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拯救拙劣的英語,你想到的是什麼?
是怎麼能在眾人面前不暴露出你菜鳥的真實面目?還是怎麼做到揚長避短,在眾人面前脫穎而出!
要練好口語,拯救拙劣的英語最重要的其實是敢於開口,就練習英語口語這件事而言,敢於開口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了,而之後需要的就是反反覆覆地模仿,直到能夠做到運用自如。
今天的文章將圍繞以下三個要點展開來講:
1、開口:只要敢說,現炒現賣又如何
2、模仿:發音最重要,要說就說歐美腔調
3、英語要不斷輸入,才有輸出
希望以下的內容能對你練好英語口語,運用到生活中能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只要敢說,現炒現賣又如何
關於英語學習要達到什麼目的,最實在的就是交際、交流的目標!
簡單的來說,當你那份不錯的英語簡歷為你爭取到一個不錯的offer,你敢用英語面對面試官嗎?你能把你的優勢用英語表達清楚嗎?或者你敢用英語做自我介紹,保證你的口語水平不會被鄙視嗎?
這就是我要說的,學習英語口語的第一步是敢開口,願意接受異國文化!
為了讓大家了解交際、交流能力的重要,我引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跟大家進行具體的說明。
記得我有個大學同學,上大學前在美國待了幾年,他的英語成績在我們班上真的不算太好,可以說屬於中下水平,但是他卻以一口地道的口語震住了一大票人。
當時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英語口語這麼棒的一個人,成績卻不怎麼好。想到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其實我的英語只有6分,但是我卻可以呈現出10分的感覺!」為什麼呢?因為他有英語腔調,敢開口!
轉念一想,可能現在的教育模式讓大家已經忽略了,語言學習的真諦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花拳繡腿。
很多人是四級選手、六級選手,他們擁有足夠多的詞彙量和語法知識,但他們說的英語卻很爛,為什麼?
因為他們常常不敢說,給他們十分知識量,他也只呈現個三分,他們的英語知識只是放在肚子裡慢慢老化,直到有一天被他們自己完全忘記。
所以,現在開始放下你的筆,大膽的張開你的嘴,你可以不知道Hello怎麼寫,卻一定要知道Hello怎麼說!
不要被別人中文中點綴的那一點點英語唬住,那些把複製叫copy,分享叫share的人,他們未必會的比你多,他們只是把會的這一點點展示給大家而已。
只要你敢開口,具備跨文化交流能力,現炒現賣又如何,未必你就比他們差啊!
發音最重要,要說就說歐美腔調
如果你用別人能理解的語言與對方談話,那麼談話會進入對方的大腦。如果你用對方的語言與之談話,那麼談話會進入對方的心裡。
大多數人在發誓學習英語的時候,第一個動作就是去買書,當然看書沒有錯,但是只看書就錯了,你會願意去聽英文歌嗎?你會主動去看歐美原聲電影嗎?你會跟真人一對一交流嗎?除了知道單詞怎麼寫,你知道它的準確讀法嗎?
試想一下,你在美國的街頭迷路了,什麼才是你的救命稻草,是會說、會聽。所以學好一門語言,零距離地接觸真實的語言環境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來,我繼續用大學同學的例子來理解模仿發音的重要性。
同學的爸爸為了他有一個好的語言學習環境,特意將他送到美國生活,為的就是讓他能夠不斷在各種真實語言環境中錘鍊,耳濡目染,達到快速、紮實的掌握多種語言的目的。
從同學學習多種語言的經歷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敢開口說,用心聽對的發音,對學習英語口語很重要。
我一直認為,只有理解一個國家的生活態度才能學好這個國家的語言。所以如果你想擁有純正的發音,試著讓自己開口說他們的語言,聽他們娓娓道來,融入他們的語言環境吧。
既然發音如此重要,那如何才能模仿到真正的歐美腔調呢?
英語要不斷輸入,才有輸出
語言的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才可以得到可觀的輸出。
如果你出現沉默期,不知道跟別人說什麼好,代表你的輸入不夠,找不到可以聊的話題。
上面講到我的同學,在各種真實語言環境中錘鍊,即使是在他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在異國他鄉遇到問題,他還是會磕磕巴巴去詢問路人。
說的多聽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能說一口地道的英語了。
其實我同學的學習經歷,跟必克英語的教學模式很像,只是必克英語讓你不用出國也能擁有各種真實的語言環境!
我們來看看為什麼說像呢,以下是必克英語能提供給大家的:
1、真實的歐美外教,體驗真實的語言環境
2、結合自身的需求,定製話題性的上課模式
3、電話一對一的陪你練習英語口語
所以如果接下來的幾個月你發誓要學英語,請記住我說的話:敢於開口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是要有純正的語言環境。
出國,無疑是學英語最好的辦法,但是不用出國也能跟歐美外教日常的交流溝通,幾年內就能達到「母語級」口語水平,這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