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做好了競品分析嗎?產品經理SWOT實操貼士及案例分享!

2020-12-05 鄧鋤頭挖科技

一、SWOT工具使用小貼士

在考慮分析優勢和劣勢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外部的因素考慮進去,因為這裡的是特指能發揮主觀能動去影響的優勢和劣勢。而外部的是被動承受得,再根據正負向的屬性被分為威脅和機會。

優勢與劣勢不能獨立存在,必須有參考系,沒有毫無根據的好,也沒有毫無根據的差,所有判斷結論都最好有相應的參照系或量化數據。

SWOT所劃分的四個大類包括的範圍很廣,做分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放在同一個維度和切入角度進行比較分析才有價值和結論說服力,我前一篇文章提到的分析要素就是參考角度和切入點。

如果可以,儘量保留對優勢、劣勢通過比較、分析推論的過程,過程也是一項縱向的比較和思路追溯。比單獨的結論更牢固可靠。數據支撐是王道。

所有的SWOT分析應該是動態的,因為競爭對手和外界環境都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每個時間段的分析條件和結論都不相同甚至會相反,所以及時更新維護也非常重要。要以動態發展的眼光去維護這一評估結果。

從分析結果得到的競爭策略只能代表一個方向,並不是一個指導性的方法和競爭過程,要進行落地行需要做必要的規劃與方案設計。

從分析結果得到的競爭策略也會有錯,通常方式是列距一組不同維度的策略和計劃,做詳盡實踐和論證之後靈活調整改良。

二、SWOT分析案例舉例

如果你是一個技術崗位想轉產品經理,不妨對自己的做一個SWOT分析之後再做最終決定。

反問自己是否可以承受轉型磨合期的痛苦,是否能接受轉型失敗的後果等。

騰訊是最早的PC遊戲廠商,後來智慧型手機崛起才進入手遊領域的,如果你是當時騰訊的產品戰略經理,你會怎樣分析呢?

梳理手遊的入門門檻在哪?有多高?最後結論是有錢項目根本不在乎劣勢和威脅。

相關焦點

  • 競品報告 | 模板讓競品分析一文不值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先提一個主要觀點:站在產品角度,競品分析應遵循的價值梯度如下:產品定位及盈利模式的論證 > 摸查對手的策略及動向 > 尋找可借鑑經驗 > 對員工能力的考察。此即競品分析時最為常用的用戶體驗五要素法。很多產品經理將這部分內容作為主要的分析對象,甚至本末倒置,直接根據這些要素來找信息做「填空」。
  • 產品經理應該這樣寫競品分析報告
    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之前,都會做一下競品分析。所謂競品就是競爭對手的產品。競品分析是指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比較分析。競品分析報告是產品經理在實踐過程中經常寫的一種報告。通過競品分析報告,可以讓產品經理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市場動態,掌握對手的產品策略,資本背景,保持對市場的敏感,為自身制定產品決策提供參考,獲得新的切入點,快速自我調整並保持優勢。
  • SWOT實戰:自我分析迭代
    理性分析執行,不衝動冒進,不投機。那麼如何了解自身,了解環節,並結合分析出我們的戰略方針呢?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swot法。SWOT是產品經理的上帝視角SWOT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是一種通過分析對象內外部因素從而得出戰略結論的分析方法。
  • 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
    本文作者將與你分享下產品市場調研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和產品體驗報告的區別。enjoy~平時我們經常提到產品市場調研或產品市場分析報告,競品分析報告。但這兩者具體有何分別,各有什麼作用,各有哪些重要元素。做為一個野路子產品經理&創業者,以前一直沒有重視這塊,我汗顏。
  • 運營應該如何高效的做競品分析,並找到工作靈感!
    競品分析最早源於經濟學領域,是指對現有的或潛在的競爭產品的優勢和劣勢進行評價,網際網路越來越熱,這個詞大家也慢慢的做到脫口而出,但耳熟(運營童鞋)真的能詳了嗎?提到做競品分析,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樣會優先想到產品經理,因為很多產品新人是從做被安排做競品調研開始,網際網路企業甚至在招人面試階段就開始布置競品分析的任務給到產品求職者。產品經理做競品分析的頻率高,漸漸的在做調研工作中形成了類似營銷分析SWOT、4P、4S、波士頓矩陣的分析模板。
  • B端產品如何做競品分析?
    編輯導語:我們在做一款產品之前,往往需要先做競品分析,通過了解市場狀況以及競品們的優點缺點,來對症下藥,打造自己的產品。相比於C端來說,B端產品的分析難度會大一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呢?本文作者為我們總結了如下6個步驟。
  • 如何定量的做競品分析?
    會做競品分析,是產品的經理的一項重要技能,那要怎麼去做競品分析呢?做競品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麼細節呢?競品分析,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通過競品分析,你不僅能知道同類型產品的功能特點,也有可能挖掘一下潛在的產品需求點。更重要的,可以清晰的看到與競品的差距,為今後的產品制定合理策略。很多文章都告訴你很多產品分析的方法,但是有一點你很想知道,卻又十分困惑的地方,卻沒有一篇文章具體教你怎麼操作,那就是競品的活躍度如何?自己的產品與別人差距有多大?
  • 研究了50+競品分析,我總結出5個常見問題和1套方法論
    筆者最近剛好在做一些新產品規劃,看了很多競品分析的相關文章,有一些小收穫,因此做下整理,如題:研究了50+競品分析,我總結出5個常見問題和1套方法論,希望對你有幫助。一、本文目的1. 通過整理競品分析過程中的常見問題,能讓大家有意識地規避一些常見錯誤,否則還是白折騰了;2.
  • 經驗總結|優秀的產品經理都具備的3種思維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中國最大最活躍的產品經理學習、交流、分享社區。集媒體、社區、招聘 、教育、社群活動為一體,全方位服務產品經理。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 作者@夏若 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 只需三步,教你做好需求分析
    做好需求分析,是邁向一名合格產品經理的第一步,我時常將需求分析比做是火車頭,一款產品能否走得遠、走得好,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看需求分析階段是否做了足夠充分、足夠深入的準備。然而很多產品經理在做需求分析這一步時,由於沒有一套合理的知識結構,導致很多時候需求分析變成了「拍腦袋」想問題,如果你現在也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不妨從從下面3步入手,讓你的需求分析時更加專業化。
  • 手把手代練競品分析(上)
    編輯導讀:現在競品分析除了是產品經理和互動設計的基本要求技能之外,設計師也需要掌握競品分析。因為只有把相關對標產品都了解透徹,把用戶了解透徹,設計才能站在給商業賦能的高度去更好的包裝產品。本文作者圍繞競品分析展開了深入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如何寫一篇有說服力的競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讀:對產品經理來說,學會做有效的競品分析並撰寫易讀的競品分析報告是必備技能之一。但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人的報告都停留在套用模板和堆砌信息的階段,看似框架完整、五臟俱全,實則重點不清、價值不高。具體該怎麼做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實踐出發,分享了撰寫競品分析報告的相關方法經驗,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 競品分析很重要,但很多人的方法不正確
    畢竟被競爭的這批用戶,可能已經習慣了;別人有亮點的,借鑑借鑑,參考參考嘛(不過不要侵犯設計專利);別人做的不好的,幫助找到自己產品的突破口。二、競品分析的關鍵點——確定分析維度關鍵點,就是比較難做到的。我們先看一個常見的、典型的競品分析案例。這個競品分析的問題在哪裡?很零散,隨意的寫了幾個感想,無法從中得出可用的策略。
  • 從需求到最終的解決方案,產品經理該怎麼做?
    boss:「小王,上次說的功能做好了沒有啊?」小王:「好了,老闆,您過目一下。」boss:「小王,做的不錯,但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小王:「老闆,我是按照競品的功能做的呀,沒什麼問題啊。」老闆:「還是先不要這個功能了吧,覺得不太符合我們的產品。」
  • 做競品分析,不妨試試這款利器!
    做一份產品立項報告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什麼?市場分析。做一份產品年度總結最花時間的部分是什麼?還是市場分析。產品經理們經常要花很多時間來做市場調研,包括從各大諮詢報告那裡獲取的市場數據,未來趨勢預估,競品市場份額,競品功能對標等,最後整理成數據和案例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些資料,如果平時沒有積累,讓你快速出一份報告真的是難上加難。然而有一款利器,能夠檢索出產品的介紹、發展歷史、產品功能;也能夠嚴謹的描述行業發展,競品對標,兼容設備等。它是誰?
  • 入門公開課 | 產品經理的宏觀能力、中觀套路、微觀體感是什麼? |...
    但據我們觀察,80%的人在入門產品的時候沒有清晰的學習規劃,往往都是學到哪算哪,撿到啥學啥。如果你明白產品經理的能力分為三個層級:宏觀能力、中觀套路、微觀體感,那麼你入門時的方向感和規劃性就會強許多。1.什麼是宏觀能力?假設你是二零一幾年的程維,你如何帶領滴滴走向出行領域的獨角獸?
  • 產品經理,你真的懂熱圖嗎?
    產品經理經常使用各式圖表來提取或者表達信息 ,其中熱圖是常見的一種;尤其是在站點管理、界面優化、互動設計等場合,熱圖更是被產品經理們廣泛應用。然而產品經理,你真的懂熱圖嗎?熱圖有哪些類型?背後的原理又是什麼?產品經理該如何用好熱圖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熱圖這麼多,產品經理該選哪一種?
  • 研究了100篇競品分析報告後,一個實習生寫了這個
    作者:懷左很多人都寫過競品分析報告,但真正能把競品分析做好的同學很少。很多所謂的「競品分析」,都還停留在「羅列」和「套公式」的階段,看似堆砌了一堆信息,但最後卻並未得到任何真正有價值的核心結論。
  • 一個真實案例教你運用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是產品經理必備技能之一,本文以一個真實案例給大家提供了一些數據分析的思路,但還需大家自己多多思考,學以致用。這樣進行的對照和對比,這樣出來的結果才是嚴謹的,且可控的,用於指導你的決策。最初的對照組1和2,也可以出結果,但是你永遠是個小學生的水平,而無法成一個初中生和高中生。記住,這些工作都是在鍛鍊產品經理的另一個核心競爭力的技能,用戶動機判斷,包含心理層面和產品層面,自己要去理解用戶才有可能做好。所以反觀回去看看,最開始的流程圖覺得還叫流程圖嗎?
  • 如何通過SWOT分析法找出產品優劣勢?
    可以通過以下角度對產品進行優勢與劣勢分析:SW分析主要從Q、C、D、M、S幾個領域分析產品內部環境與競品之間的對比, Quality(品質)、Cost(成本)、Delivery(交期)、Morale(士氣)、Safety(安全)。Q-品質產品質量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美觀性、適用性、耐久性、經濟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