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能顯著加快DNA測序進程的新軟體

2020-12-16 cnBeta

據外媒報導,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一種全新的開源軟體可以從根本上加快DNA測序的進程。據悉,這個叫做UNCALLED的軟體通過使用可攜式測序器可以將原先15天的操作時間縮短到3天乃至1天。全基因組測序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並且很多時候,研究人員可能只對基因組的特定部分感興趣。

這正是這個新軟體的不同之處,它允許研究人員只對其感興趣的特定區域進行排序從而節省大量時間。

操作過程大致如下:DNA樣本--也許是一滴血或唾液--從它原來的染色體上分裂成越來越小的碎片,一直到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的碎片分子漂浮在樣本中,然後其被輸入到一個叫做納米孔測序儀的設備中,這是一個跟PC或筆記本電腦相連的小型可攜式外設,價值1000美元。

這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計算機科學與生物學副教授Michael C. Schatz表示,這種方法涉及到一個電子過程,「DNA是帶電的分子,它處於帶電的環境中。分子則通過一個極小的孔,即納米孔。當這個過程發生時,它周圍的特定核苷酸會產生不同的電力。納米孔測序儀讀取這些力並將一些非常原始的電子數據傳回計算機。通常這裡會有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叫做鹼基識別--原始數據被解碼成核苷酸序列:ACGT、ACGT,、ACGT。但UNCALLED能很快地做出一種形式,它可以判斷,哦,這是來自癌症的相關基因。或者,哦,這是一種疾病基因。或者,哦,這是基因組的一部分,我一點都不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讓納米孔測序儀翻轉單個孔上的電壓,它就會吐出那個分子。這就是我們的軟體所做的,它可以讓你挑選並選擇從納米孔中剔除的分子,所以你可以儘可能高效和快速地使用測序器的能力。」

因此,如果一位醫生或研究人員正在尋找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基因--某些癌症、自閉症譜系障礙、心臟病或任何其他已知的基因標記,這套軟體可以有效地告訴納米孔測序器扔掉任何跟研究目的沒有直接關聯的分子,並能更快地得到他們需要的結果。

在最初的測試中,研究小組對148個特定癌症基因的樣本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常規測試,並獲取了通常需要在後續5次測試中才所能獲得的信息。

相關焦點

  • 研究解析RNA深度測序分析方法
    新一代測序技術又稱作深度測序技術,主要特點是測序通量高,測序時間和成本顯著下降,把這種高通量測序技術應用到RNA上,也就是將各種類型的轉錄本用深度測序技術進行高通量定量檢測,統稱作RNA-seq或RNA測序。隨著新一代高通量DNA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RNA測序(RNA-seq)已成為基因表達和轉錄組分析的重要手段。
  • 新軟體讓單細胞測序更簡單—新聞—科學網
    其中,最前沿的領域當屬單細胞RNA測序(scRNA-seq)了。 常規RNA測序方法能一次性加工測序成千上萬個細胞,並給出平均差異。但沒有兩個細胞是完全一樣的,而新型的scRNA-seq方法就能揭示細胞中產生每種特異性的微小改變,甚至這種技術還能闡明完整的新細胞類型。
  • 新技術平臺能發現更多DNA變體
    摘要:比較基因組學通過篩選不同生物的基因組,找出特殊的DNA序列,為潛在的DNA新變體提供了最初的線索。研究團隊已發現了一個叫做dADG的變體,是細菌防禦系統的一部分,能保護其自身基因組不受病毒感染。而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消息稱,該校和佛羅裡達大學及其他機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先進的技術平臺,能有系統地發現未知的表觀遺傳標記和變體。DNA變體通常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合成DNA時由酶插入其中的,一般作為標記「告訴」細胞何時該把哪些基因打開、哪些關閉。此外,變體還能幫細胞保護自身DNA免受外來細菌、病毒DNA的攻擊。
  • Nature Biotechnology最新文章:最新DNA甲基化測序技術比較研究...
    同樣,DNA甲基化分析對於表觀基因組學關聯性研究中大量生物醫學相關表型的準確分析來說也具有極強的實用性。為了將有關的表觀基因組學因子轉化為具有臨床意義的生物標誌物,研究人員需要選擇一套可控的高信息度基因組區域。DNA甲基化檢測一般包括甲基化特異性PCR、亞硫酸氫鹽測序法與高解析度熔解曲線法。
  •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後面的dna受體可通過做dna晶片credit-sweep來獲得,後面的dna受體包括mirna,smallmrna,circrna和ae等。根據技術的不同,dna晶片可以分為三類:測mirna:測定mirna。測dna受體的全雙工轉錄信號的兩轉錄本等等。測vxrna:測vxrna。
  • Android惡意軟體開發的新技術 | 360惡意軟體專題報告
    惡意軟體專題報告》,作者:360烽火實驗室,致力於Android病毒分析、移動黑產研究、移動威脅預警以及Android漏洞挖掘等移動安全領域及Android安全生態的深度研究。從惡意軟體開發技術角度看, 2016年惡意軟體利用社會工程學、界面劫持、破解接口、開源項目、簡易開發工具、碎片化代碼、注入系統根進程、篡改系統引導區以及代理反彈技術,成為主要使用的新技術。
  • Android惡意軟體開發的新技術|360惡意軟體專題報告
    雷鋒網按:本文節選自《2016年Android惡意軟體專題報告》,作者:360烽火實驗室,致力於Android病毒分析、移動黑產研究、移動威脅預警以及Android漏洞挖掘等移動安全領域及Android安全生態的深度研究。
  • 何川團隊開發出新型單鏈DNA測序技術
    何川團隊開發出新型單鏈DNA測序技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0 15:15:44 美國芝加哥大學何川課題組開發出一種乙氧二羥丁酮輔助的單鏈DNA測序技術,可捕獲全局轉錄動態和原位增強子活性
  • MIT機械工程學院研究人員們正致力於開發新的軟體,通過與硬體協作...
    在這種環境中,軟體和硬體需要完美配合統一來協同工作。相機,觸覺傳感器,計算機和光探測設備需要將信號反饋給計算機,算法需要處理這些信息並作出決定。為了將這些強大的能力更廣泛地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造福人類,MIT機械工程學院研究人員們正致力於開發新的軟體,通過與硬體協作創造出真正的日常智能設備。
  • 我國科學家開發出轉錄組快速建庫新方法 有望助力新型冠狀病毒測序
    新華社北京2月1日電(記者魏夢佳)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聯合課題組近期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論文,稱開發出了名為「SHERRY」的轉錄組測序快速建庫新方法。研究團隊表示,這種方法大大簡化了建庫過程,不僅可用於高質量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對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等樣本的測序質量和速度也有望顯著提升。核糖核酸(RNA)是存在於生物細胞以及部分病毒、類病毒中的遺傳信息載體。目前,RNA測序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繪製物種轉錄組圖譜、研究疾病分子調控機制等方向。
  • 澳研究人員用基因測序「修正」細菌分類
    新華社雪梨8月29日電(陳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用基因測序技術繪製出細菌進化樹,這一方法有助於改進以往的細菌分類法。  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研究人員主要使用一種被稱為元基因組學的方法,對自然環境中的細菌樣本直接進行測序,進而繪製出細菌進化樹,更好地對細菌進行分類。
  • 空氣微生物研究,不可錯過的DNA提取和宏基因組學測序新方法!!!
    and metagenomic sequencing of airborne microbial communities(空氣微生物DNA提取及宏基因組測序方法)的論文,報導空氣微生物宏基因組測序新技術。
  • From DNA to Discovery – SMRT測序技術概覽
    PacBio使用SMRTbell啞鈴型結構文庫,DNA片段的兩端連接接頭,測序引物結合在接頭上,形成環狀DNA模板,供聚合酶進行合成反應。 根據應用方向,確定DNA 片段化最佳長度,插入長度可以從250 bp到>25,000 bp。樣品也可以使用獨特的標籤序列(barcode),進行混樣從而提升測序通量。
  • 美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更經濟的DNA染色測序法
    美國科學家日前通過對組成DNA(脫氧核糖核酸)的鹼基進行染色的方法,開發出一種更為經濟和便捷的DNA測序方法。     DNA由4種鹼基的「磚塊」搭建而成,即鳥嘌呤、腺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
  • 如何加快新藥臨床前研究進程
    根據藥物研發的進程,可以將新藥研發分為新藥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2個階段。前者是指藥物在進入臨床試驗之前的全部研究工作的總和,後者是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完成的研究工作。從發現一種藥物對動物有效再到進行人體臨床試驗測試,研究人員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用於確保將藥物獲得療效的可能性最大化,同時將其導致傷害的可能性最小化。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科學家開發了新的第三代DNA測序技術
    目標區域測序技術(targeted sequence)則是通過富集人們關注的基因片段,實現在減少測序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同時,獲得目標基因片段的高深度覆蓋。為了結合兩者的優點,研究者們嘗試開發出適合長片段讀長的目標區域測序技術(targeted sequence),從而能夠更好地服務於科研和臨床。
  • 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攜手Ansys加快高超音速研究
    儘管這些因素減緩了高超音速飛行測試的進程,但Ansys的仿真解決方案有助於推動關鍵高超音速技術的研發,其中包括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層的熱防護系統和高超音速飛行的超燃衝壓發動機燃燒技術。從仿真超燃衝壓發動機內部空氣和燃料混合的設計與分析,到測量熱應力對惡劣環境下工作的飛行器傳感器的影響,Ansys基於物理的高精度求解器極大地促進了高超音速實驗研究。
  • 科學網—新單細胞DNA甲基化測序技術可應用於不同物種
    本報訊 華中農業大學玉米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能廣泛應用於不同物種組織、不依賴於DNA甲基化狀態的單細胞DNA甲基化測序技術
  • 昆明植物所等在細胞器基因組組裝軟體開發研究中取得進展
    在動植物和真菌的單個細胞內,有多個(甚至成千上萬個)細胞器基因組單元的拷貝,使得利用低覆蓋度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組裝得到完整的細胞器基因組成為可能。隨著DNA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測序成本下降,低覆蓋度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得以大規模產生,如何快速、準確地組裝細胞器基因組對後續生物學問題的研究非常重要。細胞器基因組序列在研究真核生物系統發育、譜系地理、雜交和物種鑑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 基於納米孔測序開發同步檢測CpG甲基化和染色質可及性的新方法
    納米孔測序(Nanopore sequencing)是一種新興的單分子測序技術。利用納米孔測序進行快速、準確、高精度及高通量的DNA測序是後基因測序時代的熱點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納米孔測序可準確檢測內源性CpG甲基化,也能夠對染色質可及性位點進行外源標記。那麼納米孔測序能否同時檢測這兩種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