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份由山東質監局批准發布的《肉雞福利屠宰技術規範》(下稱福利屠宰)引起熱議,福利屠宰為肉雞養殖產業制定「人性化」標準,從抓捕、運輸到「致昏」等屠宰過程皆有涉及。記者了解到,這是山東省也是全國首次制定的關於肉雞福利屠宰的行業標準。(8月30日南方網)
對於福利屠宰,網上熱議聲一片。反對者認為,對於家禽而言橫豎都是一個死,該什麼屠宰便怎麼屠宰,管他什麼國外的標準和道道兒呢?支持者則認為,福利屠宰作為國內肉食品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個非關稅壁壘,設定這個檻兒肯定是非常必要的,更何況它確實能體現出人類對動物的尊重,益處多多何樂而不為?
在有些人眼裡,福利屠宰有些小題大做了,可能跟外國人一貫的嚴謹和較真兒有關。其實,兩種不同的聲音反映出來的是不同思維的碰撞,具體來講是在品質話題上關注點的不同。客觀講,現在我們的品質思維還很缺乏。我們對品質的要求或者追求非常之低,換言之,即我們現在還基本停留在質量而非品質的要求上。就拿傳統的屠宰生雞來講,我們最主要的關注點是它的衛生和安全,而對於它的飼養、抓捕、裝卸、運輸以及屠宰等環節並不在意。而外國人則不這麼看,在他們看來即便是被屠宰好的生雞是衛生的安全的,如果整個飼養屠殺過程不科學、不規範,那麼它的品質還是不及格。
為何要汲取品質思維?因為與國外關注事物構成點和發展全過程的優秀品質思維而言,我們的品質思維還停留在關注事物整體和結果上。想必大家都聽說這麼一則新聞,日本某企業在山東萊陽租下了1500畝耕地來耕地、養牛,日本人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甚至地裡長滿野草。然而,五年之後,事情發展令國人大跌眼鏡。該日企生產出來的牛奶每升定價22元,草莓每公斤定價120元,且銷售異常火爆。從最開始的被認為是憨、傻、冤大頭、做無用功,到後來的被讚美為是精明和有眼光,事實說明了一切,著眼於品質必將決勝於未來。
精耕細作如此,精養優殺亦是如此。「動物福利」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了對食品的更高質量和更嚴標準上,挑剔的目光又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只有意識的發條被人為地繃緊,改革的步伐和跟隨的腳步才不會放緩停歇。如果沒有新規的出臺,許多人恐怕至今都不知「動物福利」含義幾許,更不要說從追求肉質口感和追溯食品操作規範而貨比三家了,作為肉食品生產加工廠家亦是如此,沒有高標準就沒有了危機感和動力源。國產肉食品出口遭遇短板觸痛了國人的神經,也讓我們重新審視餐桌上的安全與美味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問題倒逼改革,落後奮起直追,品質雞肉邁出國門的時候,國內的整體家禽飼養屠宰工作想必也會齊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品質包羅萬象,繽紛蕪雜的背後需要我們凝神聚氣。不囿於傳統,起步於紮實,努力於當下,放眼於未來,我們定會在品質提升上有所作為。
文/楊忠信
來源:紅網
作者:楊忠信
編輯:夏熊飛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6/08/31/467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