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巴斯德所等發現新的種屬特異性C肝病毒宿主因子

2021-01-11 瀟湘晨報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鍾勁課題組與北京大學教授魏文勝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題為TRIM26 is a critical host factor for HCV replic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host tropism的研究論文。

C肝病毒(HCV)是一種RNA病毒,屬於黃病毒科的C肝病毒屬。近年來開發的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提高了C肝的治療效率,但由於缺乏疫苗,HCV的徹底清除仍具有挑戰性。HCV動物感染模型對C肝疫苗研發具有重要意義,HCV只感染人和黑猩猩,由於倫理等問題,現已禁止使用黑猩猩作為模型動物;表達HCV受體分子的轉基因小鼠可有限支持HCV感染,但由於缺少其他人源宿主因子,尤其是針對病毒進入細胞之後的關鍵步驟的宿主因子,該轉基因小鼠模型在C肝疫苗效價評價的應用上仍有限。因此,鑑定新的種屬特異性HCV宿主因子對HCV小動物感染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首次發現E3泛素化連接酶TRIM26是HCV重要的宿主因子。實驗結果顯示,TRIM26特異性地促進了HCV基因組的複製,而對於同屬黃病毒科的其他病毒(如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的複製沒有作用。機制研究發現,TRIM26與病毒編碼的RNA依賴性RNA複製酶NS5B相互作用,催化NS5B蛋白的第51位賴氨酸發生K27連接的泛素化修飾,從而增強NS5B與病毒複製複合體中另外一個關鍵蛋白NS5A的結合,最終促進HCV基因組的複製。此外,該研究還比較了不同宿主來源的TRIM26對HCV複製的影響,發現人以及樹鼩來源的TRIM26可支持病毒的複製,但小鼠來源的TRIM26不能支持HCV複製。序列分析發現,與其他種屬相比,鼠源TRIM26存在一段6個胺基酸的插入,刪除掉該胺基酸插入序列的鼠源TRIM26可部分恢復其與病毒NS5B的相互作用及幫助病毒基因組複製的功能。該研究還發現,在小鼠肝細胞中表達人源TRIM26可顯著增強HCV的感染效率。該研究發現了HCV新的宿主因子,進一步解析了HCV複製的分子機制;為HCV小動物感染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巴斯德所與上海科技大學聯培博士研究生梁軼莎、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副教授張桂根、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李齊恆為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鍾勁、魏文勝、張桂根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清華大學丁強課題組也參與了該研究。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西部之光」等的支持。

TRIM26幫助HCV基因組複製的模式圖

【來源: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巴斯德所發現LGP2在C肝病毒誘導的固有免疫反應中發揮關鍵作用
    2017年1月16日,國際學術期刊Hepatology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病毒性肝炎研究組的研究論文「LGP2 plays anessential
  • 上海巴斯德所等利用RNA編輯策略實現對逆轉錄轉座子的編輯幹預
    5月19日,Cell Discover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郝沛利用RNA編輯策略、編輯幹預逆轉錄轉座子的合作研究論文:Interfering with retrotransposition by two types of
  • 巴斯德所法籍課題組長:就算不會中文,也在上海生活得很好
    原標題:就算不會中文,也在上海生活得很好圖片說明:上海巴斯德所法籍課題組長勞蒂米。黃海華攝  法國籍科學家勞蒂米5年前來到上海,成為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的一位課題組長。他希望能長期在這裡工作,因為他可以申請更多的項目,更加專注科研。
  •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取得C型肝炎病毒預防性疫苗研究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C型肝炎病毒疫苗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於11月2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Gut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A trivalent HCV vaccine elicits broad and synergistic
  • 巴斯德研究所:柬埔寨蝙蝠體內發現疑似新冠病毒
    吳哥時報訊 權威科學雜誌《自然》網站昨日刊發報導,金邊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柬埔寨本地蝙蝠體內發現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該發現將對科學家們研究新冠起源有幫助作用。巴斯德研究所的這次發現,是在中國以外的地區首次發現新冠病毒的近親或祖先。
  • 研究揭示C肝治療失敗過程中病毒變異進化特徵
    研究揭示C肝治療失敗過程中病毒變異進化特徵
  •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院長訪問上海巴斯德所
    7月1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INSERM)院長Yves Levy、負責國際合作的副院長Philippe Arhets、Serge Benichou教授一行訪問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加州理工團隊揭示新冠病毒抑制宿主防禦的機制
    我們發現有10種病毒蛋白與mRNA或ncRNAs發生了高度特異性的相互作用,涉及參與宿主細胞蛋白生成的各個步驟。我們發現NSP16與剪接體中U1和U2 RNA成分的mRNA識別域結合,並抑制感染SARS-CoV-2的人類細胞中的mRNA剪接。我們發現NSP1與18S rRNA上的一個精確區域結合,該區域位於起始40S核糖體的mRNA進入通道中。
  • 新發布尼亞病毒與宿主幹擾素系統互作研究獲系列進展
    這兩種新布尼亞病毒均可感染人類並導致出血熱樣的急性傳染病。在前期研究中,王華林學科組發現SFTSV可利用其非結構蛋白NSs與病毒包涵體「監獄」阻斷宿主固有免疫響應(Ning et al., 2014, JMCB; Ning et al., 2015, JVI),而HRTV儘管不能誘導包涵體形成,但可以通過其非結構蛋白NSs介導激酶與轉錄因子的分子空間位阻抑制I型幹擾素等抗病毒蛋白表達(Ning et al., 2017, JBC)。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發現C肝病毒的科學家
    Rice)的重大發現導致了一種新病毒——C型肝炎病毒的鑑定。在他們的工作之前,A型肝炎和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是重要的進展,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無法解釋。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餘慢性肝炎病例的原因,並使驗血和新藥物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哈維·奧爾特於1935年出生於紐約。他在羅切斯特大學醫學院獲得醫學學位,並在斯特朗紀念醫院和西雅圖大學醫院接受內科訓練。
  • 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數百萬人的生命得...
    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數百萬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美國)、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和查爾斯·賴斯(Charles M.Rice)(美國)共同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
  • 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數百萬...
    Rice)(美國)共同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據介紹,三位獲獎者取得了開創性發現,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C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餘慢性肝炎病例的原因,並使驗血和新藥物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研究發現C型肝炎病毒逃逸天然免疫反應的新機制
    5月22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鍾勁課題組的研究論文:Hepatitis C virus NS4B induces the degradation of TRIF to inhibit TLR3-mediated interferon signaling
  •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陳新文課題組首次發現杆狀病毒可關閉宿主細胞CRM1依賴的蛋白出核通路
    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AcMNPV)在感染昆蟲宿主細胞過程中,會將大量病毒蛋白質與宿主蛋白質轉移到胞核,用於在胞核內完成病毒基因組複製,基因轉錄與新生核殼體裝配等病毒複製過程。然而對於AcMNPV如何誘導大量蛋白質發生核聚集的機制未知。CRM1是真核細胞內最重要的蛋白質出核轉運通路。
  • 2020諾貝爾醫學獎:是他們讓根除C肝病毒成為可能
    Rice的重大發現,共同推動了一種新病毒——C型肝炎病毒的確定。他們為抗擊血源性肝炎做出了決定性貢獻。Alter,正在研究接受輸血的患者的肝炎發生率,他和同事十分擔憂地發現——儘管針對新發現的B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檢測,減少了接受輸血的肝炎病例數,但仍還存在大量其他的輸血後肝炎病例。
  • 生物物理所發現宿主抑制病毒蛋白質合成重編碼的新機制
    生物物理所發現宿主抑制病毒蛋白質合成重編碼的新機制 2019-01-25 生物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華南農業大學宣布發現穿山甲為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
    據了解,攻關團隊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進一步對病毒進行分離鑑定,電鏡下觀察到典型的冠狀病毒顆粒結構;最後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
  • 上海巴斯德所結直腸癌基因治療研究取得新進展
    【每日科技網】  4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Oncotarget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抗感染免疫與疫苗研究課題組的研究論文「Gene 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using Adenovirus-Mediated Full-length
  • 今年諾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為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在全球新冠病毒尚在大流行之際,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之前我們跑贏了C肝病毒,相信這次全球也能跑贏新冠病毒!」01人類歷史上關於病原體的發現都獲得了諾獎,這次也不例外醫學人士都很清楚,要成功幹預傳染病,關鍵是要確定病原體。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所以頒給上述三位科學家,也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的重大發現。
  • 【文獻閱讀】新冠病毒重要毒力因子Nsp1與宿主的相互作用
    新冠病毒採取多聚體蛋白的方式進行翻譯,在蛋白酶切割下,ORF1a、ORF1b被加工為成熟的病毒非結構蛋白,其中Nsp1是病毒感染最先表達產生的蛋白質。病毒Nsp1能夠靶向宿主40S核糖體亞基導致翻譯暫停,並激活核酸酶水解宿主RNA,而病毒RNA不受影響,以此劫持宿主系統。Nsp1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子,也可能作為減毒疫苗的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