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學才能科研創新,施一公:年輕科學家應該具備「科學精神」

2020-11-13 教育思享

近期,施一公在「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說的一番話,說中了中國科研的「要害」。

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不斷攀升,中國在科技發展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為顯著的便是目前各項主要科技指標均走在了世界前列。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卻也值得我們深思,那就是我國對世界科技的原創性貢獻方面,並不是很突出,很少出現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科技成果。簡單地來說,幾乎沒有出現類似「牛頓」、「愛因斯坦」等具有改變世界科學走向的科學家。

偉人曾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科學作為一種革命性力量,能夠讓時代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能夠解決現有的問題,還是人類走向未來的必經之路。可見,科學發展對於一個國家,對於整個世界都相當重要。

中國面臨的問題,究其原因,施一公在大會上提到了一種精神,他認為是年輕科學家應該具備的精神,那就是科學精神。

然而,什麼是科學精神?

大會上,施一公給出了「科學精神」的一個概念。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可以看出科學精神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科學精神,既是科學家應該具有的一種信仰,也應該是一種行業規範,還應該是科學家堅信的真理。

眾所周知,科學的發展,總是會出現推翻前例的事情發生,這也是我們人類認知的一個正常過程。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問題存在,也就要求科研人員,要敢於質疑權威,不迷信權威,更不能盲從既有的學說,要做到大膽質疑,仔細求證。

當然,搞科學研究,不能閉門造車,要帶著開放的心態,注重合作和交流,要能夠通過多元文化,碰撞出智慧的花火。

在大會上,施一公提到了人類命運休戚與共。

他特別指出了今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該疫情是人類社會近百年遭遇的最大一次「公共健康危機」。

不得不說,當前人類的科研能力還需要加強。在巨大的疫情面前,人類的科研水平還是暴露了落後的一面。人類要面對的問題很多,包括了能源危機,氣候、糧食安全等等。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人類更需要共同去面對這樣的問題;而且人類面對未來的挑戰,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變得尤為重要。當然,這些都離不開科學的發展。

青年人才,應該將科學精神作為自身的一種天然屬性。

不過,如何培養有科學精神的青年人?實際上是擺在各大高校面前,需要急需解決的問題。在討論這一點上,施一公提到了西湖大學

施一公介紹了西湖大學在科教改革中取得的經驗。目前該校有138位博士生導師,已招收608位博士生。施一公期待探索更加科學的科技評價體系,不再是以論文為主,不再是看重數字性指標,又能符合中國國情。

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大學當下實行「獨立實驗室」制度,也就是給予實驗室負責人許多權限,他們可以自主招聘,組建團隊,甚至決定研究方向。而學校要做的就是給以充裕的啟動經費和自主權。對於學術評價方面,西湖大學更注重標誌性成果、實際的貢獻以及科學價值。

當然,或許有人讚賞,也有人可能唱衰。

不過,西湖大學在高等教育的許多方面,都在嘗試打破高等教育原有的定式和慣例,試圖衝出限制科研學術創新的束縛和桎梏,這至少,是一個好的嘗試和開始。

而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大會上,施一公還說了一句話:「我們需要尊重科學,發揚科學精神,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只有尊重科學,才能科研創新!

相關焦點

  • 施一公:青年人才應讓科學精神成為一種本能
    原標題:施一公:青年人才應讓科學精神成為一種本能   「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學精神?因為科學精神是產生重大科學發現的土壤,關乎一個國家的健康發展。」11月9日下午,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閉幕式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主旨報告中反覆強調了一個詞——科學精神。
  • 施一公:青年人才應讓科學精神成為一種本能
    「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學精神?因為科學精神是產生重大科學發現的土壤,關乎一個國家的健康發展。」11月9日下午,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閉幕式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在主旨報告中反覆強調了一個詞——科學精神。
  • 施一公述科學精神內涵:求真、獨立和合作、質疑
    施一公。 王剛 攝中新網溫州10月26日電(錢晨菲)26日,以「匯聚天下英才 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開幕,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從三個角度闡釋了科學精神的內涵。
  • 科學+|創業者施一公
    關注遠鑑智庫,走近科學大家的世界 本文共3300字,閱讀時間約為11分鐘 導語:施一公反對科學家成為企業家,但他身上擁有不可忽視「創業者」痕跡。
  •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優秀學生應該具備的品質
    施一公,世界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1998年—2008年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現為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院長,科技部蛋白質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會長。
  • 誦讀科學經典 弘揚科學精神丨施一公:知足常樂是創新的大敵
    作者:施一公,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西湖大學校長。大學三年級的我,我所有的價值觀、世界觀是崩潰的,我多次會半夜起來兩三點跑到圓明園,直到把自己的體力在狂奔中消耗殆盡,大哭一場,才能凌晨回到宿舍開始一天正常的生活。其實我想了很久很久,我父親去世以後,我不再像以前一樣覺得我只是簡單的懵懵懂懂,簡單地繼續我的學業,也許將來做一個科學家。
  • 看施一公教授如何解讀當代科學精神
    2019年10月26日,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發表題為《青年與科學精神》的主旨報告。此次報告主要論述了我們青年與科學精神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且強調科學精神中我們應該怎樣去探索。
  • 施一公:從迷茫的研究生到優秀的科學家
    一名優秀的研究生應該有「脾氣」26日上午,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裡座無虛席,掌聲頻起,不少師生站著聽完了講座。施一公以《從迷茫的研究生到優秀的科學家》為題,與在場師生交流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體會。
  • 盧煜明、施一公:未來科學大獎意義重大,有助吸引科研人才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施一公:未來科學大獎在我和在同行心中份量非常重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 - 生命科學獎獲獎者施一公表示:獲得未來大獎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獎項是我非常看好的,也是我認為在國內份量最重的獎項之一,在國際上它的份量也越來越重。原因很簡單,未來科學大獎不同於國內眾多的其他獎項,它不是申請制而是提名制。
  • 科學也偶像!線上頒獎,科學家精神也很潮!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坐在辦公室內,面對鏡頭,說道:「我宣布,獲得『科學也偶像』科學家精神短視頻徵集活動一等獎的作品是——《鄧稼先》。」「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科學家精神。
  • 施一公:帶好學生,是特別要緊的事
    這也是為何對於年輕科學家的指導十分重要。成為一個實驗室的『老闆』,並不自動意味著能給他或她的學生提供優秀的指導。」——Philip Campbell 《自然》雜誌總編Nature總編菲利普·坎貝爾的這番話,也是《自然》設立傑出導師獎評選的考量,這個獎項旨在嘉獎科學領域的優秀導師,強調導師啟發年輕科學家的重要性。
  • 施一公:評審終身副教授制度,臨床科研思維與論文成果孰輕孰重?
    也希望西湖大學的年輕教師能做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研究,推動科學前沿探索。現代醫學是基於實驗創立的,它要求醫生不僅要具備對本專業常規疾病的準確判斷及熟練的操作,還需具備一定的科研思維和自學能力,包括查閱文獻、總結病例的能力等。
  • 尊重科學——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這樣詮釋偉大抗疫精神!
    2020年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校長張改平院士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此次表彰,是對是國家對張改平及其團隊科研攻關的肯定和彰顯,張改平院士則表示,這只是一名科學家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 與施一公重溫舊文:科學家豈能「明星化」
    在《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印發之際,與施一公等科學家重溫《光明日報》2011年08月18日的一篇文章:《科學家豈能「明星化」》 ——國平附:科學家豈能「明星化」——對話王鴻生、羅以澄
  • 像施一公一樣的科學富豪,可以多些,多些,再多些
    而趙仁濱與施一公是配偶關係,根據證券相關規則,施一公被視為於該等相同數量的股份中擁有權益。按照最新市值,施一公家族身家已超15億港元。也就是說,施一公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科學家富豪。 公開資料顯示,施一公是諾誠健華的聯合創始人兼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也就是說,諾誠健華的技術核心人物是施一公。
  • 法國光源的中國年輕科學家談中法科研差異:要尊重科學家個體
    「法國的科研強調以『興趣為導向』和『自下而上』的模式,相比中國,可能科研經費總額不顯眼,但具體到每個科學家身上,優勢卻是不小的。」他最有感觸的,是法國對個體科學家的尊重,這裡面不只包含著對人的尊重,也有法國和歐盟對科學無國界的尊重、對科學純粹性的尊重。
  • 施一公:中國要允許多種科研評價並存,要實事求是
    施一公:中國要允許多種科研評價並存,要實事求是 施一公/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 2015-10-09 07:13
  • 科學巨星施一公和饒毅,他們哪個更厲害?
    凡是經常瀏覽科學新聞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如雷貫耳的科學家的名字,一個是施一公,一個是饒毅。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二者都是心目中的偶像、「男神」,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的前輩。我曾經在百度做過志願者,認識很多人文、科學類的吧主,其中有一位化學吧的女性吧主就對我說,施一公是她的「夢中情人」。而饒毅的魅力也未遑多讓,同樣是很多學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榜樣。
  • 科學巨星施一公和饒毅,他們哪個更厲害?
    凡是經常瀏覽科學新聞的人,一定會記得兩個如雷貫耳的科學家的名字,一個是施一公,一個是饒毅。對於莘莘學子來說,二者都是心目中的偶像、「男神」,太陽一樣光芒四射的前輩。我曾經在百度做過志願者,認識很多人文、科學類的吧主,其中有一位化學吧的女性吧主就對我說,施一公是她的「夢中情人」。而饒毅的魅力也未遑多讓,同樣是很多學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榜樣。
  • 施一公寄語全國畢業生:希望科學精神,陪伴你走好未來的每一段路
    施一公寄語全國畢業生:希望科學精神,陪伴你走好未來的每一段路 2020-07-10 14:32:00來源:杭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