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全球水危機刻不容緩,埃迪斯科文大學教授展示科研新突破!

2021-01-15 長沙立思辰留學

從兩河流域所孕育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到發跡於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河流不僅是人類先民的發祥之所,其寶貴的淡水資源也是支撐著這個蔚藍星球生態系統的生命基石。

冰川融化,與江河相匯奔騰入海。水資源在循環過程中不斷地轉換著物理形態,在千萬年漫長而規律的周期中一次又一次被重新分配,調節著大自然錯綜複雜而又和諧的平衡。

然而,至20世紀後半期,幾乎全世界範圍內的河流生態都正在遭受著嚴峻的考驗。

根據聯合國最近公布的《世界水源發展報告》指出,迫於人口增長、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模式變化等因素,全球範圍內的用水量每年增長1%。全球用水量在20世紀增加了6倍。到2050年,全球需水量相比目前用水量將增加20-30%,將有超過20億人生活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約40億人每年至少有一個月的時間遭受嚴重缺水的困擾。

因此,海水淡化技術對於人類當下面對的水危機有重大戰略意義和發展前景。在眾多水淨化技術中,使用天然能源實現對海水蒸發實現淡化方法因其高效率的能源轉換和廣泛的應用範圍而引起了廣大科研人員的關注。

儘管太陽能驅動的蒸發司空見慣,但高效能利用和轉換蒸發過程的研究依舊進展緩慢,隨著太陽能界面蒸發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研發並改善能提升蒸發效率的太陽能蒸發器變得尤為重要。以往的研究大多關注光熱轉換效率提升太陽能蒸發器的蒸發效率,並默認了蒸發過程中水分傳導能夠滿足光熱轉換的基本需求,而水分傳導特性對提升界面水分蒸發效率問題鮮有研究。

近日,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的張來昌教授與東北林業大學的孫壯志副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城市大學王鑽開教授共同合作,以高速毛細水分傳導的玉米秸稈莖髓為研究對象,通過塗覆多壁碳納米管與二氧化鈦光熱塗層製造了一種廉價玉米秸稈基的太陽能蒸發器,具有高速毛細管水分傳遞與清潔多孔基本組織過濾特性,能夠實現高效的太陽能海水蒸發淡化。

埃迪斯科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 簡稱ECU)位於世界十大宜居城市之一的西澳洲首府珀斯,以現代創新聞名遐邇,目前擁有商學與法學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工程技術學院、醫學與健康學院、護理與助產學院、自然科學與理學院、教育學院與及西澳表演藝術學院(WAAPA)八大學院。埃迪斯科文學院為學生提供廣泛的課程選擇,短期或長期的英語語言課程,大一文憑課程以及研究生預科課程,包括商學、通信與創意產業、酒店管理、計算機/信息技術、工程研究、健康研究等專業方面。大學還連續12年榮獲教學質量、畢業生起薪及僱主滿意度5星級的最高評價。

相關焦點

  • 述評|應對全球糧食危機,轉基因技術大有可為
    聯合國糧農組織(圖片來源:網絡) 全球疫情之下,各國的糧食安全面臨新的考驗。聯合國糧農組織原副總幹事何昌垂認為,當前世界糧食安全現狀不容樂觀,如果管控失當,將會引發重大危機。特別是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糧食安全風險急劇增加。疫情使全球糧食體系的脆弱性凸顯,糧食危機或有可能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危機,需要各方共同應對。 如何應對糧食危機?如何確保糧食安全?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預計到2040年,全球四成灌溉作物的產量將受到缺水影響。專家呼籲各國努力減少水資源浪費,完善水資源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嚴峻的缺水挑戰。    近一段時期,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多個地區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科技合作助力應對全球挑戰
    2020-10-22 04:31:25 來源:人民日報瑪吉·達爾曼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二戰結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國際科學界展示出極大的毅力和努力。顯然,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可能單由一個國家應對,而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帝國理工學院裡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和學生們在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和患者治療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 科技合作助力應對全球挑戰(國際論壇)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二戰結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國際科學界展示出極大的毅力和努力。顯然,全球性大流行病不可能單由一個國家應對,而是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帝國理工學院裡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和學生們在流行病學、疫苗研發和患者治療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 騰訊CXO對話冰島前總統:以人工智慧應對糧能水危機
    (原標題:騰訊CXO網大為對話冰島前總統奧拉維爾:以人工智慧應對糧能水(FEW)危機)6月30日,騰訊研究院和騰訊新聞共同推出的「騰訊對話·Tencent Dialogue:始於2020」舉行了第二期線上對談,冰島前總統、「北極圈」組織主席奧拉維爾·格裡姆松(ólafur Ragnar Grímsson)與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
  • 中國網評 | 中國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振雄心
    中國網評論員:蔣新宇責任編輯:樂水 蔡曉娟迄今已造成160多萬人喪生的新冠疫情,無疑是世所罕見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卻表示,在渡過病毒危機後,人類還將面臨更嚴重的環境危機,全球變暖將達到新的高峰,氣候變化正在將人類逼近絕境。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報告稱,2020年是全球有歷史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次於2016年。氣候變暖將導致極端天氣頻發、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進而破壞生物多樣性,嚴重威脅人類生存環境。全球氣候治理刻不容緩,應對氣候變化已成全人類最大共識。
  • 英國病毒學家: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共享上公開透明 有助全球...
    英國病毒學家拉溫德拉.古普塔教授接受總臺記者專訪古普塔教授辦公所在的大樓(攝影梁弢)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梁弢):英國劍橋大學病毒學及臨床微生物學教授拉溫德拉·古普塔近日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不僅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得當,而且相關數據發布公開透明,有助於全球共同努力早日遏制病毒傳播並完全攻克病毒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雪豹,位於高山生態系統食物鏈頂端,因其常在亞洲腹地的高山雪線附近活動,善於攀巖,行蹤隱秘,被譽為「雪山上的精靈」。全球雪豹潛在棲息地面積約302萬平方公裡,橫跨中亞和南亞地區的12個國家。保護雪豹及其棲息地對維持生物多樣性、維護高山生態系統健康以及提高人類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 新突破!新進展!國科大最新科研動態有這些...
    創新引領發展科研驅動進步2020年末國科大科研團隊們助力五星紅旗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宿主親和力計算取得進展研發世界首臺深地實驗強流離子源系統揭示藏藥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藥理作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國科大2020年12月具體的科研動態和最新突破吧!
  • 我國水汙染事故頻發 政府該如何應對水危機
    水危機具有廣義和狹義兩種之分,廣義的水危機指的是自然、社會與經濟等因素異常或突發事件發生對正常的水供給造成的威脅或者損害,狹義的水危機由於穩定的供水受到阻礙引發的水供需之間存在尖銳的矛盾,通常人門理解的水危機是狹義的水危機。
  • 疫情防控——心理危機幹預刻不容緩
    「應答」是腦認知評價系統感受到應激源的強大,採取通常應對經驗也不能化解,意識到危險存在時發生的一系列應對反應,也即「應激反應」。當這種應激反應走向失敗應對時,即發生心理危機。顯然,在「視而不見」與發生應激反應之間的這個「啟動」按鈕,就是腦認知評價系統的功能作用。是否出現心理危機狀態,腦認知評價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 破解氣候環境危機
    氣候環境危機將導致難以承受的災難。對危機演化趨勢的研究顯示,氣候環境危機的發展很有可能呈現風險可控、突破閾值、溫升加速、全面危機四個階段。當前,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革命前已升高1.1℃,如果溫升控制在1.5℃以內,對地球與人類的影響和風險是可控的;一旦溫升突破2℃安全閾值,極地、海洋等關鍵生態系統損害將不可逆轉,生物多樣性迅速惡化,天氣氣候災害更加嚴重,全球氣候風險將急劇增加。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中國人口危機,既面臨人口總量即將見頂、遠期將急劇萎縮的總量危機,也面臨人口少子化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結構性危機。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我們長期呼籲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參見《漸行漸近的人口危機——中國生育報告2019》《中國三輪人口大論戰:要不要放開生育?》《中國人口三大流傳甚廣的錯誤認識》《中國人口報告2020:少子老齡化挑戰》,等等)。
  • 新突破!新進展!中國科學院大學最新科研動態有這些
    創新引領發展科研驅動進步2020年末國科大科研團隊們助力五星紅旗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與宿主親和力計算取得進展研發世界首臺深地實驗強流離子源系統揭示藏藥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藥理作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國科大2020年12月
  • 朱光耀:面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 人們在戰略思路上要有突破
    朱光耀認為,新冠疫苗的開發為人類戰勝新冠病毒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科學的基礎和能力。同時,也要深刻的認識到,人類未來還將面臨著新的、其他的公共衛生危機的挑戰。我們要有更寬廣的思路,要特別認識到新冠疫情危機對人類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極端緊迫性和極端重要性,要把人類戰勝公共衛生危機、同人類戰勝氣候變化挑戰結合起來。
  • 屠呦呦再獲重大科研突破,或於2026年前後上市新雙氫青蒿素片劑!
    文章發表在全球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雜誌》。這項研究不僅在「抗瘧機理研究「「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而且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的難題提供了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外權威專家給予了高度認可。那麼屠呦呦為何能取得開創性的突破呢?哪怕名譽再高,她的關注點依舊在科研!獲得諾貝爾獎,那是無盡的榮耀。
  • 應對氣候變化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刻不容緩!
    科學家發現,植物病害每年造成2200億美元的損失,而氣溫升高2度,植物病害率就增加兩倍,糧食安全警報拉響…… 這一切,跟全球氣候變暖和它帶來的極端天氣密切相關。
  • 人類的危機?兩極氣溫突破新高,我們是否會見證新時代的產生
    2020年來全球出現了很多事情,有人說這是人類的危機!但也有人覺得這個說法是在危言聳聽,不過不管最近人類是不是出現了危機,我們都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地球的環境也越來越差。
  • 日本公共衛生危機管理的特點及應對
    【摘要】日本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體制具有法制化和程序化、專門化和科學化、系統化和信息化的特點。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蔓延以來,日本政府依據《傳染病法》《檢疫法》及《新型病毒等對策特別措施法》,在內閣設立新冠病毒對策本部,制定應對措施,並按照現行公共衛生危機管理體制進行疫情防控。
  • 應對全球變暖,靠新技術更靠新觀念
    ……8月31日晚,在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直播活動中,多國科學家就這個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話題交流、對話並提出積極的應對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人類實現零碳排放的最後一個窗口期,疫情期間全球碳排放減少達11兆噸,大概是中國一年碳排放量的減少幅度。」直播中,劍橋大學聖埃德蒙學院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特聘教授關大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