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別只知道吃,來看看粽子裡面的幾何學!

2020-12-04 知識就是力量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粽子是端午節期間不可缺少的傳統美食,中國的粽子不僅餡料豐富多樣,形狀也是五花八門,有竹筒形、長方形、圓錐形、金字塔形、三角形等,但是最常見的還是「四角粽子」,也就是四面體形狀的粽子,接下來我們就從幾何學角度,來解析一下粽子中的門道。

四面體在現實生活中不太常見,僅僅聽名字也難以想像它的形狀,其實它還有個更容易被接受的名字——三稜錐。所有三稜錐都有六條稜,四個頂點、四個面,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每個三角形面都與一個角相對,底面是正三角形,其他三個面相等(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的三稜錐,被稱為正三稜錐,如果底面和其他三個面完全相等,此時四個面一定都是正三角形,那麼這就叫做正四面體。

粽子做成正四面體有什麼好處?

以長方體、立方體為代表的平行六面體,其實切下一個角都可以構成一個四面體。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將粽子做成長方體,而是做成有些奇怪的四面體呢?首先,不同於平行六面體的不穩定性(例如立方體框架可以左右搖晃),四面體的性質非常穩定,只要確定六條稜的長度,就能拼出一個唯一的四面體。因此四面體的粽子更不容易變形。

四角粽子雖然不一定是正四面體,但通常四個面也是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將這個四面體的表面積拆開,可以得到兩個相等的菱形,這就意味著用兩片相似的細長葉子,正好可以將其包裹住,做到了物盡其用。

正四面體還有個特點,就是擁有四條三重旋轉對稱軸,六個對稱面,每兩條對邊都是相互垂直的,這就表明,不管在容器中怎樣擺盤,粽子們看上去都是整整齊齊的平躺著,不會給人橫躺側臥的感覺。

正三稜錐還有一個重心,同時也是它的外接球體和內切球體的球心,就在頂點與底面重心的連線(高)上,將這條高分為3:1,也就是距離地面四分之一處。所以說,如果用牙籤或筷子將粽子紮起來,找準這個點,就最能保證受力均勻,不容易掉下或者碎裂。

圖片來源:image.so.com

正四面體的體積—一場穿越時間空間的考證

粽子從外觀上看,不太容易看出它的體積。雖然四面體的體積和圓錐形一樣,是三分之一的底面積乘以高,但底面積和高也是不容易拿著直尺就測出來的。

阿基米德的排水法當然可以幫助快速地測出體積,但是要準備的量杯也不是太常見,而且粽子溼了之後,剝皮仿佛會更麻煩一些。這時候用到一個特殊的公式,只要知道六條稜的長度,就能知道四面體的體積。

這個公式名字叫海倫-秦九韶公式。由古希臘和古中國兩位數學家分別發現。第一位發現者是海倫二世,又譯為海龍、希倫、希羅等,是古希臘西西里島(現屬於義大利)上的錫拉庫薩(又譯為敘拉古)城邦國的國王,同時也是一位數學家、測量學家和機械工程師。他在著作《度量論》中就提到了用三角形的三條邊求其面積的公式。這本書曾經一度失傳,直到1896年,有人在君士坦丁堡發現了它的手抄本,並在1903年出版。但是五年後的1908年,就有人提出,這條公式其實是阿基米德發現的,只是假託海倫國王的名字,不過還沒有證實。

不管在古希臘是哪位發現了這個公式,在中國的南宋時期,數學家秦九韶在《數書九章》提出了「三斜求積術」,主要用來測量三角形的土地面積,和海倫公式基本相同,只是證明方法不太一樣。這個公式是S=

(p為周長的一半)。

圖片來源:image.so.com

但是,海倫-秦九韶的公式都是用來算面積的,要想算體積還需要進一步加工。但是算出了底面積之後算出高也並不難,假設六條稜分別是a、b、c、d、e、f,經過推演,最後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小小一個四面體的粽子,竟然有這麼多幾何學知識在其中,喜歡數學的朋友們不妨多觀察一下,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相關焦點

  • 端午至 粽飄香 粽子、綠豆糕等節令食品迎來銷售高峰
    可以看看這款禮盒,裡面有6枚粽子、2顆鹹鴨蛋,只要69元。還有一款也賣得不錯,裡面有綠豆糕。 」6月16日晚,在合肥市望江西路上的合家福超市,龍舟造型的粽子銷售櫃檯前,工作人員正在向顧客介紹產品。袋裝、禮盒裝、網兜裝……每到端午前夕,以粽子為代表的節令食品成了超市貨架上的主角。有偏甜的蜜棗粽、豆沙粽,還有偏鹹味的肉粽、蛋黃粽等,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 端午節吃粽子,鹹的甜的都吃過,1個粽子5種口味,你一定沒吃過!
    作為北方人,以前的時候,交通不發達,我們過端午節沒有吃過粽子,我們家鄉的風俗是早上吃煮雞蛋、午飯包餃子。後來,各地的飲食匯集在一起,北方過端午節時每家才會買些粽子來吃。現在超市裡賣的粽子各種各樣的都有,最常見的有紅棗粽、八寶粽、肉粽,還有水果粽、水晶粽等。
  • 一圖讀懂 | 吃粽子、掛艾草、戴香包……端午習俗你知道多少?
    一圖讀懂 | 吃粽子、掛艾草、戴香包……端午習俗你知道多少? 值班總編:張軍濤覆審:譚立勇原標題:《一圖讀懂 | 吃粽子
  • 端午節吃粽子和寶寶說英文,紅棗鮮肉粘米、甜口鹹口怎麼說?
    Eating Zongzi 吃粽子Mom: Tod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媽媽:今天是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是最廣泛使用的「端午節」的翻譯,龍舟大賽在西方國家也很受歡迎,很多老外也會參賽。Let's eat some zongzi.咱們吃點粽子吧。
  • 端午節:你最愛的粽子口味,用英文怎麼說?
    端午節,易世君敲著鼓,燻著艾草跑來啦!世界萬物皆可粽,你又是哪個門派,速速報上名來:動手豐衣足食OR坐享其成?啥,你說你都是吃超市買的?還要挑各種各樣的口味兒?哇呀呀呀呀~~~~傳統甜粽和鹹粽居然治不了喜歡喝肥宅快樂水的你了?絕對不可能!想要吃上你渴望的粽子,先過易世君這關,說出你喜歡的粽子口味出通關密語,易世君才放你過去~【第一關】粽子怎麼說?口答!
  • 大熊貓吃粽子!狒狒吃粽子!馬來貘吃粽子!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裡各種...
    為了給動物們製作與「粽」不同的粽子,從清洗、加工食材,到製作各種口味的粽子內餡,再到使用箬葉裹出粽子形狀,最後一隻只綑紮結實,每一道工序飼養員都十分用心。就像我們對不同口味的粽子各有所好一樣,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專屬口味:大熊貓吃的是竹筍窩窩頭粽,馬來貘和狒狒吃的是「什錦水果粽」。一盤綠油油的粽子剛被飼養員擺在顯眼位置,熊貓麗麗便扭著胖嘟嘟的身子,尋「粽」而至。
  • 端午節包粽子,大家都是用什麼粽葉?
    歡迎大家來到【美食會】,今天我又給大家來分享一些有關美食的小知識了,趕快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先關注】每天都有更新呦!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逢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各種各樣的美食,到了端午節大家都會吃粽子,說起粽子來,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吧,每次端午節我們都會吃,雖然各個地方的粽子口味可能不同,但多數都會吃粽子。因為各個地方間隔的比較遠,所以風俗習慣有很大區別,在粽子上,也有很大的差別。
  • 端午為什麼吃綠豆糕有什麼寓意 端午節吃綠豆糕的傳說和寓意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的時候要吃粽子,但是您知道嗎,綠豆糕是端午節的傳統民俗食品,甚至比吃粽子的由來更加的久遠呢。那麼端午節吃綠豆糕有什麼寓意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 大熊貓吃粽子!狒狒吃粽子!馬來貘吃粽子!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裡各種可可愛愛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章然 通訊員 董森超「端午至,吃粽時」。今天(6月25日),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大熊貓、馬來貘、狒狒等「小吃貨」有口福了,原來飼養員專門為他們定製了美味的粽子大餐。為了給動物們製作與「粽」不同的粽子,從清洗、加工食材,到製作各種口味的粽子內餡,再到使用箬葉裹出粽子形狀,最後一隻只綑紮結實,每一道工序飼養員都十分用心。就像我們對不同口味的粽子各有所好一樣,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專屬口味:大熊貓吃的是竹筍窩窩頭粽,馬來貘和狒狒吃的是「什錦水果粽」。
  • 看新聞學單詞|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我們還可以……
    今天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羚羊君(aa-acad)先在這裡祝大家端午安康,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拿到心儀的offer。前言羚羊君(aa-acad)有一年的端午節就是在英國度過的,當時我就在想:如何像身邊的英國朋友們介紹端午節呢?當時初到英國,詞彙量不夠的我只好自己爆粽子送給英國朋友,告訴他們,今天是個中國節日,吃這個!
  • 日本、韓國、菲律賓如何過端午?華人朋友圈裡媽媽們忙著包粽子
    圖/通訊員吳超群)日本:粽子也有甜鹹大戰宅家做粽子居然開發出微信群爆款、日本粽子也有甜口鹹口大混戰、在菲律賓買來餡比糯米還多的粽子……對於海外華人們來說,今年的端午同鄉聚會頗為犯難,但一顆飽含家鄉味的粽子不可或缺,形狀各異,不論甜鹹,都是慰藉鄉愁的美食。 「我新認識的好幾個湖南老鄉在千葉、三重、岡山等地。她們說不少華人店都有粽子賣,但都選擇自己包粽子。」
  • 端午節吃粽子喝白樺茸 西伯利亞白樺茸引領中俄健康文化
    但不管是出門在外還是身在家中,吃粽子這一傳統民俗在端午節必不可少。糯米的芳香與不同佐料的融合,讓今天的端午節變得更加「有滋有味」,見證著新時代下人們的幸福生活與美好。  但是,吃粽子也是有講究的。專家提醒,「糯米具有粘性,不易消化,建議大家不要空腹食用,每次食用也要限量。而那些患有三高、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更要有節制,食用粽子要以健康、養生為前提。」
  • 包粽子、掛艾草……這些端午習俗不可少!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蔡國然)「五月五,慶端午」,端午臨近,大家是如何包粽子、買粽子、插艾草,來紀念這一傳統節日的呢?下面就讓我們隨記者的鏡頭,去市場和農戶家中看看。一大早,江陵縣白馬寺鎮金渡村村民郭么兒就上街購買糯米和粽葉。
  • 端午節除了粽葉可以包粽子,原來這5種葉子包出來的粽子一樣好吃
    端午節就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節日裡,除了一家團聚之外,最重要的美食就是粽子了。而且現在的粽子也有很多的口味,特別是一些孩子,非常喜歡吃粽子。我們都知道,包粽子需要用到粽葉,通常來說,粽葉最常用的就是箬竹葉,這種葉子在市面上是最多的,也是包粽子最常用的。帶著一股竹葉的清香。
  • 早餐店粽子查出硼砂,服用過量可致死!端午節吃粽子要注意什麼?
    近日,廣東韶關市湞江區人民法院審結一宗案子,一家早餐店老闆製作、銷售的粽子中,檢出違禁物質硼砂,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什麼是硼砂?而且硼砂口服中毒發作很快,往往只需要幾分鐘或者幾小時。從1992年開始,我國就明令禁止在食物中添加硼砂。幾年前,玉林綏德縣就出現一家五口硼砂中毒的事件。只因為硼砂為白色粉末,與麵粉相似,被這一家人當作鹼面蒸包子,5人吃後均出現中毒症狀,其中三個兒女因為服食過量最終搶救無效死亡,令人唏噓。
  • 粽子不止可以用竹葉來包 各種包粽子的材料你知道多少
    粽子不止可以用竹葉來包 各種包粽子的材料你知道多少每年的端午節是吃粽子的季節,很多人都愛吃粽子,甜粽子清新甘甜,有紅豆粽,八寶粽,蜜棗粽等,鹹粽子香濃軟糯,有蛋黃粽,肉粽,慄子粽等,這些粽子的口味都非常的吸引人。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又聞端午粽子香 艾草青青話吉祥
    說起端午節,很多人都會想到吃粽子、掛艾草、划龍舟、祭屈原……特別是吃粽子、掛艾草更是人人皆知,但真正能說出端午怎麼來的,估計還真的很難說清。中國幅員遼闊,各地風土人情、節日風俗也各有不同,以至於各地賦予我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也不同。
  • 粽子葉是哪來的?
    在這個什麼都可以包進粽子的年代,人們已經習慣了看各種魔性的粽子餡群魔亂舞,但是你們關注過默默包裹住所有材料的粽子葉嗎?粽子葉是哪來的?粽子葉是哪來的?長在樹上還是長在地上?是不是有一種樹叫粽子樹?其實,每個地方的粽子葉都不盡相同,各地有各地的特點,作為粽葉,首先要無毒,而且如果能有些清新的香味就更好了!其次要柔軟結實有韌性,不結實容易杯具。
  • 圖解|閩南包粽子全過程!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這裡都有!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船與食粽子等。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龍日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