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朗克都想不出來的玩意兒!「量子籃球」你聽說過嗎?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魯迅曾經沒說過這句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梭時空。

就是告訴我們,沒什麼事兒是量子論搞不定的,有,就多堆疊幾個看不懂的物理名詞,咋咋呼呼糊弄過去,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如果每有人用量子論命名一個仙術,普朗克就掀開棺材板子給「虎撲實驗室」的B站帳號投兩個硬幣,那估計現在,我們已經躋身百大了。

那麼究竟有多少人,打著量子的幌子,在搞魔法實驗呢?

阿偉在電線桿子上看到過「量子波動讀書法」的宣傳廣告,如今已經桃李滿天下的「量子波動讀書法」,在當時還算是個稀罕事兒,畢竟一目十行、跳著看也能明白大概意思的能力,阿偉只有在看某些特殊影片的時候,才會發作。

錯過了自己該學的時候,他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阿偉馬不停蹄地給兒子報了名。

來接待的老師氣度不凡,張口閉口就是蟲洞、黑洞,這讓阿偉想打個地洞鑽進去。老師說,這種科學道理太深奧,一般不跟家長說,上兩周課,自然見效。

此後的阿偉,常能看見兒子把書放在面前,一翻而過,口中念念有詞,他也想一探量子的奧秘,卻發現翻了十來遍,《葵花寶典》還是只能記住一個葵字

兩周到了,他去學校開家長會,把全班的成績單量子波動翻閱,發現兒子只考了10分,於是勃然大怒。不想兒子跑來,把卷子扯過去,翻了兩下:

「爸爸,這樣看,是不是像100分?」

阿偉覺得兒子傻了,輔導班的老師覺得阿偉傻了。

飛飛不愛讀書,他只愛打籃球,不過不是普通籃球,而是太陽黑子籃球

這其中幾種失傳已久的秘術,都寫在了秘籍《黑子的籃球》中,供後人頂禮膜拜,或者瞻仰學習。

如果說,把書放在面前翻一下,就知道書的內容,這想法純屬晚上睡覺的時候口水灌進腦子裡嗆著了才能想出來的思路。那麼太陽黑子籃球,差不多是剪腳趾甲剪斷了中樞神經才能譜寫的動人史詩。

飛飛最喜歡的,是綠間真太郎的招數,就是跳到最高點,球傳在手裡,再投出去,且只要帶的吉祥物對,就百發百中

我人懵了,這?我沒有辦法說服自己,我只能猜測,也許是:

太陽大氣局部區域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區域瞬時加熱,向外發射各種電磁輻射,並伴隨粒子輻射突然增強,使得投籃得以命中。

飛飛跟我說,還有個更誇張的,能看別人一眼,別人就被晃倒了。我問他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原子能級躍遷」飛飛說。

大壯從來不信這些,但是他的媽媽最近給他買過一個枕頭。

「這是亮子枕頭,枕著它睡覺,能量能從你的頸椎傳遞到全身,以後不會得高血壓、糖尿病」大壯的母親在微信裡這麼寫道。

是的,沒錯,大壯的母親,把量子的「量」,寫成了「亮」,她幾乎還不知道量子是個啥玩意兒,就被忽悠著,買了枕頭。大壯覺得心疼,想找賣家理論,可精通量子的賣家,能讓他追到?早就坐上千年隼逃之夭夭了

大壯很氣憤,也很難過,母親的善良就被這些偽科學天天利用,到頭來解釋不通,母親還要生氣。

「兒子,亮子枕頭用得舒服嗎?」

挺舒服的,我現在渾身都充滿了能量,謝謝媽媽!不過以後別買這種高科技東西了,您不了解,容易被騙!」

大壯沒辦法釋懷,只得繼續那種量子孝心

相關焦點

  • 和普朗克常數無關的量子效應
    這裡h就是著名的普朗克常數而ν是光的頻率。自此,普朗克常數(或約化普朗克常數ħ = h /2π)開始出現在描述各種微觀粒子性質的物理量中,比如自旋⻆動量等於ħ的整數或半整數倍,原子或分子的大小正比於ħ的平方。在各種量子效 應,比如量子隧穿和能級分裂,我們也都能看到普朗克常數扮演的重要⻆色。現在普朗克常數已經成為量子效應的代名詞。
  • 近代物理學都是什麼奇葩玩意兒?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是牛頓被蘋果砸了之後嘎嘣一下想出來的唄。妥妥的民科思想。正常人要怎麼「砰」的一下就想出這麼個複雜的式子?事實上,牛頓根本就沒被蘋果砸過。牛頓力學創立後,認為一個系統的初始條件一旦簡單的確定後,此後的運動都是必然確定的了,它可以不考慮初始條件的複雜性和隨機性。在此基礎上,機械決定論者提出,牛頓力學規律是自然界唯一正確的客觀規律,一切現象在本質上都是力學現象,人和動物都是按力學規律的機制組合起來的機器。這一思想承認了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反對了上帝造世說,反對了宗教神學,因此在人類發展史上發揮過重大作用。
  • 玻爾巧遇海森堡,量子迷霧一掃光,普朗克常數再發威
    二、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之間的聯繫很多非數學、物理或者力學專業的小夥伴估計都沒有聽說過經典力學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分析力學。這種力學我在其它文章裡也用到過,大家可以往回翻翻,那篇《狗攆包子為什麼走直線?》,還有近期寫《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是怎麼來的?》,都是用的分析力學。
  • 不愛套路的宇宙精靈:普朗克量子常數
    人們從日常生活經驗中能夠知道,如果你把撥火棍插入火爐中,它的顏色將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溫度逐漸升高後,它會變成暗紅色,然後是更明亮的紅色,然後是亮眼的金黃色,再後來還可能呈現出藍白色。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27年)雖然思想保守,卻在量子力學的誕生史上充當了一次革命者。但普朗克並沒有提出光量子的思想,直到1905年,26歲的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貢獻才真正使人們看到了量子概念所閃現的曙光。愛因斯坦認為,光線的能量不是連續的,而是以一個一個光量子的形式存在。
  • 量子之父——普朗克
    他在學校的合唱團中擔任第二指揮,在學生教堂裡負責演奏管風琴,指揮個管弦樂隊,並專門學習過和聲學和對位法。1867年,父親應慕尼黑大學的聘請到那兒任教,舉家遷往慕尼黑。普朗克在慕尼黑度過了少年時期。普朗克曾坦率地說:「我絕對不是個天オ。」1874年,普朗克中學畢業。教過他的老師們覺得他個性中帶有一種文靜的力量以及靦腆的堅強,給他的評語是「理所當然地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喜愛」。普朗克是一位老派的學者。
  • 為什麼從來都沒聽說過民科挑戰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的?
    看起來大家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似乎很熟悉,因為理解一些延伸出來的比如質能方程或者質增效應或者空間膨脹以及引力等表面上的東西並不深奧,稍稍有些許數學知識大部分還是能理解的!正因為如此,各種一知半解的民間科學家挑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者普朗克的量子力學,抱歉普朗克也躺槍了,但確實有但從來沒聽說過有人要挑戰楊振寧,或者我孤陋寡聞,哪位如果有聽說過的不妨出來818,願聞其詳!因為楊振寧和米爾斯合作的楊米爾斯理論門檻太高了,如果那麼多民間科學家到了這個層次就不是挑戰楊振寧了,將是膜拜正所謂鑽的夠深才會覺得自己了解得太少,而知識正是這樣!
  • 黑體輻射叛逆經典 普朗克釋放量子妖精
    男孩感覺他不似當地人,於是張口便問:「老爺爺何方人士?」老者見孩子聰明可愛,布滿皺紋的臉上浮起一絲難得的笑容,仿孩子的語氣答曰:「在下德國人普朗克是也!」不料男孩眼睛一亮:「莫非是那位打開潘多拉魔盒,放出了量子小妖精的馬克斯·普朗克?」老者道:「正是敝人......」孩子喜出望外:「啊,原來你就是前輩們常提起的量子之父!久仰久仰!」
  • 量子序曲之普朗克常數
    但某種意義上說能否對一個外行講明白,是「是否真正懂得」某門學問的真正標誌,我正在做這樣一個努力,這個努力看起來就是,我花了幾乎90%的時間在說思維,在說概念和數學,而幾乎不涉及大家想像中的量子力學,但這真的很必要,你必須用你能Handle,你能想像的經驗逐漸進入思維的狀態,而一旦你養成了思維的習慣,並真正喜歡它,那你會輕鬆地進入任何一個你感興趣的領域(包括量子力學
  • 量子力學3:黑體輻射和紫外災難,普朗克小心推開量子力學大門
    人們覺得有點研究價值,但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絕對黑體,沒看到哪個東西能把所有電磁波都吸收,太陽倒是可以近似看做一個黑體,但是誰也不能把太陽拿下來研究啊,人們想到金屬不是可以屏蔽電磁波嗎,現在我們都知道手機在電梯裡沒有信號,電梯就可以看做是一個金屬盒,導致信號被屏蔽了怎麼辦呢?
  • 有人說這個宇宙是被模擬出來的,你信嗎?
    記得一部科幻小說中講過:一個先進的文明創造了一個程序,他們圍在大屏幕前看著屏幕裡的一顆顆星球,那顆星球是地球,上面有著文明,這個先進文明為什麼要創造這個程序呢,主要目的是為了將文明的演化展示出來。有人說,你能想到的可能就是事實,他們羅列出了以下證據:20世紀初開創的量子力學蓬勃發展,量子力學告訴我們能量是不連續的,是一份份的,時間有最小的單位,長度有最小的單位,比方說普朗克時間,這就是最小的時間
  • 想知道太陽的溫度嗎?
    不過有很多情況可以近似於黑體。  ▲λ這玩意兒是輻射的波長。這玩意兒有什麼用啊」「當然有啦,比如不用把你扔到太陽上變成焦炭,我們就可以估算太陽的表面溫度!」用維恩定律,我們一不小心居然就把太陽的表面溫度估算了出來!「這個確實能明白了,但是它和量子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啦!!因為:維恩定律只在一個特定的範圍是正確的,而超出了這個範圍就不準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著名的物理學家普朗克(Planck)提出了量子的概念!!!
  • 普朗克溫度聽說過嗎?威力巨大,就算是太陽在它面前也會被氣化
    科學家們也對太陽做過探測,根據探測器返回的信息知道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恐怖到什麼程度呢?我舉個例子,地球上的任一個物質,在接近太陽的10米處,都會瞬間氣化,消失得無影無蹤。可以說這已經是人類見識到的最高溫度,實際上,充滿奧妙的宇宙中還有比太陽溫度更高的星球存在。科學家將這個溫度稱為普朗克溫度,也是宇宙中的最高溫度。
  • 絕對零度和普朗克溫度是怎麼測出來的?
    另一方面,理論上最高的溫度非常高,那就是高達1.4億億億億度的普朗克溫度。那麼,為什麼理論最低溫和理論最高溫相差如此之大呢?這兩個溫度又是怎麼測出來的呢?溫度的由來因為一旦粒子停止運動,其位置和速度就變成了一個確定的值,這與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相矛盾。既然絕對零度是一個理論數值,它的大小又是怎樣測出來的。
  • 物理學的第二朵「烏雲」讓普朗克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
    由於當時在力學方面的都能從經典力學中得到解決;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對電磁場進行了統一;在熱學方面也形成了理論體系。開爾文就很自信說到,物理的大廈已經落成,剩下的就是小補小修的工作。但它晴朗的天空飄來了兩朵烏雲,其中一朵烏雲就讓普朗克悄悄打開了量子世界的大門。到底是什麼?今天土哥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文化名人普朗克與量子力學,將兩個半經驗公式組合成普朗克公式
    文化名人普朗克與量子力學,將兩個半經驗公式組合成普朗克公式量子論這個概念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來的。普朗克少年時就酷愛科學和藝術,中學畢業後,對於本活道路的選擇舉棋不定,究竟是為物理學奮鬥終身呢,還是獻身於音樂王國?
  • 量子力學究竟對風華正茂的普朗克做了什麼?
    馬克斯·普朗克馬克斯·卡爾·恩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語: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出生於德國荷爾施泰因,德國著名物理學家
  • 量子物理學:從普朗克到東方哲學
    他們相信統一理論是量子物理學中的聖杯,為此產生了源源不斷的新理論。幾乎所有未經證實的新量子理論都是對早期理論的推論:如量子引力、黑洞、上帝粒子、M理論、暗能量、多元宇宙以及弦論的各種版本。如今,許多量子理論都類似於數學遊戲,其主流媒體和大眾科學雜誌上的引人注目的標題使這種遊戲一直繼續下去。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速讀見過,量子只狼你見過嗎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篇幅不夠,平行宇宙」。作為劇情中無法解釋的事,一個量子力學也就成功圓了過去,欺負觀眾們不懂科學。而因為量子力學興起的一股智商稅也在朋友圈傳播開來。那就是「量子波動速讀」,5分鐘十萬字的小說,還能複述出來,聽到這樣的廣告宣傳,就問誰不動心?畢竟獲得了這種能力,就可以不用辛苦背書了啊。當然了,這種沙雕廣告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可信度還不如老中醫。
  • 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一開始不相信自己發現的理論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不管你信不信,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一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理論!這值得我們深思。
  • 從普朗克到普朗克
    1900年,普朗克發表黑體輻射公式,假設能量只能以離散的「量子」形式釋放,標誌了量子物理學的開端。為了表彰普朗克對這一新的物理領域的奠基性貢獻,他被授予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對黑體輻射問題的研究中,普朗克引入了一個關鍵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