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來自於2020年8月13日發表在Heart Rhythm雜誌。右束支阻滯(RBBB)形態寬QRS波心動過速中室上性心動過速(SVT)與室性心動過速(VT)的鑑別診斷十分困難,特別是當V6導聯R/S比<1.0時。
一些室上性心動過速(SVT)的心電圖類似室速。尤其在應用Ic類抗心律失常藥物(AAD)、心房撲動(AFL)伴房室1:1下傳時,可能表現為RBBB樣差異性傳導的WCT形態,伴電軸右偏或無人區電軸。此時鑑別診斷十分困難,因為心動過速的QRS波形態類似室速,尤其是分支室速。既往提出的WCTs鑑別診斷標準價值有限。
Ic類AADs可導致心室肌傳導速度頻率依賴性減慢,並顯著延長差異性傳導AFL的QRS波持續時間。由於Ic類AADs對心室肌的傳導延遲作用比希浦系統更為明顯,從而QRS波初始很少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假設相比VT,SVT伴差異性傳導RS間期可能更短,QRS波持續時間明顯延長,V6導聯RS/ QRS寬度比值下降。作者測量呈RBBB形態伴V6導聯R/S比值<1的WCTs的VT與SVT伴差異性傳導患者的心電圖參數,以鑑別兩種心動過速。作者在研究的第二部分對心電圖標準進行了前瞻性驗證。
對於呈RBBB型且V6導聯R/S比值<1的WCT患者的鑑別診斷,V6導聯RS/QRS寬度比值是一種鑑別SVT與VT心電圖新標準。
研究者試圖提出一種新的心電圖(ECG)標準以鑑別這些心律失常。作者分析了連續入選111例V6導聯R/S比值<1.0的RBBB形態寬QRS波心動過速(WCT)患者的心電圖參數(72例VTs,39例SVTs)(表1)。對比既往鑑別診斷標準與該研究新標準的RS/QRS比值(其定義為由QRS波起始點至S波最低點,除以V6導聯QRS波寬度)。前瞻性隊列人群中進一步驗證RS/QRS比值(31例分支VTs,29例SVTs)。
既往研究的鑑別診斷標準(Brugada標準、Vereckei標準、R波達峰時間標準)的診斷準確性僅為中等水平。但SVT患者V6導聯RS/QRS比值明顯低於VT患者(0.36±0.04 vs 0.50±0.08,P <0.001)。RS/QRS比值截點>0.41可鑑別VT與SVT,診斷準確度較高(靈敏度:97.2%,特異度:89.7%)。將該標準在分支VT的前瞻性隊列中進行驗證時,其診斷準確性保持穩定 (靈敏度:90.3%,特異度:86.2%)。
V6導聯RS/QRS比值>0.41是一項用於鑑別V6導聯R/S<1的RBBB形態寬QRS波心動過速VT或SVT鑑別診斷的簡單可靠指標。這一標準尤其可用於鑑別分支室速與RBBB形態SVT(表2,3,圖1-4)。
表1. 研究人群的臨床特徵
表2. SVT與VT患者心電圖參數比較
表3. 對比既往心電圖標準的RS/QRS寬度比值的診斷準確性
圖1. 採用以下方法證實心房撲動伴差異性傳導
左側圖(A-1、B-1和C-1)顯示寬QRS波心動過速(WCT)的12導聯心電圖。
(A-2)在心臟電生理檢查中,靜脈注射氟卡尼(150 mg/10min)與異丙腎上腺素(5ug/min)進行心房超速起搏可誘發QRS波形態相同的WCT。這種由心房起搏誘發的模擬心動過速是初始心動過速室上性起源的有力證據。(B-2)平板運動試驗誘發WCT,恢復期間心室率減慢且QRS波變窄同步發生,提示WCT的診斷為心房撲動。(C-2)注射腺苷後,清晰可見房撲波。
圖2. 鑑別SVT伴差傳(2A, 2D)、所有室性心動過速(2B, 2E)與分支室速(2C, 2F)的Brugada和Vereckei標準的簡化流程
圖3.(A) 一位心房撲動伴差異性下傳患者的12導聯心電圖,放大V6導聯心電圖。RS/QRS寬度比值為0.36。(B)一位分支室性心動過速患者的12導聯心電圖,V6導聯放大。RS/QRS寬度比值為0.48
圖4. (A) 室上性心動過速(SVT)和室性心動過速(VT) 患者V6導聯RS間期的散點圖對比。(B)對比SVT和VT患者V6導聯 RS/QRS寬度比值的散點圖,直線表示均值與標準差。(C)ROC曲線顯示RS/QRS比值>0.41的靈敏度和1-特異度。AUC=曲線下面積;CI =置信區間
參考文獻
Heart Rhythm,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16/j.hrthm.2020.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