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網絡發展速度飛快的時代,很多孩子的童年樂趣已經變成了各種網路遊戲,孩子經常為了玩到手機,與父母鬥智鬥勇,展開一場漫長的拉鋸戰,為此,許多父母都非常頭疼。
我的小侄子今年才七歲,剛上一年級,正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年齡,本該在這個年紀裡對很多事情抱有好奇心,也喜歡到處玩,可我這個侄子並不是這樣的,他最喜歡的事就是抱著家裡的平板電腦玩各種遊戲,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有時候叫吃飯還要表示再等一等,這一局遊戲結束再吃。孩子這麼小就如此沉迷網路遊戲,這令我的哥哥嫂嫂十分苦惱。有時候強制孩子不讓玩,孩子就越愛玩,經常用幫助家裡做家務的事情來換取玩遊戲的時間。
相信對於這種情況,很多家長根本不陌生,孩子各種撒潑滾打要手機玩的手段已經讓父母見怪不怪了。
可是為何很多孩子會出現"網癮"這一現象?
這其實是父母的問題,很多父母在要求孩子做某一件事情,孩子不願意的情況下,就會用對孩子來說有誘惑的事物來讓孩子聽父母的話,比如打遊戲。現在這個時代,遊戲開發商為了抓住客戶群體,把遊戲畫面設置的十分精美、在內容的構造上也非常有趣,這對孩子來說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更何況它被父母設置成一個需要違背自己意願、努力之後能得到的東西,孩子就會因為這種來之不易對遊戲更加上心,也就更加珍惜這種機會。孩子本就還小,身體各個方面以及成熟度都還未發育完全,自制力更是還未形成,在這樣兩種感覺的雙重疊加上,孩子就會越發的喜歡玩遊戲,對網路遊戲"上癮"。
那孩子如此沉迷網絡的遊戲世界該怎麼辦?父母可以試試"阿倫森效應",幫助孩子戒掉網癮。
什麼是"阿倫森效應"?
阿倫森效應是指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
人們都喜歡別人的褒獎,但是如果褒獎的感覺逐漸降低,人們就會哦產生一種挫敗感,這種感覺會引起人們內心的不悅以及反感。
國外一位老人,退休後想圖個清淨,於是就在湖區買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幾周倒還太平,可是不久之後,有幾個年輕人開始喜歡在房子附近追逐打鬧、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老人受不了這些噪音,出去對這些年輕人說:"你們玩得真開心。我喜歡熱鬧,如果你們每天都來這裡玩耍,我給你們每人一元錢。"
年輕人當然十分高興,既能一邊玩,還能一邊賺錢,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們就更加賣力地鬧了起來。
過了兩天,老人"愁眉苦臉"地說:"我到現在還沒收到養老金,所以,從明天起,每天只能給你們五角錢了。"年輕人雖然顯得不太開心,但還是接受了老人給的錢。每天下午繼續來這裡打鬧,又過了幾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對他們講:"真的對不起,如今的通貨膨脹使我不得不重新計劃我的開支,所以現在每天只能給你們一毛錢了。"
"一毛錢?"其中一個年輕人臉色發青,"我們才不會因為這區區一毛錢在這裡浪費時間呢,不幹了。"從此,老人就如願以償地有了安靜悠然的日子。
這個故事中,老人的行為正是運用了心理學上的"阿倫森效應"。讓這群年輕人對於玩鬧的興趣隨著獎勵的遞減逐漸消散。
在遇到這種"正面難攻"的情況下,巧妙運用"獎勵遞減"的方法,可能會產生奇妙的心理效應。
對於讓大多數父母都頭疼的孩子網癮問題,就可以巧妙的運用"阿倫森效應"所產生的這種奇妙心理。
那在家庭生活中如何運用"阿倫森效應"讓孩子戒掉網癮?
1、 減少把遊戲當作獎勵
在上文中也有提到,孩子對網路遊戲的"癮"越來越大,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撇不清關係,正是因為這種把玩網路遊戲當作獎勵的機制,才會讓孩子身陷其中,所以,想要戒掉"網癮",父母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把玩網路遊戲當作獎勵的機制減少。孩子的自制力趨近於零,父母不能以看待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一旦父母這種獎勵的行為做多了之後,孩子就會越來越沉迷,其實獎勵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玩網路遊戲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2、 遞減獎勵
如果當孩子已經開始沉迷遊戲的時候,父母也不要太過慌張,一直強制孩子不許他玩,這種情況只會導致孩子出現逆反的心理,容易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產生矛盾和隔閡。這時候就可以試試"遞減獎勵"的方法,讓孩子對遊戲的興趣逐漸變得消極,從而不感興趣。
比如當父母看到孩子在玩網路遊戲的時候,可以上前去誇獎一下孩子,並給孩子十塊錢作為獎勵,孩子當然會對此表示非常開心,並且幹勁十足,家長也不需要做出其他舉動,等過三四天就把金錢降低到五塊錢,再過幾天,把金錢降低到一塊錢,直至沒有任何獎勵,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慢慢的降低對網路遊戲的興致,到最後,雖然孩子還是會玩遊戲,但是也不會到沉迷的地步了。
3、 幫助孩子找到真正的興趣
其實在孩子對網路遊戲還沒有成癮之前,父母可以多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玩耍,佔用孩子的時間,消耗孩子的精力,這樣他們就沒有時間和精力玩網路遊戲了,這樣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孩子對網路遊戲的興致消減的時候,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可以從中發掘出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比如繪畫、跳舞、唱歌等等,不僅培養了孩子的一項特長,還可以轉移還知道注意力。
總之,孩子的"網癮"想要戒掉,父母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後再試試"阿倫森效應"來引導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足夠耐心,讓孩子漸漸消減對網路遊戲的興致,擺脫網路遊戲對其的束縛。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類文章,請關注我 ,持續與您分享育兒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