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英文版...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10月14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一名工作人員從江澤民學術著作專架前走過。當日,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兩部著作的英文版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新華社記者羅歡歡攝 

 

    10月14日,愛思唯爾出版集團科技圖書全球總裁唐諾吉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舉行的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英文版全球首發式上致辭。新華社記者羅歡歡攝

    10月14日,中國駐德大使吳紅波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英文版全球首發式上閱讀介紹材料。新華社記者羅歡歡攝

相關焦點

  • 《2015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英文版發布
    該報告採集了大量數據,對世界能源市場的格局、能源安全相關的重大問題,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對世界和中國能源中長期發展趨勢作出了判斷。報告認為,中國煤炭、石油、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長明顯低於國際能源署(IEA)的展望水平,而天然氣明顯高於IEA的增長速度,因此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將快於IEA預期,並將直接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優化。
  • 江澤民:發展納米材料與技術應用具戰略性意義
    中新社北京七月三日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二00一國際納米材料高層論壇與技術應用研討會」的部分與會代表時指出,發展納米材料與技術應用對發展中國高科技和國民經濟建設具有戰略性意義。
  • 江澤民傳作者庫恩:中國領導人希望聽到真實聲音
    曾編輯和撰寫了《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中國領導人是如何思考的》(英文版,2009)(HowChina"sLeadersThink)等25部著作,講述並撰寫大量關於中國經濟和中國高層領導人思想與政策的文章,是第一位對胡錦濤總書記「科學發展觀」進行專題講演的外國人。  關注中國的改革開放,致力於向世界講述真實的中國。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汽車正加速由機械化向智能化轉變,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通信等產業的綜合產物。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產業布局,制定發展戰略,各項技術標準及法規等逐漸完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並頻頻出臺支持政策,自動駕駛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突破技術瓶頸更有利於稀土產業發展
    據介紹,新技術將高純度氧化鋁提純工藝和稀土新材料製備技術完美融合,添加稀土後,產品不僅在韌性上有了很大提高,在色彩亮度和硬度上也實現了極大提升,現可製備6N超高純鋁錠,並進行5N超高純鋁錠的規模化生產,為我國超高純度氧化鋁原料的批量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中國能源化工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中國石化發布《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十四五」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將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期。12月17日,由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協辦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發布及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雙循環格局下的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張少峰出席發布會。
  • 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因此,我們重點針對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領域,從產業發展的宏觀角度,詳細分析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以及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對我國政府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梳理,進而選取美國、日本、丹麥、德國等一些國家為重點研究對象,對其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情況和政策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從而提出我國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
  • 2020年新能源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行業深度...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加以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與深層之間的熱循環等;此外,還有氫能、沼氣、酒精、甲醇等,而已經廣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等能源,稱為常規能源。隨著常規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以環保和可再生為特質的新能源越來越得到各國的重視。
  • 中國信通院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0年)
    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探索,未來有望突破計算處理能力、信息安全保障和測量精度極限等方面的難題和瓶頸,成為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探索、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 中國信通院發布《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與應用研究報告(2020年)》
    以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術作為量子科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探索、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和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我國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具備良好的研究與應用實踐基礎,三大領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未來有望進一步取得更多技術研究與應用探索的新成果。
  • 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又有哪些值得業界關注的數學問題呢?在上月底結束的長沙「數學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拋出了後香農時代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了十大挑戰數學問題。 提到香農定理,通信領域的小夥伴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可稱得上是該領域的「金科玉律」。1948 年,香農博士在《通信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這一著名的定理。
  •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動態測度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動態測度 翟超穎,代木林,張平,張曄(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武漢430072)  摘要:研究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演進規律,有利於我國政府制定基於不同產業發展階段的產業調控政策。
  • 論中國「能源獨立」戰略的內涵、挑戰及意義
    隨著生物與計算科學的融合,量子計算機賦予機器更強算力、更多智慧,第4次工業革命正在來臨,是以石墨烯、基因技術、量子信息智能技術、可控核聚變、生物技術及清潔能源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社會面臨更加激烈的資源整合和產業互聯,能源利用進入「智能化新能源時代」。
  • 高工產研&未勢能源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
    年會的亮點之一,是高工氫電、未勢能源聯合發布了《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當前,全球能源低碳化和動力電氣化發展勢不可擋,我國作為能源消耗與汽車產銷大國,在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具備獨特的發展模式。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氫能產業推廣進度略有停滯,下半年迅速恢復,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以獎代補方針和十城千輛示範建設大大推進了示範區域的發展。
  • 發展改革委解讀《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白皮書
    時至今日,及時從國家層面宣傳既定能源戰略、方針、政策,提高國際認知度和透明度,已經成為中國能源發展的形勢所需。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提出「中國能源威脅論」等論調,對中國參與國際能源合作形成壓力。為增信釋疑,正面介紹中國能源狀況與政策,積極引導國際輿論,駁斥「中國能源威脅論」,是十分必要的。
  •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10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了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簡稱「Space期刊」) 期刊合作籤約儀式暨《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會
  • 江蘇(省)中科院地理信息與文化科技產業基地迎來大發展 引來一個...
    五年來,蘇州基地採用「1+1+N」架構模式,即1個研究院:中科蘇州地理科學與技術研究院;1個產業園:中科蘇州地理信息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N 個集群載體,包括一批研究中心、一批產業化項目和企業、一個綜合性人才培養基地,重點開展地理信息、文化、教育、健康等領域的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
  • 2018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18年中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區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中國能源發展往何處去
    持續推進能源革命白皮書指出,面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日益嚴峻的全球問題,中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努力推動本國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與各國一道尋求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新道路。
  • 發展生物質能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利用農林廢棄物和工業生產廢棄物生產沼氣,不僅能夠滿足日常生活用燃氣或之需,還解決了農林廢棄物和工業生產廢棄物環境汙染問題。在生物質能源發電方面,主要有農林廢棄物發電、垃圾發電和沼氣發電。我國在生物質能發電技術和裝備上做了大量的研究開發工作,已建成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200多萬千瓦,到「十一五」期間末,將形成500多萬千瓦的裝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