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0 14:32:00來源:杭州網
7月8日,新華社「聲在中國」攜手網易雲音樂「點亮現場行動」共同發起的2020畢業音樂會正式上線。畢業音樂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作為校長代表,面向2020屆全國畢業生發表致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同學們順利畢業,我作為大學校長,衷心祝賀大家。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認為最好的祝福是:希望科學精神,能陪伴你走好未來的每一段路。」施一公表示,有人說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但在他看來,生命之樹常青,而科學同樣是彩色的。他還寄語全國畢業生能用科學精神澆灌生命之樹,讓生命更加多彩。
施一公希望畢業生保持科學精神的殷切寄語,與他本人對科技與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有關。2007年,施一公放棄在美國高校的優厚待遇,全職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
在施一公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期間,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先後在《科學》和《自然》兩本期刊上發表了80多篇文獻。2015年,施一公率領團隊解析了超高解析度的剪接體三維結構,這一成果被業界稱為近30年來中國在基礎生命科學領域對世界科學做出的最大貢獻。
2015年3月,施一公等七位西湖大學倡議人正式向國家提交《關於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性的大學的建議》並獲得支持。2018年10月,西湖大學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施一公擔任首任校長。西湖大學的創立,旨在為中國培養世界一流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新人才,報效祖國,造福人類,讓中國一流的人才不用遠渡重洋也能接受一流的教育,取得一流的成果。
作為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目前只設立了三個學院,分別是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和工學院。不同於許多高校追求的「大而全」,西湖大學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為辦學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為起點,致力於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培養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施一公曾表示科技、教育、創新人才的培養,仍是他最為關注的話題。他認為,人才培養沒有捷徑可走,要心無旁騖,全力以赴,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練好自己的本領,不要急於求成,要坐得住「冷板凳」。
2020年對於全國畢業生來說是特殊的一年。不同於印象中的畢業儀式,許多今年走出校園的同學們將在雲答辯、雲打包、雲合照中度過一生難以忘懷的畢業季。在這樣的時刻,施一公在2020畢業音樂會上對莘莘學子的深情祝福和寄語,這樣的儀式感讓無數畢業生仿佛正在參加校園的畢業典禮。一股溫暖的力量,與夏日暖風中動人的校園歌聲一起,溫暖人心,激勵理想。
編輯: 蘇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