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長壽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你知道嗎,走路速度的快慢也能預測壽命的長短?也許你還對此持有懷疑態度,那麼如果在生活中你見到一個健步如飛,走路有勁的人,和一個步履蹣跚,走路沒勁的人,你第一感覺會認為哪個人身體好呢?
毋庸置疑,你肯定選擇健步如飛的人,這個不只是從精氣神上來判斷的,這裡面可是有著科學依據的。
美國的一所大學曾對此開展過科學研究,經研究發現:
在3.5萬名65歲以上老人中,如果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那麼可以降低死亡危險12%。而在75歲至84歲的老年女性中,走路速度大於或是等於1.4米/秒的女性,可以延長10年壽命的機率達到92%。而走路速度小於等於0.4米/秒的女性,只有35%的機率能延長10年壽命。
在對長達9年的時間中對492名成年人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快的人,死亡率為27%,而走路慢的人死亡率高達77%。
因為我們在走路時涉及到身體很多器官和組織,像心臟,大腦,肺,骨骼,肌肉,關節等均有涉及,所以說走路速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活力。這是判斷一個人身體體質好壞的重要依據之一,走路速度慢的人意味著可能存在更多的健康問題。
走路有快走和慢走之分,無論快走和慢走,只要走起來對於長壽都會有一定的幫助。慢走時我們一般身心放鬆,這樣具有養生養心的作用,可以按摩身體的內臟,堅持走就有抗衰老和健身的作用。
而快走則是一種有氧運動,可以幫助身體消耗脂肪,加快新陳代謝速度,老年人快走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年輕人快走則能促進大腦發育,經常快走還可以預防便秘。
既然快走可以延長壽命,那麼我們能不能通過刻意快走來達到這個目的呢?答案是不能。
因為只有身體本身的健康狀態好,才能走得快。如果刻意快走,只是起到表面作用,身體實質的情況並沒有改變,所以也無法增加壽命。我們說走路的速度是和自己身體的情況相對應的,而刻意快走只會增加身體的負擔,走不好還有讓身體受傷的風險。
所以刻意快步是不對的,我們只有先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才可以不由自主的大步前進,提高步速,也才可能長壽。
1、倒著走
倒著走對於鍛鍊腰部和背部肌肉很有好處,可以緩解腰酸背疼和身體疲勞。但是老年人倒走時一定要注意後方路況,避免跌倒。
因為倒走不可能走太快,所以對於心肺功能鍛鍊小,所以可以在鍛鍊過程中選擇倒走和正走相結合的方式,每天走上半小時,這樣可以讓身體各部分肌肉都得到充分鍛鍊。
2、踮腳尖走
踮腳尖走可以讓前腳掌受力,能強化前腳掌部位的穴位,刺激到少陰腎經,對於養腎效果非常好。但是採取這種方式走路,不宜走得過多,每天10分鐘即可。
3、扭著走
扭著走可以鍛鍊腹部,如果在走路時雙手叉腰,利用腹部力量搖晃著走,每天走上10分鐘,堅持下來就可以改善便秘。
4、兩手側拍左右走
這樣走可以起到減少腰圍的作用。
總之,身體好,我們走起路自然走路帶風,同時保養好我們的雙腿,堅持走路運動和養生,對健康長壽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