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何很少吃食肉動物?

2020-12-04 奇點先驅

人類是哺乳動物眾多種類中為數不多的雜食性動物,我們既會選擇植物作為食物,也會選擇動物作為食物。但如果對動物食物進行深入研究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人類似乎只吃植食性動物,而不吃肉食性動物,例如豬、牛、羊等等。除了人類之外,自然界中大多數肉食性動物也存在這種情況,它們往往會對植食性動物下手,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這個問題,一開始存在著這樣一種說法。自然界中的肉食性動物通常都有自己一套捕捉獵物的方法,而且比較兇猛,例如獅子、老虎、獵豹等等,因此如果一種肉食性動物以另外一種肉食性動物為食的話,就必然要經歷一番生死決鬥之後才能得逞,這樣對兩種肉食性動物來說代價太大了,搞不好會喪命。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如此,我們的祖先之所以能夠在原始的森林中生存下來,就是明白很多兇猛的肉食性動物不可觸碰,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性命危險。

這種說法聽起來挺有道理的,但後來有生物學家提出了食物鏈和營養級之後,肉食性動物不吃肉食性動物這種現象似乎得到了更加科學的解釋。眾所周知,食物鏈最低端是作為生產者的綠色植物,綠色植物上面開始延伸出不同級別的消費者。而生產者最初獲得的能量是從太陽光那裡獲取的,它們通過光合作用來合成營養物質,供植食性動物食用,而植食性動物又供肉食性動物食用,這樣看來植物最初儲存在體內的能量似乎能夠隨著食物鏈不斷地傳遞下去,但傳遞效率並非百分之一百。

在生物學家發現營養級的過程中,它們發現每一級消費者獲得的能量僅僅只有上一級消費者總能量的10%左右,因為上一級消費者在其他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例如排便、新陳代謝等等。也就是說,植物作為第一營養級能夠儘可能地從太陽光那裡獲得能量來生長,但是它們並沒有慷慨到把所有的能量都傳給了第二營養級,也就是植食性動物,因為它們的生長、開花、傳粉、落葉等等都需要消耗能量。

而作為第二營養級的植食性動物在維持生命正常進行的過程中也會因為排洩、受傷等方式消耗體內的能量,因此它們傳給第三營養級的能量也僅僅佔到了自身總能量的10%左右。如果每一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都按照10%來計算的話,那麼食物鏈越長,最終的消費者獲得的能量就越少。再者,肉食性動物通常都處於自己所在食物鏈的頂端,如果它們還鋌而走險對對方下手的話,最後可能是兩敗俱傷,也有可能是一方獲勝。

獲勝的那一方顯然也沒有佔太多的優勢,因為它能夠從對手身上獲得的能量還遠沒有從植食性動物身上獲得的多。由此看來,肉食性動物不吃肉食性動物還是有原因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 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
    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動會消耗自身能量,如果需要生存就必須從外界獲取新的能量填補空缺,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並且儲存起來供自己使用,但是動物卻沒有這種」本事」,它們必須通過食草或者食肉來為自己補給。
  • 人類為何很少吃食肉動物,到底是不好吃,還是不敢吃?
    比起肉食動物,為何草食動物的肉質更受人類的青睞?人類作為雜食動物,食譜是非常廣泛的。然而,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人類平常主要食用的肉類,主要來源於食草動物,而非食肉動物。我們會經常吃牛肉、羊肉和豬肉等等,但是卻不會想要去吃老虎獅子。
  • 為何人類只吃食草動物,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原因簡單?其實大有文章
    但是各位吃貨,你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人類吃肉的時候更喜歡吃食草動物,而不是食肉動物的肉?從自然界中的現象看,不僅僅是人類只吃食草動物而不吃食肉動物,即使是食肉動物捕獵也多捕食草動物。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食物來源影響人類雖然是雜食動物,既吃肉類也吃蔬菜,如果食肉動物比食草動物多,如果獲取食肉動物比獲取食草動物容易,人類一定是偏向於食肉動物。遺憾的是食肉動物少於食草動物,而且不宜獲取,所以人類偏向於食草動物。
  • 你發現了沒,人類為何都只吃食草動物,卻少吃食肉動物?
    文/濤聲依舊你發現了沒,人類為何都只吃食草動物,卻很少吃食肉動物?眾所周知的一件事,人類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很多人喜歡吃蔬菜也喜歡吃肉,從生物本能上來說就是如此,當然人類本身對於肉類以及素菜所含有的營養也是十分需要的,不過在自然界當中,存在著很多的純粹性的食草性動物以及食肉性動物,他們有的只吃素菜,有的只吃肉,但是它們的身體其實根本不會因為自己的飲食習慣,因為它們本身的身體能夠產生一些人類所不能產生的營養元素,所以它們可以如此的純粹
  • 為何人類都吃食草型動物,不愛吃食肉型動物?看完就懂了!
    為何人類都吃食草型動物,不愛吃食肉型動物?看完就懂了!目前人類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周圍的一切都被科技環繞著,尤其是手機的出現,人們出門的頻率越來越少,就算出門手機就跟連體嬰兒一樣,根本離不開。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生存無數的動植物,這些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特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人類在吃肉的時候,往往吃的是一些食草型的動物,而不吃食肉型的動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整個大自然界中,有著完整的生態系統,想要組成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首先要有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
  • 人類愛吃肉,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不斷有人問,為什麼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老虎豹子的肉不好吃嗎?現實生活中還真是這樣子,別說老虎豹子了,就是家貓野貓的肉,一樣很少人吃。這個問題認真琢磨起來,還真是個問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定不是因為動物保護。
  • 為何人類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都能夠被人類所獵殺,但事實上,人類並不依靠捕殺食肉動物來獲取生存所需的也就是說,就算人類將地球上的貓科動物、食肉目、猛禽、鯊魚之類全部吃光,都不夠人們塞牙縫。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是陸地農業生產的植物。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所有的生物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進食,沒有食物註定無法生存,而現在大多數物種可籠統的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跟雜食動物,說白了就是吃草的,吃肉的,肉跟草通吃的,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雜食性動物,因為我們除了蔬菜瓜果也會吃各種肉食,然而我們人類所選擇的肉類一般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那些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牛羊豬,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
    食肉動物裡,人在頂端位置,所有動物,天上飛的鳳凰,水裡遨遊的蛟龍,地上跑的老虎獅子,只要能吃,不會吃死人,統統都是人類的一道菜。動物裡面,又分為三大食物類:食肉、食草、葷素不限。吃肉的動物只吃肉,譬如豺狼虎豹,一口草不吃。吃草的只吃草,一口肉不吃,譬如牛羊。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吃?
    朋友們,你有沒有發現似乎我們人類只吃食草類型的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會如此呢?讓我們簡單地看下食物鏈就知道了。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而這個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原理。
  • 為什麼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動物?專家說出了原因
    所有的生物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要進食,沒有食物註定無法生存,而現在大多數物種可籠統的分為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跟雜食動物,說白了就是吃草的,吃肉的,肉跟草通吃的,對我們人類而言就是雜食性動物,因為我們除了蔬菜瓜果也會吃各種肉食,然而我們人類所選擇的肉類一般都是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那些食肉動物的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為什麼人類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而很少以食肉動物為食
    肉類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像牛肉,羊肉,豬肉等,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的味道都是不同的,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平常吃的肉都是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的肉卻很少,這是因為什麼呢?
  • 人類作為雜食動物,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其中作為人類蛋白質主要來源的肉類,其中大部分都是來自於食草類的動物。
  • 作為雜食動物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呢?
    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想要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一般來說,地球的所有的生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大類:肉食類動物,草食類動物以及雜食類的動物。我們人類就是非常典型的雜食性動物,我們的食譜包含了肉類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等。
  • 為什麼人類主要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碰?看完你就明白了
    人類是地球的霸主,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從生物鏈的等級制度來看,人類之下的任何生物都能夠成為我們的食物,可是在人類漫長的生活歲月裡,我們卻可以發現這樣一個事實:人類的食物基本是以食草動物為主,很少會去吃食肉動物。於是有人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人類主要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碰?
  •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是的,相當多的人知道,雖然其他食肉動物可能不是更強大食肉動物的主要獵物,但較弱的食肉動物是可能被機會主義者吃掉的。其他食肉動物的屍體也經常被「清道夫」們清理掉。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
    食肉動物和非食肉動物它們在食物鏈上所處的等級都不相同,食物鏈上最重要的一環當屬於食草動物,它們的基礎數量充足,每天都在不斷地吃草,把這些來自於太陽的能量向食物鏈上級傳遞,它們的存在仿佛天生就是為了供養食肉動物的,數量非常多,怎麼吃都吃不沒。
  • 為何人類喜歡吃草食類動物,卻不喜歡吃食肉動物?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依靠採集、耕種、畜牧、狩獵、漁獵等方式來獲取食物,不過,有一點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人類的食譜中,為人類提供肉食的都是食草動物,比方說我們常吃的牛羊肉、豬肉、雞肉、鴨肉等等,我們很少回去吃食肉動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食肉動物的肉不好吃嗎?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是不好吃還是生存法則?
    幾千萬年的進化,讓人類變成了雜食動物,熟食的習性更是讓人類食譜的選擇範圍變得寬廣。肉類作為豐富的蛋白質來源,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可是對比動物的飲食習慣,我們會發現,在人類的餐桌上很少看到食肉動物的身影,大多數的肉類都來自食草動物。是不好吃還是一種巧合?這種人類獨特的飲食特點真相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