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英文版發布

2020-12-03 人民網

人民網紐約4月23日電 (記者李曉宏 李秉新)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23日在美國紐約共同出版《2015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英文版報告。該報告指出,2030年全球將迎來一場影響巨大的能源消費結構優化過程。基於本國的新能源政策調整趨勢,中國將直接推動全球特別是亞洲地區能源結構的優化。

該報告採集了大量數據,對世界能源市場的格局、能源安全相關的重大問題,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對世界和中國能源中長期發展趨勢作出了判斷。報告認為,中國煤炭、石油、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長明顯低於國際能源署(IEA)的展望水平,而天然氣明顯高於IEA的增長速度,因此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將快於IEA預期,並將直接推動全球能源結構的優化。

對未來世界能源發展走勢,中國投資協會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長曾興球強調該報告有四個判斷。

一是低碳發展已經成為世界能源的共識。人類本世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能源界最緊迫的任務就是提供優質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曾興球介紹,2014年,習近平主席和歐巴馬總統在北京共同發表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承諾在未來20年內,美中兩國共同努力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它不僅是中美兩個碳排放大國設定的宏大目標,也標誌著中美共同推動全世界其他國家行動起來,走低碳發展的道路。事實上,2014年以來,世界上發生的所有大事件,如國際油價下跌,美國能源獨立政策引導下的頁巖革命,西亞,烏克蘭等地區衝突,無一不和能源有關,低碳發展必將帶來一次世界性的能源和環境革命。「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就是要減少能源使用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給人類留下一個『可棲身之地』。」

二是油氣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仍將佔主導地位。在新能源還不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之前,油氣作為相對優質的能源仍將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中佔重要地位。石油在能源市場中的作用不像過去那樣強勢了,但決不是已經進入「後石油時代」。原因在於,一是新能源開發雖然發展很快,但成為主打能源還需要有一個過程,發展新能源所面臨的挑戰因素還很多,如關健技術、生產成本、配套政策等問題,尚未完全得到解決;二是各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中,還將以煤、油、氣為主;三是資源開發方面,歷經多年勘探開發,煤、油、氣開發成本相比新能源有較大優勢,近50年至100年內,石油和天然氣還不可能完全退出市場。近十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世界油氣又有許多新的發現。基於這種趨勢,中國作為油氣需求大國,一方面要鼓勵企業要走出去,積極參與世界油氣資源開發,同時要重視對國內油氣資源的勘探。

三是研發新技術已經成為世界潮流。長期以來,世界能源市場圍繞著如何「控制資源」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出現過兩次大的石油危機。「而今,決定市場競爭主動權的是,你是否掌握新技術。」曾興球指出,美國頁巖油、頁巖氣革命成功充分說明,有新技術就有新資源。俄羅斯是世界石油天然氣資源大國,反而因為過度依賴資源優勢,在國際油價連連下跌中遭受沉重打擊。歐盟並沒有因為俄羅斯減少供氣而驚慌失措,因為歐盟在研發新能源技術方面,早已走在世界前列,加之世界油氣市場,目前總體上是供大於求,歐洲沒有因烏克蘭動蕩,像人們預想的那

當前,國際油價在40-50美元之間徘徊,國際能源市場,特別是油氣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導致低油價的原因錯綜複雜,追蹤其根本是新技術起著決定性作用。新技術增強了供應端的能力,新技術降低了消費端的需求,新技術正在改變能源供需結構。展望世界能源市場的未來,要特別關注新技術研發的新動向,比如油氣勘探開發新技術,煤的清潔利用技術,新能源開發技術等,要關注集成常規技術、完善核心技術、創新前沿技術的情況。能源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技術革命,企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標誌是技術升級,新技術決定新階段,新技術展現新格局。未來能源市場如何發展,是由新技術決定的,我國企業在研發新技術方面將面臨新的挑戰。

四是改革創新是國際能源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力。國際能源市場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無論資源國、消費國還是以運輸服務為主的過境國,為了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都在積極推行體制機制改革,調整能源政策,優化產業結構,降低綜合成本,提高能源效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權。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後,改革金融管理體制,調整國內產業結構,始終如一地貫徹「能源獨立」戰略目標,開發新能源,研發新技術,提高了能源自主供應的比例;俄羅斯調整國內能源政策,擴大向東開拓市場的力度,已經見到成效;委內瑞拉,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這些傳統產油國也在積極推行改革措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實行政企合一76年,依法推行體制改革,走市場化的道路,進展平穩,效果很好。

報告指出,全世界都在改革,中國能源企業要樹立正確的理念和高效運作機制,在戰略上實行轉型和轉變,從「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提升到「絲綢之路」戰略構想,使政府、產業與國內外的公眾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和對話。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表示,中國迎來能源發展轉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與外部世界需要公開、透明和平等的信息交流與對話。通過《2015世界能源中國展望》英文版報告,讓中國了解世界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將推動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國家更深入地研究中國國情、中國的能源數據與政策,從而深入認識中國在世界上的角色與作用、中國的貢獻和發展趨勢。 

相關焦點

  •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10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了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簡稱「Space期刊」) 期刊合作籤約儀式暨《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會
  • 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英文版...
    當日,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兩部著作的英文版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10月14日,愛思唯爾出版集團科技圖書全球總裁唐諾吉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舉行的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 中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回顧與展望
    因此研究中國的能源、環境和氣候問題,也必須從研究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入手。本文以中國的工業化發生和發展的四個階段為時間坐標,分析了中國能源、環境和氣候問題發生和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政策演變。1、中國工業化的歷史進程與能源、環境和氣候問題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大體上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萌芽階段(1861—1949年)。
  • 《科學通報》英文版:老牌中國期刊的國際化之路—新聞—科學網
    作為《科學通報》英文版新一屆主編,中科院院士陳曉亞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以更名為契機,編委會和編輯部將著力推進《科學通報》英文版的國際化,打造一個源於中國學術界,由中國學者主辦的、優秀的綜合性國際學術期刊品牌。」
  •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英文版首發式暨研討會在美國紐約舉行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英文版封面 人民網武漢9月17日電 美國東部時間9月14日下午,《全球能源網際網路》英文版首發式暨研討會在美國紐約舉行。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是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關於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專著,由愛思唯爾國際出版集團出版發行。
  • 全球能源大勢回顧與展望
    一、全球能源消費國際能源署在10月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0》中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下降5.3%。其中,石油、煤炭和天然氣需求將分別下降8.5%、6.7%和3.3%,但清潔能源需求將增長0.9%。
  • 《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在美國首發
    《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2月10日在美國城市奧蘭多舉行首發式。 《特高壓交直流電網》一書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編著,總結了中國特高壓工程技術應用經驗和技術標準。其中文版自2013年發行以來,受到國際電力行業、政府和科研機構的高度關注,英文版的發行有望進一步擴大其國際影響力。
  • 權威報告發布!中國能源化工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中國石化發布《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十四五」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將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期。12月17日,由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協辦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發布及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為「雙循環格局下的十四五高質量發展」,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張少峰出席發布會。
  • 【中國科學報】《中國植物志》英文版發布
    據9月23日召開的中國植物多樣性與保護國際研討會透露,由中國科學院主持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Flora of China(《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前後歷時25年的編撰,已於今年9月全部完成並出版。  Flora of China對80卷125冊的《中國植物志》進行了全面修訂,並譯成英文,共有文字25卷,圖版24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水平很高的英文版植物志。
  •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戰略白皮書發布(全文+現場PPT)
    (全文+現場PPT) -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 2月22日,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在北京發布《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戰略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提出分國內互聯、洲內互聯和洲際互聯三個階段構建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的路線圖。
  • 《科學通報》英文版正式更名為Science Bulletin
    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批准(新廣出審[2014]1371號文),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科學通報》(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5年起將正式更名為Science Bulletin 。
  • 中國「特高壓電網」著作英文版在美發行
    新華網美國奧蘭多2月10日電(記者林小春)由中國專家編著的《特高壓交直流電網》英文版10日在美國東南部城市奧蘭多舉行首發儀式。參加首發儀式的有關代表和專家認為,這本著作全面總結了中國特高壓電網發展的實踐經驗,對於世界各國電網技術發展具有借鑑意義,將進一步促進中美兩國能源電力行業的合作交流。
  • 《全球環境展望-6》中文版發布,聚焦地球健康和人類健康
    12月20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科學司及新聞司聯合主辦的《全球環境展望-6》(GEO-6)中文版發布會在京舉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發布會上獲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第六期《全球環境展望》報告(GEO-6)是2012年以來最全面的全球環境報告。GEO-6由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的250位專家共同完成,這次評估以先前GEO報告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歷時五年,概述了當前的環境狀況,預測了未來環境的發展趨勢,並對政策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 「農民三部曲」英文版亮相第24屆北京圖博會
    2017年8月23日,商務印書館與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在第24屆北京國際書展舉行了「農民三部曲」英文版發布會。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副總裁潘凱雄到會祝賀,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先生,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自然出版集團人文及社會科學編輯總監裴米婭(Myriam Poort),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人文及社會科學執行編輯李琰,「農民三部曲」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樹凱,共同見證「農民三部曲」英文版的發布。新書發布會由商務印書館副總編輯陳小文主持。
  • PVBL發布「2015年度中國光伏品牌排行榜」數據
    2016年4月15日,被譽為「中國光伏市場晴雨表」的《2015年度中國光伏品牌排行榜》在上海舉辦的「2016世紀光伏大會」上隆重發布。大會由世紀新能源網主辦,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光伏專委會指導,浦江能源網際網路俱樂部提供學術支持,全民光伏、麥石諮詢協辦,華為、東方日升、林洋新能源、晶科能源、陽光電源、協鑫集成、錦浪科技贊助,來自光伏、證券、金融、軟體、媒體和各類組織協的近400餘位嘉賓見證了此次發布盛會。
  •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全球老齡化趨勢難逆轉
    原標題:全球老齡化趨勢難逆轉 聯合國日前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對未來世界人口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根據這一報告,世界人口數量自2005年以來增加了10億,已達76億人,預計2030年將達86億,2050年將達到98億,2100年將達到112億。
  • 最新: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資料已上線,須待正式發布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科學、技術和工藝諮詢附屬機構第二十四會議(SBSTTA-24)與執行問題附屬機構第三次會議(SBI-3)的系列網絡預備會議將於下周即9月15日至18日舉行,其中舉世矚目的一項重磅發布,是在9月15日發生的聯合國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BO-5)的最終出爐
  • 清潔能源轉型臨界點到來,中國有機會引領世界
    碳追蹤機構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了煤炭市場展望中的兩大關鍵經濟指標:第一,在全球主要市場上,新建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成本均低於新建煤電成本;第二,全球超過半數的現有煤電資產的運營成本高於新建可再生能源項目。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達2729億美元,幾乎是當年煤電和天然氣發電投資總和的三倍。
  • 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發布
    日前,我國首部英文版《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布,2018年8月8日,《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專家解讀會在北京同仁醫院舉行,共同探討指南出臺的重要意義和過敏性鼻炎的規範化綜合治療理念。
  • 【象限】《三體》英文版全球銷量逾2萬
    作者:許曉青 姬少亭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版銷量在全球已逾2萬冊,其中也包括在兩岸四地銷售的逾2100冊。5日,推動《三體》英文版問世的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出口綜合部總監李贇,向新華社記者披露了上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