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臨床病例 抽絲剝繭解析
身臨其境講解
課程由7位電生理手術例數超過5000的國內外優秀術者輪流擔任主講,通過回顧經典臨床病例,從心電圖解析、鑑別診斷、導管消融手術步驟等入手,一步步剖析各類電生理手術的要點和難點,幫助學員快速汲取要點精華,提升電生理術者的專業素養。
>
蔣晨陽 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哈特瑞姆華東團隊創始人
病例介紹
某45歲男性患者,臨床表現為突發突止心動過速,行心內電生理檢查及標測如下:
圖1
右圖:竇律下分別放置希氏束、冠狀竇和右心室電極,測得AH間期60ms,HV間期50ms。
左圖:導管放置過程中機械性刺激誘發心動過速,呈窄QRS波,但QRS波形態與竇律下不同,表現為下壁導聯s波消失,I導聯s波明顯,V1導聯r波振幅降低。心動過速發作時P波在下壁導聯呈負向,在V1導聯直立。心腔內標測提示:V、A呈1:1關係,心動過速周長335ms,冠狀竇近端A波較希氏束電極A波略提前;AH間期125ms,HV間期50ms,HA間期210ms。因為發作時HV間期與竇律相同,且發作時H激動順序為近端向遠端(His-m早於His-d)傳導,故室速和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可以排除, QRS形態的改變考慮發作時左後分支部分阻滯引起。
對該窄QRS波心動過速的鑑別診斷主要考慮:
1.冠狀竇近端附近起源的房速。
該心動過速A沒有缺失,A、V比例固定,心動過速時HV間期等於竇律HV間期,需要考慮。
2.快-慢型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時A波在冠狀竇近端略早於His附近,且AH
3.間隔部隱匿性旁路引起的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時A波在冠狀竇近端早於His附近,故間隔部(中、後間隔)的隱匿性旁路參與的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需要考慮,因冠狀竇近端VA間期160ms,若為間隔部旁路,則其可能為慢傳導旁路。
圖2
圖2:心動過速時,心室電極機械性誘發早搏終止心動過速。
該室早恰好位於His不應期內,因此可以排除:
1. 房速:沒有提前激動的A波則心動過速終止,表明該心動過速非房性心動過速。
2. 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His不應期室早終止心動過速,不支持AVNRT。
所以診斷應為間隔部隱匿性旁路(慢旁路)參與的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上述His不應期室早終止心動過速的現象在術中可以重複,故可以排除心動過速自行終止與早搏同時出現的巧合。
圖3
圖3:靶點標測。消融導管置於右後間隔,心室S1S2刺激標測。
右圖示將消融導管置於右後間隔位置。左圖示心室S1S2 500:340ms刺激。比較S1和S2刺激時A波可見激動順序不同。S1刺激時,希氏束電極上的A波明顯早於冠狀竇電極A波,其SA間期為115ms,而S2刺激時,希氏束電極A波出現延遲,SA間期變為130ms。冠狀竇近端、消融導管記錄到的A波,在S1和S2刺激時,SA間期不發生變化,均為140ms。
分析:心室起搏位置位於心尖部,起搏時可見下壁導聯QRS波呈負向。此時刺激至His的傳導時間短。在S1刺激時,可見刺激信號後V波起始部分有H波(箭頭所示),因為希氏束的較早奪獲,激動經由房室結快徑路激動His束附近的A波,故His束電極上A波最提前,SA間期短; 而冠狀竇近端的心房經由旁路逆傳,故心房激動的A波呈旁路和房室結快徑二者同時逆傳的融合狀態;當S2刺激時,因刺激逆傳至右束支延緩或右束支逆傳阻滯,H波的激動出現延緩,可見希氏束電極上H波位於局部V波之後,SH間期較S1刺激時延長;故S2刺激時,心房的激動僅由旁路逆傳產生,希氏束電極上的HA間期(假性HA間期)小於S1刺激時的HA間期(真性HA間期)。
因為S1刺激時心房激動為旁路和房室結快徑逆傳的融合波,而S2刺激時僅由旁路逆傳產生,所以S2刺激是標測旁路靶點的最佳選擇。同時,S2刺激時希氏束電極的A波略領先於冠狀竇近端(與圖1、2中不同可能因為冠狀竇電極移位所致),所以預測旁路的位置位於冠狀竇口與His束之間(右側中間隔)。
圖4
圖4:靶點標測。當消融導管至於右中間隔位置時(見右圖影響所示),竇律下局部A波呈雙電位,S2刺激時可見局部A波(雙電位中第一個電位,見箭頭所示)最為提前,領先冠狀竇口30ms。
圖5
圖5:消融後驗證。圖4中靶點消融後,重複S1S2刺激,可見S1刺激時心房激動經由房室結快徑逆傳(此激動關係可經Para-His起搏進一步明確),S2刺激時V-A阻滯,未出現旁路逆傳。
討論
心室RS2刺激是窄QRS波心動過速鑑別診斷中的重要方法,電生理檢查過程中心室機械性或自發的早搏也可以起到該刺激-診斷的作用。對於間隔部隱匿性旁路,尤其是近His束旁路,逆傳標測時區分快徑逆傳還是旁路逆傳非常重要,除了在右室基底部做para-Hisian起搏只奪獲心肌和旁路(不奪獲His束)外,也可以運用心室S1S2刺激,觀察激動順序和傳導關係的變化,選擇僅為旁路逆傳的A波激動進行標測。
_
_