計那片廣漠的區域有100公裡直徑以上小行星不下於10萬個。
-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66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改變了科學家的認知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NASA發射了多個星際探測器,2006年的時候,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的任務是探索冥王星和冥衛一。如果任務順利,還會進入柯伊伯帶。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其實不是我們發射的速度最快的探測器,新視野號探測器才是。它發射升空的速度,接近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鐘16700米。按照這一速度,飛出太陽系是沒有問題的。
-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近距離探秘冥王星系統和神秘柯伊伯帶
新視野號是行星際太空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 「新前沿」計劃的一部分。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和西南研究所(SwRI)設計,由 S. Alan Stern領導, 該太空飛行器於2006年發射升空,主要任務是執行於2015年對冥王星系統進行飛越研究,並在隨後的十年中進行了第二次飛行任務,以飛行並研究一個或多個其他柯伊伯帶天體(KBO)。
-
新視野號2019年將抵達下一個目標
,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進入了柯伊伯帶的旅程,要知道新視野號下一代打算探索的目標就需要清楚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對冥王星進行飛掠,這是一點很重要。新視野號首席科學家艾倫-斯特恩認為在1992年,科學家使用夏威夷大學的望遠鏡發現了冥王星之外的第一個柯伊伯帶天體,證實了在太陽系內八大行星軌道之外還有其他天體存在,這個發現促進了美國宇航局對柯伊伯帶的研究。去年7月,艾倫-斯特恩在奧蘭多地球與空間會議討論了探測器下一個任務。
-
新視野號近距離飛越太陽系邊緣小天體—新聞—科學網
此時,「天涯海角」距太陽大約65億公裡,比冥王星還遠約16億公裡,從「新視野」號傳回的信號需6個多小時才能抵達地球。 「天涯海角」編號為2014 MU69,位於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這裡被認為隱藏著大量冰凍巖石小天體,它們可能還完好保存著46億年前太陽系剛剛形成時的信息。此次飛越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近距離觀測柯伊伯帶小天體。
-
新視野號到達柯伊伯帶,竟發現一個類似「雙星」的小行星
在與冥王星成功會合後,新視野號宇宙飛船被送往位於柯伊伯帶的一個更小的天體。當它飛過時,宇宙飛船捕獲了一個由兩個截然不同的葉瓣組成的小世界的圖像,科學家們發現這些葉瓣的屬性有點令人困惑,但具體細節還需等待深入研究,因為距離和電力預算的結合意味著將「新視野號」的大部分數據傳回地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隨著高解析度圖像的出現,對這些數據的等待終於結束了。
-
NASA揭「天涯海角」秘密:表面相對光滑,未發現水!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飛越一個暱稱為「天涯海角」、形似雪人的太陽系邊緣天體一年後,目前仍在距離地球40億英裡的地方,為人類揭示「天涯海角」的秘密。據報導,最新數據表明,科學家們發現這個被稱為「天涯海角」的天體表面相對光滑,隕石坑比預期的少得多。它外表很紅,科學家認為,這種紅色色調由其表面有機物質的改變引起,這在柯伊伯帶中很常見。另外,儘管天體上存在凍結的甲烷,但目前仍未發現水的存在。
-
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在探索冥王星的旅程中看到了什麼?
2006年1月新視野號探測器,開始了探索冥王星的漫長旅程。它成為第一個造訪冥王星的人造物體。而且還探索了柯伊伯帶中名叫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小行星。為了到達太陽系外部區域並完成探索任務。新視野號首先穿越了小行星帶,這是它拍攝的第一張圖像。
-
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最遙遠古老的天體,還拍了照片
這個太陽系級別的「天涯海角」,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天體,距離地球 65 億公裡,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柯伊伯帶是太陽系中海王星軌道外側一片天體密集的圓盤狀區域,有數十億顆天體,並保留了太陽系演化所留下的痕跡。
-
解密冥王星—不平凡的新視野號
它處於名叫柯伊伯帶的地區,是眾多小行星的家,也是成百上千的古代冰體,以及數萬億彗星的家。這個神秘的地區擁有著太陽系構成的線索,並且,它遠遠超出了人類可以觸及的範圍,直到新視野號的出現。新視野號的目的就是:探索冥王星,收集越多數據越好,並傳送回地球,然後探索柯伊伯帶及更遠的地方。
-
新視野號傳回一張照片,冥王星發現巨型生物,和外星人有關嗎?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不明生物,它是什麼?古代人一直想要看一眼地球之外的模樣,或許是科技限制了他們,他們對於宇宙只能無限猜測,進入了現代,人類科技有很大提高,首次登陸月球後,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它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一樣,都難以發現地球所在的位置,走出地球後,科學家們猜測,難道這整片宇宙僅僅只有人類一種文明嗎?其他生命又是以怎樣形式存在呢?人類能否找到它們的身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