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14年研究證實:走路快,壽命長!一個方法能判斷你的走路速度

2020-08-13 39健康網

一篇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研究報告稱,步速較快的老人,壽命會較長!

這項研究的對象為34485名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科學家對這些老年人的步速進行長達14年的跟蹤記錄,所有記錄遵循2個原則:一個是測量的是日常步速;一個是從站立狀態開始步行。

在研究期間,有17528名老人離世。研究人員發現,年齡、性別一致的老年人,其剩餘壽命和步速有關;在7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中,這一現象更突出。

在性別、年齡一致的條件下,步速越快,預期壽命越長。而在多個年齡組別中,老年人步速和剩餘壽命都成正比,而且年齡越小,預期剩餘壽命的絕對值越大。

步速快,壽命長?真有可能

有研究結果可看出,步速快,壽命長還真是有可能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這是因為步速快的人,需要耗費身體的能量並對肢體進行有效的控制,而這些都離不開循環系統、神經系統、心肺系統以及肌肉骨骼系統等多個器官系統的支持和配合。當老年人步行慢,則反映其身體系統出現問題,同時也反映出其在步行時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因此,步速快能對老年人的壽命起到預示的作用。

另外,據北京老年醫院老年病臨床與康復研究所副所長宋嶽濤表示,一個人走得快慢是身體綜合素質好與壞的體現,同樣年齡的老年人,走得快的老年人相對來說壽命會比較長。

道理已經懂了,那怎樣走才算步速快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並不知道怎樣走才算步速快。

據宋嶽濤介紹,健康的成年人步速大約是每秒1.3~1.4米,而老年人則每秒鐘0.8米。簡單來說,當老年人步速每秒超過1米,則算走得快而每秒鐘低於0.6米,則算走得慢

老年人平時可以先以正常的速度走4米,並記錄所用的總時間,然後除以4,這樣就可以得出正常走路的速度。如果在一年中多次測試,經過對比發現自己步速下降得很厲害,可能說明身體出了問題。

老年人走路不可一味求快

雖然步速快,壽命長,但並不意味著老年人在走路時就要一味追求快。

對於身體較為健康的成年人來說,適當步速快,鍛鍊身體,這是能夠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肌容量以及肌肉質量,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長壽命。但對於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關節病變等基礎疾病的老人而言,切勿一味追求步速快,否則有可能會加重病情。

舉個例子,假如有一位患有慢性退性骨關節炎的老人,膝蓋長了刺骨,一走路就疼。如果他還一味步速快,就會讓疼痛更加劇烈,甚至磨損關節,加重病情。

假如一位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一味步速快就會使心跳加速變快,耗氧量變大,以至於出現呼吸困難、氣喘、心臟病加重等情況

假如一位患有骨質疏鬆的老人,不宜步速快,否則一不小心跌倒,就容易骨折而臥床不起。

老年人步行鍛鍊應注意什麼

步行是一種鍛鍊身體健康最簡單的方式,尤其適合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進行步行鍛鍊時,一定要避免以下3點。

1、不要背著手步行

大多老年人在步行時,往往會把雙手放到背後面,然而這樣做是不可取的。背著手步行,上身的重心會前移,這樣一來會導致重心不穩而容易摔倒。除此之外,背著手步行,手臂是向後、向內旋轉握在一起的,這會失去調節身體平衡的作用,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就來不及躲開障礙物或支撐身體。

2、不要幅度過小

在進行步行鍛鍊時,一定要牢記走路的幅度,可以稍微甩開胳膊大步走,這樣做可以更好的鍛鍊上身肌肉。

3、不要忽略時間

雖然步行鍛鍊能夠鍛鍊身體,但不代表鍛鍊時間越長越好,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更要控制好步行鍛鍊的時間。一般步行30分鐘即可,如果時間過長容易使人過度疲勞。

​總而言之,對於一個健康的老年人來說,適當的步行運動很有利於健康,甚至還能延長壽命。最後囉嗦一句,老年人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來步行,而不要為了延長壽命而盲目追求步速快。

參考資料:

[1].《老年人走路快慢可預測壽命長短》.生命時報.2016-06-12

[2].周德峰.散步,老年人最好的運動[J].老人世界,2017(5):47-47.

[3].彭在羹.健步行是老年人的最佳運動[J].養生月刊,2012(2):131-13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走路速度的快慢,也能預測壽命的長短嗎?看看科學的解釋吧
    健康長壽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你知道嗎,走路速度的快慢也能預測壽命的長短?也許你還對此持有懷疑態度,那麼如果在生活中你見到一個健步如飛,走路有勁的人,和一個步履蹣跚,走路沒勁的人,你第一感覺會認為哪個人身體好呢?毋庸置疑,你肯定選擇健步如飛的人,這個不只是從精氣神上來判斷的,這裡面可是有著科學依據的。
  • 走路速度快慢,與壽命掛鈎?人過中年想長壽,做好1事很關鍵
    人過中年之後最簡單方便的鍛鍊方式就是走路了,走路能夠延長我們的壽命嗎?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壽命長一些。美國一所大學對不同年齡的人群進行了分類和篩選,然後對他們走路的速度進行計算,並且對不同走路速度的人均壽命進行了比較分析。
  • 走路能夠延長壽命?研究證實:日行八千步,死亡風險降低50%
    支付寶、微信等軟體都記錄每日運動步數,你想知道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能夠延長壽命嗎?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美國國家老齡研究所(NIA)以及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主導的十年大型研究發現,每日步行步數越高,全因死亡風險越低。
  • 郴州骨科醫院溫馨提醒: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老年人為何越走越慢?
    走路快慢能預測壽命長短? 有可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
  • 走路快,大腦更聰明
    不久前曾有美國神經科學家研究指出,走路緩慢的人容易衰老。近日,德國一項新研究發現,步速較快的年輕人大腦更聰明。為調查青少年及成年早期身體素質與大腦功能的關聯性,德國明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以1206名平均年齡30歲的志願者為對象展開研究,讓他們以最快速度走路2分鐘。
  • 美國醫學會雜誌刊文,每天走路步數比走路快慢更與低死亡率相關
    現在我們的手機上都會記錄你每天行走的步數,微信就會調用這個數據做出一個排行榜,很多人都在盯著好友的數據在搖晃著自己的手機,希望自己的排名能夠再靠前一些。現在很多媒體也把每天的步行步數作為一個衡量健康水平的指標。
  • 關於走路,遠不止朋友圈刷刷步數這麼簡單
    2.走路要快快走 提高免疫力 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人員對3.4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結合個人病史、吸菸和血壓等情況,走路速度大體可以預測老年人的剩餘壽命。一般來說,步伐80釐米/秒的老人能達到70-75歲,步伐超過1米/秒的老人壽命可超過75歲。 走路的最佳節奏是每分鐘120步。年輕人一般7-10分鐘走1公裡,步幅在0.75米左右。
  • 新研究 | 走路慢的人,思維也慢
    「英語曰曰曰」已入駐「喜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網易雲音樂」、「每日英語聽力」等音頻平臺,【編者按】走路快慢不僅和個人習慣有關,還和思維速度相關。科學家們說,基於一系列新的實驗,他們現在認為一個人走路速度越慢,其大腦能力就越差。真是這樣的嗎?
  • 最新研究:手機可以通過使用者走路變化來判斷是否喝醉
    據Vinepair報導,周二《酒精和毒品研究雜誌》發布一項研究稱手機可以檢測出使用者走路的變化,從而判斷某人是否喝醉,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急救醫學系的首席研究員Brian Suffoletto表示希望這項研究能幫助解決酒駕的問題。
  • 小班音樂教案:動物走路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大貓、小貓  二、創設語言「小貓走路」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慢」和「快」。  師:小貓請坐下,(錄音機裡傳出貓叫的聲音)  「老鼠來了,聽」(放錄音)  「聽了這個音樂,你知道老鼠走得快還是走得慢?是輕還是重」?
  • 47萬人研究:快步走是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慢的72.4歲;走的快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為85.2~86.8歲,慢的為64.8歲。7年。
  • 47萬人研究:快走是項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發表於《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一項報告,揭示了快走與壽命的關係。英國萊斯特大學採集了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其中大部分人年齡都超過50歲。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醫生:過了45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導語:可是現在醫療水平的提升,大家生活條件的上升,壽命也是越來越長,在以前的時候,以前說人到六十古來稀,而現在活到八九十歲已經非常常見了,如果自己再愛惜點自己的身體,也再注意養生,成為百歲老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人說經常走路可以讓自己越來越長壽,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
  • 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孩子何時學會走路屬正常情況?
    相關數據表明,關於諮詢走路姿態的問題,至少每天有5到10例,絕大多數寶媽表示不能判斷孩子走路的姿態是否正確。孩子與孩子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很多孩子出生之後,隨著時間不斷的成長,有的孩子會出現走路比較早的現象;但是有一些孩子就會比較晚,家長們會拿這件事來衡量孩子自身的智商問題。娃走路的早晚,暗示了智商的高低?
  • 寶寶學走路搖搖晃晃像「醉漢」,孩子走路不穩當,媽媽莫心急
    而我認為孩子非常關鍵的一步成長就是會走路了,我永遠記得我見證的孩子剛剛會走的時候的欣喜,正如我的母親,幾十年依舊記得當時我晃晃悠悠地走向她的懷抱時的幸福。四肢健全的孩子,都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孩子會走路了,也算最早的可以說作長大了的一件事。
  • 屁股大,走路扭的女人更迷人
    絕大多男人都認為長相甜美、胸大、腰細、腿長的女人更有魅力。就我本人而言,我最喜歡獨立、自信、務實、聰明、好學、有主見、有道理、上得了廳堂、下得了機房、寫得了程序、算得了稅率、建得了模型、哄得了開心、屁股大、走路扭的女人。圖 1 所示的美女走路的背影,長發隨著屁股的扭動一甩一甩的樣子,像極了我心愛的姑娘。其實頭髮長不長無所謂,就算已經剪短了,也可以再長回來,我主要喜歡走路扭的。
  • 「觀步態,知其病」家中有人這樣走路,別猶豫,快送醫院!
    「觀步態,知其病」家中有人這樣走路,別猶豫,快送醫院!一個人的神態和他走路的姿態,可以體現出這個人的精神狀態,雖然大多數人,並不是對醫學深有研究的,也可以從一個人的大概狀態,看出這個人是病態和健康狀態。古人云:「望而知之謂之神」,就是這個意思。
  • 每天走路1萬步等於健康?大錯特錯!
    運動手環之類的流行有個好處是:一些平時不怎麼運動健身的長輩,也在這種風潮下開始走路運動曬健身。這確實是很好的一個現象,運動健身,本來就不只是年輕人的事情。母親節也快到了,也希望大家能更多關注自己父母的健康。手環和微信運動的聯動,可以很好地呈現出日常走路的步數,對於很多抽不出時間來做有氧的朋友來說,每天達到一定的步行量,似乎也能一定程度上實現自己的有氧訓練。
  • 大班體育教案:蜈蚣走路
    A、能多人合作,腳受束縛時走過障礙,動作平穩。   B、能多人合作,腳受束縛時蹲著向前走,動作協調。   C、能多人合作運動著向前走,動作靈活------   2、培養幼兒不怕困難,互相協作的品質。
  • 走路姿勢是如何暴露性格的?看看你屬於哪種
    一項新研究指出,人們走路的姿勢會提供有關他們性格特點的線索。Using motion capture technology, researchers found that movements reveal certain personality traits, such as aggression, agreeableness and extro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