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寄語全國畢業生:希望科學精神,陪伴你走好未來的每一段路

2020-12-06 央廣網

施一公寄語全國畢業生:希望科學精神,陪伴你走好未來的每一段路

2020-07-10 14:32:00來源:杭州網

  7月8日,新華社「聲在中國」攜手網易雲音樂「點亮現場行動」共同發起的2020畢業音樂會正式上線。畢業音樂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作為校長代表,面向2020屆全國畢業生發表致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同學們順利畢業,我作為大學校長,衷心祝賀大家。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認為最好的祝福是:希望科學精神,能陪伴你走好未來的每一段路。」施一公表示,有人說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但在他看來,生命之樹常青,而科學同樣是彩色的。他還寄語全國畢業生能用科學精神澆灌生命之樹,讓生命更加多彩。

  施一公希望畢業生保持科學精神的殷切寄語,與他本人對科技與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有關。2007年,施一公放棄在美國高校的優厚待遇,全職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

  在施一公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期間,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先後在《科學》和《自然》兩本期刊上發表了80多篇文獻。2015年,施一公率領團隊解析了超高解析度的剪接體三維結構,這一成果被業界稱為近30年來中國在基礎生命科學領域對世界科學做出的最大貢獻。

  2015年3月,施一公等七位西湖大學倡議人正式向國家提交《關於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性的大學的建議》並獲得支持。2018年10月,西湖大學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施一公擔任首任校長。西湖大學的創立,旨在為中國培養世界一流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新人才,報效祖國,造福人類,讓中國一流的人才不用遠渡重洋也能接受一流的教育,取得一流的成果。

  作為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目前只設立了三個學院,分別是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和工學院。不同於許多高校追求的「大而全」,西湖大學以「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為辦學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為起點,致力於高等教育和學術研究,培養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施一公曾表示科技、教育、創新人才的培養,仍是他最為關注的話題。他認為,人才培養沒有捷徑可走,要心無旁騖,全力以赴,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練好自己的本領,不要急於求成,要坐得住「冷板凳」。

  2020年對於全國畢業生來說是特殊的一年。不同於印象中的畢業儀式,許多今年走出校園的同學們將在雲答辯、雲打包、雲合照中度過一生難以忘懷的畢業季。在這樣的時刻,施一公在2020畢業音樂會上對莘莘學子的深情祝福和寄語,這樣的儀式感讓無數畢業生仿佛正在參加校園的畢業典禮。一股溫暖的力量,與夏日暖風中動人的校園歌聲一起,溫暖人心,激勵理想。

編輯: 蘇曉靜

相關焦點

  • 西湖大學今舉行開學典禮,校長施一公寄語博士新生
    通訊員 羅舒丹 記者 方秀芬「做誠實的學問是科學研究中一條不容突破的底線。」校長施一公寄語博士新生。今天,西湖大學274位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在杭州雲棲小鎮舉行。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點擊查看視頻開學典禮上,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發表了精彩致辭
  • 施一公:青年人才應讓科學精神成為一種本能
    原標題:施一公:青年人才應讓科學精神成為一種本能   「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學精神?因為科學精神是產生重大科學發現的土壤,關乎一個國家的健康發展。」11月9日下午,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閉幕式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主旨報告中反覆強調了一個詞——科學精神。
  • 施一公:青年人才應讓科學精神成為一種本能
    「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學精神?因為科學精神是產生重大科學發現的土壤,關乎一個國家的健康發展。」11月9日下午,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閉幕式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主旨報告中反覆強調了一個詞——科學精神。
  • 誦讀科學經典 弘揚科學精神丨施一公:知足常樂是創新的大敵
    作者:施一公,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西湖大學校長。但沒有想到,一旦進了實驗室以後,發現在科學研究這個殿堂裡面是如此之神妙,出乎你的想像。1995年從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系拿到博士學位,儘管覺得自己已經基本上板上釘釘會去做學問了,我總希望自己不留遺憾。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及書院院長給2020屆畢業生的寄語!
    在畢業這個時刻,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逸夫書院、學勤書院和思廷書院的院長、副院長或助理院長等老師紛紛寄語畢業生。在未來的徵途中,希望你們能夠坦然面對所有的苦難,腳踏實地,不斷學習,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用智慧與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勇敢地揚帆起航吧!
  •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寄語2019屆本科畢業生:在實現強國夢的徵程中...
    最近有一位女同學在畢業前,到各校區「旅拍」了婚紗照,作為校長,我祝賀你找到了理想的人生伴侶,祝你新婚快樂!希望你常回山大這個「娘家」看看! 畢業典禮是一場重要的儀式,有著極為深刻的意義,既為同學們一段將要結束的學習旅程畫下精彩句點,更為大家迎接燦爛美好的人生未來開啟序幕。
  • 施一公最得意女弟子之一:未來女科學家,4年8篇CNS,能超顏寧嗎?
    如果提到科學界大名鼎鼎的施一公,想必也是無人不曉,而如果聞到他的最得意的女弟子,當屬第一的非顏寧莫屬了!但顏寧之後,再難以出現第二個「顏寧」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施一公的名聲也不是白當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如今又一位「女科學家」式的人物,她是如今正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生命科學學院的白蕊,她從施一公團隊中眾多優秀學子中脫穎而出,她的學術成果都可以和顏寧媲美了!
  • 尊重科學才能科研創新,施一公:年輕科學家應該具備「科學精神」
    中國面臨的問題,究其原因,施一公在大會上提到了一種精神,他認為是年輕科學家應該具備的精神,那就是科學精神。大會上,施一公給出了「科學精神」的一個概念。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可以看出科學精神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
  • 施一公述科學精神內涵:求真、獨立和合作、質疑
    施一公。 王剛 攝中新網溫州10月26日電(錢晨菲)26日,以「匯聚天下英才 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從三個角度闡釋了科學精神的內涵。
  • 西湖大學舉行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 施一公這樣說
    今年有274名博士研究生將在此開啟一段新的旅程,其中還有來自帝國理工、杜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等27名海外高校考生,佔錄取總人數的10%。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開學典禮上致辭,闡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與技術的價值與力量,以及西湖大學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 科學+|創業者施一公
    時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饒毅評價,「施一公回國一舉將清華大學建成國際一流的結構生物學中心。」 施一公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任院長的日子,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科從只有40多個獨立實驗室,增加到了120個。2018年,施一公離開親手締造的國際一流的結構生物學中心,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開始了一場新的試煉。
  • 西湖大學舉辦2020級博士研究生開學典禮,施一公:西湖大學立志成為...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許犁野是布裡斯託大學機器人專業碩士畢業生,在報考西湖大學之前,他已經被布裡斯託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不過,在看到施一公闡述的西湖大學的辦學理念之後,他選擇了西湖大學。新生代表許犁野許犁野在開學典禮上作為新生代表發言,說了一段很「燃」的話:「讀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你的同齡人擁有了自己的第一筆工資、第一幢房子、第一輛車子,而你除了日漸增高的髮際線、可能經歷的是第一次被拒稿、第二次被拒稿......第三十五次被拒稿、第不知多少次相親失敗。
  • 【每日一習話】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
    習近平: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徵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徵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長徵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紅色基因和精神族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畢業寄語:在實現強國夢徵程中放飛青春夢想
    希望學生們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與他人同心協力,取長補短,互相支持,做受人歡迎的『山大人』。」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為畢業生上「最後一課」,她希望畢業生,在實現強國夢的徵程中放飛青春夢想。 孫婷婷 攝  「同學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 從一到無窮大,天一中學校長用三道「數學公式」寄語畢業生
    揚子晚報網6月19日訊(記者 丁波)今天,在全國著名高中——江蘇省天一中學,舉辦了一場充滿莊嚴、隆重、喜慶的畢業典禮。在2019屆高三畢業典禮上,天一中學朱卓君校長為全體高三畢業生上了一節精彩的數學公開課。身為全國模範教師、江蘇省數學特級教師的他用三道數學公式寄語畢業生,講述了從一到無窮大的人生。
  • 施一公:有神論網紅文是被篡改的
    有的還註明:文章來自施一公院士在「未來論壇」上發表的演講。    施一公院士在委託其助理李文奇發給北青報記者的郵件裡確認,這篇文章的部分內容確實來自他本人在「未來論壇」上發表的演講。未來論壇由包括施一公在內的一批中國科學家和科技領袖發起,2016年1月17日舉辦了「人類認知新百年」首屆年會,施一公正是在年會上發表了這次演講,原主題是「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這些話,讓青春充滿奮鬥力量!
    總書記寄語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是我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展望未來,我國青年一代必將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 施一公:科學男神學術四境界 家國情懷走上科學路
    就在不久前的3月25號,有鳳凰衛視、鳳凰網聯合發起多家媒體合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上,施一公獲得了影響世界華人大獎。以他常用的剪繩子來比喻,我們看到,他的這一發現給人類剪出了更加健康的未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施一公將自己的學術上的發展,總結為四個境界,意識到可以做學問是一個境界,決定做學問則是第二個境界。
  • 看施一公教授如何解讀當代科學精神
    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發表題為《青年與科學精神》的主旨報告。此次報告主要論述了我們青年與科學精神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且強調科學精神中我們應該怎樣去探索。整篇演講充斥了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事例,使我們更好的理解科學精神的含義,雖然整篇演講的篇幅不是很長,但字字中肯、字字受用也對我的認知產生了一些想法,今天我們就結合施一公教授的演講一起探討一下什麼是科學精神。
  • 施一公除了有位學霸妻子,父母都是名校畢業生,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施一公先生身上擁有的標籤很多,他是我國的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西湖大學校長和清華大學生活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兩人有著相似的人生軌跡,在外求學一同回國發展,妻子十分支持他的事業,兩人擁有愛的結晶後,就在家相夫教子,做他強有力的後盾,不讓施一公為家裡的事情操心,是一位很好的賢內助,施一公能夠在事業上這麼成功是離不開妻子的支持的,除了妻子外,他所成長的家庭環境也是助力他成才的因素,父母都是名校畢業生,接收到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