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近海海洋垃圾逐年減少 海洋環境有所改善

2020-11-30 中國網

中國網11月6日訊 據連雲港市海洋與漁業局消息,日前,連雲港市海環中心完成2013年度海洋垃圾監測工作,監測區域是連雲港市連島東海域和贛榆石橋鎮大沙村沿海沙灘,監測項目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底垃圾及海灘垃圾的種類及數量。

和2012年比較,今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海底垃圾品種基本兩年相似,但數量上只有去年的1/4左右;今年的海面漂浮垃圾數量已經降至去年的一半;海灘垃圾數量也比去年大大減少,僅僅是少量的生活垃圾。這樣的監測結果讓人欣慰,一方面歸功於市海洋與漁業部門近年來積極的工作:除組織對海洋垃圾進行定期監測之外,還通過各種形式的海洋政策法規宣傳、志願者清潔海岸等活動方式,逐步增強人們關注海洋、保護海洋的意識;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廣大遊客和港城市民文明素質的提高,不再隨意丟棄垃圾,認識到從源頭控制垃圾進入海洋的重要性,這樣大大降低了海洋垃圾對海洋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

從2007年開始,國家海洋局在沿海9個省、2個直轄市和4個計劃單列市建立了50個海洋垃圾監測區域,開展垃圾監測工作。根據監測方案要求,連雲港市於2007年開展了海洋垃圾監測工作,監測及評價結果在每年的《連雲港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中發布,從而為地方政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據。

相關焦點

  • 建立海上環衛制度,有效治理岸灘和近海海洋垃圾
    這些年隨著海南島開發力度的加大,港口、港灣工業的建設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重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因此,海南急需建立起「海上環衛」制度,有效治理岸灘和近海海洋垃圾,為切實加強海南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有力的制度保障。
  • 生態環境部:切實推進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 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趙春曉)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司長霍傳林表示,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通常講的海洋廢棄物是疏浚物等八類允許傾倒的物質,主要以清潔疏浚物為主。如果從海洋垃圾的角度來講,塑料垃圾確確實實是海洋垃圾裡面佔比最大的,大概在80%左右。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  篇五: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清理海洋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nbsp&nbsp&nbsp&nbsp為了減少深圳大鵬新區海域內的海洋垃圾特別是廢棄漁網對海洋環境、海洋生物的傷害,昨天,民間珊瑚保育組織潛愛大鵬聯合深圳帆海匯俱樂部在楊梅坑水域發起清理廢棄漁網和海洋垃圾的行動。
  • 海洋環保科普(2)|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我們能做些什麼?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生態環境部:我國海洋垃圾汙染處於中低水平
    在生態環境部9月25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表示,對渤海、東海開展的監測結果表明,表層水體微塑料的平均密度為0.82個/立方米和0.25個/立方米,與近年來國際同類調查結果相比,我國近海表層水體微塑料含量處於中低水平,海洋垃圾汙染整體處於中低水平。
  • 中國發布丨生態環境部:我國是塑料生產大國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
    中國網9月25日訊(記者 彭瑤)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汙染問題廣受關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與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區域處於同一水平,低於北大西洋中部環流區熱帶區域、東北太平洋和黑潮區域。
  • 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2020-08-05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雖然垃圾分類開始的時候會有點痛苦,但是對於地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小編就從海洋專業的角度說一說目前海洋中垃圾汙染,特別是塑料垃圾,的現狀和危害。在內陸,塑料垃圾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一般經過河流搬運入海。而在海岸帶,塑料垃圾則是直接進入了海洋。進入海洋的垃圾一般有三種命運。
  • 海洋垃圾的治理方案及技術方法 維護海洋潔淨
    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是解決世界人口、資源和環境等沉重壓力的主要出路之一。同時也隨之給人類提出防止海洋汙染的重要課題,而營運在海洋中的各種船舶製造的各種垃圾,正是造成海洋汙染的不可忽視的重要源頭之一。
  • ...可能隨食物鏈傳遞危害人體,生態環境部:塑料垃圾已佔到海洋垃圾...
    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2019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海洋表層水體漂浮垃圾平均個數為4027個/平方千米,塑料垃圾佔海洋垃圾80%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海洋中的微塑料,又被稱為「海中PM2.5」,隨著全球塑料使用量的快速增加,海洋微塑料的問題日益突出,其分布已經從近岸河口區域到大洋,從赤道海域到南北極,從海洋的表層到大洋的超深淵帶。
  • 聯合國環境署呼籲減少塑料垃圾以清潔海洋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6日呼籲更多國家減少塑料垃圾,使海洋更加清潔。 聯合國首次海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應對海洋汙染是會議的一個焦點。索爾海姆當天在聯合國總部接受了全球上百萬人籤名的一份請願書,請願書呼籲各國在未來5年內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
  • 陳根: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文/陳根塑料垃圾已經在全球普遍存在,2015年,管理不當的塑料估計為6.3 Pg,其中79%最終被填埋或釋放到自然環境中,而有部分就通過河流或城市排水管被輸送到海洋中,在那裡,它在沿海沉積物、海洋環流和深海中堆積。
  • 陳根: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文/陳根塑料垃圾已經在全球普遍存在,2015年,管理不當的塑料估計為6.3 Pg,其中79%最終被填埋或釋放到自然環境中,而有部分就通過河流或城市排水管被輸送到海洋中,在那裡,它在沿海沉積物、海洋環流和深海中堆積。
  • 海洋局:今夏近海赤潮偏多 海洋遇生態難題
    赤潮,大海的「紅色幽靈」國家海洋局預報中心海洋氣候預測室副主任馮立成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儘管極強厄爾尼諾事件已進入尾聲,但仍會持續影響我國近海海洋環境。預計今年夏季我國近海海域赤潮發生次數可能偏多,為45~46次。
  • 生態環境部:多部門將研究推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四類和劣四類水質海水面積減少近一半   多部門將研究推動海洋垃圾汙染防治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域遼闊、岸線漫長、島嶼眾多、資源豐富、生態多樣。然而,目前我國沿海地區黑水入海、非法圍填海、垃圾漫灘等環境問題突出。機構改革後,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至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圍繞我國海洋環境現狀以及整治工作,尤其是備受關注的非法圍填海和海洋微塑料汙染等問題,新京報記者專訪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
  • 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
    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時間:2015-10-26 12:15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鯨魚死亡滿肚垃圾 人類汙染海洋環境危害太大 10月15日,一隻巨型抹香鯨擱淺在臺灣嘉義縣東石近海,18日被發現陳屍在八掌溪出海口沙洲。
  • 海洋環境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在全球環境逐漸惡化的今天,海洋以其71%的面積,在其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對於我國來講,近海漁業資源的不斷減少等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海洋汙染造成的。因此,在海洋經濟不斷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持的同時,海洋環境汙染問題解決也迫在眉睫。
  • 如何探究近海微塑料含量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7月26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前來參加APEC海洋垃圾防治創新途徑研討會的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公布了各自對我國近海微塑料含量及分布特徵的研究結果微塑料汙染是近年來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的熱點問題,我國近海微塑料含量多少,直接為政府相關減排決策提供依據。我國近海微塑料含量究竟如何?數據差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更科學、更真實?為此,記者現場採訪了這些專家。微塑料含量是高還是低?來自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的研究員駱永明是第一個發言的,駱永明研究團隊主要關注渤海微塑料的豐度、形貌及分布特徵。
  • 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劉永龍: 根據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即將發布的《中國若干典型海灘垃圾監測研究報告(2017)》,大致可以這樣理解微塑料:塑料垃圾在海洋環境中逐步破碎為塑料碎片,這些碎片由於在環境中受到長期的物理化學作用,諸如風化、太陽輻射(光降解、脆化)或波浪等,會裂解成直徑小於1cm甚至更低的塑料碎片或顆粒,當其直徑小於5mm時即可定義為海洋微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