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陸上風電最大單個風機亮相 水發集團自主建設運營

2021-01-09 齊魯壹點

近日,水發豐遠能源有限公司在臨沂市郯城紅花鎮風電場升壓站舉行郯城偉晟紅花99MW風力發電項目併網成功剪彩儀式,標誌著郯城偉晟紅花工程30颱風機發電工作正式拉開帷幕。該項目是國內陸上風電最大的風機基礎之一,歷時兩個月零五天完成了10萬千瓦風場的基礎工程,也創造了風電史上的奇蹟。

郯城偉晟紅花99MW風力發電項目總投資近10億元,可實現年發電量2.6億度,將充分利用風力資源,實現低成本、高產出、高效益。項目於2020年7月10日完成首颱風機基礎澆築,單個風機基礎最大混凝土量超一千立方,達到陸上風電國內之最;9月15日,項目完成最後一颱風機澆築。11月28日開始風機吊裝,共歷時56天完成,充分發揚了水發豐遠鐵軍精神。

該項目是水發豐遠能源有限公司首個自主開發、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風電項目,開啟了豐遠史上風電運營新篇章。風能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風力發電是環境效益最好的電源之一,該項目的順利併網對於當地環境保護、改善能源結構、節約常規能源、促進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信息來源:水發集團)

相關焦點

  • 國內目前陸上風電最大的風機今年將在清新架起
    賀歡攝據了解,該風電場項目地跨龍頸、太平兩個鄉鎮,一期工程投資5.6億元,規劃裝機容量60兆瓦,擬建設20颱風力發電機組。項目經理孫軍龍介紹,目前工程進展順利,風機基建已經完成,11月前對相關配件完成組裝工作,項目投產時間定在2021年1月1日。
  • 超200臺老舊風機被取代!Vestas斬獲荷蘭最大322MW陸上風電項目訂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近日維斯塔斯、荷蘭合作銀行和Windpark Zeewolde將合作建設荷蘭最大的陸上風電項目,該項目的風機和融資合同已完成。維斯塔斯將為該項目提供83颱風電機組,總計322MW。
  • 保定:打造國內最大的風電設備製造基地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保定)有限公司隸屬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主營風電整機、風電葉片、風電控制櫃及風電配套設備的設計、生產製造和工程承包及風電場風電設備的調試服務。經過近10年的發展,公司已具備風電機組一體化設計、製造、風場安裝和運營維護服務能力。截至2015年底,公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73億元,上繳稅金7億元。
  • 艾默生網絡能源高性能風機變流器再次中標華電集團風電建設項目
    日前,在華電安徽無為風電項目招標中,Emerson(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EMR)所屬業務品牌、實現關鍵基礎設施可用性、容量和效率最大化的全球領導者艾默生網絡能源,憑藉在新能源領域卓越的品牌影響力、成熟的應用技術,以及旗下產品在華電集團其他項目中的良好應用
  • 國際能源網-風電每日報,3分鐘·縱覽風電事!(11月5日)
    3、山東單縣風電廠一期全部併網發電10月31日,由中國能建浙江火電承建的山東單縣風電廠一期16颱風電機組全部併網發電。該工程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單縣,是目前國內最高的混塔風電工程,一期工程由15臺混塔風力機組和1臺柔塔4.0試驗機組成,該機組為國內風電140米高度純鋼塔最大機組。
  • 未來五年陸上風機風輪直徑將超200米!風電葉片「大」時代已至
    來源:中國能源報(文丨本報記者 蘇南)▍葉片呈大型化輕量化趨勢今年,中國海上風電市場新增了7.25MW、8MW及10MW機組,陸上風機最大容量將刷新至6MW。隨著風機容量增大,被譽為風機「靈魂」的葉片長度也隨之增長,目前世界最大的風機葉片已經刷新至107米。
  •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陸上集控中心:保障海上風機正常運行
    海上風電是陽江的重點產業。「五一」當天,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陸上集控中心的技術人員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檢、維護、監測等工序,確保海上風電場正常發電。今天一大早,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電氣專責工程師陳有登和他的同事一起,仍然像往常一樣,走進陸上集控中心的電氣大樓,開始了一天的上班。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電氣專工 陳有登:我們這個電氣設備間起到匯集海上風電場電能的作用,從這裡匯集以後往廣東電網輸送。
  • 國家能源集團自主研發風電變槳控制系統市場佔有率居首位
    原標題:國家能源集團自主研發風電變槳控制系統市場佔有率居首位   2020年上半年,國家能源集團國能信控互聯技術有限公司完成風電變槳控制系統發貨1600套,新籤銷售合同總額同比上升
  • 魯能江蘇東臺2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建成投運 攻克「最難」成標杆
    &nbsp&nbsp&nbsp&nbsp隨著4號機組風機葉片緩緩啟動,魯能集團江蘇東臺2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50臺4兆瓦海上風機全部成功併網發電。這個有「在建難度最大」之稱的海上風電項目,不僅較原計劃提前110天併網發電,還創造了國內同類項目多項紀錄。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今年1-7月幾乎每天都有大型風電裝備進出港,至7月底已累計運輸182臺套。8月7日,江蘇如東外海,距岸30多公裡的竹根沙海域,正緊張吊裝一臺6兆瓦風機。周邊浩渺海面上,已矗立著36颱風機,如一群旋轉不息的長臂巨人。曾經平靜的江蘇近海,近兩年來已成為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的新競技場。海工船舶往來不絕,眾多港口一片繁忙,日益高大的風機不斷聳立。
  • 風電版圖大變局:上海電氣欲收購全球海上風電霸主?
    同時,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風電」)也向記者回復稱:「公司還沒有收到相關的消息。」   上海電氣的「野心」   2019年,上海電氣成功躋身全球風電整機製造商TOP10的排行榜,以1.71GW的年新增裝機成績排名第九,創造了其近3年來的最好成績。然而,作為目前正發力風電業務的龍頭企業,這樣的成績並不能滿足上海電氣。
  • 中國風電整機商裝機排名
    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重新定義風電、推低可再生能源度電成本,為客戶和風電產業理性發展創造價值,並在風電領域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利用自主研發的核心智能控制技術,徹底突破並超越了傳統風機的技術禁錮,設計製造出「能感知、會思考、自學習、可判斷和決策」的智能風機產品,使得風機能量捕獲提升15%,讓全球廣大低風速區域得到有效開發。
  • 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水發眾興集團獲AA主體信用評級
    近日,水發眾興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眾興集團」)獲AA企業大連派思燃氣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山東清潔能源板塊上市的第一家公司之後,在資產證券化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 中國風電葉片製造商名錄(2017年最新版)
    風電市場在國內擁有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湘電股份、浙江運達、華創風能、中車株洲所、上海電氣等七大戰略客戶,戰略客戶訂單佔有率達到 90%,是浙江運達、湘電股份、華創風能、中車株洲所的最大供應商。公司風機產品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已形成涵蓋1.5兆瓦、2兆瓦、3兆瓦、6兆瓦四大平臺的整機產品系列以及配套葉片、發電機和齒輪箱三大部件,整機設備平均國產化率達到85%以上,適用於各類陸上風場,並在低風速、海上、高海拔風機方面擁有技術領先優勢。
  • 一周核准、中標、開工等風電項目匯總(01.01-01.08)
    阿巴嘎項目由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之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之恆新能源」)全過程自主管理。之恆新能源成立於2019年,專注於國內新能源項目開發、投資和運營,致力於提升上海電氣風電全產業鏈競爭力,擴大市場佔有率,打造一流的全生命周期新能源服務共享平臺,成為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具備項目開發能力+工程管理能力+電場運營能力的新能源投資公司。
  • 風電招標持續放量 企業盈利或現拐點(受益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期中廣核、三峽集團、國電投、華能、國瑞等先後發布近20個風電項目招標公告,而年初總投資425億元的全球規模最大單一陸上風電基地「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獲得核准,結合補貼退坡節點的臨近,預計2019年風電有望迎來搶裝,風電設備需求或繼續放量。
  • 對發展潮間帶風電的幾點思考
    潮間帶位於高低潮水位線之間,在我國,潮間帶資源集中於長江口以北各省,主要在江蘇、上海和山東沿海地區。根據初步估算,潮間帶年平均風速可達6—7米/秒。我國進行的樣機試驗和即將開展海上風電示範項目按嚴格的定義均為潮間帶風電場。
  • 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鏈存缺陷 行業面臨三大風險
    產業鏈缺陷  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儘管我國風電產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海上風電產業主要還是「拿來主義」居多。  國內海上風機製造商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從陸上向海上進軍的企業,邊設計邊改造,但對海上風電開發因素考慮不充分;第二類是依託海上風電特許權,與國外共同研發的企業。
  •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