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Insights:中國離2025年實現70%的自給率目標相差甚遠

2021-01-11 電子工程專輯

近日,調研機構IC Insights發布《China Forecast to Fall Far Short of its 「Made in China 2025」 Goals for IC》報告,在這個報告中,IC Insights預測,2025年中國生產的集成電路將僅佔其集成電路市場的19.4%,與中國製造2025年實現70%的自給率目標相差甚遠。

IC Insights將在本月晚些時候會發布新的2021年McClean報告--集成電路產業的完整分析和預測。新報告的一部分將按地區研究集成電路市場,並按產品類型分析和預測到2025年的中國集成電路市場。

報告指出,在中國的IC市場和中國本土的IC生產之間應該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區別。雖然自2005年以來,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IC消費國,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國內的IC產量會立即大幅增長。

如圖1所示,IC Insights預測2020年中國IC產量佔其1434億美元IC市場的15.9%,高於10年前2010年的10.2%。此外,IC Insights預測,這一份額將從2020年增加3.5個百分點,到2025年達到19.4%(平均每年增加0.7個百分點)。

ICinsights進一步分析,去年在中國半導體製造總額為227億美元,但純本土公司(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大陸)生產了83億美元,佔總量的36.5%,且僅佔中國1434億美元總市場的5.9%。

而臺積電、SK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電和其他在中國大陸設有晶圓廠的公司則分食了其他份額。IC Insights估計,這83億美元中的23億美元來自IDM,60億美元來自中芯國際等代工廠。

如果如IC Insights預測的那樣,2025年中國本土IC製造上升到432億美元,那麼在預測的2025年全球5779億美元的IC市場總額中,中國本土IC產量仍只佔7.5%。即使加上中國生產商的部分IC銷售的大幅加價(許多中國IC生產商是將他們的IC賣給公司的代工廠,再將這些產品賣給電子系統生產商),中國的IC生產仍可能只佔2025年全球IC市場的10%左右。

報告稱目前,中國的IC產量預計將在2020-2025年表現出非常強勁的複合增長率,達到13.7%。然而,考慮到去年中國本土IC產量僅為227億美元,這種增長的起點相對較小。2020年,SK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臺積電和聯電是在中國有大量IC生產的主要外國IC廠商。

該報告指出即使中國存儲器初創公司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有IC製造能力新的,但IC Insights認為,外國公司將成為中國未來IC生產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IC Insights預測,2025年中國超過50%的IC產量將來自SK海力士、三星、臺積電和聯電等在中國設有晶圓廠的外資企業。

責編:Yvonne Geng

相關焦點

  • 2025年中國大陸晶片將達2230億美元 但自給率仍不到20%?
    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發布最新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原本期望在2025年實現半導體晶片自給率達到70%,但按照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到2025年可能最多只能達到20%,遠遠落後於目標。顯然,這與IC Insights的預測的中國大陸2025年不到20%的晶片自給率有著很大的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統計的2020年中國大陸生產的半導體晶片產品的432億美元產值當中,還其他一大部分是總部位於中國大陸以外的中國臺灣地區企業和國外企業所生產的。例如臺積電、SK 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電等在中國大陸有晶圓廠的企業。
  • 畜牧新政讓菜籃子裝滿高質量肉蛋奶:豬肉自給率95%,奶源自給率70%...
    「《意見》明確發展目標,豬肉自給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給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禽肉和禽蛋實現基本自給。到2025年畜禽養殖規模化率和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別達到75%以上和85%以上。」10月21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缺乏自產價值,中國晶片2025目標恐難達成
    如圖所示1所顯示,2020年中國的IC生產量佔其1,434億美金IC銷售市場的15.9%,高過2010年十年前的10.2%。除此之外,IC Insights預測分析,到2025年,這一市場份額將比2020年提升3.五個點,做到19.4%。(均值每一年提高0.七個點)。
  • 聚乙烯VS聚丙烯 擴能背後自給率差異化分析
    從煉油、乙烯時代到煤化工時代再到大煉化時代的來臨, 中國國內聚烯烴產能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聚乙烯、聚丙烯生產大國,但回顧兩聚烯烴產能變化歷程,階段性差異還是比較明顯,且經歷前兩輪的擴能後,聚丙烯率先實現了國內自給率的大幅提升,但聚乙烯依然保持較高的進口依存度。
  • 離全面零碳還有多遠?人大代表:2050年或實現零碳目標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離全面零碳還有多遠?人大代表們這樣說我國關於碳排放的減排規劃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多位兩會代表表示,對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佔比50%以上感到樂觀,其中更有代表展望2050年我國可以實現零碳目標。
  • 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發展規劃:五年內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45%以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發展規劃 五年內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45%以上在資源保障方面,鐵金屬國內自給率要達到45%以上,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打造1-2個有全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海外權益鐵礦山,海外權益鐵礦佔進口礦比重20%以上。疫情之後國內鋼鐵行業的產業結構優化仍在持續。
  • 廣州2025年將基本實現洪澇災害城市治理目標
    廣州2025年將基本實現洪澇災害城市治理目標 2020-09-02 16:21: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 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大鉀肥生產國 自給率提升至58%
    ,國產鉀肥自給率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不足10%已提升至58%。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表示:「60年來,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中國鉀肥生產取得了巨大成就,開創了自己獨特的鉀肥生產工藝,2017年全國鉀肥產量達到970萬噸實物量,成為世界第四大鉀肥生產國。」這振奮人心的消息背後,則是我國鹽湖資源開發技術的不斷創新與革新。
  • 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發展規劃 五年內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45%以上
    中信證券研究員唐川林稱,行業在未來5年的利潤中樞相較去年有進一步抬升空間。  大幅提升國內自給率  《意見》中明確指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 「天空之眼」在中國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天空之眼」在中國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原標題:   新疆的草業工作者為了看清一塊草地的長勢,再不必花上10天的時間,翻山越嶺到天山的另一頭。這一工作將由高分家族的遙感衛星代勞。
  • 每經18點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式樣公布;遼寧或迎71年來最強颱風,啟動防颱風2級應急響應;民航局再發「熔斷」指令
    年實現自給率的70%,這個目標對於國產企業來說可謂是相當巨大。因為在2019年的時候,我國晶片自給率的情況僅佔整體的30%,要在短短的五年之內提升40%,可見此次我國在晶片自主化方面的決心和目標。因為現如今華為、中興等企業所遭遇的困境已經說明了一切,如果不努力實現自主化,未來每一家科技企業都有可能會成為被打壓的目標。
  • 【突破】IC insights:預計2020年,半導體年出貨量將增長7%達10,363...
    【突破】IC insights:預計2020年,半導體年出貨量將增長7%達10,363億個
  • 杜蘭特和字母哥的數據對比,體型相差甚遠,體重卻僅僅相差1.8斤
    在大家的印象裡,杜蘭特是屬於比較瘦的那種類型,雖然有肌肉,但是也不是很明顯,在NBA也是格外的突出,但是就算是精瘦的身材,他也照樣在NBA拿MVP和FMVP以及得分王,成績一直都很理想,他和字母哥的數據對比才是讓人意外的,體型上是相差甚遠,但是體重卻僅僅相差了1.8斤。
  • 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日本大學篇:日本前十名相差甚遠!
    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已經發布,想知道日本大學的表現嗎?一起來看看吧!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排名指標2020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之日本大學top30排名(中英版)從以上排名可以看出,東京大學依然是日本大學的一把手,雖然在世界排名第74位,但總歸還是在全球100名之內。然後就是京都大學了,世界排名124位。日本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在世界排名中差得有些遠哈。
  • 到2025年結束HIV流行的大計劃!
    一項新的研究描述了十年前可能似乎無法實現的雄心勃勃但可行的途徑:結束美國愛滋病流行。使用預防監測數據來模擬愛滋病毒發病率,流行率和死亡率,布裡格姆和婦女醫院的研究人員制定了目標,特別是到2020年將新感染減少到21,000個人,到2025年將減少到12,000個人,這將標誌著結束愛滋病毒/愛滋病流行的過渡。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預防醫學雜誌」上。
  • 全球晶片生產基地誕生:全球320條矽晶圓生產線,60%在中國
    但有意思的是,這320條晶片晶圓生產線中,有191條是放在中國地區(含中國臺灣),比例高達60%,其中中國臺灣地區有36條,大陸地區有155條。之後再是美國,建設有35條生產線,日本建設有26條生產線,韓國建設有15條生產線,其它地區一共有53條。
  • 歐盟計劃提高鋰電池產量:到2025年實現自給自足!
    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表示:「我相信,到2025年歐盟將能夠生產足夠的電池來滿足歐洲汽車工業的需求,甚至由此建立我們的電池出口能力。目前,中國佔據了全球約80%的鋰離子電池生產份額,但歐洲的產能將快速擴張。」 目前,歐洲正在採取前所未有的舉措淘汰傳統燃油汽車,並大舉增加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力度。
  • 日本街道幾乎沒有垃圾桶卻很乾淨,反觀中國街道,網友:相差甚遠
    反觀中國街道,中國人出去旅遊遭到別國吐槽的次數已經夠多了,其中的「罪狀」就是到別國景區旅遊還亂丟垃圾,就當垃圾桶是擺設的。其實亂丟垃圾這種現象在國內也屢見不鮮了,畢竟中國的街道到處都是垃圾桶,還到處都是垃圾,就連旅遊景區也不能倖免,就從衛生和自律性這點來看,咱們中國已經和日本的相差甚遠了。
  • 運載火箭加上人工智慧,中國預計2025年實普及
    最近就有報導稱,中國已經將人工智慧運用到了火箭上,並且將很快實現普及。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10月18日報導稱:中國的主要運載火箭將在2025年初步實現學習能力。而目前中國的航天團隊已經開始著手對中國的在役運載火箭進行改進,向它們普及學習能力,並且預計會在5年內完成。據了解,前段時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航天大會上透露出,「十四五」期間,將會打造「會習」的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