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骨科醫院溫馨提醒: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老年人為何越走越慢?

2021-01-09 騰訊網

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

有可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為什麼步行速度能預測壽命呢?

需要明確的是步速不會反映所有問題,依然要結合其他的檢查來全面評估健康狀況。它只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身體狀況。

走路需要骨骼肌肉系統、心肺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在內的各個器官的支持和配合。步行速度慢的老年人,可能是身體系統出現了受損現象,這就需要耗費他們比較多的能量,影響身體健康。

老年人為什麼越走越慢了?

身邊總有老人嘮叨「走路越來越不利索了上樓梯越來越費勁了」......這些症狀的背後,除了骨質疏鬆、關節炎、心腦血管疾病等常見問題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卻總被忽視的原因:肌少症

肌少症或稱「肌肉減少症」,35歲開始,肌肉存儲量就快速走下坡路,以每年0.3~0.8%的速度流失,力量逐漸減弱。到60歲,肌肉含量僅相當於年輕時的75%。若不及時儲存肌肉,會帶來諸多健康隱患。

日常久坐、缺乏運動、蛋白質攝入少、消化功能不好、不科學減肥等都會對肌肉流失造成極大的影響。

肌少症最大的危害就是跌倒。跌倒是老年人的「頭號殺手」。肌肉的減少和肌力的下降會使老年人下肢力量減弱,平衡感降低,導致老年人站立困難,使跌倒的風險增加3倍,老年男性致殘率增加4.6倍、女性增加3.5倍,並影響抗病能力和疾病的恢復。

如何自測老人是否存在肌少症危險?

亞洲肌少症工作組關於《肌少症的診斷及治療共識2019》中提到一種自測方法:讓老人連續從椅子上起立坐下 5 次,所需時間如果超過 12 秒,肌肉狀況可能不太好。

如何預防治療肌少症?

01

營養補充

肌肉的生長離不開蛋白質,健康老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入的蛋白質量為:1.2~1.5克,多吃富含優質的蛋白的牛奶,蛋類,肉類。除了蛋白質以外,充足的維生素D以及抗氧化物都可以有效增強肌肉力量。

02

抗阻訓練

運動聯合營養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功能,抗阻訓練可增加老年人股四頭肌肌力及爆發力,有效預防老年人跌倒及發生骨折。高強度抗阻鍛鍊較低中強度抗阻鍛鍊更能顯著提高肌量和肌力,

相關焦點

  • 走路速度的快慢,也能預測壽命的長短嗎?看看科學的解釋吧
    健康長壽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你知道嗎,走路速度的快慢也能預測壽命的長短?也許你還對此持有懷疑態度,那麼如果在生活中你見到一個健步如飛,走路有勁的人,和一個步履蹣跚,走路沒勁的人,你第一感覺會認為哪個人身體好呢?毋庸置疑,你肯定選擇健步如飛的人,這個不只是從精氣神上來判斷的,這裡面可是有著科學依據的。
  • 長達14年研究證實:走路快,壽命長!一個方法能判斷你的走路速度
    研究人員發現,年齡、性別一致的老年人,其剩餘壽命和步速有關;在7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中,這一現象更突出。在性別、年齡一致的條件下,步速越快,預期壽命越長。而在多個年齡組別中,老年人步速和剩餘壽命都成正比,而且年齡越小,預期剩餘壽命的絕對值越大。
  • 靜息心率的增加會影響人的壽命的長短?
    靜息心率是否與人的壽命長短有關,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也是科學家們關注的重大課題。靜息心率越慢,壽命越長嗎?是什麼因素影響了靜息心率的快慢呢?據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了與靜息心率相關的60多種基因突變,這是已知的可預測死亡率的遺傳因子。
  • 心跳快慢和壽命有關係?心跳的慢,壽命就長?有沒有科學依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就是說:人這一輩子,心跳的次數是固定的,如果心跳太快,就會先將心跳次數用完,壽命會比較短,而心跳慢的人則更容易長壽。聽到這樣的說法之後,不少人默默地對自己的心率進行了測量,那麼「心跳慢壽命就長」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 關於走路,遠不止朋友圈刷刷步數這麼簡單
    商報記者 陳敏娜 馮雙 製圖 史卓旎 指導專家 浙江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 林堅教授 浙江省人民醫院骨科運動醫學及關節中心副主任醫師 趙晨 如今每天刷步數成了一些朋友互相關注的新方式,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走路,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有研究表明,走路對於身體有很多好處,在防病、保健方面功效突出。
  • 16個健康警戒線決定壽命長短,你有越界嗎?|糖尿病|壽命|長短|健康|...
    下面16條健康警戒線影響壽命長短,不妨對照一下。如果超過了警戒線,一定要提高警惕了!01頸圍警戒線:35釐米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脖子越粗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大,數十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比率也更高。雙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臟不健康的信號。
  • 不要再通過數心跳預測壽命,壽命和心跳無關
    不要再通過數心跳預測壽命,壽命和心跳無關 2020-05-15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如何從中指看壽命長短
    那您知道我們該如何從中指看出壽命長短呢?您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鍛鍊手指才能長壽呢?不知道沒關係,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如何進行手指保養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學習一下吧。 從中指看出壽命長短 我們每個人的手指的長短都是不一樣的,手指的長度都是根據個人身體結構決定的,所以說手指的長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並且我們還可以從手指中的某一個手指的長短來判斷一個人的壽命的長短。 中指:(心、小腸),五行屬火。 指腹凹:心氣不足,心肌缺血,造成腦缺氧,供血不足,易昏倒。
  • 健康資訊:走路也有大學問,今天您走對了麼?
    然後在2018~2019年間跟蹤調查這些人的狀況,發現有504人已經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的關係。分析的結果如下:✔步行的確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風險。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約15%;✔在每天步行達到4400步時,死亡率出現了顯著下降,與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大約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風險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達到7500步時,死亡風險不再下降,也不上升。得出結論:老年人每天步行7500步對於長壽是最有利的。
  • 為什麼越接近金字塔,時間就會變得越慢?
    很多人都知道金字塔的神秘,也都能對法老、墓穴以及高大的不像那個時代的產物做出一番評價,但除了這些,金字塔與廣義相對論也有一些交纏。或許我們以一個故事帶入:一隊科學家走進了金字塔,希望能破解一些古埃及的奧秘,他們在金字塔中停留了數日,等到他們走出金字塔時,卻發現周圍的時間好似變得不同了——他們在金字塔中的時間變慢了。
  • 測量嬰幼兒DNA端粒長度可預測他們未來壽命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壽命長短取決於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免遭磨損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能夠預測某人的壽命長短——通過測量他們嬰兒時期基因端粒長度。  預期壽命可在人類DNA信息中讀取,甚至是剛出生的嬰兒便能預測出他們的壽命。
  • 為什麼越大的動物壽命越長?能否用物理去預測壽命?
    什麼時候死亡能用物理公式表達嗎?可能現在沒有人知道,但我們可以看到廣義論中的論點。廣義論點講的是體型更大的動物壽命更長,而且運動更遠;更大的石頭能滾得更遠,而且運動更持久,海浪也是如此。就比如大象的壽命,不受外力幹擾的話,一般能活到180到200歲。
  • 科技|中國研究發現靜止心率能預測人類的壽命長短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青島大學醫學院的張東峰教授解釋稱:「靜止心率與全因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間的聯繫,與心血管疾病的傳統風險因素無關,這表明靜止狀態下的心率能夠預測普通人群的死亡率。」我們應當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並未輕易排除遺傳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帶來的影響,比如說社會經濟狀況和飲食等等。
  • 走路速度快慢,與壽命掛鈎?人過中年想長壽,做好1事很關鍵
    人過中年之後最簡單方便的鍛鍊方式就是走路了,走路能夠延長我們的壽命嗎?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壽命長一些。美國一所大學對不同年齡的人群進行了分類和篩選,然後對他們走路的速度進行計算,並且對不同走路速度的人均壽命進行了比較分析。
  • 北京和睦家醫院舉辦第三屆國際骨科研討會 現場直播髖關節置換
    這一消息引起了國內體育愛好者的熱烈討論,有網友稱經常看到髖關節置換手術後出現「長短腿」的報導,「走路都不利索,怎麼國外的還能打網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髖關節置換手術中最常見,也是最為被人詬病的問題之一,就是術後兩條腿長短不一。手術的目的原本是治療傷病,患者卻因為病腿術後長出幾公分,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
  • 湖南郴州醫院停測血鉛事件調查
    新華社湖南郴州3月29日專電題:「檢測不了」還是「禁止檢測」——湖南郴州醫院停測血鉛事件調查 新華社記者 陳文廣 湖南郴州市是著名的「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由於先前過度開發,導致當地重金屬汙染嚴重,不少當地居民血鉛超標。郴州當地曾要求全力防治。
  • 為何人類壽命不同於其他生物,並且男女平均壽命之間還存在差異?
    雖然以當下的科技水平,我們還不能完全的去解密決定壽命長短的因素,但利用現有的知識我們可以知道,人的一生,是一場細胞分裂的過程,由受精卵到成人,期間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細胞分裂。,體型越小代謝越快。而科研人員在不同物種壽命研究的實驗中發現,體型越小的物種壽命越短,並在發現這一規律後,也對同物種不同代謝速率對壽命的影響做了對照實驗,發現低代謝確實會延長一定的壽命長度,根據上面兩個實驗,我們基本可以得出,不同物種壽命長短不同和代謝速率不同有很大關係,雖然此結論仍受到多方的質疑。
  • 動物的壽命和什麼有關,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壽命相差很大?
    心率與壽命:心率越慢壽命越長科學家們早就發現,小哺乳動物,如老鼠和兔子,心率很快,達到每分鐘幾百次,但它們的壽命只有1-3年。相反,大型哺乳動物,如鯨魚,非常重,心率很慢。它們每分鐘只有大約20次心跳,但它們的壽命可以達到30-40年。
  • 人一生有5個壽命坎
    導語:疾病是健康的「絆腳石」,但人們又無法繞開它,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仁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焰生用「打遊戲闖關」來比喻兩者之間的關係。在波折不斷的人生路上,腸胃疾病、腫瘤、心臟病等疾病如同一個個「隱形炸彈」,一不留神,它們就會為你的健康設關落鎖。
  • 動物或人類的壽命和什麼有關,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壽命相差很大?
    心率與壽命:心率越慢壽命越長它們每分鐘只有大約20次心跳,但它們的壽命可以達到30-40年。科學家進一步證實,這一規律在所有哺乳動物身上都能找到:所有動物的心臟大小基本上為體重的0.5%~0.6%,所有哺乳動物的心率基本相同,約為7.3億倍,也就是說,所有哺乳動物單位體積的血流量基本相同。在正常範圍內,壽命的長短與心跳速度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