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外來蟹冒充陽澄湖大閘蟹,是不是在陽澄湖「洗澡」後上市的假冒陽澄湖大閘蟹,這個問題困擾著陽澄湖所在地及其陽澄湖大閘蟹養殖戶10多年。在這10多年裡,冒牌陽澄湖大閘蟹屢禁不止!有沒有一種鐵板釘釘、鑑別陽澄湖與其它湖區養殖大閘蟹本質不同的辦法呢?有了!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黃方帶領的團隊和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合作,經過5年多潛心研究,發現一種有效鑑別不同湖區養殖大閘蟹的方法,即通過鍶同位素進行鑑定,能夠測出大閘蟹是在陽澄湖養殖,還是在其它湖泊養殖。該鑑定方法將改變一直以來相關部門用「指環」鑑別真偽陽澄湖大閘蟹都被仿冒的難題。
 >
據悉,中科大教授黃方帶領的團隊由副研究員于慧敏、研究生殷皓銘等組成。黃方解釋,同位素是一種常見的、被廣泛應用於測定物質來源的方法,問題是用什麼方法,即找到哪個切入點追蹤物質來源,是追蹤的難點和關鍵。
「比方用什麼辦法來鑑別這個人是不是在上海長大的,可以用口音進行識別,即使是少小離家,鄉音可能不會改變。但是用這個方法鑑別的前提是我們要知道各地口音是什麼樣的,要掌握上海話和南京話、合肥話、粵語等方言的特徵。如果大家都說非常標準的普通話,口音就不能用來判斷人們的老家。利用鍶同位素追蹤大閘蟹來源的原理和這個類似,我們要知道各地大閘蟹和湖水的鍶同位素特徵,才能通過對比來了解大閘蟹的產地,這是追蹤工作的難點所在。」
鍶是生物的營養元素。通過反覆比照黃方發現,大閘蟹體內的鍶與其骨骼生長息息相關,而影響大閘蟹生長的物質主要有2部分,養殖的水和飼料。進一步研究得知,大閘蟹蟹殼所含的鍶同位素與飼料無關,與養殖的水有關,而且大閘蟹蟹殼和蟹鉗的殼所含鍶同位素特徵一致。由此黃方推斷,通過鑑別大閘蟹蟹殼上的鍶同位素,就能確定該大閘蟹在哪個湖區養殖。
「大閘蟹蟹殼上的鍶來源於整個大閘蟹養殖過程,『洗澡蟹』要等到蟹全部脫殼、長成後再放入陽澄湖『洗澡』,因此『洗澡蟹』所含的鍶同位素特徵還是記錄了原來生長的湖水的特徵,而與在陽澄湖土生土長的大閘蟹明顯不同。」黃方進一步解釋,通過大閘蟹蟹殼上的鍶,來追蹤大閘蟹養殖地是一種鑑別真假陽澄湖大閘蟹的有效辦法。
據悉,通過鍶同位素特徵來鑑定大閘蟹養殖區域已經引起部分陽澄湖大閘蟹養殖戶的興趣。巴城最老的一代蟹農,駐紮巴城湖濱中路1547號已經有20多年歷史的張田根表示,一直以來他養殖的正宗陽澄湖大閘蟹被假冒,有了黃教授的鑑定方法,他就可以徹底放心賣蟹了。「可以考慮今秋上市的大閘蟹,用這種辦法鑑定後掛牌銷售。」
上海的相關水產協會也對此表現出極大興趣,他們表示將進一步研究後與黃教授聯繫。「可以考慮設立專門的服務窗口為市民進行鑑定,鑑別大閘蟹的產地,為消費者提供維權服務。」
黃方表示,他很願意與陽澄湖養殖戶,以及包括上海在內的陽澄湖大閘蟹主要銷售地區聯手,希望在今年大閘蟹銷售高峰來臨時為消費者服務。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