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以$2.75億併購Captiva,三年內併購17家公司

2021-01-15 存儲在線

    存儲在線 12月31日消息:美國EMC公司今天宣布完成對Captiva公司的收購,以每股22.25美元計算,此次收購總金額約2.75億美元。Captiva是一家輸入管理軟體開發商,以設計將圖片轉換為數碼格式的軟體為主,產品可以將所有的文件轉換成電子格式。


    對Captiva的併購使EMC的技術獲得了更好看了支持,並建立更加完整的內容管理軟體平臺。此前,IBM也曾對Captiva公司表示過好感。


    EMC此次完成收購的時間比預想的要提前一個月,這也是EMC三年內收購的第17家公司。一系列的收購不僅鞏固了EMC虛擬化和系統管理軟體產品線,同時也幫助公司由單一的存儲廠商向多元化系統軟體提供商過度。


    EMC的頻繁收購動作已被業界予為第二個「甲骨文」,EMC首席開發官Mark Lewis也有意無意透露,我們肯定會想方設法達到我們的目標,包括選擇適當的OEM方式,也包括收購的方式。

相關焦點

  • 河南上市公司熱衷設立併購基金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陳玉堯    2018年以來,多家河南A股上市公司發起設立併購基金。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9日,今年已有4家河南上市公司新設立或擬設立或完成設立併購基金,總規模達40多億元。併購基金有什麼優勢?為何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熱衷於設立併購基金?
  • 《2019中國併購指數》發布 房地產併購交易連續三年下降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11月16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系教授、中國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在2020中關村科創金融論壇上發布《2019中國併購指數》稱,2019年中國的併購市場共完成了交易2500多筆,金額達到了1300億美元。
  • 2003年國內十大併購事件候選名單及事件
    《新財經》將在2004年第一期雜誌上公布「2003年中國十大併購事件」評選結果,並進行詳細跟蹤報導。    1、比亞迪2.54億港元收購秦川汽車    2003年1月23日,亞太區"電池大王"王傳福在香港宣布,通過其旗下的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比亞迪股份,動用2.54億港元收購西安秦川汽車77%股份。通過本次收購,比亞迪成為控股國有汽車企業的第一家民營公司。
  • 法國公司有意併購巴西機場
    【南美僑報網訊】聖保羅市國內機場和國際機場都是巴西載客量最大的2個機場,為緩解這2個機場繁重業務,2008年,距離聖保羅市100公裡的坎皮納斯市的Viracopos國際機場投入運營,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國內航班運行,該機場的運營方式為特許經營權方式。
  • 半導體設備龍頭的併購史
    (00522)十家。半導體行業觀察根據對各公司網站歷史及收購相關公告進行整理(只對已公開事件進行整理),發現樣本中的十家公司自1996年起至今共發起了92次併購。在高技術壁壘的基礎上,併購行為助力半導體設備市場逐漸成為高度聚焦的市場。根據Gartner的數據,前十家半導體設備企業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1998年為58.2%。而到了2019年,光前五家企業市佔就達到70%以上。
  • 金融界2017資本市場併購重組盤點與績效評價報告
    事實上,正是該《細則》的公布,很大程度導致了2017年出併購重組的放緩。 2017年2月17日,證監會公布了對《細則》的部分修訂,同時發布了《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以下簡稱《監管問答》)。《細則》和《監管問答》從保護中小投資者出發,主要針對了再融資市場中暴露出的過度融資、定增套利、再融資品種結構失衡等問題。
  • 一天內兩家公司因疫情按下重組暫停鍵!疫情影響成併購審核要點?業...
    來源:e公司疫情對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影響已經顯現。3月17日晚間,紅宇新材(300345)、建投能源(000600)資產重組事項均按下暫停鍵,巧合的是二者終止原因均提及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影響。為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擬以資產重組形式切入移動網際網路行業。2019年11月,紅宇新材啟動重大資產重組,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鉑睿智恆75%股權,交易金額為6.31億元,並通過詢價方式向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7億元。
  • 戴爾科技成立:完成600億美元併購EMC
    ,已完成對數據存儲公司EMC的600億美元收購交易。這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筆科技公司併購交易。合併後新公司將被命名為戴爾科技( Dell Technologies),旨在成為IT商業化一站式商城,總部將設在EMC所在地——麻薩諸塞州霍普金頓。營業重點也會向雲服務方面轉變,並推進伺服器及存儲領域的整合。憑藉740億美元營收,戴爾科技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私營科技公司。
  • 全球企業併購乍暖還寒
    亞洲交易量多於歐美根據美國路孚特公司的數據,截至8月中旬,有8筆每筆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協議在7月和8月籤署。這些規模超百億美元的交易中,既有跨行業的併購,也有同行業的整合。其中最大一筆併購交易是馬拉松石油(Marathon Petroleum)將加油站業務Speedway以210億美元出售給7—11便利連鎖店的日本老闆Seven & I控股公司;排名第二的是美國亞德諾半導體(ADI)公司對競爭對手晶片製造商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公司價值200億美元的收購交易。
  • 銀億股份轉型:壕分紅28億,百億併購突破高端製造業「結界」
    根據分紅預案:每10股派送人民幣7元(含稅)現金股息,合計約28.2億元。現金分紅的金額佔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176.08%,佔報告期末母公司累計可供分配利潤的82.75%。28億多元的現金分紅,與四大行動輒數百億的現金分紅無法相比,但對於公司當前的總市值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 商界名人談跨國併購:企業成長的必由之路
    盛田昭夫希望通過跨國併購推動一場轉型,讓索尼完成從電子產品製造商向影視內容生產商的跨越。但在國際經濟界,對他這種舉動也有不同的聲音。  吉姆•羅傑斯 國際著名投資家  吉姆•羅傑斯:縱觀歷史,併購起碼在短時期內會給公司造成非常多的問題。但最初它引發問題,最終有些公司能夠挺過去。
  • 最值得併購的半導體公司又將少一家!Microchip與Microsemi本周或將...
    該消息人士透露,兩家公司已接近達成交易,Microsemi目前的市值超75億美元,交易對Microsemi的估值大概位於每股60-70美元之間,較該公司最新股價高出不多。受可能出售的報導影響,Microsemi的股價此前已經走高。交易可能最早於本周達成。
  • 五礦整體併購中冶 7000億資產重組三步走(圖)
    據公開資料顯示,五礦集團成立於1950年,主要從事金屬礦產品的勘探、開採、冶煉、加工、貿易,以及金融、房地產、礦冶科技等業務,主要海外機構遍布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7.7萬員工,控股7家境內外上市公司。2014年,中國五礦實現營業收入3227.57億元,位列世界500強第198位,其中在金屬類企業中排名第4位。
  • 行業併購勢頭仍然兇猛 泉州服裝品牌併購的得與失
    兩年多來,這家身處第三梯隊的老牌運動鞋服公司通過一系列併購案引起了行業的關注。2015年1月貴人鳥以2.4億元人民幣入股老牌體育門戶虎撲體育,同年7月,又聯合虎撲體育和景林資本成立了動域資本,規模達到20億元,據稱是「中國最大規模體育產業基金」,貴人鳥出資10億元,並先後投資了多個體育項目。
  • 從不足2000萬到目前15億資產 聚光科技:在併購中堅守
    值得注意的是,該收購約定了一個區間價格,即0元至2.99億元,將根據收購公司的業績表現,以1.95億元為基礎進行大幅調整。  「很簡單,賣方希望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而買方更希望併購標的物有所值,我們就選擇以對賭的方式成交。」姚納新解釋,採取對賭的方式完成併購會給合作雙方都帶來壓力。一旦成功,結果會是雙贏的。
  • 中國院士說的沒錯,美巨頭400億併購或將泡湯
    去年9月份,美企晶片巨頭英偉達讓整個晶片業都為之一振,企業宣布將耗資400億去併購英國晶片架構巨頭ARM。坦率地講,400億的美金足夠誘人,但對比ARM所具備的市場潛力,這些資金都是毛毛雨。但問題的關鍵是,ARM主要出售晶片設計技術的授權,而晶片架構是ARM最優質的資產,華為、高通、蘋果等尖端企業都是ARM的用戶。統計結果顯示,全球範圍中與ARM進行合作的企業超過500家。
  • 國藥併購樂仁堂 在石家莊成立醫藥公司
    4月17日,國藥控股與樂仁堂醫藥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國藥樂仁堂醫藥有限公司」在石家莊成立。  根據此前國藥控股發布的公告,這樁收購耗資13億元。包括向樂仁堂醫藥集團收購樂仁堂醫藥物流轉讓分銷業務及其四家附屬公司共60%股權,以及國藥控股全資附屬公司國大藥房向樂仁堂醫藥集團收購樂仁堂醫藥連鎖60%股權。
  • 經典併購回顧:吉利與沃爾沃的「蛇吞象」故事
    截至2018年底,吉利控股集團已在中國建立了一個由1,000多家經銷商組成、覆蓋40個國家的450多個國際銷售和服務點的網絡。//併購事件背景//先說福特汽車。隨著金融危機的全面侵襲,福特認識到汽車危機不可避免,最後連克萊斯勒集團也被義大利菲亞特集團併購。福特汽車銷量非常不樂觀,下降了21.8%,其中沃爾沃的虧損約為15億美元,而且已經是連續三年嚴重虧損。這促使福特不得不「斷臂自救」 而賣掉沃爾沃。但此時金融危機已經使得絕大多數全球大型車企都無力競標沃爾沃,因而福特不得不考慮遠在中國不起眼的吉利。
  • 戴爾收購EMC創科技史最大併購 670億買來內憂外患?
    數據顯示:EMC存儲設備部分營收增長在2010至2011年還能達到16%的增長率,但是到了2013至2014年,其增長率已經縮減至2%。並且其在2014年就已經啟動戰略評估,用以考慮未來發展的多種選擇。而在今年夏天,EMC 雖誓言要削減開支提升營收利潤,但是使用的方式卻是大裁員。自2015 年以來, EMC 股價已下滑了 13%,而其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利潤下滑 17%。
  • 2019併購市場年度盤點,全年交易額下滑20%
    2019年我國成功推行科創板並試行註冊制,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政策也於下半年出臺,為科創板公司實施併購重組奠定了政策基礎。2019年交易規模大於100億元的大額併購事件共17起,較2018年減少1起;合計交易金額約3,400億元,較2018年合計4,300億元減少近1,000億元,主要因為2019年較2018年減少2起500億元以上超大額併購事件。在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企業普遍現金流緊張、上市公司商譽大幅減值等因素影響下,高估值泡沫逐漸出清,併購交易估值恢復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