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高效太陽能界面水蒸發的四氧化三鈷@聚多巴胺-還原氧化石墨烯3D光熱蒸發器

2021-01-20 鎢科技英文 Tungsten

英文原題:

A cobalt oxide@polydopamine‑reduced graphene oxide‑based 3D photothermal evaporator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ar steam generation

      提高太陽能光熱蒸發速率和能量轉化效率對於提高潔淨水的產量非常重要。近期,南澳大利亞大學 徐浩蘭研究員團隊在英文刊Tungsten上發表了標題為「一種用於高效太陽能界面水蒸發的四氧化三鈷@聚多巴胺-還原氧化石墨烯3D光熱蒸發器」的研究文章,該工作合成了聚多巴胺(PDA)功能化的四氧化三鈷(Co3O4)納米粒子,將其與還原氧化石墨烯(rGO)結合,從而製造出一種Co3O4@PDA-rGO光熱氣凝膠。該光熱氣凝膠具有出色的光吸收性能和親水性,以此光熱氣凝膠材料製備出的2D光熱蒸發器的蒸發速率可達1.60 kg·m-2·h-1,而製得的3D蒸發器可將蒸發速度提高到3.71 kg· m-2·h-1,遠遠超過2D光熱蒸發器的理論蒸發極限。這主要歸因於3D光熱蒸發器能夠大大增加的蒸發表面積,減少從頂部蒸發表面到環境的能量損失,同時其側面蒸發表面能夠從周圍環境中吸收額外的能量用於促進蒸發。此3D結構的光熱蒸發器在海水淡化方面也具有出色的實用性能,顯示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價值。

      太陽能光熱界面水蒸發(ISSG)作為一種綠色環保經濟的技術,可廣泛應用於太陽能轉換,海水淡化,廢水淨化,消毒,發電和制氫等各個領域。為了提升ISSG的蒸發速率和能量轉化效率以獲得更高的淨水產量,開發具有高效光熱轉換性能的光熱材料和通過合理設計光熱蒸發器的結構實現太陽能蒸汽產生過程中的能量管理優化成為了當前這一領域中研究的重點。目前用於ISSG的光熱材料主要有碳基材料,金屬基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半導體材料。其中半導體材料作為光熱材料用於ISSG時顯示出了出色的光熱性能。Co3O4是一種在聚光太陽能系統中常規使用的光熱半導體材料,其出色的熱穩定性使其可以在>750˚C的高溫下持續穩定工作。但是,如此理想的PTM卻很少被用於ISSG。

       除了優化光熱材料之外,合理設計光熱蒸發器的結構從而儘可能地減少能量損失和提高整個體系的能量攝入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太陽能水蒸發效率。例如,在光熱蒸發表面和水之間引入1D或2D水傳輸路徑,從而在空間上將這兩部分分開,使得從蒸發麵到水的熱傳遞能量損失最小化,可以顯著提高太陽能光熱水蒸發的整體能效。另外,由光熱蒸發表面和冷蒸發表面組成的3D蒸發器,其冷蒸發表面能夠從周圍的空氣中吸收額外的能量來進一步促進整體太陽能水蒸發。此外,一些精心設計3D蒸發器能夠回收水蒸氣冷凝過程中產生的潛熱,從水中吸取能量以增強太陽能光熱水蒸發。這些獨特的優點使3D結構的蒸發器具有極高的蒸發速率和能量轉換效率,甚至可以超出2D光熱蒸發器的理論光熱轉換極限。

      這項研究用PDA包裹的Co3O4納米顆粒和rGO的混合光熱材料製備出用於ISSG的2D和3D光熱蒸發器。Co3O4作為一種典型的p型半導體材料,在紫外可見光區具有出色的光吸收性能。而PDA是一種眾所周知的光熱聚合物,可以通過自聚作用在任何基材上生長,將其生長在Co3O4納米顆粒表面(Co3O4@PDA)可以有效增強Co3O4@PDA材料的親水性。再引入rGO納米片材料以補償近紅外區的光吸收,從而使這種複合光熱材料(Co3O4@PDA-rGO)在紫外-可見-近紅外區都具有出色的光吸收性能。將由這種複合光熱材料製備的3D光熱蒸發器用於油燈式光熱蒸發裝置中不僅能夠從入射光中吸收能量,而且具備從周圍環境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從而展現出極高的蒸發速率。

      文章首先介紹了Co3O4@PDA-rGO光熱氣凝膠的合成過程。先將前驅物Co(OH)2通過煅燒形成Co3O4 納米顆粒。再通過多巴胺的自聚合作用將超薄的PDA層塗覆在Co3O4 納米顆粒的表面。合成的Co3O4@PDA NP和二維rGO納米片狀材料分散在熱瓊脂糖溶液中,並將其用滴塗法均勻的覆蓋在棉質纖維素基底上,然後通過自凝膠化和冷凍乾燥形成氣凝膠材料。製備好的Co3O4@PDA-rGO光熱氣凝膠具有相對較高的蒸發比表面積,超親水性,優良的機械強度,出色的化學穩定性和極高的光吸收性。最後,通過簡單的裁剪縫合即可製作出2D圓形和3D圓柱狀的光熱蒸發器。

     圖1. (a) Co3O4@PDA-rGO 光熱氣凝膠合成示意圖. (b) Co3O4 和 (c) Co3O4@PDA 納米顆粒掃描電鏡照片. (d) Co3O4@PDA納米顆粒的高分辯透射電鏡照片. (e-g) Co3O4@PDA 納米顆粒的XPS譜圖.


      隨後,研究團隊對2D和3D光熱蒸發器的蒸發性能進行了測試。研究發現,用Co3O4@PDA-rGO混合材料作為光熱材料製備的2D光熱蒸發器的蒸發性能明顯優於用Co3O4和Co3O4@PDA製備的2D光熱蒸發器。同時,通過優化Co3O4@PDA-rGO混合材料中Co3O4@PDA和rGO的含量,可獲得最高的蒸發速率為1.60 kg·m-2·h-1。由於蒸發表面的平均溫度明顯高於環境溫度,蒸發表面通過對流和輻射到周圍環境的能量損失不可避免。通過計算,2D光熱蒸發器的能量轉換效率為84%。對於3D柱狀光熱蒸發器,隨著蒸發器高度由2 cm增加至4 cm,蒸發速率均明顯高於2D光熱蒸發器,由2.85 kg·m-2·h-1提升至3.71 kg·m-2·h-1。這是由於總的蒸發表面積增加,而且頂部(照射面)蒸發麵的平均溫度低於2D蒸發表面的平均溫度,僅稍高於環境溫度,因此能量損失大大減少(0.01 W)。同時側表面的蒸發麵平均溫度遠低於環境溫度,可以從環境中吸取大量的能量(0.33 W),經過計算整個3D蒸發器從環境中獲得的淨能量增益為0.32 W,進而提升了整個蒸發體系的蒸發速率。其相應的能量轉換效率為超過了理論上的光-蒸汽轉換極限。

圖2. 1個太陽照射(a) 0, (b) 1, (c) 5 and (d) 30 分鐘時的 2D光熱蒸發表面的紅外相機照片和(e)相應的蒸發表面的溫度變化曲線。1個太陽照射(f) 0, (g) 1, (h) 5 and (i) 30 分鐘時的3D光熱蒸發器表面的紅外相機照片以及(j)相應的上表面和側面溫度變化曲線.


      最後,研究團隊用3D蒸發器(高4 cm)進行了海水淡化的可行性測試。結果表明,收集的冷凝水中的Na+,K+,Ca2+,Mg2+濃度分別降低至0.19、0.07、0.12和0.02 ppm,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可飲用淡化水的鹽度值。同時在冷凝水和殘留的海水中均未檢測到Co離子,證實了Co3O4對海水的優異化學穩定性。而且3D光熱蒸發器在重複海水淡化的循環測試過程中保持了較好的穩定性。3D蒸發器還顯示出良好的耐鹽性能。

圖3. (a) 海水和收集冷凝水中的主要離子濃度。(b) 3D光熱蒸發器在1個太陽照射下連續8個循環的穩定性測試。

      用Co3O4@PDA-rGO光熱氣凝膠為光熱材料製備的2D和3D蒸發器具有超高的光吸收性和超親水性,因此在太陽能水蒸發過程中均表現出出色的蒸發性能。2D蒸發器的蒸發速率為1.60 kg·m-2·h-1,相應的能量轉換效率為84%。對於3D蒸發器(高4 cm),由於增大了蒸發表面積,減少了從頂部蒸發表面到環境的能量損失,並且增加了側面蒸發表面從環境中獲得的能量,因此蒸發速率可顯著提高到 3.71 kg·m-2·h-1。此3D蒸發器在連續海水淡化過程中也表現出出色的蒸發性能和穩定性,在海水淡化應用中潛力巨大。

Gao T, Wu X, Owens G, Xu HL. A cobalt oxide@polydopamine-reduced graphene oxide-based 3D photothermal evaporator for highly efficient solar steam generation, Tungsten, 2020, DOI: 10.1007/s42864-020-00062-6.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2864-020-00062-6


內容為鎢科技英文 Tungsten】公眾號原創,供稿人:徐浩蘭。

歡迎轉載,投稿、轉載授權等請後臺回復,或聯繫wtec@grinm.com

       徐浩蘭 博士,南澳大利亞大學未來工業研究所(Future Industries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2008年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2009-2010年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馬普膠體界面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1年加入南澳大利亞大學,並於2012年獲得澳大利亞國家研究理事會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Discover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Award),開始獨立從事科研工作。2015年獲得南澳大學特聘研究員(Foundation Fellow)基金資助加入未來工業研究所。2019年獲得澳大利亞國家研究理事會未來學者基金資助(ARC Future Fellow)。

       目前主要從事面向工業發展和應用的研究,主要包括:1)光熱材料在海水淡化和儲能領域的應用等;2)油水界面,乳液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及其應用。已在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Science, ACS Nano, Nano Energy, Chemical Scienc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Bulletin等雜誌發表論文86餘篇,H因子35,文章引用超過6300餘次 (google scholar),單篇平均引用超過70次。

請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Tungsten》編輯部

電話: 86-10-82241918

郵箱: wtec@grinm.com

期刊主頁: 

https://www.springer.com/42864

投稿網址: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w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更多信息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哈工大:一種微結構超薄膜實現水蒸發高效淨化
    太陽蒸發被認為是一種綠色,可持續的水修復策略,在海水淡化,消毒和淡水生產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水蒸發是水-空氣界面的吸熱過程,水分子的能量在此過程中進行傳輸。因此,在水-空氣界面處進行局部加熱是提高太陽能蒸發的能量效率的有效方法。當前光熱材料的關鍵挑戰是將水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分離。
  • Nature Nanotechology:如何高效利用太陽能進行水汽蒸發
    材料類綜合、全面、專業的微信平臺  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太陽能的有效利用一直是人們密切關注的研究領域。其中直接利用太陽能實現水的高效蒸發、海水淡化和鹽分結晶是今年來的一個熱門研究領域。
  • 胡良兵AM:一種用於連續海水淡化的高性能自再生太陽能蒸發器
    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非常有助於緩解能源短缺的問題。其中,地球約71%的面積被海水所覆蓋,若是能利用太陽能輔助海水淡化持續產生清潔淡水,則有助於解決淡水短缺的問題。最近,隨著太陽能界面蒸發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且廣泛的太陽能吸收和改進的能量轉換,提高了蒸發效率,所以在海水淡化方面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傳統的界面太陽能蒸發系統包括在鹽水表面的雙層太陽能吸收器。
  • 有機凝膠進行光熱空氣集水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通過合理設計的光熱蒸發器利用綠色、可持續的太陽能來驅動豐富的海水資源轉變成淡水成為研究熱點。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陳濤、副研究員肖鵬前期發展一系列用於光熱淡水收集的高分子複合材料(Nano Energy, 2020, 68, 104311;Nano Energy, 2020, 68, 104385;ACS Sustain. Chem.
  • 上海交大鄧濤團隊在《Nature Energy》發表太陽能光熱界面蒸發綜述...
    太陽能光熱蒸發形式:(a)基於傳統底部加熱的蒸發;(b)基於傳統體相加熱的蒸發;(c)基於新型界面加熱的蒸發該論文系統地總結了太陽能光熱界面蒸發領域的研究進展,全面介紹了太陽能光熱界面蒸發系統各核心構成單元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深入分析了影響太陽能光熱界面蒸發性能的關鍵因素,探討了該技術在太陽能向熱能、電能、機械能、化學能轉換領域的應用價值,展望了該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
  • Ti3C2Tx MXene雜化水凝膠用於高效產生太陽能蒸汽
    有效利用豐富的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和廢水淨化是生產清潔水的可持續技術之一,有助於緩解全球水資源短缺在本文中,我們將垂直排列的還原氧化石墨烯/Ti3C2Tx MXene(A-RGO/MX)雜化水凝膠與排列的通道作為獨立的太陽能蒸汽產生裝置,以高效地產生太陽能蒸汽。由液氮輔助定向凍結過程生成的垂直排列的通道不僅將水迅速向上傳輸到蒸發表面,以有效地產生太陽能蒸汽,而且還促進通道內太陽光的多次反射,從而有效吸收太陽光。略微減少使RGO具有大量極性基團,有效降低了水汽化焓,從而有效地加速了水汽化。
  • 北理工曲良體教授:垂直排列的石墨烯薄膜實現高效太陽能水蒸發
    利用該種特殊管狀結構,作為水蒸發的傳送通道,實現在太陽能等光源下,水分高效快速地蒸發。基於還原氧化石墨(rGO)一些獨特的性質,得到的VA-GSM(Vertically aligned graphene sheets membrane)膜具有很高的吸光率和超高穩定性。
  • Today Energy:一種高效太陽能表面水蒸發器件
    把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與海水淡化相結合正成為研究熱點,這將在海水淡化和汙水純化等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最近,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夏幼南教授團隊研發了一種可便攜、並可重複使用的太陽能表面水蒸發膜,它由負載金納米籠的聚偏氟乙烯(AuNC/PVDF)靜電紡納米纖維組成。
  • 寧波材料所陳濤合作在鐵蘭啟發有機凝膠進行光熱空氣集水取得進展
    近年來,作為一種簡單、有效的途徑,通過合理設計的光熱蒸發器利用綠色、可持續的太陽能來驅動豐富的海水資源轉變成淡水已成為研究的熱點。通過材料在空氣中吸溼,進而在太陽能作用下實施光熱蒸發,以實現空氣集水的技術正在興起。
  • 寧波材料所在太陽能界面光熱轉化及多介質純化方面取得進展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高效開發和利用太陽能得到全世界的重視,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太陽能光熱蒸發技術因其可持續、低/無能耗、零CO2排放等特點,近年來成為分離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海水淡化、汙水淨化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應用潛力。
  • 大連理工陶勝洋教授團隊在光熱海水淡化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該工作針對目前三維光熱蒸發器傳質受限造成的界面熱利用較低,且長期海水淡化過程中的鹽析出汙染問題,發展一種卷狀蒸發器,利用其層間微米級狹縫孔強化傳質過程,保證高效穩定的水蒸發及長效的拒鹽效果。近年來,利用光熱轉化材料將太陽光高效轉化為熱能,並對海水蒸發界面限域加熱,可以極大的提高蒸發效率,在海水淡化領域展現出理想的應用前景。三維光熱蒸發器由於在太陽光捕獲、熱損失控制、環境熱利用等方面的特殊優勢,逐漸成為研究的焦點。除了界面熱利用效率,水在蒸發器內的傳輸同樣是影響三維光熱蒸發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 澳洲發布新型石墨烯太陽能加熱超材料 可用於儲熱、光熱發電、海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澳大利亞墨爾本斯威本科技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轉化原子材料中心(Center for Translational Atomaterials,CTA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石墨烯薄膜,這種薄膜可以吸收90%以上的太陽光,同時消除了大部分紅外熱發射損失,這是該項壯舉的首次報導。
  • :局部加熱型多級太陽能蒸餾實現超高效海水淡化
    被動式太陽能蒸餾器通過太陽能加熱產生蒸汽並依靠冷凝收集淡水,具有運行簡單可靠和適用範圍廣等優勢,對偏遠地區和基建落後地區尤為重要,然而受到低效率限制(約35%),傳統太陽能蒸餾器的產水成本高且面積需求大,嚴重限制了其廣泛使用。採用界面局部加熱的太陽能蒸發通過將太陽能光熱轉換置於氣液蒸發界面,大幅度提升了太陽能蒸發效率,並成為了能源科學、材料科學和熱科學的研究熱點。
  • 貽貝激發水淨化技術的進步?可用於重金屬廢水治理技術
    貽貝激發水淨化技術的進步?可用於重金屬廢水治理技術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使貽貝能夠附著在巖石和船體上的化學物質很快就會提供清理溢油和淨化水的淨水方案。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在Matter雜誌上撰寫了一系列工程研究計劃,這些計劃的靈感來自於不起眼的貽貝,從太陽能蒸汽發生到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
  • 寧波材料所在有機凝膠進行光熱空氣集水研究中取得進展
    地球大氣中存在著水汽資源(約50000km3),通過材料在空氣中吸溼,在太陽能作用下實施光熱蒸發,進而實現空氣集水的技術正在興起。  鐵蘭屬植物(Tillandsia Species)是一類附生植物,其生存不依靠根莖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葉片直接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即能存活。
  • 用於組織工程支架的3D列印氧化石墨烯水凝膠
    >氧化石墨烯是氧化還原法製備石墨烯的前體,不僅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導熱性能,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極低的密度和加速幹細胞分化的能力,因此在組織工程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然而當前基於石墨烯材料的3D列印技術中為了達到理想的材料強度,有些需要較長時間的蒸發或凍幹以提高材料濃度,有些則需要引入較高比例的增稠劑。石墨烯材料較為簡單便捷、低成本的3D列印技術還有待開發。
  • 餘桂華團隊EES:調控水凝膠表面潤溼態加快太陽能致水蒸發
    太陽能海水蒸發被視為可以緩解淡水稀缺的最有前景的環保型技術之一。然而,最關鍵的挑戰在於自然陽光擴散太強(≤1kW m-2),無法為高效的水蒸發系統提供動力。而一旦利用昂貴的太陽能集中器就會增加其整體的技術成本。研究者們通過引入高效光熱能轉換材料以及合理設計蒸發器納米結構來加速蒸發過程。最近,通過調節聚合物網絡與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水凝膠太陽能蒸發器可在一個陽光下達到高蒸發速率。
  • 石墨烯與氧化石墨烯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而氧化石墨烯則是由石墨粉通過氧化插層過程得到氧化石墨,再經超聲分散而形成的,其結構與石墨烯相似,但片層上引入了羧基、環氧基和羥基等極性基團,能穩定分散在水或有機溶劑中。儘管天然纖維中存在許多極性基團,例如羥基、氨基、羧基等,但石墨烯中不含任何活性基團,也不溶於水和任何有機溶劑,這就阻礙了石墨烯對紡織品的負載,因而只能通過塗層法、氧化石墨烯負載後原位還原法、對石墨烯及其氧化物摻雜改性後層層組裝等方法處理天然纖維及織物,賦予其多功能特性。
  • 應對全球水危機刻不容緩,埃迪斯科文大學教授展示科研新突破!
    因此,海水淡化技術對於人類當下面對的水危機有重大戰略意義和發展前景。在眾多水淨化技術中,使用天然能源實現對海水蒸發實現淡化方法因其高效率的能源轉換和廣泛的應用範圍而引起了廣大科研人員的關注。儘管太陽能驅動的蒸發司空見慣,但高效能利用和轉換蒸發過程的研究依舊進展緩慢,隨著太陽能界面蒸發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研發並改善能提升蒸發效率的太陽能蒸發器變得尤為重要。
  • :局部加熱型多級太陽能蒸餾實現超...
    被動式太陽能蒸餾器通過太陽能加熱產生蒸汽並依靠冷凝收集淡水,具有運行簡單可靠和適用範圍廣等優勢,對偏遠地區和基建落後地區尤為重要,然而受到低效率限制(約35%),傳統太陽能蒸餾器的產水成本高且面積需求大,嚴重限制了其廣泛使用。採用界面局部加熱的太陽能蒸發通過將太陽能光熱轉換置於氣液蒸發界面,大幅度提升了太陽能蒸發效率,並成為了能源科學、材料科學和熱科學的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