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人的驕傲——孫家棟(下)

2020-08-17 遼瀋晚報營口時刻

來源:營口日報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紀念郵票

孫家棟在型號研製現場

孫家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導發射任務

劉永春

新方案決定分兩步走,第一實現「上得去」,即以最短時間讓衛星上天,然後再發射有功能的衛星。為能「抓得住」,孫家棟提出將地面設備與衛星設備聯合起來,使用先進的都卜勒測軌道技術,通過頻率的變化確定衛星的高度、速度、方位等,做到統一指揮,準確入軌。為了「看得見」,孫家棟與大家絞盡腦汁,這顆衛星直徑只有1米,表面不光亮,人在地球上根本看不到。後來他們終於想出一個好辦法,送衛星入軌的三級火箭同衛星一起運行,並在火箭上安裝了一圈兒撐開直徑達4米、表面鍍鋁的特殊圍裙,使其達到2—3等星的亮度,這樣在太陽的照射下,地球上的人用肉眼直接就可見到衛星。「聽得到」,是前面4國衛星所沒有的。經多方研究,孫家棟決定在衛星上安裝一臺特殊發音器,採用電子線路和鋁板琴的悅耳聲響,高奏樂曲《東方紅》。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徵一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載著「東方紅一號」衛星一飛沖天,從此開啟了中國航天之夢。東方紅一號衛星的重量為173千克,是蘇、美、法、日發射的第一顆衛星重量的總和;衛星上的全部元器件、設備原料以及理論技術全部是中國自己的產品和研究成果,令西方大國為之一震;《東方紅》樂曲響徹浩瀚宇宙,令中華兒女揚眉吐氣。

孫家棟組建的18人攻關科研團隊,後來被譽為中國航天18勇士。

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一號」,從「風雲氣象衛星」到「北鬥導航衛星」、火星探測器等,如今中國自主研製的上百個航天飛行器中,有34個是孫家棟的「孩子」。航天事業不但是國防、氣象的大國重器,如今更走入百姓生活,網約車、叫外賣、車輛導航等,為我們提供日常服務的就是中國北鬥衛星全球聯網系統。孫家棟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設計師、見證人,人們尊稱他為中國「衛星之父」。

黨和國家先後授予孫家棟「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及改革先鋒等稱號。2019年9月29日,90歲高齡的孫家棟坐在輪椅上,在人民大會堂接受習近平主席頒發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該勳章的人,全國僅有8位,孫老當之無愧。

2016年3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將「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日的4月24日定為「中國航天日」,旨在大力弘揚航天精神,科學普及航天知識,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

在中國第5個航天日到來之際,為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中國郵政於今年4月24日發行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紀念郵票一枚。畫面主題突出,衛星設計逼真,長徵一號火箭首次登上國家名片,紅色的「50」數字格外醒目耀眼,令我及眾多集郵愛好者愛不釋手。營口人收集營口人設計的衛星郵票格外有意義,孫家棟是我們營口人的驕傲、學習的榜樣。

(作者系營口市歷史學會副理事長)

相關焦點

  • 「風雲」人物孫家棟
    2018年,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系列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時,89歲的孫家棟出現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有人問他,何必事必躬親? 他說:「我是風雲二號的工程總師,應當到一線來。並非我個人如此,每個航天人都是如此,只要到了特定時間,就要出現在特定的崗位上。」
  • 孫家棟:家人最大的愛是理解與支持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幹部家風建設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一套2冊),已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行。讀本深入採訪了25位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英模黨員,首次集中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感人事跡;同時,對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領導幹部家風問題進行深刻剖析,揭示領導幹部自身不正、治家不嚴給事業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
  • 左撇子拯救世界:「北鬥之父」孫家棟
    平時的姿態調整都是以0.1度、0.2度為單位計算的,這次孫家棟卻一口氣要調整5度!提出這樣的方案,意味著一旦調整失利,將承擔大部分失敗責任。所有人都看向孫家棟,為他捏了一把汗。孫家棟並不理會眾人憂心的目光,微微一笑,用輕鬆但堅決的口氣又重複了一遍自己的方案:「衛星調整5度。我相信科學,也對自己的計算有信心。出了問題,我來負責。」最後,在孫家棟這超出常規的指令下,衛星保住了。
  • 孫家棟:像衛星環繞地球一樣造福於人類
    孫家棟鼻子一酸、頭一低,扭身走向角落,邊走邊掏出手絹,偷偷擦眼淚。從外表上看,孫家棟屬於那種很有親和力的智慧型人物。初次與他相見的人,看不出他與常人有什麼不同,身材高挑,穿戴平常,慈眉善目,待人和藹。衛星發射成功時他不喜形於色,工程遇到困難時他也能泰然處之,給人以大智若愚的印象,這驗證了一句古語:「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孫家棟身上有很多讓人佩服的東西。吸引人們的不僅僅是他的科技成果,也不僅僅是他的科研歷程,還有他那為祖國航天事業默默奉獻的心路歷程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以及對同志的真誠。
  • 「北鬥」璀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的故事
    70多歲的人了,長年累月在外面跑,一進家門,孫家棟常常累得連話都不願多說。魏素萍心細,發現每次出差回來,老伴的雙腳都有些浮腫,肯定是走路走多了累的。此後,每次出差前她幫裝箱子時,都要帶一雙布鞋。  回到車上,李鋼將布鞋交給孫家棟,說:「孫老,趕緊換上布鞋吧,否則,阿姨會『問罪』下來的。」  孫家棟說:「換沒換,她怎能知道?」
  • 「北鬥」璀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的故事
    70多歲的人了,長年累月在外面跑,一進家門,孫家棟常常累得連話都不願多說。魏素萍心細,發現每次出差回來,老伴的雙腳都有些浮腫,肯定是走路走多了累的。此後,每次出差前她幫裝箱子時,都要帶一雙布鞋。回到車上,李鋼將布鞋交給孫家棟,說:「孫老,趕緊換上布鞋吧,否則,阿姨會『問罪』下來的。」孫家棟說:「換沒換,她怎能知道?」
  • 風雲事業50年「風雲」人物孫家棟
    「並非我個人如此,每個航天人都是如此,只要到了特定時間,就要出現在特定的崗位上。」讓孫家棟開心的事,是「風雲衛星為天氣預報提供支撐,每個人都有感受」。孫家棟常常掛在嘴邊的例子是,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就是氣象部門通過氣象衛星遙感圖像最先發現的,而在隨後的滅火過程中,風雲系列氣象衛星提供風的動向以及火勢監測等,對滅火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颱風預測方面,以前沒有衛星的時候,颱風天氣幾乎沒法預報,快上岸了才能報出來。
  • 「孫家棟說讓中國航天成為巨人」孫家棟
    【 孫家棟說讓中國航天成為巨人】孫家棟,我國人造衛星技術、深空探測技術和衛星導航技術的開創者之一,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在北鬥系統研製過程中,他曾引述時任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李祖洪的話說:「這些年來,我們曾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巨人』不僅不讓我們站,而且還卡我們、壓我們。
  • 1934年遼寧營口墜龍事件是真的嗎,龍骨證據竟被日本人盜走
    搜索微信號 lydag01靈異檔案館(微信號:lydag01)歡迎加入好奇心爆棚的靈異愛好者團體。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未知讓【靈異檔案館】與您一起來探索解密。最新更新靈異事件:林家宅37號 貓臉老太太事件 成都殭屍 雙魚玉佩事件 朱秀華借屍還魂事件 松花江墜龍事件 重慶紅衣男孩事件 孟照國事件 各地鬧鬼地(回復城市名即可) 關注靈異檔案館微信號
  • 「北鬥」璀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孫家棟的故事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
    70多歲的人了,長年累月在外面跑,一進家門,孫家棟常常累得連話都不願多說。魏素萍心細,發現每次出差回來,老伴的雙腳都有些浮腫,肯定是走路走多了累的。此後,每次出差前她幫裝箱子時,都要帶一雙布鞋。回到車上,李鋼將布鞋交給孫家棟,說:「孫老,趕緊換上布鞋吧,否則,阿姨會『問罪』下來的。」孫家棟說:「換沒換,她怎能知道?」
  • 營口=上海航線重啟!票價最低……
    08:50-11:15營口-上海浦東 12:00-14:25接下來是小夥伴們關心的票價環節。9月8日,記者登錄某購票網站發現,目前營口-上海機票價格最低為290元,國慶假期的7、8日價格最高為1293元。
  • 一見鍾情、108天閃婚,「衛星之父」孫家棟謎樣的婚姻生活如何?
    這位科學巨擘的背後,有著一段讓人羨慕的愛情故事,他們伉儷情深,一見如故、認識108天閃婚,婚後卻幾乎沒有機會和妻子終日廝守,過不上平常普通夫妻再平常不過的陪伴生活。照片上的人就是後來孫家棟的結髮妻子魏素萍,是當時哈爾濱工人醫院小兒科醫生。
  • 「非遺」:彰顯營口文化個性和魅力
    龍身多為花卉、幾何圖形和人物戲曲故事;龍身一般由5至7個龍鱗(託盤)組成,其戲曲、人物亦在託盤上組成;龍尾是將無數個彩色紙條或五色布條剪成箭頭形,將齊頭貼在用「隔薄」(將多層布用糨糊裱在一起)或紙殼剪成的圓盤上。然後頭、身、尾中間加隔柱,用粗線穿起來,春龍節早晨掛在屋梁上,遠看有如彩龍深入雲層,故曰「龍尾」。
  • 碩果積棟譜「風雲」——記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總師」孫家棟
    「並非我個人如此,每個航天人都是如此,只要到了特定時間,就要出現在特定的崗位上。」結緣「風雲」孫家棟與「風雲」很早結緣。從失敗到成功、從淚水到歡笑,風雲二號的研製歷程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縮影,又何嘗不是如同孫家棟一般的中國航天事業開拓者們的人生寫照呢?喜看後輩風雲晚年的孫家棟,依然心繫風雲衛星事業。「對於我來說,每天晚上7點30分,準時打開CCTV1,就能知道明天是晴天還是下雨。」讓孫家棟開心的事,是「風雲衛星為天氣預報提供支撐,每個人都有感受」。
  • 專訪「風雲氣象衛星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孫家棟-中國氣象局政府...
    孫家棟院士在接受中國氣象報社融媒體記者專訪時說。(以下為孫家棟院士口述)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向孫家棟總師頒發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今天的成就,依靠的不是一個人,也不是單純一個集體,而是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尤其是航天人和航天產品用戶的大力協同、無私奉獻下才取得的。我作為一名有著幾十年工作經歷的航天人,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員。  曾有媒體問我,今年6月風雲二號H星發射,我這個快90歲的老人,怎麼還要到發射現場。
  • 營口法院又獲獎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營口兩級法院堅持以評促培、以比促訓,廣泛發動、人人參與,在此次評選中多人獲得優秀成績。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王娣崔某某訴營口某行政機關行政處罰一案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韓祖偉隋某某訴營口市老邊區某行政機關確認違法並履行補償職責案「百場優秀庭審」名單羅義海、韓素坤、金梅營口市鮁魚圈區人民法院——(2020)遼0804
  • 遼寧營口: 看特有海蝕地貌 感受魅力團山
    中國網7月31日訊 遼寧團山國家海洋公園位於遼寧省營口北海新區西部海濱旅遊帶,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娛樂健身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濱海旅遊度假目的地。如果說她與別的海洋公園有什麼區別,那最值得驕傲的便是這海蝕地貌——特有的海蝕地貌形成於18億年前的早元古界變質巖系,其脈巖、析離體、捕虜體以及縱橫交錯的節理造就了獨特的海蝕風光近百個,地質遺蹟真實記錄了集中分布在高
  • 去營口 營菜大行其道自成體系來場舌尖風暴
    我們將全面展示遼寧美食和背後的故事、發展,讓更多的人了解遼寧美食文化、地域經濟發展,彰顯遼寧地域特色。參與方式:本報新浪官方微博weibo.com/huashangchenbao簡訊平臺:15640196128(本信息免費,不含通信費)商家參與熱線:024—86244295一座城市如果能夠讓人停下腳步,要麼這裡有你愛的人,或者風景極其優美,要麼就是有著令人垂涎的美食。而營口,則擁有著最後一項。
  • 他們被孫家棟院士讚譽為「李雲龍式隊伍」
    1995年,國防科大3名年輕博士用薄薄的幾頁寫著一些攻關思路的紙,令陳芳允院士和孫家棟院士眼前一亮。後來,他們一舉突破制約北鬥衛星導航定位工程的技術「瓶頸」。北鬥團隊敢於亮劍的科研傳奇吸引了越來越多願意為祖國國防科技事業奉獻青春的年輕人,想成為這傳奇故事中的一員。「為什麼往北鬥跑?」國防科技大學導航與時空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講師陳雷就是北鬥團隊中的一員。
  • 孫家棟為何能獲得共和國勳章,他是人造衛星之父,還承擔探月工程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1929年4月的一天,遼寧省復縣(今瓦房店市)的一戶農家中,迎來了一個小生命。父親對他寄予厚望,想讓他成為棟梁之才,故此取名「孫家棟」。可令他父親沒想到的是,兒子不僅僅成為了「家之棟梁」,更成為了「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