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目的地VR先看 管理團隊主動降薪 旅遊業「自救」盼覆蘇

2020-12-05 新民晚報

此輪疫情給旅遊行業也帶來了很大挑戰。做好當下即是未來,很多旅遊企業紛紛推出自救措施,有的甚至提出管理層主動降薪也不裁一名員工。

網上展示幫遊客「種草」

近日,同程藝龍發起成立了城市「方舟聯盟」,幫助旅遊目的地通過VR、高清視頻及圖文資料的形式展示優質資源。此舉既可以幫助聯盟內的旅遊城市免費在線「種草」,又可以豐富疫情期間人們居家的文化生活。

寧夏是「方舟聯盟」首批重點展示的旅遊目的地,「全域寧夏」是最新上線的「主角」。網友通過點擊「領略神奇寧夏」、「發現無限寧夏」和「玩轉全域寧夏」三個按鈕即可快速獲取寧夏全域的圖文影音介紹資料,其中360度或720度VR影音資料可營造出「身在寧夏」的瀏覽體驗。其中,線上VR資料中展示了銀川、石嘴山、中衛、固原、吳忠等寧夏主要旅遊目的地人文旅遊資源和沙坡頭、鎮北堡、巖畫博物館、金沙島等當地知名景點的720度視頻資料。

除了寧夏全域旅遊立體化展示外,專題還推介了江蘇、安徽、新疆、福州、濟源、焦作、泰州、巴城及部分國外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優質文旅資源和典型遊覽線路,網友可以訪問這些目的地的視頻及圖文資料,了解當地的知名景點和經典線路。

酒店升級「安心計劃」

「無論疫情如何發展,我們都要做足準備,直到春暖花開。」2月13日,亞朵集團創始人兼CEO耶律胤表示,目前,該集團現金流儲備相對健康,首先保障一線夥伴的薪酬,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策,保障夥伴權益,在疫情進一步惡化之前,公司也不會裁一名員工。同時,亞朵也推出了減免加盟費的舉措與加盟夥伴攜手抗擊疫情,幫助加盟夥伴減輕資金壓力。

未來,亞朵將繼續大力推進品牌與產品升級,打磨用戶體驗;繼續打造有內容的空間,持續投入非客房業務;加快推進智能化部署,更快的進行無接觸服務的規模化,同時針對全國門店持續升級「安心計劃」。

旅遊業復甦值得期待

疫情過後,旅遊業將如何發展?春秋旅遊副總經理周衛紅表示,疫情若如鍾南山院士期待的4月底能夠控制住,結合WHO三個月解除緊急狀態,期待能夠在6月份在一定區域內重啟有組織的旅遊活動。

今年下半年,旅遊業復甦依然值得期待:上海人看上海、遊上海會迅速得到市民響應,健康、生態的周邊郊區遊會受到熱捧;長三角的周末度假需求,有望會迅速增溫;國內適合療休養的目的地、旅遊產品需求旺盛;中國周邊目的地國家的旅遊產品,尤其是日本遊線路,比遠程歐美線的需求量更大;今年國慶節長假,一些原本春節被取消的訂單可能會集中釋放,旅遊成本或有一定上漲。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相關焦點

  • 從服貿會看旅遊業復甦
    首日觀展人數讓人們看到了旅遊業復甦的力量,服貿會成為旅遊業復甦的「風向標」。 服貿會上做科普,出行安全有保障。出行安全不安全,是疫情下旅遊人群最關心的問題。 定製遊明顯上升,小團隊成新常態。疫情對旅遊業造成重大打擊,但旅遊業不會一蹶不振,疫情之下孕育著新機遇,也會讓旅遊業浴火重生----實現產業的全新轉變。疫情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後,我國國內旅遊業逐漸復甦,定製遊快速上升,反映出旅遊行業的應急應變能力。
  • 「第二波疫情」甚囂塵上,全球旅遊業復甦有望在2022-2023年?
    今年的疫情危機使得全球旅遊業在很大程度上陷入停滯,且這種形勢仍將繼續。當前全球旅遊業都在以各種自救方法艱難前行,但在眾多從業者看來,除非疫情徹底解除、恢復正常,否則旅遊業將難回往日繁榮景象。  旅遊業的慘澹在歐洲多國形成嚴重影響,特別是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一些國家。法新社的報導稱,西班牙曾經是全球炙手可熱的旅遊目的地,但現在卻被各種嫌棄。另有外媒報導稱,西班牙作為世界第二大旅遊目的地,經歷災難性的7月後,8月只迎來240萬外國遊客,同比下降76%。
  • 馬蜂窩旅遊陳罡:做好內容是旅遊業復甦的原動力
    過去10年中,旅遊從一種奢侈的享受變成國人的生活方式,從2010年到2019年,國內旅遊總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7.36%,中國旅遊業綜合貢獻在GDP總量中的佔比也不斷提升。旅遊業無論在人們的生活中還是國民經濟的發展中都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疫情之下,經歷近20年高速增長的中國旅遊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 何為目的地管理
    目的地諮詢集團(DCG)是一家美國旅遊諮詢公司,它認為目的地管理組織(DMO)在目的地管理中擔任著領導和協調、研究和規劃、產品開發、營銷促銷、合作和團隊建設、以及社區關係等各種角色。  領導和協調  目的地管理組織(DMO)在目的地旅遊中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
  • 評論:復甦的旅遊業經不起「陷阱」折騰
    疫情防控常態下,旅遊作為拉動國內消費的重要方式,對復甦和提振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旅遊業唯有紮實提升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打造品牌形象,才能逆境突圍。  「陷阱廁所」事件使旅遊文化城市敦煌形象受損,同時令旅遊業的規範化管理與文明經營話題再次進入公共視野並引發廣泛關注。
  • 從波音「折翼」,看旅遊業回暖如何讓全球經濟復甦
    答案是旅遊業!根據2019年5月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旅遊業共計為全球經濟貢獻了8.8萬億美元,這相當於全球GDP的10.4%,同時,世界上超過3.19億人的工作與旅遊業相關,佔全球所有就業人口的十分之一。WTTC表示,未來10年間旅遊業將為全球提供超過1億個崗位。
  • 全球43家航司破產倒閉 航空業與旅遊業未來怎麼辦
    此外,他建議航空和旅遊業者之間加強協作,航空業可以主動參與旅遊市場的開放、推廣;旅遊業則積極促進航空公司開通新的航線、增加航班航點。他預測,隨著今後出遊人數的不斷增加,諸如遊客安全、籤證便利化、需求多樣化等問題也將越來越突出,航空公司和旅遊企業可以配合推動相關問題解決,增進遊客福祉。
  • 馬蜂窩陳罡:把內容做到極致,是旅遊業復甦的原動力
    旅遊企業如何抓住線上內容的新機遇,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環球旅訊】突如其來的疫情,把旅遊行業推向了「險峰」。好消息是,「險峰」之上,旅遊業正在加速恢復,旅遊業在當下有哪些強勁的著力點?在後疫情時代,如何更好地幫助旅行者在紛繁的信息中提升旅遊消費決策的效率?其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論是什麼?在線旅遊平臺與現在的旅遊資源和線上的內容運營都天然有著緊密的關係,如何通過旅遊內容發展,促進旅遊業快速實現復甦?
  • 印尼旅遊與創意經濟部將實施目的地「清潔、健康和安全」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報導】印尼旅遊與創意經濟部(Ministry of Tourism and Creative Economy)將在每個目的地以及與旅遊和創意經濟有關的其他地點實施「清潔、健康和安全」(CHS)計劃,並以此為戰略,加速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旅遊業和創意經濟部門的恢復與發展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旅遊業轉型加速 2021年「破疫」復甦可期
    在中國旅遊研究院的院子裡,玉蘭已經孕育芽苞,為迎春開放積蓄力量。正如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口中當下的旅遊業一樣。 新舊交替之際,戴斌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說,剛剛過來的一年,旅遊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考,也在積聚新的動能,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給正在形成,旅遊業正在轉型陣痛中穩步向前。
  • 前瞻在線旅遊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日韓力促旅遊業復甦!遊樂園最多...
    高德聯合河南省文旅廳,升級「河南旅遊扶貧地圖」在開封舉辦的2020年河南智慧旅遊大會上,河南省文旅廳聯合高德地圖在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進行小店發光公益計劃,升級「河南旅遊扶貧地圖」。河南省文旅廳啟動專項資金補貼激勵,通過景區來帶動周邊小店,帶動疫情後的河南旅遊復甦和發展。
  • 零時差|「記者觀察」多國出臺重振旅遊業舉措,助力經濟復甦
    世界經濟增長受到嚴重衝擊,旅遊業幾乎陷入停滯。世界旅遊組織日前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到4月份全球國際遊客數量平均減少44%,旅遊收入損失約1950億美元。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多國開始積極出臺政策措施重振旅遊業,助力經濟復甦。歐洲多國持續謹慎開放受疫情影響,今年歐洲的旅遊和往年大不同。除了採取更多的衛生防疫措施外,一些往年不太熱門的景點突然火了起來。
  • 旅遊復甦加速 馬蜂窩、攜程等力推「安心遊」釋放什麼信號?
    一、事件背景7月14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可有條件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國內旅遊在此時終於等來了全面振興的好時機。在市場恢復期,平日裡競爭激烈的各家旅遊平臺,都不約而同看準了同一個主題——「安心遊」。
  • 全球旅遊業的變革和走向,7位國內外大咖這麼說
    遊客們將信任那些有能力、有較強衛生措施的旅遊服務商:管理風險和不可預見的事件;可以立即將客戶送回國,同時為無法出行的客戶提供令人滿意的替代方案。這正成為贏得客戶信任和忠誠的基本標準;安全性追求與靈活性追求並駕齊驅。從結構上看,之前,在中國的大多數預訂都是在入住前一個月至15天內完成的。
  • 機艙裡開餐館、「偽出國」航班…航司花式自救只是杯水車薪
    也有些航司積極拓展服務種類,開展各種「花式自救」,比如新航在空客A380上推出空中餐廳等新的服務,積極地開源。新航腦洞大開面對全球航空業緩慢的復甦態勢,為了確保生存,新加坡航空也是蠻拼的。據報導,新航計劃10月底前為乘客推出「空中漫遊」航班,其始發地和目的地均為樟宜機場。據悉,由於不少新加坡人無法出國旅遊,對這種「偽出國」航班興趣濃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75%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參與這一的旅行方式。除了新航之外,其它航司也是使出渾身解數力圖自救。
  • 天津市薊州區稅務強化大數據分析 助力薊州旅遊業復甦
    央廣網天津10月31日消息(記者陳慶濱)記者從天津市薊州區稅務局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局嚴格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發揮職能強化大數據分析,主動與所轄企業聯繫,開展「一對一」疫情稅收政策宣講,幫扶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
  • 2020第五屆亞洲旅遊紅珊瑚獎榜單發布
    作為文旅產業的長期觀察者、記錄者和推動者,21世紀經濟報導看到,在2020的全民抗疫中,很多文旅企業從一開始就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大的行動力,發揮專業、資源、技術優勢,全力做好保障、馳援抗疫一線;同時,他們不忘對旅遊消費者以及上下遊產業鏈相關各方的關懷,守望相助並奮力自救;疫情緩解後,文旅行業更是通過主動變革,擁抱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服務創新
  • 致敬寒冬中領航前行的創變者,2020亞洲旅遊紅珊瑚獎榜單發布
    作為文旅產業的長期觀察者、記錄者和推動者,21世紀經濟報導看到,在2020的全民抗疫中,很多文旅企業從一開始就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大的行動力,發揮專業、資源、技術優勢,全力做好保障、馳援抗疫一線;同時,他們不忘對旅遊消費者以及上下遊產業鏈相關各方的關懷,守望相助並奮力自救;疫情緩解後,文旅行業更是通過主動變革,擁抱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服務創新,挖掘潛力,以變革與創新積極引領消費復甦,努力化危為機
  • 建立專業化輿情管理戰略 促進旅遊產業創新發展
    他表示,在「全域旅遊」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旅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升級和結構轉型的戰略型產業,同時負面輿論聲音也不斷產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旅遊目的地仍然存在輿情管理及宣傳戰略缺少大格局意識、輿情引導品牌塑造力不強等一系列問題,尤其是旅遊目的地監管部門更應該認識到,旅遊輿情管理不僅是為危機、為問題把脈,還要在全域旅遊規劃和發展方面釋放積極效能,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發揮格局化調整作用。
  • 知名企業降薪大盤點!
    隨著疫情進入深水區,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日益嚴重,餐飲酒店旅遊等服務業最先倒下,隨即航空等交通運輸等企業逐漸停擺,製造業體系受到巨大衝擊。 據界面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0日,全球已至少有200多家知名公司進行了近300次裁員。 減員之後,降薪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