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老戰士杜文臣:在上甘嶺製取蒸餾水救傷員立了三等功

2021-01-13 北晚新視覺網

重陽節來臨之際,豐臺區雲崗街道田城社區幹部和航天單位團員青年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入戶慰問抗美援朝老戰士杜文臣,認真聆聽老戰士講述捨生忘死的戰鬥經歷。

杜文臣1951年10月跟隨部隊入朝作戰,任38軍340師340團衛生隊調劑員,在一次行軍打仗過程中遭受敵機轟炸,他為了保護軍隊藥品不受損失,用自己的身體掩護藥品箱,被炸彈炸傷,但他輕傷不下火線。

杜文臣還參加了上甘嶺戰役,在艱苦的環境中製取蒸餾水,配製葡萄糖溶液,確保志願軍傷病員得到及時救治,為戰役勝利做出貢獻,榮獲三等功。

(原標題:隨38軍入朝作戰,他在上甘嶺製取蒸餾水立了三等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15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上甘嶺戰役為什麼這麼出名?
    「誰能送進坑道一個蘋果,就給誰立二等功!」,保證了指揮聯絡暢通,立特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的通信英雄牛保才。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嶺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中那位在坑道裡為重傷員深情歌唱的女衛生員——王蘭,原型人物就是當年的上甘嶺戰鬥英雄、二等功臣,原空降兵部隊衛生處副處長——王清珍。
  •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堅守下來? 範弗裡特消耗是誕生於韓戰的一個軍事名詞,是美軍將領範弗裡特提出的。其要點就是用無限火力壓制對方,讓對方喪失抵抗意志,極大限度地造成對方傷亡。
  • 抗美援朝老戰士張正安:戰時救治傷員 戰後幫助...
    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國在板門店正式籤訂《朝鮮停戰協定》,歷時3年的韓戰結束,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朝鮮停戰協定》籤訂後,張正安依然留在了朝鮮,積極參與傷員救治和家園重建工作,直到1957年9月才回國。  近日,記者來到張正安位於近湖街道近東1巷的家中,聽老人講朝鮮戰場上那些難忘的、感人的故事。
  • 電影《上甘嶺》——鐵血英雄鑄就光輝歲月
    剛入伍時,電影《上甘嶺》是我的新兵入營教育片。通過電影,我們了解了上甘嶺特功八連。此後,我曾將這部電影反覆觀看,其韻味依舊。作為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經典影片,電影《上甘嶺》講述了在上甘嶺戰役中,我軍官兵面對美軍的瘋狂進攻,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守43天,為大部隊反攻爭取了時間,最終奪取勝利的戰鬥故事。以小見大,是電影《上甘嶺》的特點之一。
  • 上甘嶺坑道中唯一的女兵,並不是女衛生員而是一名英語翻譯
    上甘嶺戰役為一場舉世聞名的戰役,雖然美軍在戰後曾多次復盤該戰役,而且每次復盤的結果都是志願軍不可能獲勝。上甘嶺戰役我軍獲勝的三大法寶就是坑道、火炮和手榴彈,當然還有這位坑道中唯一的女戰士——劉祿曾。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20位耄耋老人胸前佩戴著「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匯聚一堂。紀念大會召開前,習近平等領導同志來到這裡,同他們親切會見併合影留念。他們中有榮立特等功的驍勇戰將,有多次負傷的戰鬥英雄,有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有深入火線的戰場記者……年齡最大的95歲,最小的也已經83歲。這些歷經戰火洗禮的老戰士、老同志,雖然白髮蒼蒼,依然精神矍鑠。
  •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這一天,志願軍在西線兩水洞、雲山和東線黃草嶺與南朝鮮軍隊展開激戰,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在溫井與兩水洞之間的公路上,我們40軍118師採取攔頭、截尾、折腰的做法,只用一個小時就把南朝鮮軍隊一個營消滅了。」李相玉回憶。10月25日,後來被確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徵途上,又立起了一個閃光的坐標。
  • 志願軍老兵回憶上甘嶺:在陣地上築起一座「坑道城」
    專訪志願軍十五軍官兵 回憶艱苦卓絕的上甘嶺戰役  望英雄 眉目有山河從此,「上甘嶺」村名被升格為該戰役名。  1952年初春,38歲的秦基偉軍長率志願軍十五軍接替二十六軍的防務,在朝鮮中線的「鐵三角」地區,約30公裡寬的正面擔任防禦作戰任務。在部署作戰任務時,彭德懷司令員曾明確指示:「五聖山是朝鮮的中線門戶,五聖山失守,後退200公裡就無險可守。誰丟了五聖山,誰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
  • 志願軍至少犧牲18萬,只有不超過3000人安葬在國內
    筆者還從有關資料中查到了這樣一組數字,根據解放軍衛生勤務部統計,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總損失情況是:戰鬥和事故死亡11.8萬人,負傷38.3萬人,患病後送醫45.5萬人;失蹤2.56萬人。另據後方醫院統計,傷員有2.16萬人不治身亡,還有部分患病者病死。戰後統計志願軍總計有14.8萬人犧牲。
  • 這副望遠鏡,見證「寸土不讓」上甘嶺
    望遠鏡的主人是志願軍第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皮套斑駁、外殼鏽蝕,戰火硝煙留下的痕跡是它永不褪色的榮耀。「哪怕付出再大犧牲,也要堅守這個重要陣地,打剩下1個連,我去當連長。打剩下1個排,我去當排長。打剩下1個班,我去當班長……」上甘嶺戰役打響前,崔建功向軍長秦基偉立下了軍令狀。
  • 青島共有抗美援朝老同志、老戰士2300多名,平均年齡近90歲​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等頒發自10月19日起,我市開始在全市範圍內啟動頒發走訪慰問活動,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出國為抗美援朝戰爭服務的、健在的醫務、鐵道、運輸、翻譯人員,參加停戰談判等工作的人員,民兵、民工,新聞記者、作家、攝影等人員;1953年7月停戰後至1958年10月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期間,在朝鮮幫助恢復生產建設的、健在的人員頒發紀念章。
  • 戰將王近山和範弗裡特:兩人軍旅最後一仗,都在上甘嶺
    真實的上甘嶺1:籌劃 作者:德衡術 【寫在前面的話】上甘嶺戰役的慘烈,眾所皆知,但這種了解或許更多只是限於一些數字和一部名為《上甘嶺》的電影。
  • 志願軍使用「貓耳洞」,美軍到死都不明白,哪來如此堅固的工事
    在韓戰場上,我們對付敵人的優勢空軍,炮兵,坦克等軍事裝備,出現了很多困難,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志願軍在1951年冬天就開始著力研究構築工事的問題,1952年當山冰地凍之時,志願軍就開召開了參謀長會議,內容的重點就是研究構築坑道的問題,要求部隊全線構築工事。就這樣整個志願軍就開始開展了修築貓耳洞的一個浪潮!
  • 志願軍老戰士塗伯毅:曾因長相嚇哭小孩,被美軍汽油彈奪去容顏
    伴隨著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塗伯毅作為42軍126師政治部工作人員,於1950年10月,榮幸成為第1批入朝作戰的志願軍。那一年,塗伯毅才19歲,入伍不滿一年。入朝前,塗伯毅和弟弟拍了一張合影,作為留念。這張照片記錄了他風華正茂的英姿和年輕帥氣的容顏。
  • 梧州籍97歲老兵茹三:上甘嶺戰役中,我看著黃繼光誓師出戰……
    作為志願軍裡的一名後勤輜重兵,茹三每次出發輸送物資,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著回來,但他知道任務必須完成。到了1952年10月,敵我雙方圍繞著上甘嶺及周邊區域展開了一場血腥的爭奪戰。在40多天的鏖戰中,上甘嶺的山頭被炮火削平了兩米。作為一名輜重兵,每次出發輸送物資,茹三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著回來,但他知道,任務必須完成。當時,茹三和黃繼光同屬第15軍的後勤兵,茹三負責運輸和雜務,黃繼光是通訊員,兩人在軍營裡總能聊上幾句家鄉的事情。
  • 2015初三化學知識點複習自然界的水:製取蒸餾水 --- 過程與裝置
    製取蒸餾水 --- 過程與裝置 兩套裝置比較(在溫度控制、能量利用        2.製取蒸餾水的簡易裝置中導氣管很長,它起到什麼作用?--- 冷凝的作用。 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可用沉澱、過濾的方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可用蒸餾的方法。
  • 上甘嶺一戰究竟有何特別,能讓這場戰役如此出名
    在中國志願軍與美國軍隊的多次對戰中, 上甘嶺一戰, 一定是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中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戰役。 這場戰役後來還被拍成了電視劇, 電影等。 這些都從側面說明了人們對上甘嶺一戰的重視。 那為什麼在抗美援朝那麼多場大大小小的戰役中, 唯獨這一次戰役, 會有這麼高的知名度呢? 這背後會有什麼原因?其實,背後的原因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 《金剛川》熱血上映,《上甘嶺》《英雄兒女》等10部抗美援朝電影...
    為了身後的祖國,為了長眠的英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型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等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